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这个国家大家肯定不太陌生了,1840年砸开大清朝大门的就是英国人了。说句很多人不太爱听的话:英国妥妥的是我们看到自己与世界主流差距的第一个近代西方国家了。
再说句很多人更不爱听的话:在人类的历史上英国人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贡献的。我们先把时光倒回到1688年,也就是清朝康熙二十七年的时候。
在这一年英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光荣革命爆发了——《权利宣言》也诞生了。从此以后,英国的国家大事情,国王说了就不算了,变成了大家一起商量和讨论决定了——议会诞生了。
这应该算是英国对于人类的第一个巨大的贡献,他们找到了一种全新的治国模式。往后的很多模式都是从这个上面演变过来的。
同时英国还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至于工业革命对整个人类发展的影响我想就不用多说了吧!
另外英国还出了很多无比伟大的科学家,例如:经典力学创始人牛顿、达尔文的进化论、号称“交流电之父”的法拉第、近代化学之父约翰.道尔顿、还有很多人非常熟悉的霍金等等。
总之一句话,英国的影响力虽然在二战以后减弱了、消退了,不能跟当年的日不落帝国相比了。可是英国人在近代还是对这个世界做出过一点小小的贡献的。
说到这里肯定有很多人会出来喷我了,我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认为:英国近代四处殖民和扩张,甚至是屠戮是事实;可是英国近代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也是事实。
其实英国的著名品牌挺多的,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一定知道。我来随便说几个:
汽车品牌:劳斯莱斯,宾利,陆虎,捷豹,阿斯顿马丁;不过这些玩意估计我们普通人也买不起、用不上。
请大家别喷我,哥们我说的是事实,哪个一般人会去买宾利、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这样的汽车;能买个陆虎已经算是档次不错了。
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英国品牌还有:立顿红茶,川宁茶,锐步、登喜路,联合利华(英国、荷兰)、汇丰银行、乐购超市、戴森(家用电器)等等。
还有一些杂志和科学报刊:自然杂志,经济学人,金融时报,柳叶刀,简氏防务周刊。
我们来重点说一下:英国的三大高科技品牌吧:
在制药领域,英国有一家叫做:葛兰素史克的品牌公司(GSK)是一家著名的跨国制药公司。根据相关的数据,GSK公司是世界第六大制药公司。估计很多人都知道GSK公司的产品,例如:在疫苗领域和抗肿瘤药物方面,这家公司高居医药行业的榜首。
在高科技芯片领域,不得不提的就是英国一家长盛不衰的公司ARM。这家公司最厉害的时候,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了ARM架构。
现如今采用ARM技术知识产权的微处理器已经遍及工业控制、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系统、网络系统、无线系统等各类产品市场。
在高端发动机领域,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制造公司。这家公司是世界领先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其制造的很多航空发动机、船舶发动机以及核潜艇的核动力装置都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
另外还有很多时尚女士和男士们知道的品牌:瑞贝柏勒(内衣品牌)、博柏利(Burberry)、巴伯尔(Barbour)、爱丝普蕾 (Asprey)等等。
一是,英国的品牌有点贵、大部分人都是囊中羞涩不太关心;
二是,英国生产的都是高附加值的产品,例如:发动机这玩意普通人根本不会单独买;
三是,英国的好多企业都集中在高端产业领域、同时都退居幕后了,也就不为人熟知了。可是人家深耕细作处于产业链上游,银子可一点也没少挣。
我们平时知道的英国最普及的品牌应该是:英语、英超这些了。
烂船还有三千钉呢,英国的强大,你们压根一无所知。
英国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主宰全球秩序上百年。
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代,英国打遍全球无敌手,成功掌控了海洋霸权,满世界的攻城略地,缔造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当时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米字旗插满了每一个时区。这意味着在英国的领土之上,太阳永远不会落下。故此当年英国也有了一个十分响亮的称号——日不落帝国。
另外英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摇篮,还是全球率先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工业科技水平领先世界。当时英国承担了全球约3成的工业产能,妥妥的“世界工厂”。凭借工业实力上的巨大优势,英国在全球的贸易体系中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几乎全世界都是英国工业品的倾销地。凭借这种产业层级上的优势,英国赚得是盆满钵满,经济实力冠绝全球。
总而言之,曾经的英国无比强大,是当之无愧的地球扛把子。不过辉煌时刻谁都有,别拿一刻当永久。到了20世纪,随着德美等后起之秀的相继崛起,以及全球殖民体系的崩塌,英国开始走起了下坡路,经济优势不在,殖民地纷纷脱离。而连续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消耗,更是让英国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二战结束时,英国已经彻底丢掉了自己的霸主地位,日不落帝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如今的英国早已没有了昔日制霸全球的风采,只能是偏居在英伦三岛之上,每天喝茶聊天看风景,回忆着往日的辉煌。而曾经那些充斥全球市场的英国货,也是被德国、美国、日本等后辈所取代。
衰落之后的英国低调了很多,以至于如今在很多领域都不为人所知。甚至许多人现在一提起英国,能想到的不是踢足球的贝克汉姆,就是玩感情的007,再不就是玩儿子的英王室。
不过低调并不代表英国一定就没实力,毕竟咱们老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烂船还有三千钉。人家英国好歹是曾经的世界霸主,制霸全球上百年,底蕴不可谓不深厚。即便如今家道中落,持续败家,那一时半会儿也是败不光的。
事实上,英国依旧是当今世界最具实力的大国之一,在许多领域都有着不俗的建树,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而已。关于这一点,其实看看人家英国人的那些品牌就知道了。
比如说咱们都知道英国有个汽车品牌叫劳斯莱斯,就是总喜欢在车头上扎一个带翅膀的小金人的那位。
这是一个以奢华而著称的豪车品牌,随便一辆车都是百万级别,象征着身份地位,堪称是人类豪车的天花板。而且劳斯莱斯汽车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到现在也有一百多年了,绝对算是英国汽车的代表之一。
当然虽说现在劳斯莱斯的总部还在英国,但这个牌子并不能算是英国人的,因为早在1998年,它就被德国的宝马公司给收购了。而这也成为英国制造业衰落的一大标志之一,时常会被人拿出来嘲讽一番。
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在现在的英国其实还有一家“劳斯莱斯”(Rolls-Royce),他们甚至连商标都长得差不多。不过这个“劳斯莱斯”并不是造汽车的,而是搞发动机的。为了和劳斯莱斯汽车有所区分,我们通常也叫他“罗罗公司”。
罗罗公司和劳斯莱斯汽车原本是一家,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其中罗罗公司主要负责航空动力领域的研发,而劳斯莱斯汽车则是专注于汽车制造。
1973年,劳斯莱斯公司遭到拆分,罗罗公司和劳斯莱斯汽车正式分道扬镳。其中劳斯莱斯汽车兜兜转转,被德国人给拿下。而罗罗公司则是留在了国内,并一路成长为英国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
如今的罗罗公司乃是航空引擎领域的领导者之一,位居全球三大航空引擎制造商之列,与通用电气和普惠公司齐名,在欧洲更是无人能敌。
在目前的国际航空引擎市场,不管是民用飞机,还是军用飞机,罗罗公司的产品都能占据到很大的市场份额。那些咱们比较熟悉的航空巨头,像什么欧洲空客,美国波音,湾流宇航,法国达索等等,那都是罗罗公司的客户。罗罗公司制造的飞机引擎,被广泛地应用于这些公司的飞机之上。
其中在民用市场比较出名的有空客A350和A380系列客机,波音777和787系列客机,而在军用市场则是有着“台风”战斗机、B-52轰炸机以及V-22鱼鹰直升机等等。
航空引擎作为飞机的“心脏”,是一种具有高技术门槛的精密机械。一般来讲,如果是在工业领域没两把刷子的话,压根就不敢涉足这一领域。所以航空引擎也被称作是“工业皇冠”,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水平。
由此可见,拥有着罗罗公司这等航空引擎巨头的英国,在工业圈子中的地位怎么都不会低。
当然罗罗公司仅仅只是英国发达工业的代表之一,类似的这种工业巨头在英国其实还有不少。
比如在汽车制造领域,英国曾经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汽车强国,著名的汽车牌子一大堆。除了前面提到的豪车代表劳斯莱斯以外,还有路虎、宾利、阿斯顿马丁、捷豹等等,几乎清一色都是豪车品牌。不夸张地讲,英系车在豪华、性能等领域上几乎是达到了这个时代的最高水平。
虽说他们在后续的发展过程,大都走上了劳斯莱斯了道路,成为了别人家的产业。但哪怕是剩下的那点渣渣,也足以笑傲全球了。比如英国的迈凯伦集团,在超跑这个圈子里,那也是如雷贯耳的存在。其代表作迈凯伦F1被许多车迷誉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跑车。
再比如生物制药领域,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和阿斯利康公司实力雄厚,长期上榜全球医药公司“TOP10”,妥妥的行业巨头。现在咱们国内医院有很多药品,其实都是他们家研发生产的,比如代肺癌靶向药物泰瑞沙,糖尿病治疗药物安达唐,都是出自阿斯利康。而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希瑞适和替诺福韦酯,则分别是国内首个获批的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和抗乙肝病毒治疗一线药物。
还有半导体领域,英国的ARM公司乃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这家公司虽说一颗芯片都不造,但它却主导了芯片的世界。因为他们玩的是芯片设计,而不是制造一颗芯片。目前全球超过9成以上的芯片制造商,包括高通、苹果和三星等一大批半导体巨头,芯片都是基于ARM架构。
放眼当今世界,能够在半导体领域和ARM公司一战的企业,也就英特尔和AMD。
另外在日化领域,英国还与荷兰搞了一家叫联合利华的公司。关于这家公司许多人可能没听说过,但它却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当前咱们国内超市货架上摆的许多商品,像什么奥妙洗衣粉、金纺护理剂、力士沐浴露,清扬洗发水、中华牙膏等等,其实都是他们家的。
除了联合利华,英国与荷兰还合作搞了一家石油公司,叫做“壳牌”。目前壳牌石油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加油站开遍了全球,就连咱们平时在马路边上看到的那个壳牌加油站也是他们家的。
事实上英国最厉害的并不是工业,而是服务业。在这个圈子里面,英国更是大牌云集。
比如英国的金融巨头汇丰集团,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之一,业务遍及全球。咱们印象中那个制霸香港金融服务领域的汇丰银行,其实就是英国汇丰集团旗下的一家公司。
英国最大的保险公司英杰华集团吗,如今是世界第五大保险集团,业务遍布全球30余个国家。他们家的寿险和养老险产品在欧洲几乎找不到对手。
英国的电信巨头沃达丰集团,现时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讯网络公司之一,在全球拥有大约3.33亿用户,实力堪比咱们的移动联通。
英国的超市巨人特易购公司,目前是世界三大零售商之一,在行业内的实力地位仅次于沃尔玛和家乐福。以前咱们在国内逛的那些乐购大卖场就是他们家的,不过现在都已经被收购了,改叫华润万家。
在英国,类似的这种名气不大但实力豪横的企业品牌还有很多,这里咱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查一查。
总的来说,如今英国虽然是衰落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旧有着很丰厚的家底。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英国,更不要拿自己的无知去嘲笑别人的低调。还是那句话,玩归玩,闹归闹,别拿五常开玩笑。人家英国现在好歹还是联合国五常之一,不容小觑。
先暂时不说品牌,说说那些人类离不开的东西吧:
劳斯莱斯航空发动机
阿司匹林
先进武器制造公司(美军几乎每只军舰的火控系统的供应商)
联合利华(你家旁边最近的超市里绝对有该公司旗下品牌产品)
雷达
滚筒式洗衣机
还有一个个人觉得最牛的英国制造:共产主义
马克思现在还躺在北伦敦。正是在这个国家,资本论得以出版,试想换在当时其他哪一个国家能得以出版?
很多啊,EY安永,Barclays巴克莱,渣打银行,BTGROUP英国电信,PRUDENTIAL保诚,LLOYDS劳埃德,TESCO乐购,Rolls-Royce,IHG洲际酒店,Diageo帝亚吉欧,Rolls-Royce劳斯莱斯,Bentley宾利,JAGUAR捷豹,AstonMartin阿斯顿·马丁,MINI,Astrazeneca阿斯利康,BAE系统,精密国际,百安居B&Q,Dulux多乐士,Durex杜蕾斯,ARM,Chivas芝华士,联合利华(UNILEVER)、Dettol滴露,DUNLOP邓禄普,Castrol嘉实多,LOTUS路特斯,McLaren迈凯伦,Sotheby's苏富比,Christie's佳士得,英国航空,Intertek天祥,皇冠假日,AlexanderMcQueen,JimmyChoo吉米周,Barbour,JoMalone祖玛珑,COSTA咖世家,RoyalSalute皇家礼炮,Ballantine's百龄坛,BSI英标,AVIVA英杰华,Compass康帕斯,Dewar's帝王,Cow&Gate牛栏,Cadbury吉百利,AQUASCUTUM雅格狮丹,MAGNUM梦龙,Clarks其乐,HunterBoots,Macallan麦卡伦 ...
本质上就是因为无知吧,或者说狂妄自大。总觉得我们国家最近几十年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国力增强了,就是世界强国了,其他国家不是经济危机了,就是衰退了,颓废了,通货膨胀了,等等。
这些人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真正的实力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对“西方阵营”的强大实力有深刻的了解和认知。
其实英国的实力绝不可小觑,老牌帝国主义,在我们国家还是穿长袍马褂的时候,英国的海外公司,殖民地遍布全球,黄金,珠宝,各种财富滚滚流入大英帝国本土,
忘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全球贩卖鸦片的情景了嘛?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它的品牌可并不少,只不过是因为被美国盖过了风头,就像全世界都知道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却对第二个登陆的人并不熟悉,当时英国就是凭借自己的工业生产能力而逐步壮大起来,最后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并将全世界变为英国产品的倾销地和廉价原料的生产地,而那个时候就诞生了许多英国品牌。
英国品牌种类还是很多的,囊括了汽车,日化,箱包,汽车等众多领域,比如联合利华公司,原本这是一家荷兰人造奶油公司和英国想找公司合并成的一家公司,荷兰负责食品加工,英国方面主要是负责洗涤用品。
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开始逐渐引进外国品牌,这个时候联合利华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从1986年到1999年,十几年间联合利华就创立了14家公司,投资近十亿美元,后来随着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美国还收购了不少的本地企业,仅是联合利华投资的商品,就可以开一家像样的超市,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比如咱们常见的夏士莲,力士,中华,奥妙,清扬,多芬等,从个人护肤到洗发,清洁产品等都是联合利华出品,大家对联合利华不是很熟悉,只是它因为进入中国太久,而且因为收购了众多的品牌和公司,产品的名字不一样,大家觉得不是一个公司的东西,其实这些都有联合利华的股份,大家可以看看家里那些瓶瓶罐罐儿的洗发膏沐浴露等,在下面都会有一个联合利华的说明,有时候在广告中也会提到是联合利华出品。
在汽车领域,英国原本也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但是 它卖掉了除迈凯伦以外几乎所有英国的汽车品牌,原因就是价格比较高,英国人民比较高傲,自认为是贵族,在汽车制造方面也走的是奢华路线,许多工艺仍然坚持用手工的方式,并融入了许多艺术因素,力求便捷和享受,所以汽车的附加值增多。而这种车价格因为比较昂贵,结果就导致了它很难在喜欢亲民价格的老百姓占主要地位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许多英国汽车品牌被收购也就情理之中了,像捷豹,宾利,MINI,路虎等被德国和印度公司收购,但是仍然有许多汽车品牌的研发中心是设立在英国的,所以英国科技没那么菜。
在奢侈品方面的,博柏利就是其中的代表,由于深受皇室青睐,所以英国女王曾经给他颁发过一枚皇室御用的徽章,虽然并不是专供英国皇室的贡品,但却也保证了普通人可以拥有和皇室一样的享受,只不过价格有点儿高,一款丝巾的价格普通的还要3000多一条,贵点儿的六七千的也有,大小比我巴掌撑开也大不了多少,现在突然觉得房价没那么贵了。现在它主要生产丝巾,风衣,雨衣等,因为坚持高贵的风格路线而成为一个永恒的品牌,你们也知道奢侈品有多赚钱了,想想法国吧,那么多奢侈品品牌都能支撑起法国的整个经济了。
英国其实还有许多比较著名的牌子,只不过因为一些比较现实的原因。英国品牌要么被收购,要么收购人家的本土品牌后,名字太多不容易辨认,导致大家对英国有些许误会,觉得它没有什么代表品牌,其实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英国虽然没落了,但是其基础还在,很多英国传统的老牌子也依然属于高奢品牌,所以英国其实能力还可以。
(本文由风云一点通原创)
英国全球知名品牌不比中国少,英国石油、汇丰银行、葛兰素史克、劳斯莱斯、捷豹、路虎、联合利华、英国牛栏、mini这些品牌大部分中国人都听过,或者在使用它们的产品或服务。(mini汽车)
在2018年世界品牌500强中,英国有 42 个品牌上榜,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法国。而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上榜品牌只有38个,排在第五。
之所以我们感觉英国知名品牌不算多,或许有几个原因。
第一,英国对华贸易规模不够大,很多中国人还没有使用它们的产品或服务。2017年,英国与中国的双边货物贸易额为734.1亿美元。其中,英国对中国出口215.4亿美元。这个对华出口规模和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相比,小得多。 2017年中韩贸易额2802.6亿美元。其中,韩国对中国出口1775亿美元。这两个数字分别是英国的7.8倍和8.2倍。
Burberry、Mulberry、登喜路、Paul Smith、Aquascutum这些英国时尚品牌有多少中国人听过,又有多少中国人使用过?像登喜路是英国很有名气是奢侈品牌,创立至今有100多年时间了,旗下产品有:服饰、皮具、香水、山地车等。(登喜路)
第二,英国的制造业萎缩非常严重,导致大量品牌凋谢或者被收购。最常为人熟知的品牌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科技领域,比如制造业的华为、英特尔、可口可乐,科技领域的微软、谷歌、阿里巴巴。偏偏英国在制造业和科技领域现在都不行。2018年英国制造业增加值仅有2500亿美元,占GDP比重不足9%。这个比重在发达国家汇总是比较低的。日本、德国都在20%左右,美国也有12%。英国制造业在萎缩,大量品牌被收购,包括mini、捷豹、路虎都被他国收购了。
英国的品牌的确是不在普通大众太出名,因为很多都超出了一般人的消费水平,这可能是主要原因。
这里边简单介绍一下几个我知道的,但是根本买不起的品牌。
巴宝莉服装,邓禄普轮胎,莲花汽车,阿斯顿马丁汽车,捷豹汽车,宾利汽车,罗斯莱斯汽车,路虎汽车,迈凯轮汽车等。
其他的日用品的品牌也很多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当前几年朋友送我一盒立顿茶,我才知道立顿是世界上最大的制茶企业,而不是我们中国的某个企业。我们中国是世界产茶历史最悠久,产量最多的国家,也是喝茶人数最多的国家。因此以前我还一直以为世界最大的制茶企业在中国。据说100多年前立顿偷学到了中国的种茶和制茶技术,首次以企业化经营管理形式,利用人类现代文明技术,大规模种茶,生产茶和销售茶。100多年来,与时俱进,根据不同人们的口味喜好,市场的各种需求,不断创新。直到今天,生产出来了多种适合不同人群的茶!而我们中国还在固守传统技术的种茶和传统工艺产茶,现代化企业经营发展晚了人家好几十年。立顿很值得中国学习,我们历史上引以为傲的传统产业,被别人学到,发扬光大了,然后排挤中国,占踞世界市场,变成了他们国家引以为傲的产业!
18世纪的英国是世界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带领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这一时代英国的工业产值占据了世界工业总产值的40%。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发源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已在欧洲大陆和北美广泛传播开来。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都已基本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70年代起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中美、德等国取代英国开始领跑。
19世纪8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第一名的位置被美国取代,20世纪初英国又被德国反超而屈居第三。这一时期俄国和日本也在经历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后迎来了工业化发展的高潮。上世纪40年代原子弹和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开启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如今全世界真正能玩转工业化的其实就是中、美、俄、英、法、德、日七国。
目前联合国对现代工业体系的分类包括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而中国现有的工业体系已涵盖全部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中国因此成为全球工业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事实上目前欧洲最顶级的10个鞋子品牌中有9个是在中国生产的。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就几乎没中国人生产不出来的东西,然而中国人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东西却被贴上了外国标签。
多年来我国一直强调要打造我们的自主品牌、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实现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在七大工业强国中美国有雅诗兰黛、蒂芙尼、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肯德基、麦当劳等品牌;法国有爱马仕、香奈儿、路易威登、兰蔻、圣罗兰、纪梵希等品牌;德国有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西门子等品牌;日本有松下、本田、丰田、索尼、东芝等品牌。
其实英国作为一个老牌工业化国家其实也有不少国际大品牌,只不过国人对英国品牌接触得相对较少才会觉得很少听说英国品牌。英国的品牌种类囊括了汽车、日化、箱包等众多领域。比如联合利华公司就是一家荷兰和英国合并成的一家公司:荷兰负责食品加工,英国方面主要是负责洗涤用品。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初联合利华曾一度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夏士莲、力士、奥妙、清扬、多芬等从个人护肤到洗发的清洁产品都是联合利华出品。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早的联合利华收购了众多的品牌和公司,所以形成了多种不同的产品名称。这就不熟悉的人感觉这些产品可能不是一个公司的东西,然而实际上现在市面上很多清洁产品都是联合利华出品。英国在汽车领域也有劳斯莱斯、宾利、陆虎、捷豹、阿斯顿·马丁等品牌。
然而近年来英国卖掉了很多自己的汽车品牌:捷豹、宾利、MINI、路虎等被德国和印度公司收购,但目前仍有许多汽车品牌的研发中心是设在英国的。英国在酒类方面有芝华士、皇家礼炮等品牌;在服装方面有巴宝莉等品牌;在电器方面有戴森等品牌。我们之所以感觉英国的品牌相对较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英国对华贸易规模不够大;二是英国制造业所出现的萎缩现象。
2018年中国人在境内外消费奢侈品的总金额约为7700亿元人民币。这其中法国的奢侈品牌最受中国消费者青睐:香奈儿的口红、迪奥的香水、爱马仕的包包、法式大餐、法式香槟......这些不仅为法国创造了可观的利润,而且成为了一种代表法国形象的国家软实力。现在很多人一提起法国巴黎的第一印象就是浪漫时尚。这样的固定印象是如此深刻,以致于英国品牌在法国面前显得黯然失色。
2017年英国与中国的双边货物贸易额为734.1亿美元。这其中英国对中国出口215.4亿美元。这个对华出口规模同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比起来要小得多: 2017年中韩贸易额约为2802.6亿美元(其中韩国对中国出口1775亿美元)。中国人购买英国产品远远少于购买美、法、德、日、韩等国的产品。这当然在客观上造成中国消费者对英国品牌相对更为陌生。
英国是世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研发基地之一。英国在金融、电子等产业上相比法、德等国更占优势,然而在农业、传统制造业等领域却处于萎缩状态:2018年英国制造业增加值仅有2500亿美元(占GDP比重不足9%)。日本、德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20%左右,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有12%。英国制造业的萎缩导致捷豹、宾利、MINI、路虎等品牌都被他国收购了。
目前英国在全球七个主要工业化国家中属于制造业萎缩比较严重的国家。在全球七个主要工业化国家里目前只有中国的工业体系是最完整的,相比之下其他六国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产业空心化现象: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普遍将本国的制造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只把利润丰厚的高科技产业留在本土。相比之下英国需要比其他国家加一个更字。
事实上英国在文化传播方面具备很多国家所不拥有的软实力优势:截至2014年8月英国共有约1350种报纸,7000种周刊和杂志,这其中不乏《每日快报》《每日邮报》《每日镜报》等国际知名的刊物。英国广播公司、路透社、英国独立电视台、泰晤士报等国际知名媒体的存在使英国具有极强的文化传播能力。严格意义上目前所谓占据国际主流舆论话语权的主要就是英、美两国的传媒巨头们。
007系列、《哈理波特》、《古墓丽影》等英国影视作品在全世界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在文化传播能力上英国算得上是世界一流,甚至完全具备同美国分庭抗礼的实力。美国人总爱把自己标榜为自由世界的“灯塔”,然而事实上美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在相当程度上是对英国模式的借鉴。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政制度起源于英国,股票、债券等近现代金融工具也是从英国向全球蔓延的,工业革命同样诞生于英国。
尽管这些都已成为历史,然而这也意味着我们今天所身处的这个世界其实被打上了深刻的英国烙印——毕竟迄今为止英语还是世界通用语言,伦敦依然还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有人说今天国际社会的很多游戏规则是美国人制定的,然而实际上美国人在制定这些游戏规则时几乎都参考了英国的经验。英国也在这一过程使自己的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世界各地。
英国的世界级品牌在各个领域可是不少了,别忘了,这个国家只有六千多万的人口,差不多是中国一个大省的人口。
这些品牌的背后都有很多历史和背景故事,它们成名的初衷都是为少数贵族服务的,所以不需要大规模生产,重“质量”不重“数量”。后来他们走向国际化,恐怕跟亚洲国家逐渐发达,对奢饰品的需求量猛增,而带动起来。
英国作为老牌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实力各方面其实都处于全球前列,但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英国貌似没有什么知名的品牌,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这只是一种认知错觉而已。
实际上英国也有很多全球知名的品牌,我们就来盘点一下。
劳斯莱斯可以说是全球最顶级的豪华汽车之一,每一部车售价最少都达到几百万以上,普通人根本买不起,目前很多富人的座驾都是劳斯莱斯。
不过从股权关系来看,目前劳斯莱斯已经不再是英国的品牌,而是变成了德国的品牌,早在前几年就被宝马给收购了。
当然劳斯莱斯除了汽车知名之外,实际上他还有另一个业务非常知名,那就是航空发动机,劳斯莱斯(可能网友习惯叫罗罗)是全球三大航空发动机之一,目前很多民用航空发动机都采购自劳斯莱斯。
宾利也是全球十大豪车之一,深受广大富豪的喜爱,目前宾利普普通通一台也得两三百万以上。
只不过跟劳斯莱斯一样,从股权关系来看,宾利目前已经不是英国品牌,而是德国大众旗下的一个品牌。
路虎也是全球比较知名的一个品牌,虽然目前已经被印度的塔塔集团收购了,但是它的生产基地仍然在英国,仍然延续着英国一些生产工艺,所以仍然受到很多富豪的认可。
阿斯顿马丁是非常知名的一个跑车品牌,在全球跑车界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前段时间还被中国吉利给收购了7.6%的股权。
提到路特斯,可能很多人并不太熟悉,但它是全球三大跑车品牌之一,生产基地在英国,只不过目前已经被中国企业吉利给收购了。
MINI其实也是非常知名的一个汽车品牌,他原来是属于英国品牌的,只是后来被宝马给收购了。
捷豹虽然没有劳斯莱斯,宾利,路虎那么知名,但其实在全球范围内,也有很多粉丝,尤其是英国女皇生前非常钟爱这一个品牌。
迈凯伦也是英国一个跑者品牌,最近几年受到很多网红的追捧。
以上我们所提到的这些都属于汽车品牌,由此可以看出英国在汽车品牌方面的底蕴还是非常深厚的。
只不过过去几十年英国很多汽车品牌经营都不太乐观,甚至长期处于亏损,所以很多豪华品牌最终都逃脱不了被卖的命运,目前很多品牌都已经被卖给其他国家企业。
当然除了汽车行业之外,实际上英国在其他领域也有不少知名的品牌。
壳牌是英国最大的一家企业,也是全球非常知名的一家石油巨头,2022年壳牌以2726.57亿美元营收排在世界500强的第15位。
乐购是全球三大连锁超市之一,仅次于美国的沃尔玛和法国的家乐福,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有零售店,2022年乐购集团以842亿美元营收排在世界500强第126位。
而且乐购在中国也有很多业务,最巅峰时期,在中国的门店数量达到115家。
汇丰银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最近几年,因为一些特殊的争议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但抛除争议不说,汇丰银行其实在全球范围内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提到联合利华,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这个品牌,联合利华其实是总部在英国的一家日化巨头。
大家平时所使用的很多日化产品和冰激凌都属于联合利华的,目前联合利华在全球有400多个品牌,旗下品牌包括Dove多芬、LUX力士、CLEAR清扬、Hazeline夏士莲 、POND'S旁氏、Vaseline凡士林、OMO奥妙、中华牙膏、金纺、和雪路、梦龙等等。
葛兰素史克是全球十大制药公司之一,旗下有很多知名的药物,在中国也有不少药品在售卖,比如大家所熟悉的百多邦、新康泰克、舒适达等等都是葛兰素史克旗下的药品。
太古集团可能没有那么知名,但是目前在香港、上海、成都等很多地方都有业务,很多项目都是由太古集团开发的。
当然太古集团最厉害的地方并不是地产业务,而是南方所生产的大部分瓶装可口可乐都是由他们负责生产销售的,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
力度集团这个可能有点冷门,不关注的大宗商品的人可能不知道,但是提到铁矿石,相信大家对力拓集团都不陌生,目前力拓集团是全球最主要的铁矿石供应商之一,在全球铁矿石市场有很大的话语权。
ARM,对于这个名字很多人也不太熟悉,但是在芯片行业,我相信大家对这个企业都不陌生,目前很多芯片框架都是基于ARM框架给设计起来的,也就是说大家手机、电脑所使用的很多芯片就是使用ARM的框架。
对于一些家居爱好者,相信大家对戴森这个品牌都不陌生,很多吸尘器、吹风机,比较高端的都是购买戴森的。
当然除了我们上面所提到的这些品牌之外,实际上英国还有不少知名的品牌,比如登喜路、巴克莱、沃达丰等等。
总之,虽然目前英国的整体实力大不如前了,但是经过多年的积累,他们仍然有很多知名的品牌,只是大家没有去关注而已。
比如根据2021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数据显示,美国占据500强中的198席,法国、日本、中国和英国分别有48个、46个、44个和37个品牌上榜,由此可以看出英国知名品牌还是比较多的。
本文由作者:用户2531112598.5 于 2023-06-22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722311905366507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