霸王项羽扛的是“千斤之鼎”,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讲,那就是个“五百公斤”级别的举重选手,而我国举重世界冠军石智勇在不久前的“挺举”记录是199公斤,是世界冠军记录保持者。
可比较项羽,还是少了300公斤的重量,难不成远在秦末的项羽,还能在举重上远超现代运动员?
其实这个“千斤之鼎”,还有着不同的玄机在里面。
我国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十分广泛,青铜之鼎,一直被视为古代社会的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一般来说,铸鼎的规格,都是以“千斤”为标准。当然也有极大超出常规的,例如我国著名的商代青铜鼎,商后母戊鼎(司母戊鼎)。在战国时期,青铜鼎存在的数量已经不比以往,如此一来便造成铸鼎的规格逐渐统一,而也是战国后期,关于“千斤鼎”的数量有着很清晰的记载。
根据我国出土的秦代经过统一度量铸造的“千斤鼎”反馈的信息,秦朝时候“千斤”,其实就是约等同于如今的232千克,也就是现代的464斤,那么这也就意味着,秦代的千斤,只是约等于现代的五百斤不到,而项羽所扛起的千斤鼎,如此一对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惊人。
而总的来说,即便是464斤,项羽也仍旧超越现代的举重冠军,虽然“扛鼎”和“举鼎”有着细节意义上的不同,但是总体的效果都是一样的。
那么霸王扛鼎这个故事,究竟是缘何而起,项羽当年为何无缘无故就要扛鼎,他难不成以此锻炼身体吗?
“霸王扛鼎”其实是来自于民间的“传说”,这个传说并非指完全是假的,因为没有被正史所记载,逐渐成了一个地区风闻。
话说当年项羽预备起兵反秦,一开始认识桓楚,桓楚很不服项羽,觉得项羽凭什么来带领他们,于是项羽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先让四个人去扛一口鼎,然后四个人合力都扛不动,废力到不行,仿佛扛起这个鼎,就已经是个奇迹了。
但奇迹这东西,的确是说来就来,接下来桓楚见证了奇迹的时刻,项羽在四人合力都无法举鼎后,上前把鼎给扛了起来,要知道这个视觉震撼感还是非常之强的,而桓楚和其他人也纷纷佩服项羽,觉得项羽有实力和资格带领起兵,也就是霸王扛鼎,铸就了项羽发家时的威名,也让他在反秦的队伍里有着极高的发言权。
结合历史来看,项羽扛鼎一事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因为项羽本就是自称“霸王”,所谓霸王,也就是为人体格过人,或者是气力过人,项羽一生既是猛将也是谋将,如果不是韩信,那么项羽夺得天下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项羽得天下与否暂且不说,咱们就说说项羽扛鼎,扛的这个千斤之鼎是一个什么概念。
举重是现代体育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如果了解举重,那么就会发现举重比赛每次都是一场“惊险”的较量,把数百斤的杠铃举起,举重者往往面红耳赤,承受的压力也是十分之大的。而前面所说的世界冠军纪录的保持者,最高的记录是199公斤,根据换算过后的秦朝“千斤之鼎”,项羽所举的鼎,还要比这个数值更高出33公斤。
对于普通人而言,就算是这个差距的数值:33公斤,举起一个这样的物体可能都是非常之难,可以想象,项羽这么一位“记录打破者”的能耐是有多大。
不过也有人会觉得,古代人怎么可能可以举起这么重的东西呢,而且还是秦代的,会不会是有所夸大?
其实夸大倒是不至于,在战国末期,一般鼎的规格都是“千斤”,即便不是千斤都是百斤,往往都是以“十”的整数倍来铸造,若果是百斤鼎,那么也不至于桓楚的四个跟班都举不动。
项羽的出身不差,乃是项家子弟,项家是楚国的武将世家,这也意味着项羽自小就在这么一个尚武、习武的环境长大,对于项羽来说,可能举鼎是他平常的训练,事实上,战国时期举鼎这个行为并不罕见,最著名的就是秦国君主秦武王举鼎不小心被鼎砸死,所以在这种流行的“运动”面前,项羽是有准备的。
自幼跟着叔父学习万人敌,这个万人敌不是说光是有技巧就可以的,天赋本身就很重要,要足够强壮、有力,这样的身体素质才可以学习万人敌之法。就从这些角度来看,项羽的综合举重能力的确很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神人。
那么若是把当初项羽扛的那个鼎,让现代人来举,专业的举重运动员是否能做到?
232公斤,这个数值超出了举重的世界冠军纪录,可话说回来了,霸王扛鼎,并不是单纯的举重。
所谓“扛”,是指将肩膀都用上了,受力的方式要比“举”其实还更要多一些,受力方式的增加,意味着更加省力。
咱们如今的举重准确来讲并不是扛,因此石智勇的199公斤纪录,用“扛”的方式来进行的话,也许再增长一些重量。
因为项羽,“力能扛鼎”这个成语成为了自古以来力气巨大的人代称,虽说总是会以为古代人的营养条件不如今时今日的现代人的想法先行代入,因此他们的身体素质没有那么好。实则不然,项羽本来身高就远超一般楚地人,再者来说,他是武将贵族家庭,摄入营养的方式不仅是有,而且可能还要比现代的运动员多,所以要说项羽在当世也能成为世界冠军,这并不出奇。
如果是用做实验的方式,让现代人测试是否能够举起232公斤的鼎状金属物,那么就可以很精确即能够得到结果。
可还有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是,战国后期的“鼎”的重量,所谓“千斤”,这也存在着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标准的问题。秦朝的时间很短暂,统一度量衡并没有太过彻底,秦末乱世就开始了,因此项羽举的鼎,有可能是秦朝之前所铸造的鼎,那么若是如此的话,“千斤”就未必是如今的232公斤了。
例如当年西周后期的“大克鼎”,随着大克鼎的出土,考古学者也测量过大克鼎的重量,是为201公斤,虽然时间太过久远,鼎的本身会发生一些磨损和减重,可大克鼎本身也极有可能是“千斤鼎”,只是不同的诸侯国生产的出来罢了,如此一来,项羽举起的“千斤鼎”,或许重量还要减小几公斤左右。
现代举重运动员,若是可以随意使用省力技巧举鼎,不强加比赛规则,那么说不定还真的能重现当年霸王“扛鼎”的那一幕。
当然更有可能的是项羽的扛鼎壮举已经后无来者,鼎是项羽所处时代的一种重要“礼器”,霸王扛鼎不是为了彰显他的武力强大,其实更体现了项羽自我的心胸,项羽十分相信天命,所以有着内心的心理状态加持,项羽做出了扛起千斤鼎这样冠绝古今的行为,如果让项羽扛起一个232公斤重要的杠铃,那么项羽也极有可能做不到。
但回忆乌江之畔,项羽面对着汉军的包围,拿着大戟挑起一个又一个汉兵,许久了才力竭,这么惊才绝艳的人物,垓下之战的战斗力巅峰或许也不止“千斤”,之所以项羽能扛起“千斤鼎”,可能因为当时的鼎也只有千斤。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籍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惮籍矣】。
秦统一时大尺一尺相当于现在27.72公分,小尺一尺相当于现在23.1公分。
经过换算,项羽身高在2米2米到1米9之间,但是司马公没有记载鼎有多重。
虽然我不知道鼎的准确重量,但有一个人能从侧面反映出鼎的重量,这个人就是比项羽早近百年举鼎的秦武王。
秦武王嬴荡(前329~前307)是秦惠文王之子;是秦始皇曾祖父的哥哥。他比项羽早生97年。
史书记载秦武王喜欢比武角力,19岁继承王位后重用大力士,以武治国。
当时一些著名的大力士成了他的手下,比如任鄙、乌获、孟贲等人。(隋唐演义中罗士信号称“孟贲”)
有一天,武王和三个大力士旅游来到周天子周赧王的宫中,武王看到了夏禹王铸的九鼎很好奇,于是找来周赧王问这九鼎的来历。
周赧王说:“相传这是禹王收取九州的贡金,各铸成一鼎,每鼎各代表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州,从夏传到商,商传到周,这是上辈留传下来的文物。
秦武王指着刻有“雍”字的龙文赤鼎说:“雍鼎代表秦鼎,这是俺家的东西,我应该把他带走”。
周赧王用略带嘲讽的口吻说:“自有鼎以来,未曾有人移动”。
秦武王问:“这鼎有多重?”周赧王说:“闻人传说每鼎有千钧之重,谁人能举?”
周赧王告诉武王龙文赤鼎每个重千钧,“钧”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一钧等于30斤,千钧就是3万斤,换言之,龙纹赤鼎有15吨重。
秦武王要在周赧王面前卖弄一番,于是对手下的三位大力士说:“你们谁能把它举起来?”任鄙和乌获连连摆手,孟贲在旁边说:“让我来试试吧”。
孟贲使出吃奶的才把鼎离开地面半尺左右,由于用力过猛,眼珠都迸出来了。
武王一看哈哈大笑,说,“你们这些笨蛋,看我的”。
三个大力士急忙劝阻道:“大王万乘之躯,不要冒险举鼎”。武王不高兴地说,你们举不起来,不代表我也举不起来,闪一边儿去。
还别说,武王一叫丹田力,两膀一较劲,大喝一声,真把大鼎举了起来。
有道是:“举起来难,但放下来更难”,武王此时已经力竭,实在支撑不住,大鼎落下来正好砸在他的脚丫子上,直疼的武王“哇哇”大叫,不消半刻就死了,年仅23岁。
回过头来我们说项羽,武王举鼎要早项羽举鼎近百年,按历史名气来看,项羽的名气大于秦武王,随着生活的提高,项羽的力气肯定要大于秦武王。由此推论,项羽举的鼎不会低于3万斤。
据说秦灭亡后,项羽把九鼎沉没到了泗水彭城,自此以后,九州宝鼎再没出现过。
我觉得现代普通人肯定举不起15吨的重量,也许世界大力士能举起15吨重的大鼎。我对体育纪录不太熟悉,有知道的请告知。
文/秉烛读春秋
鼎有多重?看出土文物就好了。
在秦始皇陵百戏俑陪葬坑中出土的秦代青铜大鼎,鼎通高61cm、重212千克。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大、最重的一件秦鼎。
西周大克鼎是西周晚期的一名叫克的贵族为祭祀自己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
西周兽面龙纹大鼎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重226千克,是目前已知的西周铜鼎中最大最重的圆鼎了。
至于西楚霸王项羽啥时候举鼎了?不要给古人加戏好不好?《史记》上说的是“项籍身高八尺,力能扛鼎”。
扛鼎和举鼎能一样吗?搬家时,雇的力工可以扛冰箱,你让他举试试?看他打你不?
你以为的霸王举鼎可能是这样的:
但其实很可能是这样的:
历史上举鼎的有啊!秦武王确实是举鼎。《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记载:“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
很明显,举鼎这事比扛鼎危险多了,玩脱了就死定了。
至于现代人能不能举鼎。
我列一下一些现代的数据:
2004年希腊奥运上伊朗运动员拉扎扎德挺举成绩是263KG。
美剧《权力的游戏》里,演魔山的那位Hafór Júlíus Bjrnsson,在世界大力士比赛中,创造了硬拉1041磅,约472公斤的纪录。
另一位大力士埃迪则能硬拉500公斤。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现代人有更良好的营养,更科学的训练方式,更多的激素类药物。真正的大力士只会越来越有力量。
至于那些自己缺乏运动,没啥劲,然后就认为古代人比现代人有力量的人,怎么不去看看健身房里那些撸铁的壮汉啊?
谢邀。
禹定天下以后,把中国分为九州,并铸有九个大鼎,分别代表九州。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鼎。战国时,楚庄王到洛阳,看见了九鼎,曾问鼎之轻重。
另外,秦武王曾与人比赛抱鼎,,结果扭折了膝盖骨,不久便死掉了。
当时的鼎都是青铜铸造的,一般都在千斤以上。非特殊之人,是根本扛不动的。
演义小说中,有许多扛鼎或举鼎的描写,但那都是虚构的。而项羽扛鼎却是史书中明确记载的。"项籍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之矣。"(见《史记,项羽本纪》)。
那么,项羽扛鼎,是否可信呢?我觉得是可信的。就现在来说,举起几百斤的大力士是有的。而古人的体格一般认为强壮于今人。而二千年前的项羽,在当时绝对是个超人。他打遍天下,无人是其对手。巨鹿之战,他以三万兵力击败三十万秦军,而且没靠计谋或设伏,完全是硬碰硬的打,九荡九决。可以想象一下,这是怎样一场惊天动地的博杀。如果项羽不是特别勇猛,这样的仗是很难取胜的。
由此而论,项羽扛鼎是可信的。
欢迎点评。
《史记》中关于项羽的记载很有意思,说他是身长八尺多,力能扛鼎。也就是说司马迁在夸项羽,这小伙儿不仅长得高,而且力气大,在哪儿干活都是一块好料子,堪称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史记》
从以上的记载,我们能够得知项羽是个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可问题是力能扛鼎,那么他力气到底有多大呢?就要问问大鼎有多重了!
当年楚庄王就曾经问过周天子的九鼎重量,也就是问鼎中原的意思。不过楚庄王问了,周天子也没给个确切的答案,以至于后人还真不知道大鼎到底有多重。
更何况,你怎么可以认为,项羽能扛起来的大鼎,和九州鼎一样重呢?所以说我们压根无法从这句话里,得知大鼎究竟有多重。
咱们国家在先秦时代,是铸鼎的高峰期。大大小小出土的大鼎,也基本上都是商周时期的产物。那么出土的大鼎究竟有多重呢?
这其中,目前出土的大鼎中,最大最重的,就是后母戊鼎。这只大鼎是商朝做铸造的,重达832.84公斤,简直就是反人类的重量。按正常逻辑,人类是不可能举得起来这只大鼎的。
除此之外,最重的则是咸阳出土的西周敦化大鼎。这只大鼎重达226公斤,也就是452斤,你说一般人能拿得动吗?
而且敦化大鼎高度122厘米,口径83厘米,就算是你有这个力气,却也没办法一个人把这只大鼎给抱起来吧?毕竟尺寸摆在那儿。
除了这只大鼎以外,还有重达201.5公斤的大克鼎,重达153.5公斤的大盂鼎。光靠这几个出土的大鼎,我们可以发现,先秦时期的大鼎体格都不小。
就算项羽举了一个大盂鼎,那也有300多斤。试问一下,现代人能够轻而易举举起一个300多斤的东西吗?我看不行吧?除非真的有练过。
现代举重队员们,整天以科学的方式练习举重,就目前的记录来看,能举得起来的最大重量是266公斤,估摸着也就是项羽这一类型的水平。
所以说,可以把项羽当成一个举重选手,整天没事儿就抱着大鼎练习举重,这样的话,他应该是可以举得起400多斤的大鼎,至少是人类范畴以内的一个重量。
当年楚庄王跑到周天子那儿,指着大鼎质问,这只大鼎有多重啊?表面上是在询问大鼎的重量,实际上就是为了告诉周天子,要是不太重的话,我就扛回家了!
这是诸侯王第一次挑战周天子的权威,从此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各路诸侯争雄天下的时代,也就这么到来了。
不管怎么说,当时周王室的九州鼎,的确很重,至少人力无法扛得起来。否则以楚庄王的实力,在楚国带几个大力士过去,把大鼎给扛走不就完事儿了嘛!
此后到了战国时代,秦武王嬴荡也觉得自己是个大力士,而且他身边受宠的大臣,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大力士。没点力气,还真的不敢在秦武王面前晃悠,没力气的张仪不就被秦武王给赶走了嘛!
秦武王去周天子那儿,也带上了这些大力士。他们居然商量好,比赛举大鼎。这里的大鼎可不简单,也是周王室九州鼎中的雍州鼎,又被称之为龙文赤鼎。
都知道这大鼎很重,但是到底有多重,秦武王也不知道。于是秦武王先让几个大力士先后试了试,结果没有一个能举得起这只大鼎的。
秦武王嘿嘿一笑,表示还是得自己出马才行。于是秦武王亲自跑过去把雍州鼎给举了起来,但是没多久,秦武王就被这只大鼎给压死了,可见这只大鼎真不是随便就能举起来的。
其实这个时候的周王室,已经没有任何地位可言了。秦武王过来举大鼎,也只是为了挑衅一些周天子的权威罢了,没想到把自己的小命给搭进去了。
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族孟说。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昭襄母楚人,姓琇氏,号宣太后。武王死时,昭襄王为质於燕,燕人送归,得立。---《史记》
由此可见,历史上对大鼎比较感兴趣的,都是一些想要挑衅周天子权威的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挑衅,证明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
当然了,我们不能排除项羽真的可以扛起来大鼎,毕竟此前也分析了,大鼎有轻有重,而且除了后母戊鼎以外,其他出土的大鼎,也在人类可以企及的力量范围之内。
所以说项羽完全可能就是秦汉期间,力气最大的那个人,因此他能够扛得起大鼎,无论从自身力量,以及大鼎的轻重差异来看,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司马迁这么写,难道单纯地想要表达项羽力能扛鼎吗?说到底,这不就是武夫才愿意拿出来炫耀的一件事吗?所以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都知道,项羽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西楚霸王,相当于是取代了秦朝,一度成为了天下之主。所以说司马迁说项羽力能扛鼎,实际上就是为了体现项羽的这种特殊身份。
此前对大鼎的重量感兴趣的人,分别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和秦武王嬴荡。这两位都是一代雄主,都有一定的功绩。
最关键的是,这两位都是不服气周天子统治的诸侯王,所以他们对大鼎的重量提出质疑,这是可以理解的。
项羽没事儿也在那儿试探大鼎的重量,这就比较奇怪了。实际上力能扛鼎这种写法,第一层含义只是为了告诉大家,项羽的力气很大,至于有没有真的扛过大鼎,这是没有具体记录的。
第二层含义才是关键,项羽对秦帝国的统治,提出了挑战。当初秦昭襄王把九鼎给弄到了咸阳,此后秦始皇更是灭了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帝国。所以项羽能够扛鼎,是为了告诉大家,项羽可以挑战秦帝国的权威。
实际上能够成为天下霸主的人,怎么可能是简单的武夫呢?就算秦武王被大鼎给砸死了,干出了如此蠢的事情,很多人还是愿意相信秦武王是一代雄主,为啥?因为他短暂的一生,做了很多有利于秦国发展的事情。
实际上项羽也是一样,他力气大,只是他的一种生理特征而已。他能够成为西楚霸王,自然也是很有脑子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去关注项羽的力气有多大,毕竟这不是他能够夺取天下的关键所在。可惜项羽的脑子还是比不上刘邦的脑子,只能说既生瑜何生亮了。
参考资料:《史记》
真实性是有的,鼎,国之重器,庙堂之柄,霸王项羽牛,确实举起了。
但鼎却不是他的,他也不能拥有或者能够成为重鼎。
他的人生就像霸王举鼎一样,从开始来举鼎,到举起,到举起太沉又马上放下,到锦衣夜行,到共同的结局。
霸王者,重器也,没有成为重鼎,成为国之重器。
有人因举鼎成名,也有人因举鼎而亡。在我国历史中出过不少能够力拔山河兮气盖世的能人,那就是能把千斤重的大铜鼎举过头顶,如果他们任何一位生在现世的话,分分钟打破如今的世界纪录。
鼎最早的时候出现在黄帝时期,鼎一直以来都象征着权利。鼎在周朝时期最盛,上上至天子,下至百姓,常常有一言九鼎的说法。
相传周朝有九个大鼎,禹王时期用在兖州,荆州,冀州,雍州,梁州,青州,扬州,徐州,豫州,各州收到的贡金,分别铸造成一个大鼎,每个鼎都有千钧重,这些鼎也代表着各州,从夏朝传到商朝从商朝传到周朝,现在九鼎都在周天子那里,就寓意着九州归周。
下面我就来说说,历史上都有哪些厉害人物举过大鼎。
首先举鼎的就是秦武王赢荡,他是秦惠文王的儿子,是秦始皇嬴政曾祖父的哥哥,赢荡喜欢“以武治国”,在他的眼里,你只要力气够大,你就是人才,就能当大官,在秦武王的手底下有那么几个大力士,乌获,任鄙,孟贲等。一天武王赢荡带着手下的三位大力士出游,来到了周天子,周赧王的宫中,在游玩之时他发现了夏禹王铸造的九个大鼎,顿时玩性大起,要知道此时的秦武王年纪轻轻,继承了王位,骨子里都还是贪玩的。
当他在周赧王处知道也有一个鼎是属于他秦国的时候,秦武王指着“雍”字的龙纹赤鼎说“雍鼎代表秦鼎,这是俺家的东西,我应该把它带回去”。周赧王用略带嘲讽的口气说,自打有鼎以来,还从未有人能单人移动过分毫。秦武王反问道,“这鼎有多重?”周赧王笑笑说,“传说每个鼎均有千钧重,谁人能举得了?”“均,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一均等于30斤,千均就等于三万斤,用我们现在的重量来说,每个鼎都代表一个州,这个代表雍州的龙纹赤鼎有十五吨重”。秦武王看到周赧王的嘲讽之意,也想着卖弄一番,好在人前立立威,于是赢荡问自己身后的三位秦国大力士,“谁能举起此鼎”,乌获和任鄙都连连摆手,只有孟贲大声说到,“大王,让我来试试吧!”孟贲用尽所有力气才能微微的把鼎搬离地面半尺高,就再也举不动了。
武王赢荡看到孟贲的表情眼睛都快凸出来了也还是举不动,又看到周赧王那一脸嘲讽的表情。就气不打一处来,大骂他们几个是笨蛋,说罢就撸起袖子准备自己干,三个力士纷纷劝武王,“大王乃万乘之躯,怎么能冒险举鼎呢”,武王一听便不高兴了大骂道“你们举不起来,不代表我也举不起来,闪一边去,看我的”。
你还真别说,这武王赢荡真不愧是秦国力气最大的人,只见他气运丹田,沉腰扎马,双膀子一用力,只见那鼎真的被他缓缓的举了起来,不一会,武王坚持不下去了,就准备把鼎给放下来,有道是“上山容易下山难”这举鼎也一样,此时的秦武王已经到了力竭的时候了,想放下来,已经力不从心了,只见他摇摇晃晃的举着鼎,刚想往下放,心脏爆裂,一口老血从嘴里喷出,大鼎也从他身上滑下去,当场就把他的大腿骨给压碎了,直疼的赢荡哇哇大叫,没多久就死了,这时赢荡才二十三岁,孟贲等三人被株连九族。
淮南王刘长是刘邦的小儿子,他的母亲是曾经赵王,张熬的姬妾,后来送给了刘邦才生出了刘长。记载中有书写到,“刘长有材力,力能扛鼎,但是此人却脾气相当暴躁,后来因为图谋叛乱被泄露,不食而亡”。
在《汉书》中记载,“胥壮大,好倡乐逸游,力扛鼎,空手搏熊,毙凶猛兽”。意思就是说刘胥身材高大,喜好游乐,力能扛鼎,能够空手跟猛兽搏斗。
在汉昭帝死后,诅咒昌邑王刘贺,汉献帝刘询,后来又是因为诅咒汉宣帝的事情败露,自杀身亡。
秦朝末年,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在联络桓楚一起反秦的时候,桓楚故意的嘲讽项羽说“你虽然是人称万人敌,我这里有一个鼎,足足有千斤重,你能举得起来吗”?项羽听出了桓楚是故意的嘲讽自己,自己也刚好想要在这里立威信,来到了放置大鼎的地方,项羽让桓楚的手下,四个大汉都未免撼动大鼎,只见大鼎就像是生根发芽在地上一般,纹丝未动。
项羽微微一笑,撸起袖子,把衣衫别在裤腰带上,走到大鼎跟前转,用手拍了拍大鼎,每拍之下大鼎就摇晃一下,只见项羽微微蹲下,双手握住鼎足,大喝一声,“起来”只见大鼎就像能听懂人话似的,应声而起,还不止这样,只见项羽举起大鼎三起三落,桓楚见到这,尽夸项羽绝非凡人,真乃是“神人也”。
后来也确实证明了项羽的作战能力,以极少数的兵力,大战章寒的二十万大军,日出九战,战战告捷。
如果不是后来出现了刘邦,那么天下还真就是项羽的,也就没有了后来的霸王别姬和自刎乌江这一说了。
这几位有记载的大力士中,以项羽的名气最大,如果每个鼎都有三万斤的话,真的会有人能够举得起来吗?我有点怀疑,现代最高的举重世界纪录不知道是多少?我看现在的举重记录最多都不会有人举起一千斤的吧?这一千斤跟三万斤,大不了给你两千斤,差别也太大了吧?现在世界举重最高记录是多少呢?你知道吗,请评论区告诉我吧。
关于项羽举鼎这件事,司马迁在史记里是这么记载的: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秦始皇在会稽(浙江绍兴)出游,要渡浙江,项梁和项羽都去看热闹。项羽突然说:“我可以取代他(秦始皇)”。项梁听了,大惊失色,连忙用手捂住这个熊孩子的嘴,说:“别乱说话,会被灭族的”。但是教训归教训,项梁还是对项羽非常称奇。项羽身长八尺,才气过人,吴地的青年都怕他。
秦朝时一尺约23厘米,就是说,项羽是一个1.85米的大汉,这个身高放到现代也非常高了。又说道项羽力能扛鼎,就是能把鼎举起来,不过史记里面并没有明确说项羽举的鼎有多重。那我们就要先弄明白,项羽举的是什么鼎。
鼎最早是一种用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相当于现在的火锅。后来因用于烹饪祭祀,而上升为礼器,成为国家政权中君主、大臣等权力象征。项羽生活的时代是在秦末。那么秦朝时期的鼎有多重呢?
曾经在秦始皇陵园百戏俑陪葬坑中出土过一件青铜大鼎,称为秦青铜大鼎,这个铜鼎通高61厘米,内口径65.5厘米,外口径71厘米,重达212千克。但是这绝不是项羽举得鼎,这个鼎是国家重器,放在宗庙的,项羽那时候不可能接触的到。
但是,项羽有没有可能举起这个鼎呢?我认为是有可能的。目前世界男子105公斤级的挺举记录是242kg,这个重量比秦青铜大鼎足足重了30kg,而项羽是公认的天生神力,因此是有可能的,至少,是在这样一个重量级。
其实,项羽最恐怖的,还是他的战斗力。从古至今,不乏有很多名将,也打出了很多经典的战例。不过,这些战例大都是使用计谋,或奇袭,或迂回,或火攻,或水攻,等等,但是,只有项羽一人,打仗不屑于用计谋,从来都是硬刚正面。巨鹿之战,王离、章邯所率秦军有四十万,而项羽只有数万人,怎么办,破釜沉舟,硬是从正面击垮王离、章邯。彭城之战,项羽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不少,但是像项羽这般,在兵力悬殊如此大的情况下,直接从正面进攻击垮对手的,聊胜于无。
据史记记载,项羽在战场上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对方的士兵甚至被项羽的一个眼神就吓得掉头而逃,可见,项羽勇猛到了何种程度。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记载: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对于其中的“力能扛鼎”四字,有许多人理解为就是钻到大鼎的下面,将大鼎扛起来。其实这一理解大错特错,“扛鼎”在古意中指的就是“举鼎”。
如:《吴子·料敌》记载:力轻扛鼎,足轻戎马;《北齐书·卷十·列传第二》记载:及长,力能扛鼎,材武绝伦;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刘良注:扛、揭,皆举也。)等。扛鼎在中国古代也是一项举重活动,简单说就是用手举鼎,类似于现在的举重。不同的是,现在的举重基本都要进行长年的专业训练,还要做好各类防护准备,举起仅需3钞即可。但是古代举鼎,基本上都是一手抓鼎足平衡鼎身,一手于大鼎中心位置进行托举,有些还要绕场走一圈,有些还要放到他处等。
相较之下,相同的极限重量,现代人就算能举起杠铃,却绝对举不起大鼎。
那么,项羽为何要去举鼎呢?公元前208年,24岁的项羽(名籍),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兵。为了扩充实力,项梁派项羽前去联络桓楚,因为桓楚的藏身之地只有项羽知道。不久,项羽在一处寺庙找到桓楚,并邀其共同反秦。但是桓楚听后不为所动,一脸鄙夷道:“你如果能敌万人,我就服你。现在院中有一口大鼎,足有千斤,你能举起吗?”同时,桓楚叫来四个壮汉,示意他们将鼎抬起来,结果大鼎纹丝不动。其实,就是想让项羽知难而退,不想卷入战乱之中。谁知项羽一撩衣襟,大步上前,大喝一声,便将大鼎高高举起,并且还绕着大院走了一圈。这一下,令桓楚大为震惊,当即率领手下投靠项羽麾下,最后竟然成为了西楚霸王麾下的五虎将之一,于垓下力战而亡。
由此可知,当时项羽所举之鼎足有千斤,而秦朝统一的衡的1斤等于16两,民间流传的半斤八两就是由此而来,后来的汉朝继续延用。同时,依照《中国历代衡制演变简表》上的数据,秦代的1斤 = 现在的253克,千斤等于现在的253公斤。
此外,再参考后世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司母戊大方鼎重832公斤左右,保存在陕西博物馆的淳化大鼎重226公斤左右,可推测出当时项羽所举鼎的重量在253公斤以上。
而现今的世界举重最高挺举纪录保持者扎德赫·侯塞因,最高挺举记录为262.5公斤。如果仅按照表面数字来年,今人不输古人,但如果以所举物体的难易程度来说,二者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关键是,项羽举鼎之时仅是偶尔为之,并非身体极限,而举重冠军所发挥的可是身体极限,如果再举一次,都不一定能够实现当时的成绩。所以,综合之下,现代人的力量和古人还有一定的差距的。
图片来源网络
“力拔山兮气盖世”,千百年来,项羽给人们的印象是强无敌、力大无穷的。他力能扛鼎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作为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唯一一个霸王,其地位可见一斑。
那么,项羽举鼎是真的吗?他真的有那么强吗?
一言九鼎:一句话比九鼎还要重。比喻说话力量很大,能起到很大作用。在这边用到了“鼎”这个字,说明了鼎是一种很重的东西,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在古代,鼎是最重要的青铜器,在人们还没有其他器皿的时候,鼎被用来烹煮肉食,使用的时间从三皇五代开始一直到了秦汉,共2000多年。
根据支撑架数目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三足的和四足的两种。它的重量是非常重的,一般人不用说举起来了,甚至连推都推不动。
目前出土的鼎里面最大的是司母戊鼎,它的重量在832公斤左右,比较轻的也有200多公斤。
项羽,为什么要去举鼎呢?难道是吃饱了撑着吗?不是的,秦朝末年,随着陈胜、吴广的起义之后,各个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秦运动。
此时24岁的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想要在这乱世之中谋得一席之地。但此时的他们,兵少力量小,势力还不足以跟别人争夺天下,于是项羽就想着要怎么去招兵买马来扩大自己的势力,为自己能够夺取天下增加新的力量。
有一次项羽去和恒楚商量,希望他能加入自己,一起举兵,恒楚看着项羽虽然高大雄壮,但他能不能起兵成功?万一成功不了,自己反而葬送了性命,那怎么办?
于是便想考验考验他,和项羽说:这院子里有一口鼎,有千斤之重,如果你能够把它举起来,我们就跟了你。
有四个大汉先去试了下水,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威力,但鼎却丝毫未动。这个时候,项羽的神力就显现出来了:他撸起袖子走到鼎的面前,握住鼎,大吼一声,千斤重的鼎被项羽高高举起。
这还没完,项羽把鼎拿了起来,又放了下去,这样足足来回了三遍,恒楚是心服口服,决定与项羽一起起义。
可能会有不少人对项羽举鼎的事件感到怀疑:能够举起千斤重的鼎,这该是什么样的存在啊?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朝代的计量单位是不太一样的,古代的一斤跟现代的一斤是不同的。
秦朝当时的一公斤是现在的258克,项羽当时举起的鼎,号称有两千公斤,折算成现在的话就是516公斤,目前出土的鼎大部分是200多公斤到500多公斤,最重的莫过于司母戊鼎,重量高达832.810公斤。
从这一点上看的话,项羽举鼎,很可能是真的。
可能还有很多人会觉得奇怪,现代人根本不会有这么大力气,现代举重最高记录的保持者是赛因.拉扎扎德,他举起的重量高达210公斤,这个记录到目前还保持着。
516公斤和210公斤差距可不小啊,足足差了两倍有余。现代人和古代人在力量上的差距有那么大吗?
不得不说,从古代到现在,我们的力量是在退化的减小的。但这是很正常的,古代的人,哪有像我们现在那样生活的舒舒服服?我们盖房子有起重机,有吊车,搬东西有千斤顶,打扫家务还有机器人,这些他们通通没有。
而他们要想做这些,都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修房子、修宫殿、修河堤这些通通都要用到力气,还是大力气。力气用的多了,自然也就越用越大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项羽举鼎是真实的。
第一,项羽是个壮汉。
古人个子比现代矮,体重也比现代人轻,主要是饮食因素,吃肉太少。
项羽却是个壮汉。
项羽的身高换算成今天就是1米85,在古代是绝对的大汉。
项羽的体重虽没有什么记载,但所有史书都说项羽很壮实。
以项羽的身高来说,他的体重绝对不会轻。
众所周知,力量和体重是有一定关联的,项羽具备大力士的一切因素。
第二,项羽长期训练力量。
身高体重未必是大力士,但项羽是战将。
直到项羽战死前,项羽还是亲自持武器和敌人搏斗的。他一次冲锋就能轻松杀死汉将,像杀小鸡一样,说明项羽的战斗力很强。
可见,项羽从没有停止自己的训练。
而古代武艺中,力量训练是必须的,项羽的力量强也来自于训练。
第三,古代的鼎未必很重。
以项羽身高来说,挺举的世界高手可以达到200公斤以上。
而国家博物馆的西周大盂鼎,也就重150公斤。
自然,这也就是300斤,普通人是举不动的。
但项羽这样力量超群的人,应该还是可以举起来的,毕竟今天的世界纪录都是400多斤。
第四,举鼎和用沉重武器不是一个概念。
举鼎类似于举重,只要举一次,举起来再放下就行了,所以可以很重。
但使用沉重武器,则是另外一回事。
因为这种武器要用来杀人,必须强调使用自如,还要强调攻击时候的速度。
所以古代武器其实并不是很重。
著名的青龙偃月刀(其实汉代军队不用大刀这种武器),也就三四十斤而已。
鲁智深是个壮汉,他的禅杖也就是48斤。
当时铁匠就说太重了,还劝告鲁智深“我打好了以后,你如果使不动可不要怨我”。
所以,也许项羽自己的武器只有三十斤,但他可以举动300斤的鼎。
第五,现代人当然可以举鼎。
现代人的营养比古代好多了,主要是饮食好得多,肉蛋奶随便吃。
而且现代人也有空闲时间可以健身之类,只要专业练习,力量肯定比古人大。
自然,今天大部分中国人不做重体力活,所以也没有必要练力量。
但是,仍然有很多力量大的人。
萨沙记得之前看的那个每天卸几顿水泥的女孩,扛1袋100斤的水泥像玩一样。
这女孩力量都不小了。
项羽举鼎!虽说这是一个传说故事!但是这个有充分的可能性!
历史上大鼎有很多!如果按现在举重运动员所举重量,也是有机会的!举重运动员举重是有规则的!项羽举鼎可没说有啥规则!
那我们再来看看项羽所举的鼎有多重呢?这个无从考证!古代国家祭祀大典所用之鼎可以说肯定是大器,又大又重!而项羽所举的鼎是随便在一个院子里,大家无意发现了这个鼎,说你若举起,就和你一起合二为一,当兵打仗!这里我们看到,这个鼎很随意的出现了,说明它绝对不会是皇家用的超级大鼎!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经常有烹人的习惯,项羽动不动就拿鼎烹人!那我们又可以看出,这种刑法的特殊性来!他不会说这是经常要烹几锅的做法!而是对重大罪犯的一种极刑惩罚!再说随军带那么多大家都抱不动的大鼎也不合逻辑!那么小编认为这个鼎就是烹一个人用的,它不会特别巨大!再说能装下一个人的鼎当煮饭的锅那已经够大了!
我们再来看看,当时说让四个壮汉来抬这个鼎都抬不动!首先也没说这四个人有多壮!就是临时拉来的几个兵卒试试!这说明很重!到不能说明这四个人能抬多重的能力!项羽是武将中的奇才!能在他的时代没人武功比他强!这说明他也是当时的奥运冠军啊!从这几点论证,他都有有可能举起了大鼎!因为这种事情不可能像说神仙那样开玩笑!或许说,他不仅在一个地方表演过!当他举起大鼎,吓坏众人!也是能力过人的体现!这完全有机会!
谢谢观赏,请看下集!
感谢邀请!
首先,现代肯定是有人能举起来的。
项羽举鼎的典故出自于《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说的是,项羽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敬畏他了。
但是,这里面并没有说项羽举的鼎到底有多重。
不过关于项羽举鼎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24岁的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为了扩大力量,项梁派项羽去联络桓楚一起反秦。
桓楚趾高气扬地说:“你能敌万人,我们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能举得起吗?”项羽先让桓楚手下4名健壮的大汉一起举鼎,然而大鼎却像生了根似的丝毫未动。
然后,他自己撩起衣襟,大步走到鼎前,握住鼎足,运起力气大喝一声“起”!生根似的大鼎被高高举起,而且三起三落。于是,桓楚满口答应,合兵从羽起义。
这里我们看到了,项羽的鼎重有千斤。但这个重量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认为500千克,因为古代的计量单位和现在是有区别的。
秦朝的统一衡制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秦代至西汉1斤相当于258.24克,隋代初期1斤相当于668.19克,隋末1斤相当于222.73克等。
所以,咱们可以据此估算出来,项羽举鼎所谓千斤,其实换算到现在大概是500斤。这也不轻了,已经是世界举重水准了。目前所有公斤级别重举重记录最高的是,伊朗选手侯赛因拉扎扎德以抓举210公斤、挺举262.5公斤。算起来也是举得起这鼎的,但项羽能将这鼎三起三落,看来要比人家世界冠军要轻松许多啊。
但是咱们都知道,古代对于这些所谓“神迹”,多有夸张之论,像《三国演义》说刘备:“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这还是人吗?所以,这鼎很难有千斤啊。
后代历史学家根据项羽从小习武健身的状况分析项羽举的鼎应该在85公斤左右!这个重量对于那些举重选手们来说,难度并不大。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已经非常厉害了。
鼎其实就是古代的大锅,底下放点柴火,里面加点水放入肉加点盐,就可以炖排骨了。不过,这种“锅”只能炖菜,不能炒菜,因为鼎实在太大,根本不好翻炒。直到宋朝以后,铁锅普及之后,才慢慢有了炒菜。
随着历史发展,鼎不仅用来做饭,还衍生出了新的功能—权力象征。周朝的时候,就有了“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的说法,鼎越多,代表着权力越大。
鼎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轻有重。
1939年民国时期,河南出土了后母戊大方鼎,这个鼎重达800多公斤,这个算大个的。
1974年,河南出土了商朝乳钉纹方鼎,这个鼎重达86公斤,这个算比较小的。
第一次举鼎。
项羽年轻的时候,与朋友在街上走着,恰好看到街东头有个寺庙,寺庙正中间有个鼎—大概是烧香用的。项羽就对朋友说,我能把鼎举起来,不信咱们打个赌吧,赌注一百金。朋友不信,这个鼎重达千斤,就算四大大汉也举不起来啊!
只见项羽拉开架势,气沉丹田,一声大喝,起!这只鼎真的被他缓缓地举了起来,然后又举过头顶,走了几圈后,这才缓缓放下。
围观的人齐声喝彩。项羽赢了一百金子。
第二次举鼎。
项羽二十多岁的时候,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为了扩充兵力,项梁派项羽前去说服桓楚一起反秦。桓楚态度高傲,似乎没把项羽放在眼里,他对项羽说,你要是能把门口的千斤鼎举起来,我就跟你联合。
项羽嘿嘿冷笑,举鼎这个我在行。只见项羽快步走向前去,撸一撸袖子,运了运气,起,一下子举了起来。桓楚一见大惊失色,连连竖起大拇指,这小子真行!
两则故事,项羽举了两次鼎,这个鼎都是重达千斤,但是秦朝时的“斤”和现在的“斤”不一样。经过专家考证,秦朝一斤大约相当于现在半斤,也就是说这个鼎不过五百斤,换算成千克就是二百五十千克。
世界冠军龙清泉最好成绩是抓举132公斤,挺举160公斤,但龙清泉身材矮小,体重只有56公斤,而项羽身高190厘米,体重至少160斤,所以我们应该找个同等重量级的选手来比较。
好了,我们找到了85公斤级世界冠军,他同样来自中国,他叫张勇,他抓举187千克,挺举218千克,不过这个重量还是少于250千克,不足以举起鼎。
我们再来看105公斤级别的,世界记录保持者是伊朗的侯赛因-拉扎扎德,他的挺举成绩是263千克,超过了250千克。
综合来看,现代人是很有可能举起鼎来的。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的英雄人物,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秦朝末年的英雄人物更是数不胜数,且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非常之多。而项羽被人们称之为西楚霸王,和他个人能力傲视群雄是分不开的。
根据史书的记载,此人身高八尺,且力气非常之大,能够把一个鼎给举起来,而且他的才华也超出常人!说到这儿。相信很多人都十分好奇,项羽所举的鼎究竟有多重呢?关于这个鼎的重量,史书上面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但是民间却有一个故事说项羽所举的鼎有千斤重!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鼎也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九鼎代表天下九州,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问鼎中原”成了夺取权力一统天下的代名词。鼎盛,就是说明国家强盛。
这九个鼎,是很神圣的。一般人是接触不到的。更别说去举鼎了。历史上就有个人去举了,结果出事情了。
秦武王身高体壮,喜好跟人比角力。前307年,秦武王到洛阳,周天子接待了他,入太庙,见到了“九纹龙鼎”,“雍”鼎代表秦国,秦武王说要搬回去。“每鼎有千钧之重,无人能举。”这话刺激了秦武王,他要和身边的大力士比试一下,把鼎抱起来了,却举不动,重重砸在了脚上,将胫骨压断,当天晚上就疼死了。
按照身份和目标来说,要举也是这个鼎,那是天下和身份的象征啊。这九鼎在秦朝就已经丢了,有人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潜水打捞。
泗水彭城?这不就是项羽的老家吗?难道说项羽是因为有了这九鼎才要争霸天下的?
项羽究竟举的是哪个鼎?
《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项羽力气确实很大。但是,鼎作为祭祀用具,一般的庙宇前都有。后来成为项羽大将的于英,面对项羽入伙的要求,让他将禹王庙的大鼎举起来,并归顺于他。结果项羽三推三起,然后举起,绕殿连走三次,于英惊为天人,遂顺之。
项羽举的鼎究竟有多重?项羽举的的禹王庙的鼎。现存的司母戊方鼎是875公斤。大禹作为一代君主,级别高,其庙前的鼎就是按照司母戊方鼎一半的重量计算也是400多公斤。现代人举重的最高纪录是 263.5公斤。项羽就是力气再大,加上鼎的形状问题,又没有专业的举重训练,估计就是个200公斤是极限了。
另外,古代人往往会用夸张的语气描述一件事情,比如说他们在形容刘备的时候说刘备双手能够伸过自己的膝盖,眼睛能够看到自己的耳朵。还说刘备,唇若涂脂,面如冠玉!
这些话若是真的,那刘备该是多么神奇的一个人呀,甚至可以说,刘备还是人吗?所以,古代人口中的项羽可以举千斤重的大鼎,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一个说法,当然了,如今我们也无从考证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但可以确定的是,项羽的力气确实比较大,一般人的力气是难以与他相抗衡的。
最后,很多历史学家都曾对项羽这个人有所研究,而项羽举鼎是非常能够代表项羽这个人的一件事情,项羽从小习武健身,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分析之后,有了一个猜测,那就是他所举的大鼎应该在85公斤左右!这个重量对于一些举重选手来说,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还是有希望能够达到的!当然了,若这个重量放在普通人的身上,那肯定是相当厉害,所以,项羽举鼎这件事情流传至今也就不足为奇了。
项羽被誉为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之一,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世家,起兵反秦,一生征战,自称西楚霸王,为人骄傲、刚愎自用,用现在的话说有点不顾后果的那种,但是项羽一生豪迈,都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可项羽从不这样想,李清照曾写“人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应该就是对项羽一生最好的描述吧。
一天,24岁的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证明自己的实力,项羽决定去拉拢桓楚一起抗秦,桓楚说到“加入你们也不是不可以,我家后院有一大鼎,足1000斤,你要是举得起来,我就服你。”项羽先是让桓楚的四个壮汉抬,结果大鼎纹丝不动,项羽这才走到跟前,深呼一口气,双手握住鼎足,大喊一声“起”,然后这座大鼎被举过自己的头顶,不仅如此,项羽还三起三落,桓楚直呼神人也,这才答应一起抗秦。
也就是说项羽举鼎,根据这个记载,大鼎大概有一千斤,也就是500公斤,项羽的身高差不多1.9米,而现如今世界上公认的大力士是拉扎扎德,伊朗人,能抓举210+公斤,他的身高1.86米,两人相差不大,项羽的体型也非常魁梧,也就是说项羽举鼎500公斤,而拉扎扎德只有210+公斤,有人会想,现在能举210公斤都已经堪称世界第一了,难不成项羽真的天生神力?
其实不然,原因在于古代和现在的换算单位不一样,都说半斤八两,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其中“衡”就是指的重量,根据历史记载,那时候的1斤=258克,1000斤自然就是258000克=258千克=258公斤,因此可以看出,项羽举的鼎应该也就是258公斤,这下和210+公斤比虽有差距,但能说明的是项羽应该是可以举起来的,毕竟古人力气本来就大。
更有人说举鼎比举杠铃难多了,很多人可以轻松举起一个50公斤的杠铃,但未必能轻松举起50公斤的沙发,如此看来,项羽力气确实大,项羽所举的大鼎,如果真的是258公斤,放到现在肯定是没有人能够举起来,毕竟拉扎扎德也才举起210+公斤,还是杠铃,换做是鼎的话还未必能举起来。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的英雄人物,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秦朝末年的英雄人物更是数不胜数,且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非常之多。而项羽被人们称之为西楚霸王,和他个人能力傲视群雄是分不开的。根据史书的记载,此人身高八尺,且力气非常之大,能够把一个鼎给举起来,而且他的才华也超出常人!说到这儿。相信很多人都十分好奇,项羽所举的鼎究竟有多重呢?关于这个鼎的重量,史书上面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但是民间却有一个故事说项羽所举的鼎有千斤重!
项羽24岁的时候,跟随自己的叔父在江东起兵,发起了农民起义。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二人又去拉拢了桓楚,此人说院子里面有一个大鼎重足千斤,问项羽是否能够举得起,若举得起的话,他们就服项羽!项羽首先派出了4名大汉一起举这个大鼎,但是大鼎却丝毫未动,之后他自己撩起了衣服走到了大鼎面前,双手握住鼎大足,喊一声“起”,没想到他真的把这尊鼎给举了起来。大鼎若是按照古代的计量方式来算的话,确实是有千斤重的,但是古代的计量方式和现代的计量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现代人能不能够扛起这尊大鼎,还是要看一下这尊鼎放在现代究竟有多重。
秦朝时期度量重量的单位分别是铢,两,斤,钓,石!一两是二十四铢,一斤是十六两,一钧是三十六斤,一石是四钧!从秦代到西汉这段时期,人们口中所说的一斤就相当于现在的258.24克!并不是如今我们所说的一斤等于500克,所以说古代人口中的一斤放到现代也就大打折扣了。到了隋朝初期时,人们口中所说的一斤就变成了668.19克,因此,由于时期的不同,所以古代人所说的重量并不能够用现代的标准去衡量,否则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差距。
说到这,我们大家也就不难估算项羽所举的大鼎的真正的重量了,若是按照此方法来估算的话,那么秦朝时期项羽所举的大顶,用现代的计量单位来计算就相当于500斤左右,虽然500斤也并不轻,但是并不代表着现代人是没有办法把这500斤重的大鼎给举起来。世界举重比赛中,伊朗的选手就曾经抓举过210公斤,挺举262.5公斤。这样算起来,若是把他放在秦朝的话,说不定也能够把项羽所举的大鼎给举起来呢。不过项羽在举大鼎的时候,三起三落,面不改色并且十分轻松,可见此人确实从小就力大无比。若是这些举重选手去举的话,相信就没有项羽那般轻松了!
另外,古代人往往会用夸张的语气描述一件事情,比如说他们在形容刘备的时候说刘备双手能够伸过自己的膝盖,眼睛能够看到自己的耳朵。还说刘备,唇若涂脂,面如冠玉!这些话若是真的,那刘备该是多么神奇的一个人呀,甚至可以说,刘备还是人吗?所以,古代人口中的项羽可以举千斤重的大鼎,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一个说法,当然了,如今我们也无从考证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但可以确定的是,项羽的力气确实比较大,一般人的力气是难以与他相抗衡的。
最后,很多历史学家都曾对项羽这个人有所研究,而项羽举鼎是非常能够代表项羽这个人的一件事情,项羽从小习武健身,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分析之后,有了一个猜测,那就是他所举的大鼎应该在85公斤左右!这个重量对于一些举重选手来说,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还是有希望能够达到的!当然了,若这个重量放在普通人的身上,那肯定是相当厉害,所以,项羽举鼎这件事情流传至今也就不足为奇了。
历史记载也很忽悠成分,就拿霸王举鼎来说,只说是举鼎,但没有说是多大个、多少斤的鼎。鼎有大有小,小的铜鼎有几斤重的,霸王肯定不会玩这个;能显出力量的鼎大约200斤左右,对于一个大力士来说,不在话下;再大一些的鼎,大约300斤以上,有超能力的西楚霸王项羽一定能举起来。如果举器型高大厚重的司母戊鼎,1665斤,那么项羽力气再大也奈何不了它。
都是肉长的,古代人和现代人长相差不多,考古研究发现,古人由于营养不良,大多数人比现代人长得更矮小。但古人由于常年从事体力劳动,力气相对大一些,但也不可能大多少。现代人营养程度稳定,肉、蛋、奶摄入量更大,因此现代人经过专业训练力量应该更大。
80年代,我最爱看的就是粮店门口卸车工人扛面,人站在卡车旁,车上的人往工人双肩上放面口袋,一袋面50斤,工人一次扛4袋,力气大的工人扛6袋。大伙在旁边叫好,工人高兴,力气最大的一个棒小伙子一次扛了8袋面,也就是400斤,还要上6级台阶,走到店后面约20多米,这是我现实生活中见过力气最大的人。
我们再看看专业运动员能举起多重,105公斤以上级举重比赛可以参考,抓举最好成绩在212.5公斤,挺举263公斤,体育专家称这个重量已经达到人类极限。
项羽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力气最大的人,但举鼎难度在于不好找平衡点,这比抓杠铃难度大的多。作为一代霸王,项羽肯定不会辱没这个称号,举300多斤,甚至500斤的的铜鼎,应该是能够做到的。
本文由作者:我是七哥哥M1oo 于 2023-03-19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643816169906110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