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问题,有点好笑,想到一句歌词: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记得我小时候讨论的是我们下城区怎么怎么样,你们西湖区怎么怎么样,哈!
作为杭州土著,谈谈杭州和下属县合并的个人感受。杭州首先合并的不是萧山,是三墩,余杭下的一个镇。当时杭州已无地可用,直观表现是市辖区内无田地了,三墩靠杭州那边发展的最好,顺势并了,无反弹。然后是滨江区,萧山的一部分,并进来时田地为主吧,拆迁赔偿的,按当时不错,也无反弹。再下去是萧山吧,萧山的当时的地位很高,全国县级市gdp排前几位的,心高气傲,不太看得起杭州(这个和昆山和苏州关系差不多),但是大势所趋,也给并了,其实从萧山官坊、民间抵触都较大。但是10多年下来了,无论是地铁、医疗,杭州对萧山都相对倾斜,3条地铁都经萧山,浙二、儿保滨江院等等,不过本身经济厉害,除了滨江区,融入感不强。不过可以反思下,最近几年为什么没有滨江、余杭发展快。余杭融入极快,从早期的城西,到良渚、临平,再到阿里巴巴那里叫啥?(求补知识)发展的很快。余杭对于杭州,就象鄞县对于宁波,基本就是包围。后来的富阳,临安,建区时间不长,看后面怎么发展吧,我估计还是走美丽乡村、特色小镇这条路,毕竟山区占绝大面积。想想临安天目山,居然撤县建区,这真是佩服。大杭州,20年后再看这问题,都是搞笑,大家会都是杭州人!
以上一点浅见,都是自己感觉,也没上网查资料,有纰漏请指教,勿喷,谢谢!
这很复杂,比如对外地朋友交流的时候,可能都会说我是杭州人,但是在杭州内部就开始自我区隔了,我是萧山人,我是余杭人,我是富阳临安人,仔细深究起来,其实是文化地域、行政区划、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
对外都说是杭州人,这是因为现在的行政区划的确是这几个地方都属于杭州市辖区,再对外省朋友去讲萧山市余杭市临安市富阳市和杭州几个老城区的话,就很难解释清楚彼此关系,特别是滨江区这个被割出去被改了名的孩子。
但是对内的话,互相之间那就算得很灵清了。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是铁板一块,都自认为是正宗杭州市区人,主要是这五区中心区块语言习俗一致,都有明显的浊音和儿化音,口音和周边的吴语有蛮大的区别,在民间风俗也周边几个市改区不同,不讲究祭拜祖先,不讲究亲戚来往。但是周边萧山余杭临安富阳的口音和市区就差异很大,而且基本语音互通,没有那种明显的北方化浊音儿化音,风土人情也接近。在周边几个县级市经济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杭州市没有提出市改区帮助他们发展,甚至有城里人看乡下人的鄙夷感觉。现在周边几个县级市老百姓生活条件普遍发展的不比主城区差的时候,就让他们市改区和杭州老城区去合并,他们认为是一种下山摘桃子的行为,不仅仅是经济上榨取,更是一种文化上的压制,的是产生了抵触心理。
这种情况说到底还是经济和文化上的双重冲突,这里不评价孰优孰劣,我相信三五代人以后,他们都会从文化、经济、行政上都能协同发展,因为融合需要一个过程,这是互相影响,而不是单向输送。
杭州市区、萧山、余杭、临安4种方言都不同。萧山方言近绍兴话,传承越语。余杭方言传承吴语,古代杭州市中心吴山是吴越国界。杭州市区方言据说是和南宋有点关系,当时大量北方人涌入,掺有古代宋开封官话的传承。因为各自历史传承和地方文化太牛了,千年过去了连语言也没融合。现在主要是短期内掺入大量外地人再加上行政上揉成一个市,能说方言的孩子越来越少,但要真正融合一起也没这么快。临安是最新加入杭州的,萧山余杭话杭州市区人听了还比较亲切,可以说上几句,但我们公司临安姑娘说方言完全懵逼。所以本地土著区别还是有的,老萧山人、临安人不可能自称是杭州人,老杭州人更不会自称萧山人。外地来的新杭州人无所谓了,但他们是最大群体了。
萧山与余杭原属县级市,财政独立核算,行政由杭州市政府主管领导,2001年萧山余杭撤市设区,仍属杭州市政府领导,财政独立核算的机制至今不变。
以杭州市第一条地铁线建设为例,一号地铁线始发于余杭区,跨过杭州几个主城区,终点达萧山区。
凡属余杭区与萧山区地界内的地铁建设费用,由各区的财政负责承担。属于杭州市内的地铁建设费用,由杭州市财政统筹安排承担。
涉及到关于老百姓福利政策的市发文件,在文件内往往带有括号说明,(萧山区,余杭区除外),就是说,区政府可以按照文件参照执行,所需的财政开支,需自行承担。
近几年下发的福利文件沒有再出现,萧山区余杭区除外的文字。
较长的年代,区经济财政体系的原因,老百姓形成了自赚自支的观念。出现了萧山人,余杭人的自称。
一个"城外人"的看法,本人老家位于大关中学附近,自爷爷辈从余杭仓前迁至此地。小时候长辈们的对话中,经常会出现"今天你到哪里去?""我到城里去""我刚刚从城里回来""城里耍子儿"等等,可见人门心目中,武林门以内才是城里,而武林门之外就是城外了。而到了现在,基本上这种说法就没有了,因为城市在发展扩大,原来的郊区现在都成了繁华之地。
身份认同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文化认同和利益认同。文化认同很好理解,主要是语言,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偌大的杭州城,差异肯定有的,比如语言,各区县差异就很大。但是融合交汇的现象也很多,比如饮食习惯。利益认同,主要是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福利政策,所谓同城待遇。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居民和农民待遇千差万别,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社会开放产业发展城市扩大,让郊区打了翻身仗,而原来高高在上的双职工城里人就靠点工资没花头了,反过来又被别人看不起。所以说,这些心态都是恨人有笑人无的垃圾心态,要不得。
至于同城待遇,每每被除外,广大萧山余杭兄弟姐妹要吐槽也能理解,不过这里要说明一下,很多时候,不是杭州不想统一同城待遇,而是涉及到原有两地的利益调整和重新分配,遭到了当地一定程度的软抵抗,所以同城推进很不顺利。你们想啊,原来这边土皇帝自己说了算的,现在被别人上缴权力,重新分配,换谁都要抵触的。所以,除外之说,不是说谁看不起谁,而是涉及到复杂的利益纠纷,而且直到最近2年,同城推进才算逐渐明朗。富阳临安面临同样问题,也同样需要时间。
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来人口的大量定居涌入,本地文化会慢慢的消退和融合。现在幼儿园小学的小朋友还有几个会讲方言?所以,在二三十年之后,估计也不会出现题主所说的问题了,即使要提自己是萧山人,余杭人,也不会像现在一样,往往带着一种骄傲,或者斗气的情绪,而是以平和的心态说出。
首先,虽然都是杭州下面的区,但是,如果统称杭州人的话,这个范围有点大。从余杭区的最北面到萧山区的最南面,从杭州主城区的最东面到临安区的最西面,你可以在地图上量一下有多远。从北到南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就有65公里左右。这么大的一个地域,人人都称自己是杭州人,怎么区分呢?毕竟每个人还是有自己的所辖区啊,他到底是哪个区的?搞得清楚么?
第二,这些虽然都是区,但,有主城区和非主城区之分。萧山区以前是县级市,临安区以前也是县级市,每个区的发展是不一样的,特点也不一样,方言也不一样。临安区某些乡镇的方言,已经向安徽话靠拢了;而萧山区很多地方的方言,向绍兴话靠拢。每个区的人,有着自己的执念。比如说,虽然某人不是主城区的人,他未必就觉得主城区好,他觉得还是自己的区更好。而有些主城区的人,一向来瞧不起郊区的人,觉得你们虽然并到市区了,还是“乡下人”。
第三,对外可以说自己是杭州人,如果对方地理知识不错,可以再介绍我是余杭区或者哪个区的;如果对方是地理盲,可以直接说我是杭州人。
我是余杭人,过去的时候,余杭还是个县,后来又变成了市,最早的余杭县政府是在余杭镇的,后来变成了临平,余杭镇就变成了叫老余杭这么个地方!我们属于最早的余杭县的和睦乡,像五常乡一样,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睦乡并入了闲林镇,五常乡的一部分,像蒋村那样的并入了西湖区!五常乡的地盘只剩了很小的一部分!严格意义上来讲,余杭市的面积比原来的整个杭州市还要大,但杭州毕竟是省会,要发展又受到地域的限制,就是西湖的西山部分,剩下的地很少,就把余杭和萧山给并了!要说身份认同的话,早年的杭州人是不认余杭人为杭州人的,余杭人是乡下人!有这个区别的主要原因是语言的不同,虽然余杭人也好,萧山人也好,包括现在的临安人,大家的语言严格上是不同的,当然这种分别只有本地人能分的出来,因此杭州人并不认同余杭是杭州的一部分,一部分余杭人在杭州生活的为了融入杭州的生活也拼命的改了自己的口音,说杭州话,其实我们小的时候,进城去办点事情都说的是到杭州去,杭州人也把我们看成是乡下人,那时候的杭州人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哪怕杭州人住的四五十平的小房子,每天生活在贫困线上,那也是瞧不起我们这种乡下人的!反之,我们余杭人自己也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自卑于自己不是城里人,以至于进了城就拼命的说杭州话,不让城里人认为我们是乡下来的!说起来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余杭的大部分地区都拆迁了,我们也成为了拆二代,而地道的原来的杭州人,则还是那种杭州人,没本事的人还是住四五十平的小房子或者市井生活!余杭的拆迁短时间内让一部分人有钱了,但骨子里还是农民的思维,有的人有钱了挥霍,很快又变成了老底子的乡下人,有的人就投资变成了更富有的人,但总体来讲,现在的杭州人,余杭人,萧山人,都还是有自我认同感的,就是都认为自己是杭州人,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因为地域的不同而拉大,真正拉大人与人之间差距的,还是人的本省的能力,以及对这个时代变化的把握,一句话,在时代变迁的机遇洪流中,有的杭州人发达了,也有的杭州人落魄了,有的余杭人继续落魄,有的余杭人抓住了时代赋予的机遇,变得有钱了,自信了!顺便说一句,杭州的几个区当中,余杭的GDP是最高的,后面跟着的是萧山和滨江,而传统的老杭州几个区慢慢的相对没落了!但杭州人还是杭州人,余杭人还是余杭人,萧山人还是萧山人,临安人还是临安人,这是我们大杭州人内部分的,对外的话,请大家统一叫我们杭州人!
我在杭州呆过,有些想法。
萧山、余杭撤市设区早一点,临安是近几年才撤市设区的。之前这三个地方都是县级市,而且发展还算不错,特别是萧山余杭,非常有名。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直到今天,杭州在不同场合,提到萧山余杭时,都会把这两个单独列出来,以示和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滨江的不同,增加临安后,就是萧山余杭临安。也就是说,虽然同样是区,萧山余杭临安和其他六个区的待遇并不是一样。虽然看上去余杭区委书记和萧山区委书记还是杭州市委常委,但是很多时候,这个待遇还是老六区更好。
基于此,很多萧山余杭人都自称萧山人、余杭人,临安刚变区,自然更需要时间的积淀,没有那么快。
之所以有些人分的那么清楚还是因为地域的问题,杭州主城区大家都知道有上城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江干区 拱墅区 滨江区 这6个区加起来还不如一个余杭区临安区来的面积广阔。
当然杭州主城区的平原也就那么大,想要扩张也难,俗话说 浙江都是七分山两分水一分田 很好的说明了浙江的大部分地级市,杭州也不例外。
说杭州人的一般都是我上述说的那6个区,这六个区对杭州的归属感比较强,上下两城更是杭州的精华所在,杭州的市中心就是从武林广场一路向周边扩散。
临安为什么会有临安人的说法,主要还是离杭州主城距离太远,不能被同化。更多的还是对古时的念想吧毕竟古代临安就代表了杭州。
余杭也是跟临安一样的情况都是距离感太远,不过所幸杭州现在向余杭倾斜资源打通交通,之后会慢慢改变余杭人的习惯
临安跟余杭主要还是80年代的人说的比较多,年轻一辈的还是比较认同说自己的杭州人
再来说说萧山, 萧山其实对杭州是抵触最强烈的一个区,杭州还是很想把萧山慢慢改变的,但是几十年了不管是萧山民众还是政府,都是很抵触杭州 近几年把萧山设区也毫无进展。萧山人更倾向于绍兴,绍兴萝卜萧山种就是这个道理。萧山以前经济实力很强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萧山人觉得比杭州人牛逼
但是在去年萧山经济被余杭超过了 跟萧山的排杭有很大的关系 。在未来不管萧山还是余杭还是临安都会以杭州人而自豪!
萧山,他原本是个独立的市,后来是杭州为的发展扩大它的区域面积,所以把修身划分为杭州的一个区,再者,萧山本身工业发达,萧山人是比较有钱的。所以说他本身他的自我认同感是比较高的,所以他一般外出说自己是萧山人,不会说是杭州人,但是呢,杭州这几年的融合和发展特别跨钱塘江,各大桥梁的建设还有地铁的开通,交流更加方便,更加密切,所以也很快就是对这边的所趋同了。
关于余杭和临安,富阳他们原本就是独立的县级市,经济也是比较发达的,而杭州一般在通常的划分中分为上城区,下城区,西湖,西湖区,拱墅区等等,原本他们是市中心地带,而临安,富阳,他原本是独立的县级市,所以他们在自我的认同感中也是比较强的,这种行政划分的话。他们说自己是临安人,富阳人,余杭人,其实这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杭州人原本信息中心的区划分的行政区域,所以说,上上城下城西湖,拱墅这一代的人一般统称为杭州人,所以,后面的划分和称呼的习惯,外围的县级市都会以这种行政区域划分为主。
现在萧山虽然是杭州一个区了,但区界非常明显,在湘湖,在白马湖等地界,蓝牌白字的“滨江”“萧山”标注非常明显。滨江区原来就是萧山的地界,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依然与萧山血亲相连,就是称呼也是旧称呼。有一次我在长河乘坐公交车114路,一上车司机就大声提醒说:“不去杭州,不到杭州”,我纳闷了,这不是在杭州吗?杭州市区的公交车,要去哪里呢?原来是公交车只到西兴大桥换乘站,不过钱塘江。这里习惯上把钱塘江北岸以里,才叫杭州。
什么瞧不起瞧得起的,我想说并不是你是杭州人我是萧山人或是余杭人没有认同感,作恶的是中国人内心根深蒂固的糟粕文化圈子文化,对任何地方的人都没有认同感,比方说网络上不喜欢美国、不喜欢日本、不喜欢俄罗斯,会恶言相向。怼完国家无聊了回到国内话题又开始怼新疆人、东北人、上海人、北京人等等,现在网上经常有城市间的对比,那家伙可不得了,网友们怼的天昏地暗。别说城市怼城市了,两个村子之间也互看不顺眼、还有邻居的、甚至自己家族有个别家庭爆发户了,背后也得不到一句好。其实大家都是地球人、中国人、杭州人,不要有这么多偏见。人与人之间需要爱而不是嫉妒跟恨。
这是还没有完全连接的暂时情况下由他们叫,等将来无缝连成一座大杭州时就区分不出来了,就象今天的江干区一样,不管离西湖多远都叫主城区,10年20年后的杭州不会在有区与区之间的空地,全部变成了市区,到时就同城化了,列如把杭临地铁改成16号线,不是简单地改名,而是票价同城化了,要比不改名时便宜很多,这就是交通同城化,地铁同城化,不久的将来人们分不清那里叫余杭或临安,只知道大杭州三个字。
因为原本杭州、萧山、余杭、临安是四个独立的各自为政的地区。
我是老余杭人,对余杭发展还是非常熟悉的。原本余杭是浙江省余杭市,2001年撤市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现在的余杭区也有新/老余杭人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老余杭就是指余杭街道、仓前街道、闲林、中泰等这边的,位于杭州城西临安接壤;而新余杭指的是临平、东湖、乔司等地区。从老余杭到新余杭,比去杭州主城区还远,车程要一个多小时,去杭州主城区也就半小时左右。可见明显的地理位置区分。现在老余杭因为阿里巴巴等的带动,发展了未来科技城片区等,原本的一片农田村落均变成了高新城市片区。
萧山和临安也是同等因素,说简单点就是“被大BOSS收购了”的意思。所以说,地理环境和区块还是有很大区分的,人文环境也是各自不同的,也就有了杭州人、萧山人、余杭人、临安人的说法。
这不奇怪。本来就是嘛。杭州人是杭州人,萧山人是萧山人,临安人是临安人。区划变了,人的生活习惯是不会跟着行政区划改变而改变的。就拿我们萧山来说,解放后曾经是宁波行署的,我们也没有说自己是宁波人。后又临属于绍兴地区,我们也没承认自己是绍兴人。后划给杭州市管辖,我们仍然是萧山人。二千年撤了萧山市改为萧山区,我们依旧是萧山人。只要不把我们搬到钱圹江北,无论怎么改名称,我们永远都是萧山人。
本文由作者:正宗话梅 于 2023-02-25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605157929333031176.html
下一篇
北京有多少北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