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对从《南风窗》总编到“落魄酒肉文人”的朱学东,你怎么看?> 正文

对从《南风窗》总编到“落魄酒肉文人”的朱学东,你怎么看?

  • 用户2514885019.5用户2514885019.5
  • 2023-02-17
  • 84
  • 共15人回复
财经作家邱恒明
「财经作家邱恒明 」发表看法
2023-02-23

跟朱学东不熟悉,我记得他是因为跟他同桌吃过一次饭,知道他是《南风窗》总编辑,自然印象深刻,由此也记住了,感觉就是能喝能说的人。如今变成落魄酒肉文人了,祝贺他,祝贺他的选择。

其实呀,现在的人弄一口饭吃还是比较容易的,何况他那个年纪和有那等才华的人呢,虽然称不上富裕,生活是过得下去的。

喝喝酒,吹吹牛,挺好的。再说,他有自己的新闻标准,有自己的文章标准,现在网络时代了,很多就不符合他的标准,他也就没有多少激情再写文章,再发新闻了,或许他也没有相关阵地了。又不像我,觉得在头条胡扯几句,也是有意思的,也是能影响他人的,他不在头条上玩,又不在微博上玩,又没有像《南风窗》这类平台,就只好喝喝酒,聊聊天了。

不过,他的出路还是不少的,有很多粉丝,只要偶尔写文章,到时出专栏,出成书,都有不错的收入,比我们所谓的自媒体收入可高了。

当然,他也是不在乎的。我想,如果不跟现在的社会敏感接触,这样继续酒肉下去,也许朱学东也会失去敏感性,未来的东西吗,还是跟技术有紧密结合的,高科技与人文结合呀,才有更多听众和观众,但以我的接触看,很多文人,写稿的人,对管理类的,对技术类的知识,现在要增加人工智能,生物学方面的知识,都不是太感兴趣,我觉得这样会落伍和狭窄的。

一方面朱学东有自己的兴趣和选择,一方面说,他是不是也会落伍和狭窄呢,我不能下结论。

老李总653
「老李总653 」发表看法
2023-02-18

我挺奇怪,对朱学东先生的讨論,是否经过本人的同意。要涉及到对人家的个人权利包括隐私权利的。如此,说话要有分寸。

我对朱先生的关注,是他在头条发表的文章,有生活气息,有人情味。后来,也知道曾是南风窗的总编,欣賞朱先生的文笔,和他在人大的学历。

他现在辞去了大报的职位,和大众一样成为一个自由媒体人,这是个人的选择,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自己以为合适就好。从某个角度看,也确不错。在家相妻教女,做做家务,研究美食,是一种乐趣。卸下了职场上许多有形无形的精神压力。

试想,在新闻单位常去吃请,又喝茅臺之类的好酒,是违规违纪的。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朱先生朋友多,酒量又大,现在尽可放开喝,不过也要注意身体状况。

羡慕朱先生酒量,他一顿酒,有的人一年也喝不了。

最后,祝朱先生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江永多杰袁灿
「江永多杰袁灿 」发表看法
2023-02-23

很多年前看过南风窗,这个杂志是很有名的开放主流,九十年代的南风窗,文如其名,就像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前沿阵地上一股清流,可以激辩,可以深度表达,可以畅所欲言,可以明查真伪。

那时候的南风窗,能代表激昂文字,能容纳不同思想,能启迪新思维,包容谦蓄,开拓进取,心怀天下,特别是批判,都是这个杂志的主旋律。

我很喜欢看这个杂志。

可以时代在变,朱先生不必计较,一个时代,如同一个人,哀之不幸,怒其不争,有一定道理,也不必太认真。

世俗洪流,大潮代替过往,不是一人能够改变,而很多事情,要往好的地方想。其实时代向好,不要那么多批判,也是可以的。主流是好的,社会滚滚向前,我们就用酒肉来犒劳一下自己。

未尝不可。以此,竹林七贤,魏晋风骨,致敬朱学东

老李有刀
「老李有刀 」发表看法
2023-02-19

朱学东和《南风窗》现主笔的口水战,从这个主笔发表的文字以及他的形态,连胡锡进都不如,也可见《南风窗》如今的堕落,什么水准的人都可以做到主笔位置。

这些年随着新媒体冲击,以及传统媒体普遍转型的缓慢与拖沓,传统媒体几乎确定会全军覆没。主笔这种有如战场出剑的位置,已经不复其荣光了,《南风窗》现任主笔就是名证。

朱学东,也是上一代媒体人中做出名堂的一位,即使如今“落魄”,那也是他个人的主动选择,以他的资历和能力,在新媒体平台谋得一个高位并不困难。但他个人选择将媒体生涯熔断,无可厚非,也足够勇敢。

但朱学东与这个主笔是否有必要进行这般口水,包括之前的机场安检硬币那种歇斯底里,等等,都不是那些文明的传统,无聊且没意义。

熔断,并不代表自由,还是要发挥余热,把身上有的光发出来,而不是耗损掉。

你对朱学东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搬不动的小强
「搬不动的小强 」发表看法
2023-02-17

1.书生造反,十年不成。其实又何止南风窗的朱总,放眼望望四周,那些以文人自诩的媒体众人,又有几个能在新媒体的大潮中自如畅游的……

2.当然,在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头部大号中,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大V确实是媒体中人,比如石榴婆报告、六神磊磊、咪蒙、吴晓波等等,媒体环境的锻炼对他们迅速转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3.但是,一将成名万骨枯。在石榴婆六神风光无限的背后,却是更多超级失意的所谓媒体中人,可以这么说,能混成头部大号的也就那么几个,两只手差不多就数过来了,没有混成气候的,十倍百倍甚至千倍都不止吧……

4.而这其中,类似朱学东总的角色也有太多太多……朱总编应该是生于60年代,也算是吃过苦的人……在他们职业生涯的高峰,也算是中国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那会确实出了很多牛人,名人。比如很多媒体中人都视之若神的程益中,再比如缔造体坛周报神话的瞿优远……

6.但是呢,在传统媒体向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化的过程中,这些曾经的牛人、总编层,却真的没有表现出比普通记者编辑更适应、更出色的表现,比如石榴婆原来就是一家都市报的国际新闻编辑,而六神是国社分社的记者,咪蒙是曾经在南都混过几年……

7.而那些总编层的名记者转型,大概现在也就吴晓波算成功者,再有就是朱学东总的前任,南风窗的前总编秦朔,但他那个朋友圈到底能不能用成功来形容,个人存疑。

8.当然转型成功的也有,比如腾讯、新浪和搜狐高层中,就有很多有传统媒体背景,比如陈菊红、李方、王永治等等,但这种转型,其实跟资讯业本身距离越来越远了……包括转型到公关、咨询和广告行业的传统媒体人,成功的更多,但这已经更像商人了吧……

9.比如一手缔造阿里公关团队的王帅,原本就是山东一家都市报的财经记者……因缘际会,成了阿里集团的pr老大……身家自然远远不是朱学东总所形容的“落魄”,但文人两个字,估计王帅总自己也觉得有愧了。

10.包括程益中也是,出来之后,虽然他在体坛,也去过香港媒体,但早已找不到当年那种一呼百应的大时代……

11.所以真的说起来,还是学东总自己的心态没有完全摆正。其实蛮好去看看另一位朱总,原三联生活周刊的总编辑朱伟,退休之后,自得其乐,反而真有一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老派文人范儿……

12.总结一下,学东总那句话,虽然自嘲的成分多,但是也确实有那么股子“怀才不遇”的劲儿,但此一时彼一时,时代不同了,心态更应该放放平……

13.愿意折腾的也有,比如胡锡进、王志安,话虽然也不少,但很少见学东总这么牢骚,该捧捧,该骂骂……对错且不说,看着很带劲儿……

何以为食GFF
「何以为食GFF 」发表看法
2023-02-25

其实也没啥的,文人多情,多愁,多慧,多志,也容易多伤。曾经刀枪剑戟,庙堂挥斥,如今江湖落拓,酒肉为朋,虽有曲折和故事,都属于是正常,也都是个人的自然选择。

有人为了功名挤破头,有人为了公义献全身,有人志于理想死不悔,有人局限私利斗凶狠,有人看破红尘自出家,有人上得了庙堂回不了江湖,有人自在江湖无视庙堂,有人山水小隐居自在逍遥,有人酒肉穿肠潇洒修行。

《南风窗》虽然不错,但也不是什么高门大院,从那椅子上下来,回到酒肉生活,又有什么呢?曾经的理想一时失落,又有何妨呢?心中有块垒,借着酒肆意挥洒,又有何不可呢?

自己的人生要经得起沉浮,受得了苦乐,我们别人也是如此,他人得意时没必要去追逐或者违心的捧,锦上添花其实很LOW,别人失意时,也无须去批去斗,去冷嘲热讽。让各人去接受各人的命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它去吧。

当然,随它去,但是对于自己,或许也是有所思考和镜鉴的,从别人的人生里,反思自我,避免自己走弯路,减少自己的无明和妄执,获取丁点智慧。这就足够了。

心理医生张彦平
「心理医生张彦平 」发表看法
2023-02-22

是条汉子,且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理由如下:

1.能接受自己曾经的辉煌,又能接受自己当下的处境,且能自得其乐;

2.活到老,学到老;

3.从没忘记自己做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之心;

4.朋友遍天下,并没有因自己退休和社会脱节,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5.常常自己给自己“找乐”;

6.懂得拒绝;

7.在不违法和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8.自我定位得体,既不狂妄自大也不故做谦虚;

9.角色转换灵活,偶尔幽默自嘲;

10.活得挺特么真实!

Lili0616
「Lili0616 」发表看法
2023-02-19

朱的文章确实我有时间会看看,尤其近段时间以来,“打秋风”成为他的一个常用词,有些人对他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倒觉得朱是一个性情中人,也可能某种环境,某种际遇,亦或某种感悟让他心态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吧。人生天地间有各种活法,按照自己想法去活去做,不委屈不谄媚,活的明白,活的从容,未尝不是好事。我不认为朱先生是落魄文人,我反而很羡慕他活出自我,您认为呢?!

四月桃花
「四月桃花 」发表看法
2023-02-25

《南风窗》我老早以前也看,还余留几本在柜子里充数。如所提问,具体也不知道怎么说,略有耳闻。想想而已,不知如何说。

前两天碰巧胡诌了一首歪诗,可以略抒心情。路过的条友胡乱一看,以博一笑。

杂乱的眼神

.

无思无量的路途恍惚,

心思如天气一样随意。

冬天也缺乏严肃的态度,

怀里投进一束金色的阳光,

人心便有一些温热和一丝骚动。

阳光射在圆润扭动的黑色紧身裤上,

能看见一股揪心的热气蒸腾在冬日里。

入得眼来的总是有意捕捉不到的,

是梦景里也未曾见过的颤抖;

心思就是这样无耻又哆嗦无力。

.

看不够眼的梦境倏地醒来,

看不过眼的景象堆积成愁。

阳光闪烁的眼神总是一面之词,

月亮的另一面总是黑暗而寒冷。

方与圆总是无限循环数地接近,

未来总是远超我们短视的目光。

想也只能想,说也不能说。

你忽然明白什么也做不了,

不如就这样低眉顺眼地走路,

不如痛心地收回杂乱的眼神。

.

(2018.12.16)

我意痴狂1
「我意痴狂1 」发表看法
2023-02-23

《南风窗》

小时候就有印象,算是主流有影响的媒体。

然而,十年前偶然再读,发现其文章带路党倾向明显,当时心中震惊,居然传统媒体也会出这种论调?草民一个,本没有资格为国家社稷忧,但当时心中的震动和愤怒至今记得。

没想到,今天无意在头条听到这种好消息,哈哈哈,为中华贺,饮胜!

说起来,我国还是宽仁治国,不以言罪人,按我个人的看法,乱国者当诛!比起千万万中国人民的存亡福祸,几个逆贼的人头算什么?

看天然
「看天然 」发表看法
2023-02-17

对这个人以前的事因为不了解,姑且不论。而看了这个人近二年来发在头条的话语,很不以为然。觉得这个人负面情绪太多,似乎是受了天大的委屈,这不好那不好,除了给他酒喝的人,其他人都不好;除了请他露面待为上宾的事,其他的事都不好。比如上街碰到警察查自己的身份证要愤愤不平、坐高铁听到提醒厕所里不能抽烟要抓狂、……等等。但是首先这个人现在的处境是他自己选择的呀!现在觉得受不了了?没有中国文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能称得上文人吗?其次这个人有什么本事,或许他自己觉得自己了不起,有经天纬地的本领。可实际上除了看到他从西方书本摘录一句半语的,其它真没看到什么表现哟!写家乡的文章,并没有很出挑出处,和写同样题材的前辈相差多的多了。对这样的人,我曾经引用古语形容,这里再引用一遍吧:“文学裒衣博带,窃周公之服;鞠躬踧踖,窃仲尼之容;议论称诵,窃商、赐之辞;刺讥言治,过管、晏之才。心卑卿相,志小万乘。及授之政,昏乱不治。”盐铁论,利议第二十七

纪实摄影黄华
「纪实摄影黄华 」发表看法
2023-02-25

在我做传媒类网站的那些年,跟老朱有过接触。对于他这些年的职业选择,我只是默默的关注,个人觉得完全符合他对自己的要求和放纵。

做传媒的朋友都知道,理想化的传媒人是很难生存的,要么想办法商业化赚钱,要么为理想而颠簸终生。北派(如果坊间现在还有这么一种说法的话,应该泛指北京风格)媒体人始终认为南派(从南方周末到南风窗南方都市报等一系列以广州为大本营的市场化媒体)媒体人的理想化色彩太过浓烈,所以在某些问题上做的会适得其反,结果可能并不能达到南派媒体人想追求的目的。但南派媒体人反过来总觉得北派媒体人骨气感不够。而老朱似乎正好是这两派很好融合的一个个例,既有南派的理想主义色彩,也有北派的务实风格,要不然他就不会有当政府公务员的履历了。

至于说老朱是否“自甘堕落”,个人倒觉得原因更多的还在于环境本身:纸媒体在互联网为主的科技浪潮下变得越来越边缘化,加上理想主义江河日下,独木难成林。当初与他并肩在《南风窗》作战的兄弟们,还有几个在坚持理想主义呢?也许对老朱来说,喝酒吹牛时挥斥方遒一下才是他真实的模样。但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半梦半醒之间吧,醒来时,老人需要赡养,闺女需要照顾,现实的问题还需要用非常现实的方式去解决。

不清楚他现在是否用他粉丝量不小的自媒体赚上钱了,总之赚了他会说有酒钱了,不赚那说明他还是那一身傲气。

戚广崇男科
「戚广崇男科 」发表看法
2023-02-26

记得今日头条上有一次讨论普通列车上是否需要禁烟,给我影响深刻地是号称南风窗的总编朱学东,大肆宣扬除了高铁以外,其他列车都应该在车厢里放开抽烟,认为长途旅行禁烟对抽烟人不公平,让我大跌眼镜。

当时他配的照片就是似乎喝醉酒的模样,一点都不注意自己总编的形象,让我记忆犹深。

应该说列车上绝大多数的人是不抽烟的,因为你要抽烟就会让别人不得不抽你的二手烟、甚至三手烟。你要抽烟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但是不能因为你的爱好而影响别人的健康。

一个人自甘堕落,别人只能觉得很遗憾。

大河左岸
「大河左岸 」发表看法
2023-02-21

本人读书少,杂志看的更少,所谓敢说真话的《南风窗》一本也没看过,但是有关该杂志的议论和传问,也飘进耳朵一些,究竟

谁是谁非,因不了解内情,不便议论。总的感觉,比如一座房子,既有门,也有窗,讲究采光与通透,人才会感到居住舒适,否则,房间里空气污浊,天长日久,人会生病的!所以,要想健康生活,需要经常开窗换气。当然,开窗换气也有讲究,如果只开前窗,不开后窗,空气不能对流,也难以达到净化空气之目的。自然世界,也不能只吹南风,不刮北风,甚至有人祈祷,让西风压倒东风,就更不可取了!伟人曾有词曰:而今我谓昆崙,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此词仅凭记忆,如有错讹,在此道歉)

陌上花开少年如玉
「陌上花开少年如玉 」发表看法
2023-02-18

我们该怎样定义“落魄”?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与落魄对应的,应该叫“风光”吧。如果把坐在主席台正中慷慨激昂、走在中间前呼后拥、华灯初上时左拥右抱叫着“风光”,那么朱学东还真有点“落魄”了。可这种落魄是朱学东自找的,他本可像胡锡进一样风光,但他毅然决然辞去总编一职,甘愿“落魄”成一个食客。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这样的转变,他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心路历程,我们外人不得而知。这种放弃,第一个让我想起的人是孟德斯鸠,出身贵族,最终也辞去了世袭的体制内身份。我们出生在几千年皇权世袭轮回的国度里,对这种“放弃”是不是难以理解?价值观的差异才会对“某一代”、“某二代”、“某三代”的存在觉得天经地义。据说《陈涉世家》已退出中学课本,其中一句话我至今还记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见毒害之深,是该退出了。

已经好久不见朱老师发美食图片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还真有点想念了……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