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我生气又觉得好笑的一件事,是2019年70周年国庆大阅兵的时候,我们单位一个女博士生说的一句话,简直令我大跌眼镜。
那会儿我刚从部队转业到新单位工作,因为是新人,就被安排为了单位集中观看国庆大阅兵直播的代表。各个部门也安排了几个代表,集中在大会议室统一收看国庆直播盛况。
各部门的人都是按照编制序列挨着坐的,所以我边上的人也就是隔壁部门的人,平时办公室也都挨着,所以相对还熟悉一点。
坐在我边上的一位大姐,是北京某国内超一流大学(985中名列前茅)毕业的法学博士生,戴着一副眼镜,一看就是比较斯文和有文化素养。
可是就在分列式结束,各类武器装备开始陆续登场亮相的时候,她问了一个问题,让我大跌眼镜。在各类雷达车出场的时候,她对着我们问了一句话:为什么这些车的车门,还有车上的东西都印着个“八一”的五角星啊?这是哪个武器制造商的商标吗?
听到她这句话,我当时真的有点震惊了,真是被问得哑口无言。这已经不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问题了,而是缺乏基本常识的问题了。
可能是因为我曾经是军人,对我军的建军历史和一些军事常识比较熟悉,而普通老百姓在这方面接触不多,不了解也很正常。
但是你作为一个国内超一流大学毕业的博士生,连我们国家军队最基本的标志都不认识,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了啊?“八一”南昌起义应该在初中历史课就学过的吧?
后来我还是很耐心地给她解释了这些标志,还顺便告诉了她我军的军旗和各个军兵种的军旗都是什么样的。
也许是我这个退役军人有点太较真、太自以为是了,可我始终认为,普通老百姓、小朋友们不知道情有可原,但作为一名高材生,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这点常识都没有,实属不该!
太多了,比如说林彪的死是飞机失事,可是现在最多的传说是给导弹打下来的。这些无辑之谈,只能骗骗那些军盲。那是50年前那个时候的防空导弹能打到蒙古国的温都尔汗?这里距离中国有好几百公里,现代的防空导弹能够打这么远?就更加不要说战斗机所携带的空空导弹了。这个就算科技发达的今天都做不到!还要导弹不能爆炸,飞机是比较完整的。这样的谣言到现在为止还有市场,这得是多么烂!
典型军盲言论一:林总的座机是周总理下令用导弹打下来的。
纠正:第一,以那时中国的导弹水平,绝对不可能打掉飞入蒙古温都尔汗的飞机,隔着好几百公里呢。第二,周总理在军队中拥有崇高的威望不假,但当时他没有军职,怎么可能下达这样的命令?何况飞机上的人在当时是中共中央副主席。
典型军盲言论二:核大战会瞬间毁灭地球。
纠正:大言不惭。全世界所有核武器同时爆炸,也只是给地球挠痒痒,只不过,人类倒是毁灭了。要毁灭地球,所需能量必须超过地球的引力结合能量,即相当于520万亿亿吨TNT爆炸所释放出的能量。目前,全球核武器总当量为14.6亿吨TNT。如果要炸毁地球,需要大约260亿亿枚广岛原子弹,注意,是“亿亿”。很多时候,一颗陨石砸下来的能量都是核武器总当量的很多倍,更何况地球还经受过多次更大规模的小行星撞击。放心吧,我们的地球母亲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不要拿烟花爆竹吓唬她。
典型军盲言论三:周总理不是军事家。
纠正:周总理是中央权威认定的仅次于毛主席的排位第二的伟大军事家,军事统帅级别的人物。
典型军盲言论四:诸葛亮军事才能差。
纠正:武庙十哲之一,冠绝古代军事谋略领域的“隆中对策”,以曹魏九分之一的国力,打得司马懿只能拼寿命……你说他军事才能差?被毛主席评价为“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之右者”的李二,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是倍加推崇,你能比他懂军事?
典型军盲言论五:目前中国军事力量在全世界排第三。
纠正:抗美援朝之后,中国军事力量就已经稳居第二了。真正的军事力量,不是武器杀伤力的简单叠加。当然,我们与美军有差距,问题在于科学界能否出现爱因斯坦级别人物,这个也要承认。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是独一无二的,是最终要稳居第一的。
简单的说个例子吧!
我们平时都接触不到战争和武器,所以总叫嚣着打仗,尤其是美国。最近就有一位胡砖家说,中国应该尽快把核弹头增加到1000枚以上…得到了不少网民的认可呢!
首先核弹头一枚的造价,这位砖家肯定没算过,然后每年的维护保养费用,这位砖家也没算过,然后弹头造出来,怎么扔呢?这位砖家也不管,先造出来再说,威慑对方!可是这位砖家忘记了,现在如果有核战争,都是核覆盖打击,也就是一波流了我们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二次核反击?相信我,导弹基地发射一次以后不会给你第二次发射的机会,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有了核弹头,有那么多载具吗?一个东风快递需要多少钱?况且我们还没有核动力航母,不需要研制吗?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军费是漂亮国的六分之一。拿有限的钱做无限的事?这是不是一个悖论?
可能某位砖家一个月挣一千块钱,非要和一个月挣六千块钱的斗富,才能显示出自己的爱国情怀吧!
从九零年的一直到现在,我大概听到的军盲以及存疑的言论(分辨不出,所以存疑,尤其是第八条,真的可行吗?)
一:
某甲:“中国该打仗了。我都愁得慌。”
某乙:“为啥?”
某甲:“建国快50年了吧?生产了那么多子弹,那么多手榴弹。”
某乙:“你的意思不打仗浪费喽?”
某甲:“是啊,是啊,那么多子弹不打仗你不觉得浪费吗?”
某乙:“嗯嗯,有道理!”
我说:“不会过期吗?不打仗也生产不了那么多吧?”
某甲某乙同时暴怒:“你懂什么?看你的大风车去!”
二:
“知道原子弹吗?手掌那么大小的原子弹,就能把咱们省给磨平了。”
三:
“美国有隐形飞机,咱们的歼八也不错,100个打它1个还打不过?”
(当时我想吐槽,100个瞎子又怎么打得过一个眼明手快的武林高手呢?你根本就看不见人家怎么打呀?怕被骂,忍住了。)
四:
“那些将军旁边执大旗的最倒霉,两只手端着旗往前跑,也没有兵器,第一个死的就是他们。”
(这应该是被电视剧影响了)
五:
初中语文老师,特别正经的跟我们科普。
“侵略中国的假如换成是德国,中国真的可能三个月就亡国了。原因很简单,德国的机械化程度太厉害。 ”
当时我深信不疑,现在想想老师忽略了中国多山地形。
六:
“打日本的时候为什么不训练一群狗呢?一群狗一起上,漫山遍野的跑,咬死他们!”
七:
“怎么可能呢?大炮能发射导弹?坦克炮那个小炮管能发射导弹?”
八:
21世纪00年代,小报盛传的中国超级核武器计划:北星之光。
具体的内容忘记了,刚刚在百度上搜索,这个消息,居然上了百度百科??
“在进入大气层前,第一级弹头将分离主体高速下冲,第二级弹头则逐渐减慢速度,进入大气层后主弹体将放出干扰弹头,第一级弹头将高速插入地下,第二级弹头会在约100米的空中爆炸,几乎同时潜地核弹也会爆炸。两者汇合的冲击波将会是单弹头爆炸时所产生能量的5到10倍,并且各分导弹头将会对各分散目标进行攻击,而且可能是生化一体的打击。从而使一枚核弹对同一目标进行了三重打击。北星之光的三种攻击模式。……”
奥利给的来了:
“如果成功,一次攻击,半个美国瘫痪。”
…………
军迷们真的应该感谢局座张召忠大人,整个九零年代,那个火炮上舰,全面落后于美帝,解放军最弱的时候。
不管是美国发展多么厉害的高科技武器,被局座三言两语之下,就能暴露其缺点。
厉害的来了!!!
暴露器缺点后,局座表示,我军可以利用现有的武器装备……还能“讨些便宜”。
当然,“讨些便宜”没有直接说出来,但,绝对能让你感觉得到。
一张巧嘴呀,跟特朗普有一拼(手动滑稽)
局座真心不容易,要不然军迷心态早就崩了。
北京市报刊亭
有时候军盲的产生,某些军报“功不可没”,尤其是《国防时报》,这是一份神奇的报纸。在报刊亭还盛行的年代,可以说是众多军事类型报纸里面,还算客观权威的。
但,也避免不了有些渣渣呼呼的特点。我一直以为是“灭日屠美”的铁血网印刷的,后来才知道是正规的成都军区出版的。
十几年前,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军事类报纸,光从封面的标题,看得就像我这样的男孩子小军迷热血沸腾,当时还和同学一起购买来着。买了一两次,尽管年纪小,也觉得过于离奇,在那个网络不甚发达的年代,对于军事也不怎么感冒了。
我上初中时(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位姓谢的政治课老师上的一节政治课我至今记忆犹新,在说到中国军事力量时,他居然说中国目前有东西南北四大集团军,分别把守中国四个方向,军委邓主席亲自带领中央集团军坐镇北京,听得我们一群初中生一愣一愣的,现在想起来,这位谢老师到底是欺当时信息不发达胡编乱造还是乱骗我们这些小孩!!
个人觉得如果有军盲话题排名的话,那么有几个是肯定榜上有名的。一,96台海危机我们的导弹都打偏了,因为美国人干扰我们的gps信号。恐怕这些人就不知道惯导这么一个东西。二,南联盟大使馆被炸是因为地下室里有f117的关键系统。f117被击落后所有的残骸全部是敞开参观,搞的自己跟南联盟关系多好一样,人家关键东西不自己留着或者给俄罗斯,而必须要给我们一样,建议这些人去现在的塞尔维亚去看看,座舱头盔等关键部件都在展览馆里,要是因为有个部件就炸使馆,那巴基斯坦因为沉默鹰都不需要存在了。三,朝鲜的核弹是中国支持给的,你当巴基斯坦和伊朗是吃好饭的。人家比我们跟朝鲜关系好。四,中国军队藏了很多先进武器都没有装备,就等开打的时候拉出来。平时都不接触,开打时哪来的战斗力。五,一有威力的时候,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就经常到美国岸边巡逻。傻吗?打个巨浪要跑人家岸边干什么?再者说日至今日不也经常南海对吧,大家都懂吧!
多了去了。
一、北洋水师在大炮上晾晒衣服。一开始我也信以为真,但后来看了老照片上那离甲板三米多高的炮管子,我就呵呵了。
二、核武器会毁灭地球。一开始我也是信以为真的。后来看到,说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万亿吨TNT当量,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心一下子释然了。如今人类造过的威力最大的核武器是苏联的“大伊万”,5000万吨当时。即便所有的核武器都按照“大伊万”的标准,全球的核武器加起来,爆炸当量也没有10万亿吨。100万亿吨当量都没能把地球毁灭,咱们造的那点核武器对地球来说不过是挠痒痒。当然了,如果大家都扔核武器,最后被毁灭的是我们人类文明。
三、美国一关闭GPS,全世界的导弹都成瞎子。也不知道这么无脑的言论是谁先发明的,简直要笑死人了。要知道,GPS是美国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部署,1993年才全球组网成功。而导弹则在二战末期就已经登上战争舞台了。1944年的时候,德国就开始使用V1、V2导弹袭击英国、比利时等国了。1959年10月,我国就用进口苏联的萨姆2防空导弹击落蒋军的RB57D高空侦察机了。1958年,台湾的空军就用美制“响尾蛇”导弹击落解放军的米格17了。1967年,埃及就用“冥河”导弹击沉以色列的军舰了。这个时候,GPS还没影子呢。
我要提的某个军盲,相信很多人都认识,甚至也会让很多人感到意想不到,话说这个人怎么会是个军盲?
但事实上,他还真就是个军盲,也正因为如此,他在多年前才会高开低走,由一个知名的军事军旅剧导演,变成了烂片导演之王!
这个人就是十几年前著名的军旅小说作家——刘猛!
由于时间上的凑巧,十几年前笔者上大学的时候,恰好是刘猛创作小说的巅峰期,并且部分小说开始转入连续剧拍摄,所以笔者也算得上是刘猛早期的书迷和影迷。也正因为如此,在刘猛还没有因为《我是特种兵》系列而爆火之前,笔者就已经看清了刘猛的水准——就是一个没当过兵的人,凭着自己的个人想象和意淫,创作了一部又一部完全不靠谱的所谓军旅作品。
1、小说狼牙,没有拍摄成连续剧,但《我是特种兵》系列借用了小说中的诸多剧情。
小说讲到1996年,我方派出一支特种兵小组参加国际爱尔纳侦察兵大赛,大赛的第一天是侦察兵武器展示的交流环节,而我方携带的所有单兵枪械全部没有配备瞄准镜,理由是:当时的我们没有狙击步枪,也没有配备具有瞄准镜的步枪。
刘猛当年在宣传自己的时候,曾经声称自己扎身基层部队多年,既然强调自己在基层部队呆过。那么刘大导演能否解释一下,七九狙击步枪有没有瞄准镜?八五狙击步枪有没有瞄准镜?在1996年,这两款步枪难道不存在吗?
如果你强调这两款步枪不是专业的狙击步枪(子弹依旧是常规步枪弹,而非专用的狙击子弹),这还勉强能让人接受。可这两款明明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装备的武器,你却在小说中设定成1996年我们还没有装备具有瞄准镜的枪械,这说得过去吗?
别说专业的军人,这种小说内容连一个业余军迷都骗不过!
2、小说刺客,改拍成连续剧《狙击生死线》。
小说的一开头,就直接让所有读者五雷轰顶!两名歹徒抢劫银行并劫持了银行大厅的顾客和职员,并企图寻找机会逃跑。外围的警方为了解救人质,他们派出王牌狙击手韩光来对付这两名罪犯。
看清楚!只有韩光一个狙击手,上级让他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去狙杀两名劫持人质的罪犯。刘大导演能不能告诉我,这个上级的脑袋得进了多少水?会让一个狙击小组去执行狙杀两个目标的任务?你确定第一个目标中枪倒地的同时,第二个目标不会立刻开枪?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对于这种劫持事件,警方至少得出动两个狙击小组才能完成任务。必要时甚至更多,因为要从不同角度来寻找狙杀罪犯的最佳时机。
可我们这位自称是扎身基层部队多年的刘猛却硬是不知道!
更无语的是,他创作的诸多军旅小说,专业的军事知识介绍少之又少,甚至在一些战斗场景的描述中,相关内容完全是一带而过,显然作为作者的刘猛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写。更雷人的是,他的每一部小说中竟然几乎都有大量羞涩的性描写,并伴随着大量的言情戏份。这哪里是军旅小说?完全是披着军事外衣的琼瑶剧。
正因为他的知识面实在是不专业,当他转做导演的时候,同题材的影视作品的质量也是差之又差。《狙击生死线》和《冰是睡着的水》没有引起太大水花,《我是特种兵》第一部虽然让他打了一场翻身,但随后几个续篇一部比一部烂,甚至连吴京加盟都没能救活他,苦撑了几年之后,刘猛的导演生涯也只能戛然而止。
想更多的创作军旅作品,想法是好的,可你也得有相应的本事啊!
我最不能忍受的是,有人说一旦中日再开战,用原子弹把日本炸沉。说这种话的人不知是高估了原子弹的威力,还是低估了大陆板块的扛击打能力。
日本的国土面积有将近四十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广东或者于十个台湾那么大,想要把日本炸沉,那得多大当量的核弹?
人类虽然造出了核武器,但与大自然的威力相比还差得远,随便一个地震就能抵得上成百上千个核弹的威力,日本常年发生地震,七极以上的地震都习以为常,甚至还发生过十级大地震,这么大的破坏力都没把日本岛震沉,区区几枚核弹能把日本炸沉?
不要说中国的核弹不能把日本炸沉,即便地球上所有核弹放在一块,也未必能把日本炸沉。陆地不是漂浮在海上的薄板,下面还有很厚的机构层,不是随便就能下沉的。
退一步讲,即便能炸沉,那么大威力的核弹放量,得产生多大的辐射,对我国的影响得多大?炸沉日本我们怎么生存,跟小日本同归于尽?
现在我最多见到的军盲不是武器方面性能的不了解,是对现代战争缺乏认知,他们认为现在战争跟二战一样,就好比中日钓鱼岛争端,就有人说,舰船把钓鱼岛围起来,再架起大炮就行了,我想这种言论没个十年脑血栓是真的是说不出来,现在人缺乏对现代战争的认知,因为他们现在不知道现在战争都是如何打的。
某部神剧,有个桥段:
段奕宏饰演的教官问学员:一战时期德国最好的坦克是什么?
有个学员站起来回答:谢尔曼。
段奕宏补充道:对!谢尔曼M1,每分钟射速350发,穿甲、燃烧、爆破瞬间完成。
当时看到这个桥段,差别没笑死。因为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坦克是不可能达到每分钟350发的。再说了,这世界上也没有谢尔曼M1这款坦克啊!谢尔曼,是美军二战时期M4中型坦克的名字,而M1则是美军现役主战坦克,名叫艾布拉姆斯。
电视剧里有很多,比如著名桥段,讲谢尔曼坦克的,射速每分钟350发,燃烧,爆破,穿甲瞬间完成。
还有某电视剧里对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军队使用枪的描述,说是英军使用的是后膛装五连发的枪,能打五百米。实际上,1840年第一次鸦片英国人用的是前膛枪和燧发枪。
著名历史发明家,音乐人矮大紧同志在某期晓说里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军一个排守山顶,解放军一个团去进攻山顶。一个排能守的山顶,这一个团是要怎么在这山里展开?相反,一座山能让一个团的兵力展开,那这一个排怎么守得住?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人非常认真地对我说,我们造出了冷弹,只要打到敌人的阵地上,瞬间产生零下三百多度的低温,把敌人全部冻死。我实在没忍住,说知道零下二百七十三点一五度是绝对零度吗?
我刚参加工作,在洛拖704分厂,一个熟人问我是造什么的,我说造坦克的,他说你们造的坦克能翻身吗?我惊奇的说哪里有会翻身的坦克,他信誓旦旦的说,你们造的坦克太落后了,现在先进的坦克都可以翻身的。我晕。
一直以来,互联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
说的是志愿军能赢美军,靠的是人海战术。
离谱的是,还真的有人信。
自从这玩意发明以来,就再也没有军队用人海战术了。
马克沁重机枪
重机枪怕的就是你人不够密集。
而且对面是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啊,打仗是不计成本,不心疼弹药消耗的。听过范弗里特弹药量么?
比如,上甘岭战役中,美军一共发射了190万发炮弹。而上甘岭有多大呢?3.7平方公里,不到2公里见方的地方。平均下来,每平方米承受70发炮弹以上。人海?怎么玩?
军盲可能不知道啥叫“三三制”。
这种战术队型,可以保证一发炮弹下去,不会一个班都阵亡;一发手榴弹下去,不会三人小组同时阵亡。三人小组,以一人为主攻,两人为助攻和掩护。
1972年中美建交后,双方军事人员互访,美军就向我们请教过三三制的问题。
除了三三制,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看家本领还有两样,那就是“迂回穿插”和“坑道作业”。
大规模的迂回穿插让志愿军可以出其不意地出现在美军的后方,形成包围圈。然后就是可以实现集中优势兵力,歼其一部。这套在国民党身上玩得滚瓜烂熟的战术终于也让美国人尝尝了。比如,最著名的要数志愿军38军113师的三所里战役。14个小时,长途奔袭72.5公里,最终提前美军5分钟抢占高地,把美第9军给包了饺子。因此,38军被彭总称为“万岁军。
坑道作战则是充分利用了朝鲜多山的地形,让美军的机械化和空中优势发挥不出来。上甘岭战役就是坑道作战的典型之战。
总结得比较简单,欢迎大家补充。
说两个流传甚广一直到现在还在军盲(迷)中口耳相传的吧。
1、世界上只有中国装备有30枚现役氢弹,其他国家的氢弹因为不易长时间保存都销毁了,而我们的氢弹独特的于敏构型可以长时间保存。
事实是,于敏构型确实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具有相对优势的氢弹架构,这得感谢于敏老先生的超级巨大贡献,但并不是说国外没有这种构型的氢弹就因保存费用高而销毁了。
现在核大国的核导弹上的弹头其实都是氢弹,如果如军盲鼓噪的那样,请问动辄几百万吨当量的核武器难道用的是核裂变方式的原子弹?原子弹是有临界质量限制的,绝不可能做到那么大当量!即便是做成多个原子弹叠加,那几十上百吨的重量火箭也载不动!
所以军盲不要相信这种无知的话,一开始持这种论断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2、由于少将刘连昆叛变泄密以及美军关掉GPS信号,导致“梧桐”计划功亏一篑。
刘连昆被发展为湾湾间谍这是事实,美国关没关GPS先不说,就说中国的导弹一个重要的潜在目标就是漂亮国,所以说导弹离开美国的GPS就掉大海里的人,脑子是个好东西,你想要吗?
科普一下,导弹可不是你现在的手机导航,离不开GPS卫星定位(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北斗)。导弹的制导方式很多,主要是惯性制导,GPS才多少年,导弹尤其洲际导弹在没有GPS的年代早就有了,怎么没见掉大海里?
再说,如果仅仅因为一个少将叛变和所谓GPS制导关闭就破坏了梧桐计划,那军盲也太把战争当儿戏了。
每次战役都有预备队,发起战争时,不仅有预备队,更是有完备的战争预案,各种突发的不利因素都要考虑到。
另外,说句让军盲“黑脸”的实事求是的话,50年我们当时如果一鼓作气,的确有梧桐的能力和机会,当时也的确有具体计划和部署,后被朝鲜战争打乱。
但以两岸当时的军事力量对比,特别是美军航母舰队的干预和可能的军事介入,我们当时还真没有这个绝对的把握和实力。
而且当时我们正在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正处于关键阶段,仅仅一个“李登辉窜访美国”,湾湾并没有公开宣布态度,还不足以让大陆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冒着经济建设发展被打断、停滞的风险和代价去进行“梧桐”。
以上原创回答,码字不易,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感谢支持!
指导员是个军盲,给我们上政治课,恰好台海危机我国演习发射导弹。指导员给我们讲,看到了吗,我们国家的导弹有多先进,我们是竖着打,要是直接找准横着打,就打到台湾岛那边了,打到日本去了。我们执勤由手枪换成带刺刀的八一杠长枪。这家伙给我们教育,“这刺刀是有毒的,见血封喉,千万要小心。”
那年发生很多奇葩的事,白宝山网上称其为中国第一悍匪,以后可能历史都这么记载,我说狗屁第一悍匪,完全可以最短时间抓获他。
本文由作者:用户2530401945 于 2023-06-17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847295502330003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