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为何《易经》会被人说成是封建迷信?> 正文

为何《易经》会被人说成是封建迷信?

  • 感悟生命拒绝偏见感悟生命拒绝偏见
  • 2023-08-05
  • 13
  • 共11人回复
牛大大chen
「牛大大chen 」发表看法
2023-08-11

易经是用来阐述自然发展规律的古代哲学思想,哲学与现实较远、枯燥无味,没有一定阅历难搞清楚,易经揭示自然本质的“变”与“关系”,正适合封建迷信的是非二可的忽悠人做法,比如算卦让你抽一个字,算卦人能根据你的思路说出二种相反的结果。再如自然的联系被定型为字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字的含义与字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不同解释。

那么,现在科学已经很发达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信这些呢?因为它们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你给他讲正宗的易经,他听不进去甚至反感,你给他算卦说他如何如何好,他会很高兴,也心甘情愿地付钱,双方高兴。

怀疑探索者
「怀疑探索者 」发表看法
2023-08-13

易经就是迷信。说易经具有“预测”功能,那是荒诞的欺骗,只是某些人自以为的。恰恰与传统易学爱国者所信奉的不同,易经不但不能预测,而且在生产实践之中没有起到任何指导作用。可以下这个最终定义,易经仅仅具有传统文化的价值,或许还有一点哲学上的朴素价值。哲学本身价值就不高,只能提供给传统文化爱好者消遣寂寞。即使你完全不懂这些东西,对你的生活质量也没有任何影响。一个人不能不吃饭,不能不呼吸空气,不能不睡觉,但没有了易经,根本无关紧要。

有些人把易经当成不得了的瑰宝,认为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不起!即使易经是传统文化的核心,那这个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于今天也是错误的,粗糙的,落后的,必须予以摒弃的。

传统文化这张虎皮,看起来非常唬人,甚至不给人碰,碰一下就是大逆不道。其实,传统文化不应该成为人类思想的支柱。一个现代国家的根基和支柱,应该是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即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不断为公民谋取福祉和发展机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些才是现代文明国家的基石,而不是所谓的传统文化。

我打一个比喻:有一件衣服可以御寒,提供御寒功能的是衣服的里子,而不是外面的纹饰。传统文化无非就是衣服上的纹饰,尽管图案可以千奇百怪,但并不其御寒功能。即使换了纹饰,但衣服的里子还在,则衣服的御寒功能就在。

易经,无非就是一件衣服上的无用的纹饰,即使彻底的抛弃它,对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发生任何影响。

36

陈相因631
「陈相因631 」发表看法
2023-08-10

《易经》博大精深,高深莫测似乎是一种迷信。《易经》被誉为世界唯一宝典,它能阐释宇宙大自然的运动、变化的规律,把有形无形的万事万物的规律,用八卦符号和物象、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等作为媒介来传递信息。《易经》是一门科学,没有深入了解它理论就认为是迷信。

道德圃苑
「道德圃苑 」发表看法
2023-08-07

《易经》是不是迷信?

先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好厨师,世称庖丁,有一把世传的宝刀。他经常用这把刀宰牛切肉,做出美味的饭菜。忽一日家族间闹矛盾,他提刀杀人,庖丁得罪入狱,宝刀被做为凶器摸收。

宝刀只不过是供人利用的工具,既可造福于人,也可危害于人,关键是看怎么使用,供谁使用。《易经》也不过是一本工具书,古代圣人依靠它修道悟道,巫师依靠它祭祀占卜,上等术士利用它预测人事,骗子利用它骗人骗钱。《易经》本身无所谓迷信或不迷信,仁者用其得其仁,智者得其智。如果世人害怕罪犯用刀杀人而禁止生产交易刀具,那作为工具的刀早该退出历史舞台。

说《易经》迷信的人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没有读过《易经》,读不懂《易经》的人,总对《易经》存在一种错认识,认为它是算卦的书,算卦是迷信,所以《易经》是迷信。正像刀可以杀人,刀就是罪犯,这样的推理站不住脚。

〈二〉一些人认为预测就是迷信。现代人搞天气预报,依靠气象卫星,依据数据的传输分析,依靠互联网,依靠人工智能,尚且有预测不准的时候,要不"天有不测风云"这个词就没有意义的。预测不准也不能说预测是迷信。古人搞预测依靠数理系统,依靠六十四卦系统,依靠卦象、爻象的变化,依靠天干地支纪时系统,依靠卦辞爻辞透射出来的易理,来推理演绎天气状况及人间万象,失算的概率更大,但我们不能因此说古人的预测是迷信。古人通过易学预测未知领域的探索不容否定。也不能因为今天的自然科学发达,而把老祖宗的偿试说得一无是处。如果说"四大发明"代表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那易学预测系统就代表了远古时代炎黄先民的伟大发明,它的成就和意义远在四大发明之上。

如果拿现今的科学成就全盘否定《易经》的易学预测系统,那叫数典忘祖,不知道天之高,地之厚。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易学预测中的迷信成份,和尚未认知领域的模糊认识。特别是靠心念感应的起卦方法,其中的科学性在哪里,值得我们探索。断卦时靠形而上的经验来推断当下的人事准验率有多大,一卦多象、一卦多断的运用值得探索,在民用中特别是用于预测个人的得失吉凶时容易堕入历史唯我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

心蕴万千归于无
「心蕴万千归于无 」发表看法
2023-08-14

所谓迷信,是痴迷信任,完全盲目,是要看各人的。

很多正信宗教本质上都不是迷信,却有很多迷信的人。比如说佛教,本来是教人觉悟,却很多人只知道烧香拜佛,不去领悟佛法,误入歧途而不自知。

易经也是这样的道理,从来只是阐释天地的道理,只是学习运用的有很多迷信的人。

所以我们传承发扬这些易经的时候,一定要领悟内在的真谛,而不是盲目的运用。如果学了易经通达了世理人情,还会认为是迷信吗?

真实的去学,去领悟,不要把误解当作是了解,亲自体会才能知道。

至于诟病最深的占卜,也要看用的人了,打着幌子骗钱的有很多,所以名声臭了,正经的研究,哪有什么迷信。

那时情节
「那时情节 」发表看法
2023-08-10

伏羲一画开天,那一画便是阴阳。

《易经》是否就是伏羲所做,谁也不清。毕竟伏羲并非华夏最古的祖,上面还有天皇、人皇、地皇。再上面又是哪些远祖?

远古时,人们没有文字,没有科技。出门打猎、下地耕种等生产都是靠天吃饭。在这漫长岁月中,人们经过实践创造了符号,再由符号的组合排序来决定生活中的困惑。

在这些符号组合的实际运用中,是否真实有用也是不得而知。但肯定是帮古人做出了许多的决定和提示,所以它才从远古一直经过修改演变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按理来说,这样的书本应该是一种文化瑰宝。那为什么《易经》会被说成是封建迷信呢?首先,《易经》的出现,就是为了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帮古人解决问题的,所以它的形式便是符号问事,这样久而久之,便为它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纱,都觉得《易经》能占卦凶吉、预知未来。很少有人真正去了解《易经》的变易、简易、不易三原则和理、象、数三法则。

还有就是 演变的过程,都知道《易经》又叫《周易》,传说是周文王在羑里坐牢时,通过对《易经》的研究和修改所做,但其实《易经》有“三易”,一种叫《连山易》为神农时代的易,一种叫《归藏易》为黄帝时代的易。“三易”表明《易经》是一直通过演变的。确实,在往后的岁月中,许多能人通过研究《易经》,另辟出了许多的问事的方式,如星占、梅花易数、六壬、奇门遁甲、相命、拆字、风水、择日等等。这就更令的人们觉得《易经》只有这一种功能,从而忘了《易经》做为群经之首的原因。

周易指迷
「周易指迷 」发表看法
2023-08-11

易经太深奥、难懂,接触易经的人千不抽一,故对易经陌生,再者易经很抽象,没有神迹可寻,非常神乎其神,凡很神的东西,人们一律叫迷信。

试想在≡十年前要说一个手机会把几万里外的人传过视频来谁也不相信,手机、电視、机器人不是比周易更叫人感到不可思意吗?但没有人说是迷信。

同样的道理,老中医摸脉看病开药不更迷信吗,大家不认为是迷信,而认为中医大夫是能人,需知中医整个理论系统全部来源于易经

所以文化层次不高的人就把不懂的全叫迷信。

无为24472
「无为24472 」发表看法
2023-08-13

谢悟空之邀!

迷信就行了,还来了个封建迷信!

什么是封建?

现在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封建呢!

《易经》是儒家及儒学以春秋末期,早已经衰微没落了的民族后天文化,对民族先天思想文化《周易》学著作的误解与误导。所以,《易经》没有资格迷信。《易经》只是在借用《周易》立儒家及儒学的牌坊而已。

而《易经》作为儒家及儒学的一块主要的文化牌坊,宣扬的算卦才是儒家及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迷信。

《周易》是以文辞对民族先天思想文化,阴阳三才之道象、数的完备诠释;她是以多样性的文辞比喻手法与简易了的阴阳三才之道象、数,成三位一体的辨证结构,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的民族思想文化著作。

《易经》则是儒家及儒学以当时已经衰微没落了的民族后天文化,与自家对民族文化的浮浅认识,对《周易》著作的表面化解读与臆测的所谓″文以载道";以偏概全并且是表不及里。

所以,《易经》就是《周易》;但是,《周易》却绝对不是《易经》。

易字作为汉字的本义就是赐,赏赐给予也。

所以,《周易》学是民族先天思想文化;《易经》则是由儒家及儒学所主导的民族后天传统文化。

是以,儒家及儒学所著作主导的传统文化,绝对不是我们伟大的民族思想文化。

所以,所谓的《易经》是传统文化迷信,不如说是迷信儒家及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

西蜀府河人
「西蜀府河人 」发表看法
2023-08-11

现代人自以为拥有科学知识、自以为“聪明”,却不知什么是真正的“聪明”?

“目耳彻为聪,眼彻为明”。——《庄子》。

人耳,只能听见音频范围的声音;超声波、次声波人耳听不见。人眼,只能看见可见光,看见的只是日月灯光(三光),照亮物体显现出各种颜色,反射到视网膜而形成物体的表面影像,所以人眼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

而伏羲、老子、庄子、释迦摩尼等圣人、修道者。或者说是解脱者,他们解除眼耳鼻舌等感官对人的束缚,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物我相通”。物质和意识是相通的。易,就是有形和无形的交替,“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故曰易”,这无形的看不见的意识就叫易。

意识,古人称之为神识,所以简称:神。是人眼看不见的“莫现乎隐,莫显乎微”,精微的物质。所以又称之为:精神。

太极图中白鱼代表看不见的无形的——意识。白鱼中的黑点(鱼眼),即是老子所讲的“其中有精”。“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黑鱼代表看得见的——物质。物质,不过是精微的毫末,聚集而成为有形的看得见的物质。

古人用简单的符号“一”,表示阳,用符号“——”表示阴。可见,两条阳爻聚合在一起表示阴。即《老子》所讲的“有(阴)生于无(阳)”。

天乃道,天即是道。天之所以生万物,道之所以生万物,正是因为有“精”(精神),精微的物质——基本粒子。故曰:“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及,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庄子》

精神,“上际于天”,所以有“天道”;“下蟠于地”凝结为有形的地球,所以,有“地道”;“化育万物”人是万物之最灵,所以有“人道”。

精神循环于天地间,就像水,凝而坠地,蒸而升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所以,人要遵循这样的循环规律,自强自律,从善不息!

懂佳1
「懂佳1 」发表看法
2023-08-12

谈到人们为什么认为《易经》是迷信,那是因为《易经》太过博大精深,《易经》分为四个层次,囊括四海却以一贯之。无论西方的神学还是东方的道学,儒学,佛学都离不开易理之数。包括金子塔千百年来世界人民只研究金字塔的宏伟建筑,却忽视了金字塔原理及文化内涵,其实是谁建造的,什么时间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建造的与我们切身利益有什么关系呢?即是破解了建筑学与我们每一个人又能有什么帮助呢?答案是没有任何帮助。但如果是读懂了《易经》再去研究金字塔情况就大大不同了,你就可以看到用金字塔表示的阴阳五行以及时辰,读懂金字塔随时空不停运行的过程,《易经》不存在迷信而是高深科学,是华夏文明的根基太过深奥读不懂所以称为迷。

元亨利贞1
「元亨利贞1 」发表看法
2023-08-14

【易经】的象数理及卦辞爻辞,是哲学理论,不信你找一本读读,还有【金篆玉函】山,医,命,相,卜,玄学五朮深奥,学习研究实践最少要大半辈子的时间。我学习易数命理及阴阳风水知识几十年及实践,帮助亲朋好友都很灵验,但自己总觉得好像刚入门,了解了一丁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全面学习一生也学不了。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