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高是不太容易评上的。
本科毕业工作一年就可以认定为助理工程师。这个不需要论文。
然后工作4年,需要论文评上工程师,好像是一篇到两篇。
再工作5年到6年需要两篇论文,评上高级工程师,也就是副高职称。
评上正高职称是非常不容易的,好像不仅仅是论文的,需要有独立的专著。
无论国企或事业编员工,申请晋升正高工,至少需要具备两篇以上国家及省市级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还要具备第一作者资格。晋升正高门槛会高一些,要经过市级专业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审委员会由各大院校及各条战线的技术领军人物组成。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突出的业绩,比如主持参加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及攻关项目,获得过个人发明专利,获得过国家及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励,都是加分和闪光点。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明确职称评审的流程,一个普通国企职工,从进入企业开始,要经历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中级)、高级工程师(副高)、正高级工程师这几个环节。而从助理工程师到中级,至少2年,从中级到副高至少5年,从副高到正高,又至少是5年,所以假设职称评审顺利能通过的情况下,从初级到正高,至少需要12年,如果其中未顺利通过耽误一年两年的,那么需要的周期更长。
从助理工程师到中级,需要发表至少1篇,并独立完成一篇答辩论文。
从中级到副高级,需要至少发表2篇,并独立完成一篇答辩论文。当然,多发表论文是可以加分的,发表5篇省部级论文可以加满分,所以5篇是合适的。
从副高级到正高级,需要至少一篇第一作者的核心期刊论文,或者2篇以第一作者发表的省部级期刊论文,同样,发表5篇省部级可以加满分,所以本阶段5篇是合适的。
从上可以看出,从初级到正高级,发表论文1+2+5+5=13,发表13篇期刊论文,并完成4个答辩论文。
这是一个非常锻炼人的过程。
针对这个问题,说说我的职称晋升经历。由于不是全日制大学学历,进去管理、技术序列后需要从技术员开始评起。我2010年评的技术员,不需要论文;2012评助理工程师,不需要论文,但有论文加分需;2016年评工程师,需要一篇市级(公司级)刊物发表的论文,其他论文加分;2021年评高级工程师,需要一篇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或两篇省部级刊物发表的论文;等2026年评教授级高工(正高)需要一篇CSI论文或两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职称如果全程评定,最低需要16年,需要发表3-5篇论文,其中至少两篇核心期刊论文。哈哈!正高难度太大,所以我就不想了……
现在是不太容易了,我的体会:必须走在同龄人前面,在别人还没有意识到时,你就达到要求,评上的机会很大,那时竞争对手也少,反之,那就只能慢慢来了。大学本科毕业,一般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一般分别需要0篇、2篇、3篇、3篇以上(第一作者)。
评上职称首先要有个,学历文凭,还是有工作年限间隔的要求,才能由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到了工程师就要写论文了,而且是要求在,国家认可的出版社刊物上发表才可以。之后是副高,正高工了。所以没有文凭,写多少论文也白搭啊!我们的那个年代,是要在管理岗位上 ,还要有专业限制的才能评定。在工人流水线作业的,没资格评定的。
尊敬的楼主你好:
评高工需要几篇论文?论文作为个人的学术成果是职称评定的加分项,更是关键的审核标准。职称级别不同对论文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高工指的是高级工程师,是职称里面级别最高的,一般要求发表两篇以上的论文,其中至少一篇是核心论文。具体要根据职称单位实际要求为主。
并不是所有的论文都适合评职称的,要根据职称单位的要求做准备,职称评定对论文的级别、作者的位置署名都是有要求的。比如说某省高工职称评定要求第一作者的位置署名发表一到两篇核心论文,那么第一作者靠后位置的作者自然是不符合要求的。提前了解清楚职称单位的认可范围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职称评定是有时间限制的,要在职称评定截止时间之前做好准备。
以某省高工职称对论文的要求为例,详细介绍一下:
A、正式出版过10万字以上的专著。
B、在国家出版部门确认的重要专业公开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三篇以上。
C、在同行专家认定的国高工需要发表论文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本专业论文二篇以上。
D、在同行专家认定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本专业论文三篇以上。
E、撰写由本人承担的科研项目、生产项目或工程设计项目的技术报告(总结)三篇以上,其中至少有一篇在行业内产生较大影响。
以上是针对评高工需要几篇论文的内容介绍,每个职称单位的评职要求是不同的,要提前了解清楚并做好准备。当然职称单位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论文也不是硬性要求,作者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领域来准备,比如说著作、专利、课题等。
本人即是国企职工,工程师,中级职称;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本科毕业评上正高,顺风顺水的话,只须两篇论文,十五年时间,即可问鼎正高。本科毕业一年自动转为助理工程师,助工四年后可评工程师,工程师满五年可评副高,副高五年后可评正高。 但能按这个时间节点评上正高的寥寥无几,而且必须是在本专业领域有创造性建树的专家!一般人是不可能的!因为副高的指标就很少,更别说正高了,职称越往上越难评!
我虽然只是大专毕业,但那是八十年代的大专,用了十几年时间才评上工程师!我参与的项目获得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因此可以破格参评副高。无奈学历不占优势,又没有突出贡献,连评三次都名落孙山!后因年纪大了,只好放弃!一个副高尚且如此难评,正高就更难了!如果你在你干的这一行不是技术骨干,不是专家,那就不要做正高的梦了!
根据我的亲身经历,过去国企工程师、技术人员发表的技术论文,一般都是自己在企业与他人合伙研发产品的技术成果的理论总结。上报给企业总部或更高级别技术管理机构,或进行技术鉴定,或作为年终评奖的主要文献依据。
若将论文发表在社会某一期刊上,那就要看某期刊在高科技领域有多大影响力,也体现出你的论文水平质量。重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一篇顶一篇,是评定技术职称的重要依据。普通刊物上不管你的论文量再多,但技术价值都有限。评定高级职称时的参考价值都大打折扣。
技术论文是自己对某项技术的探索、研究、判断、以及阐明研究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
过去对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评定,属于省市一级,级别属副高工,相当于副教授一级。而正高工评定,属于国家级别,没有特别突出贡献,自己就是别想有这个可能。企业的总工一般有上报评定正高工的机会。
在2000年左右,我研发出某一项科技成果,取得省市一级:市经委、市科委,省人事厅联合组织的技术鉴定,评为科技二等奖。尽管之前在某刊物上,也曾发表过几篇论文,但评定高级职称时,我那个二等奖就很给力,作为重要加分项。所以我顺利通过高级工程师的评定。
我以自身为例,说的那都是过去20年前的事。现在评定高级职称究竟要发表多少技术论文,有什么特别要求,已经不是很清楚了,愿虚心听取友友你来说。谢谢!
(说明: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谢谢!)
本文由作者:江上往来人108752 于 2023-02-17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15455068955675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