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增广贤文》上一句话,“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今天我难道破戒论人是非?罢了,草草说半句吧。张作霖是大军阀,是当时的东北王。他爱不爱国不敢说,可他是日本人侵占东北的最大障碍人物。居民间传说,当年日本人最怕张作霖。要不,日本人怎么会设计把他炸死?确认其死后,日本人才搞了个七七事变。从此正式展开侵华战争。而其子张学良,是西安事变的主要策化者和执行者之一。这一事件对扭转全国抗日局面和国共合作无疑起了重大作用。
张作霖这军阀也真有军阀的作风,他曾经杀害过共产党人李大钊,也镇压过群众运动。毛主席诗词上说:“千秋功罪,谁人与评说”,功过是非自咱公论。谢邀!
张作霖一开始地位很低,是贫苦农民出身。后来由于生活所迫,当上了土匪。由于张作霖有哥们儿义气,懂得团结利用人,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才能,所以后来张作霖慢慢的在土匪的队伍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后来由于张作霖在东北主政,深耕多年,逐步的在东北成了东北王。
后来随着张作霖的势力越来越大,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对剿灭东北境内的土匪武装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后来张作霖把东北治理的不错,地位很高,在政界和军界都有很高的威望,所以张作霖后来成了奉系军阀的首领。张作霖在后来的直奉战争中,打败了直系军阀吴佩孚,在北京短暂的主政过一段时期。后来局势有变,张作霖又退回了东北。
张作霖在主政东北期间,对东北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特别是在军事方面,张作霖很有眼光,建立了自己比较完备的军事工业体系。建立了一些兵工厂,开办了军事讲武堂,并派人到日本去学习,发展了炮兵。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当日本人打开东北军的军械库时,满满的都是崭新的38大盖儿和数不清的武器弹药,这让日本喜出望外。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的许多武器装备都是从张作霖那里得来的。可见张作霖在东北的军事工业其实是很强的。
张作霖主政东北期间,和日本人也展开了合作。在和日本人合作的过程中,张作霖既利用日本人,又防备着日本人。对日本人侵吞国家利益的许多做法,张作霖明里暗里都做了巧妙的应对。在这一点上,张作霖的做法是很有民族气节的。其实日本人和张作霖展开合作是野心很大的。企图占领中国的东三省,继而占领全中国。但是日本人选错了对象,张作霖在这方面也看透了日本人的丑恶嘴脸,所以和日本人展开了坚决的斗争。在民族的利益面前,张作霖始终没有妥协。所以后来张作霖成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最大绊脚石。所以后来日本人在眼看收买无望的情况下,才密谋炸死了张作霖。
张作霖在和日本人合作的过程中,对日本人又合作又打击。张作霖暗里也没少杀日本人,所以日本人对张作霖又恨又怕。一开始日本人打算利用张作霖侵吞中国的东北,但是张作霖还是挺有骨气的。日本人这个野心,张作霖看的也是很透的,同日本人也做了坚决的斗争。最后日本人看大势已去,拉拢无望,争取不了张作霖,所以密谋在皇姑屯将张作霖炸死了。
可以说张作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主政东北期间,对民族,对国家也做过一定的贡献。特别是在民族问题上,对日本人侵略东北作了坚决的斗争。不过张作霖发动直奉大战,发动军阀大战,对老百姓,对国家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让国家和老百姓饱受战争之苦。这是他的错误之处。张作霖最大的污点就是杀害了中国共产党领袖李大钊。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是张作霖一生最大的罪过。
俗话说老子打江山,儿子坐江山。正是由于张作霖在东北经营多年,基础牢固。所以后来张学良在主政东北期间,蒋介石才能千方百计的去拉拢他,和他称兄道弟,接受了蒋介石的招安。在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没有像他老子张作霖一样有骨气,而屈从了蒋介石的安排。这样日本人就非常顺利的占领了东北三省。这是张学良一生的痛。张学良的这个举动让他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
可以说张学良在政治上和民族利益方面,和他老子张作霖想比是差许多的。后来在西安事变中,张学良采纳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促使蒋介石和中国共产党展开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样全国人民一致对外,联合起来,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张学良总算做了一件对国家,对民族有很大益处的事情。对中华民族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也算是将功补过吧。
军阀而已。
李大钊的长子李葆华接受采访时说,李大钊被捕后,许多人营救,但知道希望不大,因为逮捕李大钊的反动军阀张作霖,就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革命者落入这种人手中,还有什么生存的希望。
果不其然,1927年4月6日,李大钊等革命分子被捕,22天后即4月28日,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就被张作霖下令绞杀。死后,他们连收敛都草草进行,也没有安葬地,不得及时下葬。李大钊的灵柩暂厝寺庙中,六年后,才得以入土为安。
绞杀革命先烈,这笔账张作霖是还不了了。综其一生,虽时势造就,但也只是个军阀人物而已,没做出多大历史性贡献,哪怕在历史长河中有些“名气”。
军阀,烧杀抢掠,伤天害理,独为了自己及家族势力那点私权私利,能有什么国家情怀、民族担当?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是不可能的,时代背景、阶级立场和政治地位决定了军阀们没有这些先进特质。至于影视剧塑造的张作霖形象,有些还颇具些个人“魅力”,历史的烟云罢了,不值得称道,会些“歪理”、自圆其说,看似头头是道,实则是大时代环境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宠儿”而已!真正遇到外敌入侵、国家弱乱的情势,需要他们挺身而出、担当国家奋起、民族觉醒的时代重任时,看看张作霖们的表现吧,根本担当不了真正的救国救民大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要发展强大,不能离开英雄。需要真正的顶天立地的英雄,而不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那些反动军阀!
张作霖是显赫一时的传奇人物,被称之为“乱世枭雄”。他出身贫穷,是农家孩子,后为北洋军奉系统帅,号称东北王,也有人称之为张大帅。
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卓越,充实东北边疆,改变东北三省格局,为后来的日本侵略,筑起了一道大的障碍。他重视教育,尊敬孔儒。自觉年少读书少,懂得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开办陆军东北讲武堂,组建东北大学等。他个性鲜明,性格硬气,多次拒绝日本政客的拉拢。他曾说:“个人胜败利益事小,引狼入室关系重大。我自己不做亡国奴,也不愿意自己的子孙做亡国奴”。
不管张作霖如何,皇姑屯事件足以证明他有骨气,有胆量,重气节。他令日本感到威胁,他是不愿让人摆布的大气之人!以上简述仅是本人拙见,不敢妄自评判,仅代表我自己的理解。
张作霖(1875年 - 1928年)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位军事统治者和政治家,他是中国东北的军阀领导人,控制着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区。他是奉系军阀的创始人,也被称为奉天省军事长官。
张作霖的统治时期是20世纪初期中国北洋政府时期的一部分,那时中国政治上极度动荡,各个军阀势力为争夺权力而战。张作霖以铁腕手段治理辽宁,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尽管有些改革措施的确提高了东北地区的经济水平,但在张作霖统治下,这些地区也饱受腐败、高税收和严重的社会动荡。
张作霖曾多次与日本合作,允许日本在其统治区内进行经济开发和铁路建设,换取日本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支持。然而,这种依赖导致了他与日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最后,在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暗杀,引发了震惊世界的“黄埔路炸弹案”。
总体来说,张作霖是一位具有复杂性格的历史人物。他在东北地区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政治和军事成就,但他的领导手段和依附于外国势力也导致了许多负面影响。
一代枭雄!从底层一直到统治全国半壁河山,可谓一生纵横捭阖,鲜逢对手。很多故事都在民间流传,成为脍炙人口代代相传的经典!张作霖是个了不起的一代英雄豪杰,若不被日本人炸死,日本侵华就不会这么顺利。他必会率领几十万奉军和几千万东北人民抗击日本,甚至会留下更多传奇爱国的故事,成为抗击外族入侵中华的民族英雄!
张作霖(1875-1928)是清末民初时期的一位军阀,曾掌权东北三省长达十余年。他早年参加义和团运动,后历任各种职务,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最有权势的领袖之一。他推行了许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改革,但也使用暴力手段来维持权力和打击政治敌人,使他倍受争议。他曾与苏联、日本和中华民国政府保持过各种关系,在复杂的政治局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在1928年因遭到日本意图暗杀而身亡。
张作霖是中国东北军阀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于1875年出生在辽宁省,原是一名边塞军阀,后挂名为"东北军",成为当时中国东北地区最有权势的军阀之一。
张作霖利用其军阀势力,发动过多次政变,控制了东北地区长达十年的时间。他具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行政才能,重视教育、建设和民生福利,使东北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他还对反对他的团体进行残酷打压,采取暴力手段控制政治局势,导致了大量人员的死亡和残酷的政治迫害。
张作霖在1928年被炸死,死因至今仍存在争议。无论是他的功绩还是罪行,都让张作霖成为了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张作霖像
军阀,张作霖也算袁世凯新军出身,曾在其军队中当过低级军官,(哨长,只是班排一级的程度),参加了甲午战争,而后归乡混绿林,通过收保护费保护缴费村庄,因为信誉良好,不但赚了钱,还赚了声望。
日俄战争期间,他自己组织过一支马队,大概类似雇佣军,先后帮俄日双方都打过仗,这支马队,也就是后来东北军最初的基础。张作霖最高程度是奉系入关,势力一直南伸到达上海,他本人任民国海陆空三军大元帅,算实掌民国第一人过一段时间。张作霖其人,入过北洋,起家混迹也是北洋时期,但相比北洋龙虎狗之类的北洋军阀,他是草根野路子出身,可是从他最初建立“保险区”,收钱保境安民的路数看,张作霖在北洋新军里,受到的北洋思想,对他影响很大,而且是终其一生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作霖是一个真正的北洋军阀头子。最初东北那个遍地都是胡子,连他张作霖自己都有胡子身份,一但收到钱,建立起保险区,立下了规矩,张作霖自己就带头遵守,并没有在自己控制地盘上为所欲为,这完全是靠他自己内心的格局,是一个军人的格局而非胡子的格局!再延伸到后来他入关,势力最大扩张到长江流域,所作所为用今天的眼光看,不乏有局限,但在当时,张作霖的格局,确实已经是合格的国家级的水准了。
张作霖的故事。一,《张作霖手黑》。
日本人起初,想拉宠张作霖,在一幅画上让他题墨,,,,,,张作霖写上,张作霖手黑,他的随从讲,手墨,黑字缺一个土,张作霖讲,对日本人寸土不让,所以叫巜张作霖手黑》。
第二个故事,有一天张作霖在休息,突然墙外传来一大声,卖豆腐,,,,,,把他惊醒还吓了一跳,他让卫兵把卖豆腐的抓来,他掏出来手枪,照住卖豆腐的头就开枪,一枪可把卖豆腐的帽子打飞了,卖豆腐的吓得瘫在地下。
张作霖说,咱俩公平了,刚才你吓我一大跳,现在我也吓你一大跳,说罢让卫兵放了卖豆腐的[呲牙]
张作霖(1873年-192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东北军阀的领袖和辽宁省的军阀,曾经掌握着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大权:
精明能干:张作霖早年经商,因此对经济管理有深刻的认识,并善于利用自己的财富和人脉。他具有很强的领导才能,也能够灵活应对复杂的政治形势。2.威风凛凛:张作霖在东北地区威名显赫,经常穿着军装出现在公众面前。他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和利益,也不惜使用武力。
3.贪污腐败:张作霖长期掌控着东北地区的政治和经济权力,他的手下和家族成员普遍存在腐败和贪污问题,这也导致了他的政治威信受到一定的损害。
4.被日本暗杀: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暗杀身亡,此事成为了日本侵华的导火索,引发了“九一八事变”,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矛盾。
总的来说,张作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的人生经历和政治生涯充满曲折和戏剧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
阅读世事能力极强的人!
说两个近代史上有名的人物吧,一个是杜月笙,一个是张作霖,当然这两人不识字的名声比识字要大的多。首先说张作霖,他读过几天私塾,而且悟性不错,但是有一点,父亲没得早,缺少管教,太顽劣。
尤其是读书的时候,没读几天就觉得脑壳痛,看见字就感觉天旋地转,喝醉酒了一样晕晕乎乎,不出一月,不管他的母亲如何说项,再也没把张作霖送进学堂。
那么张作霖后来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不说其他,最基本的签个文件用到名字的地方,他总得自己来吧,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张作霖绝对会写自己的名字。
不过平时不怎么显露,比如说他让人拿他的签字去领钱,那上面绝对不是名字,而是一个个的黑点,黑点谁不会画,难道张作霖不怕别人冒充把他的小金库领空喽?
倒真的有人这么做过,不过死的很惨,因为张作霖签字画押的纸张从远处看,或者不仔细看,那就是个黑墨点,但要是凑近仔细观察,黑点的墨心处,纸张早已被钻透了。
原来张作霖的毛笔有大玄机,除了正常的笔毛以外,中间还有一枚钢针,这才是正经八百的防伪商标,张作霖当然是个阅读能力强的人,不过人家读的是无字书。
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读的有字书,有天壤之别,再一个阅读能力强的人就是杜月笙,论读有字书的话,杜月笙倒值得人佩服。
他跟张作霖还不一样,杜月笙一天书都没读过,不过通过他自己的努力,最终却具备了读报的能力,这已经实属不易。
不过杜月笙的能力也在读无字之书上,他的阅读能力体现在对世道阅读上,从其中阅读出机会,并练就抓住机会的能力。
最关键的是他选对了发力的点,那就是法租界这个关键,在全国各地军阀混战的情况下,上海滩的法租界却成了一片净土,不但如此,由于这一块法外之地的存在。
各地的军政要员都在上海滩设办事处,派代表活动,一些救亡图存人士也在此处集结,这里面很多都是外来户,人生地不熟,想要取得活动的便利,必然需要当地人的指引。
这些能在上海滩周转的人,很多都有点背景和本事,加之杜月笙祖居上海滩,最擅长的就是狗连内外,上接下连,因此各方势力就像一根线而杜月笙就是一个交通枢纽。
反过来这些线就像杜月笙的神经一样,布满上海滩进而触达天下,这就是杜月笙的无字书!读书识字其实比较基础,能读懂天下世道这本无字大书,那才是真本事!本文资料根据历史三日谈专栏《透过杜月笙看时代:直面人心》和《透过张作霖看时代:让人生有改变》整理!
张作霖是独霸东北的大军阀。其人生性粗暴,不畏豪强,日本人都惧他三分。记得一次日本人无故杀了几十名中国人,被他知道了这件事。于是毅然地带上警卫,找日本人讨要说法。最后,以同样的理由,他也杀了许多日本人,让日本人无可奈何。他是日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后被日本人暗杀。不过,他也干了许许多多的坏事,杀害过不少的爱国志士,他的死也算一种报应。总之,此人抗日有功,对人民有罪。
张作霖的身份是多样的,大军阀,草莽英雄,好事坏事都做了不少,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人物。为了更好的理解张作霖这个历史人物,我们把其一生分为早期、中期、后期。
早期。清朝末年,甲午战争失败,国力衰微,民不聊生,张作霖趁乱,成立土匪武装。张作霖与一般的土匪区别不大,由于张作霖机警过人,抓住机会,迅速做大。
中期。由于土匪势力越来越大,清朝需要招募帮手,张作霖看准时机,摇身一变,成了政府的帮凶,由于平叛有功,被迅速提升。这个时候的张作霖,为了自身的利益,做了很多坏事,不过,把当时的蒙古贵族反叛武装击败,客观上维护了国家统一。
后期。为了争夺地盘,军阀之间的两次直奉大战,生灵涂炭,人民遭殃。不过,张作霖拒绝日本政府的劝降,客观上延缓了日本对我国东三省的侵略步伐。
张作霖杀害李大钊和革命群众,与人民为敌,当然是反动军阀。同时,他剿灭蒙古反动武装、拒绝日本拉拢、成立东北大学,也做了一些好事。
去过吉林长春,参观了伪皇宫,经过了皇姑屯,印象最深刻的是张作霖这个人。
他是东北王,他好色霸道,粗俗,还想通过利用日本人稳固“东北王”地位。影视剧里这么写也这么演的。事实上,他爱东北那片土地,他最恨的是日本人,闲时他会写诗,他豪横但很帅气,重义气。东北之行让我看到不一样的张作霖和溥仪(影视剧里)。
个人浅见,请勿作他义![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俗话说“盛世产庸吏,乱世出英雄”,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载的悠悠历史中,出现过无数的纷争战乱,亦产生傲然天地的千百英雄。
战国割据时,重创赵国大军的“战神”白起;楚汉争霸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三国烽烟里“七进七出,大战长坂坡”的赵子龙……
他们有的是忠义两全,备受赞誉的一代名将,有的是为人诟病,对错难分的乱世英豪。
不过若非要从他们之中选出一个最有特点,最富争议的,也最让我们望尘莫及的人物,我想一定当数“东北王”张作霖莫属。
东北王张作霖
他13岁丧父,19岁当兵,21岁落草,几近而立才被清政府招安,走上仕途之路。
这中间,他当过兽医,卖过炊饼,因诛杀革命党人人喊打,也因济富济贫备受追捧。
他将一米六的个子活出了两米六的气势,他把绿林草莽和国家道义矛盾融合。我们不能说他是十足好人,但对国家的贡献难以磨灭;我们不能骂他奸臣佞党,但伤天害理之事也不计其数。
一句“妈了巴子”让多少人闻风丧胆,一声“小六子”让张学良两股战战。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几则轶事,去领略这位“枭雄”的风发和为人之道。
人穷志气长
张作霖生于清光绪元年,即1875年。1928年,张作霖不幸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官邸后不久即逝世,享年53岁。
当时鸦片战争和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刚刚退却,百姓们还在动荡和困苦之中苦苦挣扎,久久不能回神。
张作霖的降生,或许给他的家人带来了片刻的喜悦,但在这一片凄风苦雨的中国社会里,就如落海水滴般,没有一丝的响动。
不过凡大人物必有过人之处,在张作霖十几岁的时候,他的与众不同便崭露头角。
故事发生在1887年,张作霖12岁的时候。那时候张家上下十分贫苦,吃饱穿暖都很困难,入学读书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可是张作霖天生就对书本感兴趣,觉得私塾里先生讲的文章和故事引人入胜,让他欲罢不能。于是他就经常趁人不注意,悄悄躲在私塾窗外听教书先生讲学,有时候甚至还会将窗户纸撕出小洞,观察教学画面。
久而久之,在此处教学的先生杨景镇就发现了他的存在,便问他:“你是何人?意欲何为?”
面对一脸严肃的杨景镇,张作霖没有丝毫的胆怯或者羞恼,只是实话实说道:“俺叫张作霖,俺愿意念书,可是家里穷,上不起学,才来偷听的。”
听着少年质朴的乡音,杨景镇又是怜悯又是欢喜,对着张作霖说:“俺不收你学费,还给你纸笔,你来上学好了。”
于是,自此以后,那个在私塾窗外徘徊偷听的少年终于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坐在屋中拿着书本堂堂正正地听课,不再惧怕挨抓被赶。
虽然这段借读的日子只维持了短短三个月,但是在张作霖的一生之中却留下了浓重的色彩,无论是贫穷之时,还是发达之后,张作霖都对读书之人都有颇多敬重,觉得人活在世,读书是第一要义,他的子侄孙辈都要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
1912年,张作霖在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上台之后被任命为民国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牢牢掌握奉天军政大权。
此刻无限风光的他,再次忆起自己年少时的求学路,不觉世事沧桑,感慨颇多。
于是他便在沈阳的家中成立了私塾馆,请来曾经照拂过自己的杨景镇先生当老师,教自己的子侄亲眷们读书,这其中就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少帅张学良。
而且,他这个私塾不是附庸风雅样子,是实打实教书育人的。
有时闲来无事,他自己也会去私塾溜达一圈,看看杨老先生,询问一下大家的功课,很是尽心尽力。
大概对于他来说,家贫无法读书是他毕生的遗憾,如今自己发达了,有能力了,那么一定要将教育搞起来,不能让他们再做没有文化的粗人。
更重要的是,他的这颗读书育人之心不仅体现在自己的亲族之上,还体现在整个东北的文化教育建设上。
1923年10月24日,张作霖创办的东北最高学府东北大学正式开课,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为国家输送了无数优秀人才。
即使时至今日,这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高等学府依旧矗立,成为中国名列前茅的双一流大学,继续为东北,为中国培养人才精英。
侠之大义为国为家,虽然他出身草莽文化不高,但是对读书的热爱,对教育的建设却让他造福后世,为人称道。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中国人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只要受了人恩惠,必然要全心全意,倾囊回赠,这一点在张作霖的身上尤为凸显。
1888年,张作霖的父亲张有财被赌徒打死,二哥因报仇失手错伤人命,也被官府逮捕。
原本还算和乐的家庭,在一夕之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的张作霖只能随着母亲和妹妹一起去亲戚家讨食。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那时张母带着两个儿女,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最基本的生计发愁。
这时住在他们前街的栾景宽一家看到娘儿仨的惨状,感到十分不忍,经常匀出一些多余的口粮用度接济他们,让他们得以在乱世中得以存活。
后来张作霖长大了,去辽宁营口的大高坎镇谋生,在这里又遇到了他的另外两个贵人常雨农和孙老太太。
常雨农是镇上一家客店的厨房掌勺,虽然有一只眼盲,但是为人宽厚,秉性纯良,经常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
他见张作霖漂泊无依十分可怜,便经常从厨房拿些剩的饭菜给他吃,让张作霖不至于饿肚子。
而孙老太太则是大高坎镇附近村的一位普通老太太,家境也并不算好,可每每看到张作霖的落魄模样,心中的母爱就会被唤起,总是尽量接济照顾他,让张作霖在漂泊之中感到久违的温情。
等到张作霖投身绿林,他又结识了一位当铺掌柜,并且在这位掌柜的帮助下成功踞下山头,开始了纵横辽西的日子。
虽然这些人对张作霖没有泼天恩情,但是他们的点滴相助却帮助他从困顿挺过,走上更远更长的路,这些张作霖一直都铭记于心。
及至后来,昔日四处流浪的“张小个子”一跃成为东北三省无人敢惹的一把手,这些给予过他恩惠的人,也都得到了超额的回报:
他将栾景宽的家人一一照拂,还特地安排他的儿子去东北讲武堂读书,并将其升为军官,光宗耀祖;他特地去大高坎镇拜访常雨农,为其盘下附近店铺,交给他们父子掌管,让他们不必再整日围着灶台忙来忙去;那位时常接济他的孙老太太,儿孙也在他的安排下去了沈阳工作,摆脱了农民身份,再也不用辛苦地在地里刨食;而助他开启“枭雄”之路的当铺掌柜,更是成了连少帅张学良都要跪拜行礼的座上宾。如张作霖自己所言:“用钱能买得到的都是便宜的,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算事,只有情谊或者人情是最难偿还的。”他这一辈子,都在受人恩惠和还人恩惠中度过。
不过这样的他却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得到一两个人的帮助可能是幸运,可是能得到一群人的帮助,那么一定就是实力和人品的双重认可。
即使抛却他身上的种种光环,大帅身份,那份独有的人格魅力也令我们深深折服和着迷。
不读懂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呀!
用人不疑,知人善任
当然,作为雄霸一方,立足乱世的东北王,人格魅力并不是他的全部,真正助他打下江山的,是他用人不疑,知人善任的统领之道。
1902年,张作霖在新民府受招抚,升任营长。此刻的他已经不再是初入人世的毛头小子,深知乱世中的安身之道。
他在自己所在的辖区招兵买马,聚草屯粮,力争将创建出一支质量数量双上乘的私家军队。
然而,军队要发饷,士兵要吃饭,这其中的哪一样都离不开钱,张作霖的日子很快就捉襟见肘,银钱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将目光放在了商会之上,总是罗列各种名头向商会借钱。可“拆东墙补西墙”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没过多久,张作霖就欠了一屁股债。
为了讨回商会的银钱,时任的商会会长姜雨田当街拦下张作霖,扯住他的马缰绳不放,当着大家的面开始要账。
看着眼前胆大正直的姜雨田,张作霖没有生气,相反还十分喜欢,觉得此人可堪大用。
后来张作霖当上奉天督军,奉票被日本操纵破坏,兴业银行运行不济,张作霖为了维持金融业平稳运行,请了当年街头拦马的姜雨田出任银行经理,并且许诺他只管大刀阔斧使劲整顿,出了问题他做主。
事实也证明,张作霖决策的英明,在姜雨田上任不久,金融业就渐渐平稳,社会秩序也日趋正常。
还有一次,张作霖派兵工厂厂长韩麟春去上海采购,谁知韩麟春刚到上海就把钱都输在了赌场,再也没有脸面回东北复命,直接给张作霖写了一封信,说自己要跳黄浦江自裁。
看到信后的张作霖暴跳如雷,气得直骂:“妈了个巴子的,孬种!输了就输了嘛,要寻短见!”
张作霖骂完后又命令军需处长再给韩麟春汇过去一百万,让他一半用来采购,另一半在赌场回本。
结果,不久之后,韩麟春就在赌场翻了四倍,最终全部用在了采购上,沈阳兵工厂也由此扬名。
这两件事,换作其他人,可能最终都会以悲剧收场。
但张作霖却力挽狂澜,不计前嫌,给下属留出了充足的机会,让他们逆风翻盘,直取青天,此种魄力,不得不让人称赞。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凡事恩怨分明,我是有恩必报,有仇不饶。”
“我张作霖没别的能耐,但替国家守护这点土地,还敢自信。”
“我唯一的志向,就是把国家治理好,使能屹立于世界国家之林”……
或许张作霖的身上有着诸多缺点,也做过不少恶事,但他的那份光明磊落,那份“宁死不当亡国奴”的拳拳之心却难泯灭。
弱水三千,沧海一粟,大概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公平的答案。
张作霖(1875年-1928年),字希尹,辽宁海城人。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张作霖从小家境贫寒,但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勇敢果敢的性格,成为了一位名噪一时的军事将领。
张作霖自幼便对武术和军事感兴趣,他曾经跟随父亲学习武艺,并在17岁时加入东三省的义勇军。在参加抗击日本侵略的战斗中,他表现出色,并被提拔为正式军官。之后,他历任东三省的军事领袖,并多次成功地击败了日本的侵略行动。
张作霖曾经在东北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政权,并且与中国国民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是,他在1928年因火车爆炸事件而遭到了暗杀,这也导致了中国的政治局势进一步恶化。虽然张作霖的一些行为备受争议,但他的勇气和军事才能却为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了很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张作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荣耀和战斗。他的毅力和勇气令人钦佩,他的历史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
张作霖在当时是白手起家,出身草莽,从平民,土匪,招安逆袭。在军阀混战的时期,借助他人,外界力量,加上自己的精明和势力成为独霸一方的统帅,绝对是一代枭雄。
张作霖是一个圆滑的人,日俄战争时期,他左右帮忙,又左右打击,弄的无论是沙俄,还是日本,都不敢得罪他。
张作霖为人处事精明,做事考虑的相当细致,又能笼络人心,又有豪气。张作霖善于利用别人来壮大自己,他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又不怕得罪日本人,否则怎么会被日本人炸死。
张作霖曾经下令杀害了共产党人李大钊,也镇压过群众运动。千秋功罪,谁人与评论,功过是非曲直,自有定论。
本文由作者:用户2530838515.5 于 2023-06-20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633949975854186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