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客观评价陈赓的历史功绩,两次出国作战,为什么大将中只排第四?> 正文

客观评价陈赓的历史功绩,两次出国作战,为什么大将中只排第四?

一句话描述其经历:黄埔军校一期学员,曾经救过蒋介石,参加过南昌起义,在中央特科独当一面,天下第一旅旅长,率部队从华北打到雷州半岛打到昆明,出国协助越南抗击英军,到朝鲜和联合国军队作战,创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58岁逝世……
  • 伍豪照片集伍豪照片集
  • 2023-06-22
  • 134
  • 共18人回复
鬼谷再下山
「鬼谷再下山 」发表看法
2023-06-30

陈赓入党早,军事能力和刘伯承平阶,在国共将帅中排名前二!若南昌起义后便上井冈,元帅前一前二的存在!比林彪、陈毅要显要得多!后又到鄂豫皖根据地任总参谋长,徐海东是其手下。因负伤,伤愈后才到中央苏区,去后担任步兵学校校长,干部团团长,抗战时期是我军最能打的将领,没有任何人超越其丰功伟绩!解放战争中又横扫大半个中国,独一无二战无不胜的真正战神,广州吓跑余汉谋,和平解放云南,穷追围歼蒋军笫一的白崇禧!后又被胡志明亲自要求去越南,凭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大败法军。又马不停蹄奔赴朝鲜战场,替彭德怀指挥作战,若陈赓不去越南,肯定是抗美援朝笫一总指挥,彭总就不用去了,因为陈赓的军事能力高于我军任何人。在朝鲜战场上,陈赓一到我军伤亡立减百分之七十,巩固所有海岸线,让美军无法在任何一处登陆,坑道战让敌人损失惨重,从寸步难进到灰心丧志,兵无斗志。然后服从中央安排又为成立哈工大呕心沥血,直到病逝。陈赓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战绩辉煌,是我军的常胜将军!只所以沒成为元帅,根本原因就是沒到井冈,晚到中央苏区的原因!

躬耕南陽
「躬耕南陽 」发表看法
2023-07-01

单论实际作战职务及所直接领导的战役及成果,综合评价,在十大将中,陈赓可以排在粟裕之后第二位,何以故?

一:如果按这样排,由于徐海东,抗日中后期因伤病退出作战指挥,(缺习整个解放战争)如一定授于大将,应排到第九位,(强于许光达,为什么?毕竟许即使放进上将,也挤不进前三);

二:单看战功,黄克诚应略逊一点,黄克诚军政双优,偏政,且陈赓在最高统帅部知名度更高;

为什么排到第四?

一:徐海东在最关键时刻(对朱毛并不熟悉),高度绝对让中央红军领导,绝对服从,让刚到陕北的中央红军,在徐海东坚决支持下,终于渡过“零下1500度”的寒冬,在陕北燎原……,他排第二,是主席亲定,后面大将翻不过的;

二:那实际就是三四名之争了

坦诚的讲,黄陈二位,怎样排都有道理,即黄三或四;或陈三或四;都没问题,为什么?

一:从第五萧劲光到许光达这六位大将无论如何是超越不过黄陈,

二:唯一有一拼的萧劲光,在四野系统,战功资历方面,黄萧似乎差不多,但萧不如黄最大的原因,在抗战阶段,萧在后方,黄在前方,解放战争,在四野,总体差不多,平级,但黄多了一个创建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头衔(下面干部第一个提出进军东北战略的军事干部),从东北到四野,总的来说,黄排序在前;而二野最能打的扛把子是129师系统的陈赓;

结论三四名只能是黄陈!

为什么黄排第三?

一:陈赓最大的问题在于,南昌起义后因伤到上海养伤脱离一线指挥三四年,再回来时候,林彪等原来他的下属,超过了他。这一停顿,导致陈赓与十元帅的差距拉开,让陈赓只能进大将梯队,

二:五大野战军系统(含华野聂部),最能打的是四与二野,四野系统有黄萧谭(罗瑞卿应算林系统,华野),二野有陈赓,(打的最好);

三:黄的优点:整个武装革命时代,黄在林系统,发挥的最好,战功居前位,最关键的黄克诚的战略眼光,比如不该三打四平,甚至越级到主席,请示不打四平;向主席发电,抗日后,主席与重庆和谈,坚决反对,和谈无果,……;向军委致电,挺进东北,抢占东北,经略东北,东北是全局……;从这些看出,黄最大的优点战略眼光,在十大将中,黄克诚多了一个解放区创建人之一的头衔(东北),尽管在东北(军区)排序中林罗谭刘,的谭曾一度排到第三位,放在长远的林系统四野,黄才是排第一大将。(刘亚楼缺席太多,属空降,至少十五大将名单刘亚楼未入选;

综上四野排名(林罗系统)第一黄克诚,军政双优,政尤优,二野系统(刘邓系统)军事职务战绩排名第一的陈赓pk;黄克诚惨胜,黄陈属于瑜亮之争,既生瑜,何生亮?但黄陈这种天才的瑜与亮不是争,是和是合,共同扛起了中华民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精彩!因为他们等伟大将帅的合力,建立了一个伟大的新中国,她的名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漠胡杨3951
「大漠胡杨3951 」发表看法
2023-07-02

答:做为“黄埔三杰”的陈赓大将,与徐向前元帅同为黄埔第一期的同窗。其传奇的一生,真可谓在国、共所有将领中,独树一帜,令世人尊敬!

陈赓大将做为我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可谓是战功卓著。那为什么在1955年的大将军衔评定中,屈居第四位呢?这主要与我党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平衡“各个山头”的战将(人员),有很大关系。其次,与评定过程中的“硬性指标”有直接关系。咱们先来看一下前三位大将的履历。

粟裕大将,做为与“林总”齐名的兵团指挥战将,一同与陈毅元帅,并实际亲自指挥了“淮海战役”等大大小小的战斗,为新中国的解放和建立,真可谓功不可没啊!帥才也,位立大将之首,此乃实至名归!

徐海东大将,做为“黄麻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和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在红军长征时,便是红十五军团的军团长。做为陕北根据地的代表人物,他与朱老总一道,为新中国的建立,真可谓劳苦功高啊!

黄克诚大将,做为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后又随“林总”共同指挥了“辽沈、平津”等大大小小的战役(战斗),这样一位我党的有功之臣,排名大将第三位,也在情理之中。

看了以上三位大将的简历,您便能理解陈赓大将,为什么会屈居第四位的原因了吧!

zj史海拾贝
「zj史海拾贝 」发表看法
2023-06-26

实事求是地讲,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党中央、毛主席对元帅、大将的人选是非常慎重的,经过反复讨论、酝酿、比较才决定的。陈赓大将虽然是黄埔军校毕业,还有两次出国作战,战功卓著,但以他的资历、职务、贡献等等,排在第四位是恰如其分的。前三位分别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

我们单从他们四位大将在不同时期的任职上就可以看出,

△红军时期,粟裕,未参加长征,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任红十军团参谋长、浙西南游击挺进师(四百余人)师长、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司令员。徐海东,长征时,历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等职务。黄克诚,长征时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陈赓,长征时任红军干部团团长。

△抗战中,粟裕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浙区党委书记。徐海东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黄克诚任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陈赓任129师386旅旅长。

△解放战争中,粟裕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黄克诚任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徐海东因病疗养。陈赓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新中国刚成立,粟裕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黄克诚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陈赓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

△徐海东虽然缺席解放战争,但在授衔时,毛主席说:徐海东对革命有大功,必须授大将,而且排在第二位。

蓝关飞雪
「蓝关飞雪 」发表看法
2023-07-01

能让李云龙下跪的人,排第四是低了。

不过政治追求的是平衡,只有小孩子才比大小。

十大将里边,陈大将论资历排前二,论亲疏排第一,论功绩排前二。

粟大将解放战争时期功劳太大,简直是逆天了,如果不是前期资历太浅,元帅都可以争一争,评第一大将没有问题。

红25军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在秦岭深山建立根据地,发展壮大陕北根据地。作为25军的核心之一,徐大将在关键时候无条件服从中央,可以说是救驾之功了。

功高莫大于救驾,徐大将排第二是主席亲自提点的,徐大将自己都感觉给高了。徐海东也是一员猛将,不幸的是长征途中头部中弹留下后遗症,如果抗战时再多刷点战绩,说不定还能更进一步。

黄大将了解不多,好像职务方面一直不低于陈大将。

陈大将博学多才,履历丰富,可惜没有早点牢牢占住一个山头。

从另一个角度看,陈大将是周公的铁杆,跟朱、毛关系都不错,可以说是核心领导眼里的自己人。有时候遇到难题不好平衡,只好委屈一下自己人了。

四川达州人
「四川达州人 」发表看法
2023-06-22

呵呵。

第一呢,1952年干部定级,陈赓是行政第4级,也就是军委委员级。这个级别在1955年基本授予大将。

第二呐,陈赓比较亏。

亏在哪?

1927年南昌起义,陈赓是营长。同时期的林彪,排长。粟裕,班长。可惜陈赓随后受伤,被迫脱离起义部队,到上海治疗然后跟周公干特科。这给耽搁了。

1931年9月,陈赓被派到鄂豫皖根据地担任318团团长,12师师长,1932年9月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1个月(此时的四方面军还不能算兵团级)后又受伤,到上海治疗被捕,逃出来到中央苏区担任第一步兵学校校长,1934年10月长征担任干部团团长,到陕北后1935年12月才任红一师师长。所以红军时期的陈赓,也就是一个师级干部。

而他的同学徐向前,1927年南昌起义的时候只是工人自卫队队长,1929年6月派到鄂东任31师副师长,1930年春是红1军副军长兼红一师师长。1931年春任合并后的红4军参谋长,7月任4军军长,11月成立红四方面军,任总指挥。战场晋升比后方工作的晋升更快。

资历上陈赓吃亏了。级别很难跨越,若非西路军,徐向前应是129师师长,实际担任副师长。陈赓还算提拔,成为386旅旅长(旅长对应红军的军/军团级)。这二者的差异就不说了吧?

而1955年授予元帅要参考山头。徐向前是铁定的红四方面军代表,王树声就是大将的代表。陈赓只能是386旅,陈谢兵团的代表了。

秀才69805106
「秀才69805106 」发表看法
2023-06-23

陈赓同志确实两次出国指挥作战,一次在朝鲜,另一次在越南,每一次作战都能发挥战斗的技巧,当初在黄埔军校一期,蒋介石在档案中写下,有通共,不能带兵,后被陈赓同志看到之后,对蒋介石很反感,一心一意跟共产党干革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发挥他的军事智慧,出色完成了战斗任务。

晚风轻语2013
「晚风轻语2013 」发表看法
2023-07-01

那时中国刚从战争中走过来,所有指挥员都是打出来的,靠得是自己的能力。朱德是总司令,彭德怀是副总司令,是共产党军队的缔造者。南昌起义才是个连长的林彪,一路走来,走到了他的师兄,他的教官的前面,靠得就是杰出的指挥能力。陈赓在黄埔军校时就是“黄埔三杰”之一,历经战火的磨炼,也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大将中排第四是符合他对党和国家的贡献的。

随风起舞心自在
「随风起舞心自在 」发表看法
2023-07-01

排第几重要吗,全部的元帅大将都没有他的全面能力,为人风趣 能文能武,个人才能突出。毛主席喜欢,蒋介石也喜欢。

最后为中国组建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大学。当初这所大学是把全国一流的教师都集中的。被拆散的五所大学都是全国重点,很多老师出自清华北大。我也是这五所学校中的一所毕业的。攀岩附贵的说,陈庚还是我的老校长?

天方生活
「天方生活 」发表看法
2023-07-01

陈赓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著名的将领,他在两次出国作战中都表现出色,为国家立下了显著的功绩。他曾率领我军在缅甸战场上与英、美、印军作战,多次获胜,被誉为“缅甸之虎”。此外,他还在解放战争中指挥中原野战军参加了平汉、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然而,陈赓在历史上的地位并不是最高的,他在大将中只排第四。这主要是因为他在职业生涯中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例如他曾经与一些高级将领产生矛盾,导致在一些关键的战役中无法得到他们的支持;此外,他在部队指挥上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对敌情不够了解、在决策上显得过于谨慎等等。这些缺点和错误使得他在军队内部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也使得他的历史地位相对较低。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在中国军事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大树咨询师
「大树咨询师 」发表看法
2023-06-27

为什么陈赓大将中只能排第四?要知道排第一的是粟裕啊,后面‬是‬徐海东、黄克诚、陈赓。粟裕‬是‬解放‬战争‬的‬最大功臣‬之一‬,而‬徐海东和‬黄克诚都是‬师长‬出身跟随‬部队‬战胜‬艰苦最战役‬,解放‬前‬军衔‬‬级别‬都比‬陈赓‬高‬,要‬明白‬其实‬还有‬比‬陈赓‬更有‬资历‬的‬还‬排在‬第‬四‬后面‬,只是‬陈赓‬的‬表现‬实在‬是‬出众‬,黄埔一期‬最‬出色‬之一‬,意志‬坚定‬一直‬追随‬正确‬的‬道路‬。难道‬有人‬认为‬陈赓‬放‬大将‬第一‬把‬粟裕‬比下去‬?还是‬要‬把‬陈赓‬放‬到‬元帅‬,而‬把‬其它‬元帅‬‬抽‬换掉‬?所以‬我‬个人‬看法‬是‬陈赓‬用‬自己‬的‬生平‬表现‬已经‬是‬做到‬最优秀‬了‬,陈赓‬大将‬第四‬位‬那是‬真的‬超级‬厉害‬,粟裕‬是‬解放‬战争‬的‬指挥员‬,而‬陈赓‬是‬听指挥‬的‬,指挥员‬现在‬排‬大将‬第一‬,那‬还有‬什么‬异议‬的‬呢‬?你‬说呢‬

幸运老辣椒
「幸运老辣椒 」发表看法
2023-06-28

其实你仔细想想就能想明白,其实在部队中,是最讲究论资排辈的。陈赓虽然是黄埔一期毕业的,但是有一段时间他并没有在前线带兵打仗,是在上海作为中共中央特科情报处的负责人。而在他在上海期间,相对于他的学弟,黄埔四期的林彪。却在八一南昌起义后跟随朱德,上了井冈山。 依靠着过人的军事素养。在对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战争中屡战屡胜。至第四次反围剿胜利时,林彪已经是红一方面军一军团总指挥,和彭德怀率领的三军团是当时,乃至红军长征期间,最能打的两个军团,其二人也被并称为红军的双子星座。

你想想,在红军长征以前回到中央苏区的陈赓,可以说在反围剿作战中“寸功未立”,让他去直接指挥当时的红军部队别人肯定不服,这样就会严重地影响战斗力。但是对于陈赓的资历和其在黄埔军校所受到的正规军事教育,不管是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是相当认可的。所以在红军长征期间担任了红一方面军的干部团团长,该团也相当于护卫中共中央的卫队。在遵义会议后,毛泽东主席确认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实际领导后的第一仗土城之战中,由于情报失误,误判了当时川军郭勋祺部的真实实力。造成了红军中央纵队(中共中央的别称)被川军包围,危急之下就是陈赓率领红军干部团解围。

到了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时期陈赓担任八路军120师386旅的旅长。建立了太岳根据地,解放战争期间,掩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渡过黄河出兵豫西,成功的牵制了国民党的军队,为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站稳脚跟起到了关键作用。

所以说在当时授衔时,由于元帅就十位,以当时陈赓的资历和战功是根本不可能被授予元帅军衔的。而在大将军衔里,第一位,毫无疑问的,必须是粟裕,因为粟裕是第三野战军实际的领导人,而淮海战役主打的也是粟裕的三野。第二位是被称为“徐老虎”的徐海东,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如果没有徐海东率领的红25军接应和当时给中央的5000大洋(当时的红25军一共才有8000大洋),这5000大洋对于中央红军来说,无疑于救命稻草,起到了雪中送炭续命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徐海东的5000大洋,中央红军能否在陕北立足都不好说,更不要说后来的发展壮大,即便是后来当毛泽东回忆起当时的事情都是这样说滴。所以说,别看后来徐海东没有再打什么仗,但是他这一功可以说是对中国革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排在大将第二也是实至名归。

第三位是黄克诚,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是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在国共合作前已经是红军的总政治部主任了。级别比当时的陈赓高。

所以说陈赓在大将中排第四也是比较合适的衔级。属于是中上。

延边高考志愿填报
「延边高考志愿填报 」发表看法
2023-06-29

陈赓是应该授元帅的,军事能力在彭德杯林彪之上,刘伯承之下。军事能力排列为:粟刘徐陈朱彭黄林叶贺聂,陈赓的能力很强,但是他并没有一直在军队里发展,早期在中央特科是杰出的多面手,贡献也很大。个人认为元帅排列应该是朱彭刘贺徐粟(陈赓)林聂叶。

MDZ云开曰出
「MDZ云开曰出 」发表看法
2023-06-24

客观评价,单论战功和军事能力陈赓大将胜过好多元帅,最近有一种说法:伟人麾下五虎将就有陈赓大将。当然评定军衔并非只论军功和战力。

在大将中单论军事能力和军功陈赓大将应排在第二,排在粟裕大将之后。陈赓大将两次出国作战也是伟人和军委对陈赓大将军事能力的肯定。出国和世界头号强国作战可不是儿戏,必须优中选优,能中选能。

在大将中出国作战首选粟裕大将,可惜经过长期艰苦作战,粟裕大将积劳成疾,六次负伤,身体状况不允许,其次必选陈赓大将,虽然陈赓大将英年早逝,身体也不是很好,但当时尚可出国作战!

排在第二的徐海东大将,人称徐老虎,主要表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后因伤病原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基本缺席,仅土地革命战争的功绩就很难超越,况且徐海东大将身为红四方面军的干部,却以大局为重,在特殊时期始终维护和服从中央领导,还创建了陕北根据地。

排在第三的黄克诚大将长于战略,眼光独到,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确定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并且决定派遣十万大军和几万名干部进入东北。这一战略决策,是黄克诚首先提出并由中共中央决定的。仅此一项就功莫大焉!

行者
「行者 」发表看法
2023-07-01

看看前三位就知道陈赓屈居第四的原因了

1、十大将军排名: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

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粟裕只能委屈了。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

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2、十大将军排名: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

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3、十大将军排名:大将——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他的战绩、资历与别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这一点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4、十大将军排名: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张永科38
「张永科38 」发表看法
2023-06-22

题主所问也代表了不少人心中的想法,而要作出全面详细的回答,恐怕要有几万字的长文才能讲明白!限于篇幅,只能从整体对比和特殊因素方面加以说明。

(一),关于陈赓与徐海东和黄克诚的任职简历,网友在回答时说得很明白,故在此不作重复。单论陈赓的1才能,并不在彭德怀等元帅之下,抗美援朝时,我军进攻受阻伤亡过大,补给方面也令人担忧,是陈赓提出:“既然打进攻战不利,何不打防御战?以守代攻,必能扬长避短大获全胜!”志愿军采纳此建议后,不但减少了伤亡还屡屡获胜!在这一以守为攻的战略方针指导下,我军建地下万里长城!最后,美军只好在停战书上签字!

陈赓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战功赫赫,其军事才能有目共睹,那为什么大将只排第四呢?

(二),粟裕原报授衔元帅,是他本人考虑资历等原因百般推辞→于是就排成个元帅尾大将头!看来陈赓排大将第一是不可能了!

(三),为什么排在黄克诚之后呢?首先指出,大家公认:黄克诚虽戴近视镜,但却是个极有战略眼光的将才!①抗战刚结束,黄克诚立即上书中央必须大举进军东北→强调东北的战略地位!并具体指出去东北必须带枪带棉衣!他亲自带3万5千人去东北,为创建西满根据地立下大功。②黄克诚抓经济工作有绝招很内行!整个东北联军的后勤补给全是黄克诚负责!→没有充足的补给军队在前线能打胜仗吗?他的后勤工作经验曾在全军推广!③天津解放后任天津市长,后又调湖南任省长…黄克诚有不少战略观点与中央不谋而合!排大将第三位当之无愧!

(四),现在主要问题是徐海东为什么排第二。徐海东杀法骁勇!蒋介石曾出十万大洋要徐海东的人头!由他带领的红25军这支娃娃军,一路过关斩将,最先长征到陕北,但自1940年养伤一直到1955年授衔时有十多年没

参加作战,那为什么排大将第二呢?这就是我在文章前面说的特殊情况!!!!!

就实话实说吧:授衔工作有一项重要的程序就是毛主席最后审批圈阅!!!!!

①按元帅授衔其中一条是资历,彭德怀带红五军上井冈山有资历,排第二。贺龙是南昌起义总指挥,又创湘黔川鄂根据地!又带红二六军团独立长征到陕北,元帅虽排第五,但元帅授衔号却排的是第1号!朱德才排第4号!

②林彪没有创建自己的军队,抗日战争中自平型关大捷后,一直在苏联养伤,打辽沈战役时开始拒不执行毛主席先打锦州的布署!毛主席发怒发了四A电报后,在罗荣桓和刘亚楼劝说下,才执行打锦州的战略布署。那为什么排第三?

毛主席在井冈山受排挤时,没人敢接近毛主席,林彪和谭政亲自去看望毛主席并带去200大洋!

在毛主席与张国焘分裂党中央的斗争中,张国焘仗着王明和张浩这两位共产国际代表能给他撑腰!没想到张浩→也就是林彪(林育荣)的堂兄林育英,支持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电令张国焘取消临时中央!林育英→张浩立了大功!(这当然与林彪支持毛主席有大关系)

③中央红军刚到陕北,困难重重,从报纸上看到有刘志丹的红军后算有一点希望。陕北地脊民贫物资匮乏!红军刚到,贫无立锥之地!是徐海东借给毛主席5千大洋,又派人送去医药,被服!解了燃眉之急!毛主席说曾评价徐海东:“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临别时,毛主席握住徐海东的手说:“这就好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一定要在陕北建立个巩固的根据地!”正因为以上原因,虽徐海东百般推辞→但毛主席始终不允!必须排大将第二名!

还有,当毛主席看到少将授衔表中,报皮定均是少将时,毛主席想到皮定均带一旅之师七千多人掩护中原野战军突围后向东进转战千里,全建制带到华东解放区!立即批到:皮有功,少晋中!”这样,皮定均就被授予中将军衔!看到这里,就应该知道授衔时,虽有具体的条件要求,但其中有不少特殊情况,也在考虑之中……以上是为陈赓为什么排第四之梗摡…

非凡风声Pg
「非凡风声Pg 」发表看法
2023-06-30

说起陈赓,人们只知道他打战有一套,而且还救过蒋介石的命。其实,在众多的中国共产党的将领中,陈赓大将是个多面手。

他早期赴苏联学习特工,回国后曾在上海中央机关干保卫工作。是周恩来的得力干将。

在抗美援朝后期,志愿军正是采用了陈赓大将的“坑道战术”,才使得43天的上甘岭战役最终取得胜利。

至于陈赓大将为什么排第四,这另当别论。

小蚂蚁爱写作
「小蚂蚁爱写作 」发表看法
2023-06-25

陈赓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杰出将领,他在解放战争中表现突出,参加过两次出国作战。但是,尽管他的历史功绩骄人,他在大将中只排第四,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陈赓的历史功绩,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他生于湖南省岳阳市,1940年参加了八路军,194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他历任兵团副政委、军政委员会主任、兵团政委、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战斗将领。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出国作战中,陈赓担任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助理、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他指挥协调了许多战役,展现出了非凡的指挥才能。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战争胜利,为国家和人民赢得了荣耀。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次出国作战中,陈赓担任了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和指挥员,直接参与了越南战争,也为越南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然而,尽管陈赓在历史上的功绩令人敬佩,他在大将中只排名第四。这个排名是根据军衔、年龄、职务、功勋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定的。

首先,军衔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解放战争期间,陈赓只获得过少将军衔,这使他的排名受到了影响。此外,他在军队中的职务也不是最高的,这同样对他的排名产生了影响。

其次,陈赓虽然在两次出国作战中表现出色,但他在其他战争中并未担任过领导职务,这也导致了他的排名不高。同时,在赤化运动中,他被批判过,这也让他的排名受到了影响。

综上所述,陈赓在历史上的功绩是难以估量的,他的两次出国作战为国家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但他的排名只是以多方面因素综合评定的结果,不能单纯地以排名高低来衡量他的价值。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