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宁可去离了婚的女人做媳妇,也不要寡妇作为自己的媳妇。其实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是非常简单的,在过去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死了丈夫的女人称作为寡妇,对于寡妇来说被传言是因为命硬,把丈夫克死了。其实可以用大自然的相生相克规律来解释,如果是夫妻二人互相协助的生活,而且命运方向是相生的,他们就会白头到老;如果说两个人的命运是相克的,就要看谁的命硬了,谁克过谁。尤其对于寡妇嫁给多个男人出现死亡的现象,这个女人的命就是非常硬了,在现实当中的确有这种现象的发生。
我们这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女人,嫁了第1个丈夫得了疾病去世了;随后又被本农村的一个大龄的老光棍儿迎娶了,结果这个大龄的老光棍儿婚后不久又出了车祸死亡;到第3个的时候有些人就非常的害怕了,村里都传出这个寡妇非常命硬,但最终又被邻村丧偶的娶回家过日子,结果没出三年又成了寡妇。在农村一般有一种风俗叫事不过三,这个女人最后没有再嫁,在村里孤老终生。
在一些农村还有另一句俗语“宁娶丧夫女,不取活人妻”,这句俗语恰恰与题主所说的这句相反,就是说宁愿娶寡妇也不娶离婚的女人,因为寡妇没有其他的想法,也没有别人惦记了;但对于活人妻,也就是离婚的女人,还极有可能会复婚的现象,生活起来会时常将前夫与现任丈夫经常做对比,或者仍与前夫联系,家庭有时也会因此闹得不可开交。这个问题的确在现实当中存在,特别是现代社会离婚率这么高,这种现象是比比皆是啊!所以任何问题都不是绝对的,有利就有弊,就看个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选择的能力了,当然还有一些运气成分在里面。
这句话的道理也非常简单,就是宁可做土鸡的鸡冠,也不去做壮牛的尾巴。这句话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这句俗语大家都听说过,所以就可以很好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就是说宁可在低档次的范围内作为首领,当个支配的领导人;也不愿意去做高档次人群里的默默无闻的那个人,或者是最后的那一个人。
对于这个问题从世界的角度来分析也是可以理解的,特别那些小的国家,有人为了作为一个小国家的首领,或者是作为一个对方国家的首领,有时宁可把一个地方从一个国家分裂出去,也不愿意受到一个大的国家的统治。因为把一个地方分裂出去作为一个国家,自己就成为了一个皇帝,一切事情是自己说的算。
对于这句话人的心理其实很好理解,他们说到底的目的,就是以自己的权利为重,自己的地盘自己说了算!“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就是他们的肾阳标注,所以他们都会竭尽全力的去做一个小区域的首领,而不愿意去做一个大范围的,默默无闻的被支配的人。其实这种心理有时也不是太好的,毕竟红花需要绿叶配,一将成名万骨枯,必须有好多人为其服务或当垫背!这也就是所谓的弱肉强食吧?!当然,还有一句话: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如果领域里只有自己一个或几个人,其没有其他人,再怎么成为首领也是没有什么前途的!所以红花需要绿叶配,譬如那些一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们,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奉献,也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两句农村俗语所概括的中心意思,我的理解即使在当下工作生活实践中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稍稍加以注意,或许会少走一些弯路。
前一句话,说的可能是男人的婚姻选择及其共同的家庭生活基础。
我们都知道,老人说"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二度花"指的是中途感情不合等原因而离婚的女人,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对前夫的感情已经淡忘或丧失,有的还没有育下儿女,男人娶到这样的女人结婚成为伴侣,只要男人真心实意喜欢她,女人一般也会真心对待自己男人的,也会从内心深处真心与男人过日子,这样的夫妻家庭生活往往走得更长久更平淡而幸福一些。
我农村老家一位表弟,人长的浓眉大眼的,个子一米八,看上去挺精神的。没想到他最终娶了位离异无小孩的二婚女人,家庭生活一直过得顺当。后来,他们一家人都去了省城打工,表弟在一商场做保安,他媳妇是高中毕业的,有一定的文化底子,在一家私营房企当会计,收入远远高出丈夫,育有一儿一女,都懂事听话,后来还在城里买了房定居下来,人们都说他媳妇挺旺夫。
"不要遗下人"指的是那些因为种种原因,丈夫不幸离世的女人。丈夫不幸离世的女人,很多人对自己的丈夫因为感情很好,时常会想起和怀念丈夫,她们的感情世界里很难再装下另一个男人,与这样的女人结婚,男人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获得芳心。
农村老人说的下一句老话,"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在我们这儿也说成"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其意思直接了当更好理解,说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职场上混,宁愿做说话算数的小小负责人,也不愿意去大一些的单位给别人当副手。
那些年我在国有大企业工作时,常常听到不少人感概:如果让我选择,宁当鸡头不做凤尾!有一年,我们坑口一位做了好多年的坑长,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上级提拔他为管后勤的副矿长,可是被他婉言谢绝了。人们都知道,一个坑口的坑长,管着好几百人的职工,财务上是一支笔,人事上基本上说了算,可让他升职去做管后勤的副矿长,他不愿意去是他自己看来最恰当的选择。
当然,在当下社会的职场,分工不同是协调发展的要求,农村老人说的老话,我们应该有选择性的理解,没有必要一一照做;老话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经验,灵活理解推陈出新才是目的。
谢谢邀请!农村的老爹说:“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这话什么意思?这是在过去的农村中,老一辈人总结出的至理名言,虽然说是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但它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可能是完全适应于现代的社会了。
第一句话说,宁要二度花,不妻遗下人。意思是取媳妇宁可娶离过婚的女人或者是人家不要了的二婚妇女,决不可以取死了丈夫的寡妇。在过去,封建迷信严重,认为死了丈夫的女人,说是这个女人命硬或者是命可能不太好,克死了自己的丈夫,她就是个丧门星了,所以,一般就没有人敢娶了她。
第二句,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就是说宁肯做个鸡的首领,也不要做个皇太后。大意为人你宁可在普通的老百姓中生活,做个普通人的头头,也不要做个大人物的手下人,这样会被人欺压你一辈子。
农村俗语所谓“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大致意思就是说,宁愿娶离婚的女人????,也不娶寡妇,宁愿做像鸡的头领的人,也不做像牛一样最后的那个人。
那么这个俗语如何解释,又有什么深刻含义呢?
宁要二度花,我们常说梅开二度,比喻梅花再次开放,也就是男人再次迎娶未婚新娘或者离婚女人????的意思,这个也是人生的大喜事,预示人生的春天到来,重新开始自己美好的幸福生活。
不要遗下人,顾名思义,就是别人遗留下的人,这里指的是寡妇。也就是别的男人死了,留下了女人做了寡妇,为什么不娶这样的女人呢?这个一个原因是寡妇有可能有儿女,这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却要自己来养活他们,拖儿带女也是一个累赘,农村有一说“要的儿不如亲生子,墙上画虎不咬人”的说法,也就是说不是亲生的恩养他,到自己老了不会孝敬自己的。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寡妇很多都是命硬克夫,这个是农村迷信的说法,怕娶了寡妇,会对自己不利,甚至会克了自己的命,我们农村确实有这样的例子,寡妇嫁了一个丈夫不到一年,结果丈夫出事死了,又嫁一个丈夫不久又把他克死了,所以只好选择终身守寡。按说这个也是个巧合,也不是所有寡妇都会克夫克死人的。
农村有一俗语“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这个成语和宁做土鸡头,不做壮牛后,大致意思相同,只是不同地方不同的说法罢了。
“宁做土鸡头,不做壮牛后”这个是啥意思呢?也就是说做鸡一样的首领,农村公鸡会带领一群鸡出去觅食,母鸡也会带一群小鸡觅食,意思就是要做首领,不愿意受别人使唤或者限制自由。也就是要出人头地的意思,不是有这样一句名言吗?“不愿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不做壮牛后,壮牛????虽然比鸡大威猛,但是不做壮牛队伍最后的的一个,也就是感觉没有出息,也就是不甘心情愿居于人后面,凡事不甘心落后,不做壮牛后,意思就是要出人头地,绝不居于人下。
那么我们觉得这些理论可取吗?这个要看你怎么理解和分析,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事情不同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在当今社会,对于二婚娶新娘离婚的也好,所谓的寡妇老公死了也好,只要有缘分有感情都是可以迎娶的,哪些都是旧社会的迷信说法,大量的事实证明哪些迷信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所以我们要正确树立科学观,人生观和爱情观。
“宁做土鸡头,不做壮牛后”每一个人都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如果你凭自己的能力做到人中龙凤,这个无可厚非,我们是社会中的人,离不开社会这个大家庭和群体,每一个人根据能力大小都在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只是工作的内容不同,岗位不同,身份不同,都是在付出劳动来得到社会的的尊重认可,并体现自己劳动价值,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要付出的,没有付出也就没有收获,如果你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只能量力而行,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是吗?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才是最佳选择。
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光临评论留言!
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宁可去离了婚的女人做媳妇,也不要寡妇作为自己的媳妇。其实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是非常简单的,在过去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死了丈夫的女人称作为寡妇,对于寡妇来说被传言是因为命硬,把丈夫克死了。其实可以用大自然的相生相克规律来解释,如果是夫妻二人互相协助的生活,而且命运方向是相生的,他们就会白头到老;如果说两个人的命运是相克的,就要看谁的命硬了,谁克过谁。尤其对于寡妇嫁给多个男人出现死亡的现象,这个女人的命就是非常硬了,在现实当中的确有这种现象的发生。
我们这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女人,嫁了第1个丈夫得了疾病去世了;随后又被本农村的一个大龄的老光棍儿迎娶了,结果这个大龄的老光棍儿婚后不久又出了车祸死亡;到第3个的时候有些人就非常的害怕了,村里都传出这个寡妇非常命硬,但最终又被邻村丧偶的娶回家过日子,结果没出三年又成了寡妇。在农村一般有一种风俗叫事不过三,这个女人最后没有再嫁,在村里孤老终生。
在一些农村还有另一句俗语“宁娶丧夫女,不取活人妻”,这句俗语恰恰与题主所说的这句相反,就是说宁愿娶寡妇也不娶离婚的女人,因为寡妇没有其他的想法,也没有别人惦记了;但对于活人妻,也就是离婚的女人,还极有可能会复婚的现象,生活起来会时常将前夫与现任丈夫经常做对比,或者仍与前夫联系,家庭有时也会因此闹得不可开交。这个问题的确在现实当中存在,特别是现代社会离婚率这么高,这种现象是比比皆是啊!所以任何问题都不是绝对的,有利就有弊,就看个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选择的能力了,当然还有一些运气成分在里面。
这句话的道理也非常简单,就是宁可做土鸡的鸡冠,也不去做壮牛的尾巴。这句话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这句俗语大家都听说过,所以就可以很好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就是说宁可在低档次的范围内作为首领,当个支配的领导人;也不愿意去做高档次人群里的默默无闻的那个人,或者是最后的那一个人。
对于这个问题从世界的角度来分析也是可以理解的,特别那些小的国家,有人为了作为一个小国家的首领,或者是作为一个对方国家的首领,有时宁可把一个地方从一个国家分裂出去,也不愿意受到一个大的国家的统治。因为把一个地方分裂出去作为一个国家,自己就成为了一个皇帝,一切事情是自己说的算。
对于这句话人的心理其实很好理解,他们说到底的目的,就是以自己的权利为重,自己的地盘自己说了算!“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就是他们的肾阳标注,所以他们都会竭尽全力的去做一个小区域的首领,而不愿意去做一个大范围的,默默无闻的被支配的人。其实这种心理有时也不是太好的,毕竟红花需要绿叶配,一将成名万骨枯,必须有好多人为其服务或当垫背!这也就是所谓的弱肉强食吧?!
“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意思是说宁娶再婚的,不要取丧偶的。这也是古时候留下来的封建思想,就讲究什么吉利不吉利,怕丧偶的晦气命硬,到时候自己也会受影响。现在可没有人信这一套了。
“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另一个说法就是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意思是说,宁肯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当家作主,也不要在一个表面风光的地方屈居人下。这句话很多人还是认同的。以小家庭为例,即便家里条件不怎么好,但是能受到尊重,能当家作主,这样的日子心里也是痛快的。有更多的人虽然嫁入豪门了,但在豪门里一点发言权都没有,委委屈屈的,这样的日子过得也没意思。
很多俗语,有的有道理,有的没道理,大家不用一味的盲从。
这两句都是农村流传下来的俗语,下面是对两句俗语的理解:
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
1、字面意思:说的是宁愿娶一个离了婚的女人,也不要娶一个死了丈夫的女人。
2、廷伸意思:以前的说法是死了丈夫的女人命硬,克夫,不能娶,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补充:现在新社会这句话已经不适用了,相反,现在的人对丈夫去世的女人没有这样的认看法。
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
1、字面意思:是宁愿做鸡的头冠也不愿意去做牛的尾巴。
2、延伸意思:宁愿在一个等级次一点的环境里崭露头角,锋芒毕现,也不愿意在一个高等的圈子里默默无闻。
补充:宁可在一个小的不那么富裕的机构做带头人,也不在大的风光的机构做尾巴,受人支配。
2、无论做鸡头还是牛尾,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态。人要活得快乐,也要追求进步。做牛尾时,不要因为落于人后而整天闷闷不乐,而是正视自己的弱点,超脱于外界评价,努力过得开心。
“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这句话很好理解,它的意思是说宁娶离了婚的女人,也不要娶寡妇。“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宁可去做土鸡的鸡头,也不去做壮牛的尾巴。这些俗语老话,我想知道原因的人还真不一定多,下面就给大家谈一谈我的理解。
一、宁要二度花
二度花,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梅开二度”,这是指的是二婚女人、离婚女人。一般来说,正常头婚男人是不会找这样的“二度花”女人做媳妇的。除非有特殊情况,不得已的话才会。
宁要二度花,说的是如果拿离婚女人和寡妇对比的话,男人又会愿意娶离了婚的女人,而不是丧偶的寡妇。
因为,男人是有考虑的,你想离婚女人很多是因为夫妻关系不好才导婚姻破裂的。这种离婚的女人,由于理解婚姻关系的不容易,再婚后,就会更加懂得珍惜。因此人们认为,娶离过婚的女人,今后婚姻将会比较稳定。
二、不娶遗下人
遗下人,好理解,过去就是指死了丈夫的女人,也称作为寡妇。可以说,从古至今,关于对寡妇的传言就不好。什么寡妇门前是非多,小寡妇骂坟 ——单调,单吊。还有人说是因为女人命硬,命里克夫,所以把丈夫给克死了。
特别是有的女人再婚后不久,大,丈夫不知什么原因又死了,这时人们开始认为这个女人的命太硬,谁娶谁倒霉。这种在过去寡妇嫁给好几个男人都死亡的现象,把寡妇的名声给搞坏了,一说寡妇,人们都会说这个女人的命硬,娶了会克夫。
这就是寡妇,也就是“遗下人”不太受人待见的原因。正是这种毫无根据的猜测,导致寡妇想要再婚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在农村,人们对寡妇和离婚女人的看法是大不一样的。
还有,寡妇负担也重,如果寡妇和前夫有孩子的话,抚养孩子的任务就落到寡妇身上。再婚的话就会带着孩子一起嫁过去。这在农村被人称为拖油瓶。而且丈夫对带来的孩子好不好还是个问题。就这样,人们就会觉得娶寡妇以后会很麻烦,所以“宁要二度花”,也不愿意和寡妇结婚。
三、宁做土鸡首
“土鸡首”,就是指农村的鸡鸡头,指人的话,就是说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人。或在一个小的环境和地方里。宁做土鸡的头,其实和“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道理说的是一样的。
这里有二层意思,一是说,宁愿意在一个小地方,小单位做个头头,也不愿到个大地方,大单位去做个一般人员。有人说这是没远见,没理想。
另一层意思是,一个人怎么样发展,要根据自身环境,能力来考虑,能在小地方干一番事业,就不要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去发展,否则将一事无成,得不偿失。
一个人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做错了,只会事倍功半,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四、不做壮牛后
“壮牛后”就指强壮的牛的尾巴部分。这里指的是和土鸡首相反的意思,表示大的环境,大的地方或单位中小的职位。意思是,能在小地方小单位发展,而且事业兴旺,就不要为了面子,到不适合自己的地方单位是干一些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再直白的说,就是结合自己的能力,宁愿在一个小公司做领导,也不要不顾现实,到一个大公司去做个办事员。
一个要有独立自主思考能力,当然敢闯敢拼,不等节盲目自信,好高骛远。还是要根据个人的能力,能干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决不能不切实际地胡思乱想,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
总的来说,“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主要讲在过去,离婚的女人和死了丈夫的寡妇都是不受欢迎的人,也不好再婚。但是现在,社会发展了,进步了。虽然说这种现象还有,但已经很少了。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提高,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就会摒弃这种落后的,迷信的观点。今后,离婚的女人和死了丈夫的寡妇都会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开启美好幸福的生活。
而“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如何做人,如何定位自己。不论干什么都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做不大事,咱从做小事开始,做不了大人物的头,咱就做小人物的头。但千万不要弄反了,否则就会找不到自我,迷失了方向,丧失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图片来自网络
“二度花”指的是寡妇,寡妇再婚等于是梅开二度。“遗下人”指的是被休弃的妻子,也就是“生妻”。其实,休妻是指夫妻之间关系破裂,多数妻子红杏出墙,生活不检点。古代的婚姻没有保障,夫妻之间感情破裂后,写一张休书就结了。为什么被休的妻子多数人不愿意娶?第一是因为作风问题。第二,胸襟不够。第三,有了孩子以后存在着负担,古人讲:头上"一点子"要贴到临死。再说娶了一个被休的妻子,脸上不光彩。而寡妇就不一样,寡妇死了丈夫,首先没有人看不起,其次,她为这个家庭是尽心尽责的,是受人尊敬的。所以宁愿娶寡妇,也不愿去娶离婚的。
“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这是什么意思呢?“土鸡首”指的是“鸡冠”,“壮牛后”指的是牛尾巴。这句话其实就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另一版本。意思就是,宁可做比自己弱小人的头领,也不做比自己强大人的小喽啰。引申为自己说了算,做掌控全局的人。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赞成这种活法,有的人选择与此恰恰相反。这些人认为给强者当喽啰可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水平,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活出精彩!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个寡妇出门,等花轿上门了,寡妇却不上轿。只见她不慌不忙的向坑边走去。
到了坑边,她笑眯眯的摸了摸坑边的一棵柳树,就回去上轿了。
这是怎么回事?母亲说,寡妇命硬克男人,再嫁怕把男人克死,就去摸柳树,男人就不会死了。如果死的话,是柳树死。
我对这话将信将疑。从那以后就格外留心起那棵柳树来。果然,那棵柳树慢慢枯黄了,后来真的死了。
柳树死的原因,实属偶合。因为那一年天气异常。但迷信的人们却深信不疑:寡妇把柳树克死了!
这就是农村“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的说法。
下面咱们再说说“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
举个例子,你是喜欢自己办一个小公司,凡事自己说了算,还是喜欢去一个大公司打工?
有的人就是喜欢自由自在,自己说了算。不愿意听别人指手画脚。这就是“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
其实,在我看来,各有各的好。做“首领”虽然气顺,但得付出代价,什么事都得亲力亲为,那滋味也不好受。
做“壮牛后”虽然听人家的,但可以松很多心。
究竟是做“土鸡首”,还是“壮牛后”?看自己的取舍吧。
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这是在人要做如何的选择。人的见解习性不同,三观有异,因此会做出与人不同的选择。有人宁要遗下人,不要二度花;有人宁做凤尾,不做鸡头。这都是各说各有理的,就看你站在什么立场角度上看问题了。
花比女人,二度花指结过婚离婚再婚的女人。遗下人,是指死老公的女人。人无时不在选择,婚姻是很重要的选择,只有两种选择之下,一边是离了婚的女人,一边是死了老公的女人,二者选谁好?各说各有理。凡事都是有两面一分为二的,各都有优劣。有人说二度花已有经验教训,会更加懂得珍惜家庭婚姻爱情,所以宁要二度花,是遗下人有孩子,拖累重,刑克大,娶不得,不可要。有人说,二度花会不会藕断丝连,心在曹营身在汉,那不是烦恼忧患多多?遗下人便下用担有藕断丝连,死灰复燃了,所以也有说,宁要遗下人,不要二度花。其实如何选择,各依自己看法吧,选择了对错都要承担,这是极考验人有无智慧的事,是好是坏真的在选择了。
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也即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意思,也是说人生作何种选择才更好的。就说学习入校入班选择吧,也出现这两种情见,一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一是宁做凤尾,不做鸡头。这两者都有优劣利弊的,就看你如何权衡而选了。家境好的多选做凤尾牛后,家境差的,便做鸡头更有利些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是民间对于娶老婆的一句俗语。
古代和现在的婚姻制度不一样,很多男性到现在还在羡慕古代一夫多妻制,现在则是一夫一妻制。而且古代男子想休妻只需要一纸休书,根本没有法律来保障婚姻。
那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句俗语的内容:“二度花”在民间是指死了丈夫的寡妇,“遗下人”则是说丈夫还在世,只不过是被休了的女子。那这样我们在来看这句话“宁可娶一个寡妇,也不要娶一个被休过的女人”
然后我们分析:“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其实这句话就比较好理解,意思和“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是一个道理的”。
就是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宁可做能力差的人的领头者,也不做那些能力强的人的小跟班。
这句话到现在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每个人的活法不一样,现在社会和古时候的社会也不一样,跟对有能力的人,可能更容易获得成功。
在农村流传着各种各样的俗语,很多俗语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但很多俗语也偏迷信,这需要我们理智的看待。
一、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
这句话的关键词就是二度花和遗下人,“二度花”指的是“离婚的女人”,“遗下人”指的是“寡妇”。
为什么寡妇比离婚的女人更加让人害怕?这部分人一般比较迷信,认为“丈夫的死亡,是因为女人克夫”,有这种想法的人是非常错误的,虽说世界上万物相生相克,但是也没必要把没有关联的两件事纠缠在一起。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围屋里的女人》,围屋里的女人大多都是寡妇,她们是生活的悲剧。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寡妇再嫁后丈夫又死了,下面我来说一件我们这里发生的一件真实事情:村里生活着一对夫妻,在七八年前男主人去煤矿上班被煤压死了,赔偿了40多万,女的用赔偿的钱盖了房子,带着一儿一女生活;在3年前,女的重新找了一个男人并且结婚,还生了一个孩子,这个男人是比较好的,干农活、照顾3个孩子、赚钱都不误,比较有上进心,但是去年还是发生了意外,男的骑摩托车被其货车撞死了,可以说死得很可惜。这件事我们也不能说女的克夫,可能这女的运气真的太差了!
在生活中还有一句意思完全相反的俗语,“宁娶寡妇,不娶生妻”,这里的生妻就是指“离异的妇女”,一般离婚双方都有责任,在古代女人很看重贞洁,被丈夫休掉的女人是嫁不出去的,这类女人要么就是不贤惠,要么就是男的找了新欢。
因此,“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我认为这句话比较迷信,我们应该理智看待。
二、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
这句话应该相对好理解,这就好比一个重点班和一个普通班,你是愿意做普通班的第一名,还是愿意做重点班的最后一名?要是我肯定选择普通班的第一名。重点办的最后一名虽然资源好,但是你决对不是老师培养的重点,但是普通班的第一名绝对能获得老师最多的关照。
在生活中没人愿意向别人“摇尾乞怜”,没有人愿意做别人的“小啰啰”。如果你在你所处的阶乘能崭露头角,你肯定能受到别人刮目相看,这也有利于自身“自信心”的培养,一个不自信的人很难成功。
对于做人:虽然每个人追求的价值不同,但是你是想坦坦正正的活着,还是摇尾乞怜的活着?
对于做事:如果你所处小集体,如果你能做到这个集体的头部,那你肯定能绽放光芒,而你在大集体里,别人只当你是过客,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忽视,在这个集体里高手如云,你很难施展才华。可以说“宁做鸡首,不做壮牛后”这句话是比较有道理的,这句话充分反应了古人的智慧。
总之,我国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流传下来很多俗语,对于这些俗语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方法去看待,不能太过武断,很多俗语很有道理,但很多俗语对今天已经不实用了,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指的是离异的女人,就是花草二度开花????招人稀罕,但是这离异的女人,不如这花,过去的农村思想陈旧,离异的女人会受到歧视,认为离异的女人,都不是好女人,不要遗下人,是指离异的女人,有前夫,有孩子。
这样的离异女人,改嫁之后,都不会踏实的过日子,有的还会和前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才有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
其实这句话,特别的有道理,有的离异女人,真的在改嫁了之后,还跟前夫勾勾搭搭的,无原则,没底线。
这句话的解释是这样的,就是要自己有一片天地,自己说了算,一般是指当领导的,领导无论大小,但是有个前提,就是自己无论管辖的大小,那怕就是个小班长,也要绝对自己说了算。
但是这班长要高升了,当更大的官了,却反而不应该去,因为虽然高升了,却只能跟在更大领导的身后跑,还得看别人脸色,这就是比喻跟在壮牛身后跑,失去了自由了。
当小班长的时候,就是快活自由,不受别人约束,自己管几个人,遇事自己做主,但是高升了,反而约束多了。
宁愿做土鸡首,自由自在,不跟在壮牛后面,受约束,看别人脸色。
面对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二度花?好个残花败柳,遗下人?好个遗字了得!我就见过这遗下人的残忍,歹毒,下做的事情了。
话说商州一小伙离了婚,有个二岁小男孩,还有工作。经熟人穿说,和一乡下基层供销社站柜台女人见了面,这小伙一见钟情,一发入魂,便粘上去了,双腿灌铅似的,走不动路了!这女人,双眼皮,柳眉如黛,蚕豆眼,一脸风情万种的骚气。这小伙深深的爱上这女人了。对了,叫女人,别叫寡妇。寡妇门前是非多。是这小伙子的心上人了,叫俗点,是人为妻了。这小伙择日和这女人去秦岭哪边旅游了。这祘办了结婚仪式了。小伙子旷日持久,缺一种什么?大概是少一种什么吗?少什么?对了,俩人介天在床上,肌肤之亲,雨露均沾,大汗淋漓尽致,水深火热,一波一波,忘了一切。这女人,前夫得骨癌而去,花钱无数。这女人在这小伙耳朵边续叨,份扰,念说了。说这男人人长的好,朋友多,爱喝酒,每次去他哪里,都是喝得烂醉如泥,令她扫性而去。仿佛她把煎熬一人承担了的似的。在这几天所谓蜜月中,这小伙和这女人上了华山了。记得上山口,一乞丐,衣衫褴褛,一脸圬甲,头发零乱,脏兮兮,睁着一双无神的眼睛,这女人掏岀5块钱,递了过去。这老乞丐嘴里嚷嚷着,细听是,好人,好人的不断说了!
哪个时候,上华山靠双脚走,这小伙和这女人手拉手,兴致勃勃,边上山,这小伙哼唱着歌,好不幸福了。华山一路,攀山者络绎不绝,在北峰还照了像。离婚后,把这像片也丢了。这像片隐约在心里,有些说不清的味道。涩涩的,酸酸的,苦苦的。对了,还在华山顶坐了一夜,俩人紧紧地相拥相抱,第二天早上,华山云涌云滚,似海如涛,慢慢的,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来,万丈光芒,染红了天边的云彩,人们欢快,沸腾,一派激动的场景啊!
对了,还去了兵马俑,贵妃池,捉蒋亭了…
旅游归來,这女人休了几天假,在家精管这小伙的二个月的小男孩子了。晚上要喂奶,换尿布,这女人成了后妈。这小伙放心了。起先这说媒的媒人说这女人光杆司令一人,无牵无挂,这小伙子图楞整。省的以后事情多,牵肠挂肚,不零醒。
于是,小伙子的孩子就被这女人抱到乡下她工作的基层供销社了。而小伙子呢?三天两头跑,在单位工作时,心就操在这女人和孩子身上。过一段,写上请假条,夲來休一礼拜假,续假,往往是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整。这女人,站柜台,把娃一人放在床上,娃起先还胖,经她手,脸上,腿上,小胳膊上肉也少了。这小伙见了,也未说什么。只是心痛在心里面。这乡下,冬天死冷,铺个电褥子,给娃灌个暖水袋。喂奶,换尿布,这小伙子,做饭,哄孩子,勤快的很。日子过得好快。不经意间,孩子上小学了。这女人也调到城里了。在本系统上班。这事就來了。一天,母亲对这这小伙说:
娃,你婆娘有人,外男人在上房钻了一上午。岀门脸红,我日缺了。你这婆娘人都说了,夲事大的很!
这小伙没说什么。他在母亲面前说什么好了!
这女人到给这小伙怀了一个孩子,这小伙告诉了他大,他大说,打了去吧。不知这是谁的?
于是,小伙骑自行车戴这女人去中医院让这女打了胎!记得当时,这小伙帮忙倒了一个盛满打胎的小塑料框框。这小伙提着,心里面说了,这框框里有多少无辜的小生命,唉,这人都咋了?这小伙把这东西倒进尿坑里面了。等上去,医生给坠胎,这女人坐在椅子上,双腿裂开,脸上一阵一阵痛苦的样子…小伙知道了,打胎和坐月子一样难,他把她接到乡下他自己单位住了几天。后来,这女人还哭了几次,说,要不,这娃都大了的叨叨了!
有一天,这小伙子回家休假,(对了,这女人叫小伙他弟打了,从屋里搬了岀來)邻居家两口子对这小伙子说:
娃,这女人有人,晚上一个开小车的司机每次送。半半夜的,每次都见过。停会儿,有说,娃,想开点,别气着了。
这小伙听了,气憋喉咙发紧。只有点头说不会不会的。这两个老邻居,一脸懵逼,一脸无奈。这小伙也知道这女人自从死了男人后,相好的男人多,多的数不清楚了。他知道,这开小车的司机是她过去的恋人。当初这男人当兵回來,在买菜,国家当初的集体单位,就是让这些复员军人买菜。这女人嫌丢人现眼。后來,这男人去政府开小车,这女人闹了几次,这男人人家不愿意!嫌这女人嫌贫爱富!谁知道,这女人和这男人搅到一起了。这小伙早就知道了。只是装着不知道了。唉,将就将就,日子就这样了。小伙子每次从单位回家,难怪熟人都怪怪的看他。这小伙子勤快,洗衣服,做饭,…后来,小伙下岗了,蹬人力三轮车这段日子里,才看清了这女人的真实面目了,她有个男孩子,原來,早就和她娃來往了。攒私房钱,这小伙工资五百多元一分不少,全交到这女人手里,她乡下孩子的房子这女人也沒给花钱。这下好了,这小伙下岗了,靠下苦挣钱,这下有好戏看了。
跟上你把霉道净了,我遭了八辈子孽了。你有球夲事。还要养活你娃和你。
说着说着,这女人睡到床上,也不吃饭了。这小伙连哄带劝,小伙子的孩子瘦的没气气,皮包骨头。娃小时候,引的在路上走一时,就说走不动路,小伙还以为娃图懒呢?往往真呵斥。到现在才知道了,这瞎怂货,虐待自己的娃,再后来,娃大了,才知道,这怂货用火钳子打娃头,给娃吃剩饭,不给娃洗衣服,内衣生虮子虱子,听听吧,这寡妇多慘忍歹毒…
小伙子和这婆娘离婚了。当初还是这女人提岀來的,这女人说是为小伙好。想想,这咋说哩。这女人一生淫荡,不守妇道,不节点。拔了萝卜,窟窿在。这是这女人的口头禅。唉,这小伙子,戴绿帽子,戴惯了。这社会,有些女人咋就这么不要脸?
寡妇寡居久了,当然是事非多了。另外,一个下苦的乡下朋友和仐寡妇二年了,也未走到一块,这赛妇个男孩,人家娃长大娶妻盖房子,嫌朋友没钱,后來她姐给说城付近一个瓦工子,有没结婚,家里二层楼房,一个老娘,人家就干脆结了婚了,这朋友再也没见过这寡妇了…后來这朋友说,假若和这寡妇成了,他现在定腰弯了,头白了,老的不成样子了…
唉,不说了,人这一辈子短的太,好了,活个七,八十岁,短的,有些人三四十岁就有死的。你说这人,活着,为什么女人岀轨?寻情?男人也弄外事?老人说,外女人是妖精,是瞎怂,农村人说外女人是破鞋,是买X的精,城里人文明,说外女人红杏出墙,不守妇道,不检点,生活出问题,听听,农村人说这话粗的不行,咥实活!叫楞话。城里面人说话文明,…
寡妇和离婚女人哪个好?这难说!如今经济社会下,不管咋说,结婚女人也在外头有情况,寡妇,离婚女人也有情况,似晚上的五彩缤纷的灯光,闪个不停点…
你好,我是冒蓝火的农民,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起了以前的一个同事跟我谈心的一句话,说“以后有钱了,开个公司,宁愿只做个小老板,也不要去大公司做些那看起来很有前途,实际上只是些粗活的工作,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嘛!”,现在经历过了也确实看懂了一些,就像题主所说的两句话,虽然简单,但能让人深思。
“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我们农村人凡事都爱有个说法,对于婚配这等大事,自然马虎不得,而“遗下人”指的是寡妇遗孀,一些有家庭变故的,这样在农村人看来是大忌,有不旺之兆,是不能在进行嫁娶的,而离婚的女人则要好上一些,所以大家就常说“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
“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这句话就和我开头说的意思差不多了,“强龙不压地头蛇”,在自己的一片天地里有所成就,就算是领导来了也要凑合你干事,这样的生活才算有头有脸。
虽然两句话的表面含义都很浅显易懂,但都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安排好自己的事情,不要接别人的烂摊子争风头,脚踏实地,自然会水到渠成。
平时,人们从两种不满意的人和事中选一相对较好的出来,人们心里通常有一个排序,宁可要什么,而不要什么。俗语“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句中的“二度花”和“遗下人”与人再婚,旧时都称为“半路夫妻”,两种说法都是结过婚的女人,因某种原因失去了丈夫而再婚,但两者的概念不太一样,下面就分别作解释。
(一)、“二度花”
花,指女人。二度花即第二次嫁人的女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结过婚又离婚的女人,一般叫“再婚”。但所谓的“二度花”与现在的离婚女人还是有区别的。现在讲究婚姻自由,男女感情不合,都可以提出离婚,也就是说,男人可以是主动提出离婚的人,女人也可以是主动提出离婚的人。
封建时代,却没有离婚一说,因此,所谓的“二度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来源:
1、被人休掉的女人。封建社会时期,丈夫或公婆可根据“七出三条”的规定,有主动解除婚姻的权利,即休妻。女人则没有主动解除婚姻的权利,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古代被夫家休掉后的女人是可以再嫁。比如我国古代著名的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刘兰芝就是被婆婆焦母休回娘家的女人,他的兄长逼她再嫁,因刘兰芝与前丈夫焦仲卿情投意合,在再婚的新婚之夜,刘兰芝投水自尽,焦仲卿亦殉情而死。
2、被丈夫卖掉的女人。古代社会女人的社会地位很低,女人嫁到男方后,等于是男人的私人财产,如果生活贫困,过不下去了,男人为了自己生存下去,可以将妻子卖掉、或者将妻子作债务抵押给别人。
3、罪犯的妻子。在历史上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朝廷官僚犯法被抄家,其妻妾由朝廷没收,然后再变卖给人,或为妻,或为奴。另一种是谋反叛乱之人的妻妾,平定叛乱之后,男人杀头,女人变卖给别人为妻,或为奴。
因此,旧时所谓的“二度花”,一般指这三种女人再婚。现在的“二度花”自然就指一种女人,即离婚后再婚的女人。
(二)、“遗下人”
“遗下人”没有“二度花”那么复杂,指丈夫去世后,遗留下来的妻子,也就是寡妇。
上面说清楚了“遗下人”和“二度花”概念后,下面说说为什么旧时人们说“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
旧时民间认为,娶“二度花”为妻,虽然名声比寡妇难听,但是,或因被前夫抛弃,或是因前夫有罪,这种女人就会“吃一堑,长一智”,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格外珍惜第二次婚姻,尊重、照顾、疼爱眼前的丈夫,能与丈夫同甘共苦,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家庭。旧时,娶“二度花”为妻,对那些贫穷的娶妻困难的单身男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而娶“遗下人”为妻,旧时民间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很深,人们认为寡妇之所以守寡,是“八字”出了问题,人们担心的主要是寡妇“克夫”。民间传说,女人一旦有了“克夫八字”,一般会“克死”三个丈夫,人们因这种说法而害怕。也有说,寡妇一般是带“八败”(即败夫、家、财、禄、子孙、公婆、兄弟、姐妹八种),因此人们认为娶这种女人为妻,对家庭不利。
不过在旧时,也有一些无神论者,不相信迷信这一套,大胆娶寡妇为妻,日子过得很美满。对现在的人来说,更没有人相信那些封建迷信的说法,寡妇再婚不再是难事。
民间一般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与“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的意思差不多,只是后者话要说的粗糙一些。
土鸡首虽小,毕竟是一个头,可以自我支配,自我作主,不受人压制和使唤;牛后(指牛屁股或牛尾)虽架子大,就其体量来说,土鸡头哪里能比得上?但完全受别人支配,没有任何自主权,牛头牛身怎么动,牛后只能跟着动。
这句话是一种比喻,比喻在朝廷中,或某社会领域中,宁可做一个可自己做主的小小头目,也不愿做名义上职位很高,但没有一点自主权的“官”。这句话不仅在旧时的官僚中很流行,在现在的一些地方有些人也常挂在嘴边。
比如,古代同样是“同进士出身”的人,前面还有两档,即“进士及第”和“进士出身”,比他们要牛,遇缺优先,重要岗位优先。这些人如留在朝廷做官,顶多也就是一个普通办事员,整天被上司使唤来使唤去,薪俸微薄,一不小心还要遭到训斥,就是升了官,到了五六品的级别,还是办事员,做事还得唯唯诺诺。在封建王朝的朝廷做官,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就掉入派系斗争之中,人在朝中坐,祸从天上来,不是坐牢就是掉脑袋。
再说,这些人在朝廷部门拼死拼命干活,施展自己的才干取得的成绩不是自己的,上面还有一层层管自己的官,功劳自然是他们的,要想有出头之日,很难熬。
如果是外放为官,根据当时的体制,一般都是县令,一县之主,主政一县,在万人之上,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周边的人如众星拱月,比朝廷同职别办事员的职权大多了,也威风多了。自己有才干,可以更好地施展,把一方治理好,既有官声,也得民心,功劳是自己的,别人抢不走。因此,古代“同进士出身”的人宁可外放为地方芝麻小官,也不愿在朝廷里给人做嫁衣,或者混日子。
这句话放在农村,意思是说,要干出一番事业,宁可自己牵头去创办,也不要跟着人的后面当跑脚的。自己创业,事业虽小,自己可以做主,跟着别人创业,规模再大,钱挣得再多,也是别人做主。
不过这话有合理的部分,也有不合理的部分,创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果自己没有创业的资金和技术,也没有组织才能,营销才干,没有做“土鸡头”的条件,做“牛后”也是一种稳妥的选择。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老话也因地理位置及所处坏境在变化,有些老话正着说也行,反过来也对,至于如何理解全靠局中人自行领悟,比如这句‘’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还有‘’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又是什么意思呢?
一、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
意思就是宁愿娶个离婚的妇女,也不愿意娶个寡妇,与我们这里说的‘’‘’宁娶生妻,不娶寡妇‘’一个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古代,人们对寡妇颇多意见,总是把丈夫的去世归结于妻子身上,说寡妇是丧门星、克夫相,所以才把丈夫克死,这样的女人没男人敢再娶,而离过婚的女人经历了一次婚姻,对家庭生活有更深的理解,她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会把家庭操持的井井有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民间还有截然相反的俗语,‘’宁娶亡夫寡,不娶活汉妻‘’,意思是宁愿娶一个寡妇,也不愿意娶离婚的女人,这又为什么呢?因为活汉妻大多还会藕断丝连,谁也不能保证他们有复合的可能,有时还会带来不必要的烦恼,而娶个媳妇寡妇就没这些烦心事,所以又有这个说法。
二、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
这个俗语与‘’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一个意思,其实,这也好理解,一个人宁愿在层次低一点的群体里独占鳌头,也不愿意在高层次的群体中默默无闻,好比现在,有许多家长宁愿把孩子送到一些偏僻的初中学校读书,而不愿意送他们到重点初中,他们成绩一般,在重点初中跟不上,以后考上重点高中也没希望,而在普通初中就能排名靠前,重点高中定向招生就能入学,就是在单位做事,宁愿到地市做个小领导,也不愿意在总部当个经理,因为那样更自由,生活更惬意。
总之,农村俗语‘’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宁做土鸡首,不做壮牛后‘’,地区不同,环境不同,俗语就有不同的说法,至于如何理解,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多谢邀请!
话有千说,理有百断。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看各自的观点。
二度花,是什么样的二度花,是频繁嫁,还是水性杨花。
遗下人,是什么原因成为了遗下人,若是像潘金莲那样毒死丈夫的遗下人,敢要吗?要是贤妻良母,遭受到了不可抗拒的灾难,成了遗下人,恐怕你想要,人家还要考虑考虑吧。
鸡首鸡冠,大小都是官。丈夫出门做大官,回家向老婆大人请安,还要小心搓衣板。
牛后牛尾巴,虽然受了些夹,蚊子见了谁不怕?!
我妈姐弟三人,二舅最小,二舅从小脑子就好使,所以家里人都宠着他、惯着他,这也让二舅养成了说一不二的果断性格。那时因为家里穷,二舅初中毕业以后就跟着同乡出去打工了,脱离了姥姥姥爷的监管,二舅的婚事也给耽搁了。
其实这些年二舅自己也谈过对象,但最终都因为拿不出彩礼钱而不了了之。这一晃二舅就成了大龄单身青年,老家也没有了年龄相仿的姑娘。
前段时间老家一个亲戚给二舅介绍了一个对象,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在我们乡镇卫生院上班,有一个儿子跟随其前夫生活,姥姥对这门亲事很满意,跟媒人也说了不少好话。眼看一切都很顺利,可让二舅回来相亲的时候,二舅却拒绝了,不管姥姥怎么说,二舅就是死活不同意。
后来二舅才说他跟邻村一个寡妇好上了。那个寡妇的丈夫以前因为酗酒无度喝坏了身子前年死掉了,有一儿一女俩孩子。二舅与寡妇以前就认识,说对方人也不错,并且她对二舅也有意思,二舅想要跟她结婚。
我们老家一直都有一句俗话叫:“宁娶二度花,不要遗下人”。意思是说丧偶的女人命硬、克夫。想到这,可把姥爷气得不行,姥爷连打带骂的就往二舅身上招呼,二舅也不跑,好在后来被我妈他们给拉住了。见谈不拢,二舅一咬牙就跟那个女人一起离家出走了。
姥姥气病了,后来二舅得到消息后,又带着寡妇赶了回来。姥姥住院半个多月,那女人守了姥姥半个多月,后来姥姥也的确被感动了,她也觉得这个女人不错,懂得关心人、也懂得照顾家。姥姥出院以后就允许二舅他们领了证。现在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有“宁要二度花,不要遗下人”的说法,意思是说结婚娶媳妇儿的时候,宁可娶离过婚的女人也不要娶丧偶的女人。
这是因为以前的人们认为丧偶的女人命硬、克夫,娶了这样的女人回家过日子会让男人跟着倒霉运。然而这些并没有科学依据可以佐证。归根结底都是由思想观念落后形成的陋习。
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应该如何看待和选择呢?我认为人们首先要摒弃这种思想,改变看法,不能让愚昧无知落后的旧思想来影响人们的判断力。
居家过日子,品行和德行才是人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更要看两人是否有足够的感情,以及共同组建家庭的意愿,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又都愿意为了对方付出,就能够共同组建家庭。
婚姻家庭是否幸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夫妻双方的感情是否真挚。夫妻同心同德、愿意共同为一个家庭的幸福而努力付出,相信无论是“二度花”还是“遗下人”都不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本文由作者:李茗爱种菜 于 2023-04-03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720779486113038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