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为什么宁愿在体制内拿4千也不愿意去私企拿1.5万元的工资呢?> 正文

为什么宁愿在体制内拿4千也不愿意去私企拿1.5万元的工资呢?

第一,体制内肯定是现在最稳定的铁饭碗。只要你不犯错误,几乎是不会被辞掉的。那有些时候就算你把领导得罪了,他也很难把你给开除。但是私企完全不一样,私企是老板说了算。 第二,体制内有各种隐形的福利,这是私企不具备的。比如体制内的五险一金。是严格按照上一年的工资上限来交上,但私企五险一金呢?多数是按照最低档来交的,即使你在私企年薪二十万,还真没准儿,谁比谁多! 第三,体制内还是有人情味的,朝九晚五下班后又没特殊的一些事务,领导绝对不打扰你。而且,周末双休。各种法定假日。什么带薪休假全都是完善的,而私企肯定就不是了。 第四,就是在婚恋市场有一条鄙视链,公务员永远是婚恋市场上的香饽饽。
  • 半老徐娘不及你半老徐娘不及你
  • 2023-03-29
  • 35
  • 共15人回复
洒脱百灵鸟qH
「洒脱百灵鸟qH 」发表看法
2023-04-07

春节的时候,我的外甥开着一部迈巴赫来我们家串门,并强烈要求我坐上他的车,带着我上高速路转了一圈,真的很舒服!平稳,宽敞,顶级的音响,真的很享受。

吃饭的时候,外甥问我,现在的工资是多少?

我回答他,我在体制内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官至正科,曾经是某局的局长,但是我的工资才是四千多。有图为证:

他听说我才这点收入,对我甚是可怜,便对我说:“表叔!你干脆辞职去跟我混!我现在搞房地产,刚刚从银行贷款三个亿,不会亏待你的!”

我也是开玩笑说,你能开多少工资给我。

他说,现在就缺一个专门跟政府联系的秘书,给我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吧!月薪3.5万,还有奖金。“你那台开了十多年的破卡罗拉也该换了!你看,我才工作七年,就开上顶级的迈巴赫了,你有文化,肯定吃得开!在我那,一年你就可以开上宝马了!”

我笑笑,没有答应他。

他问我为何?

我说,一,我浸润在体制内多年了,体制内干什么?每天都是学习啦!写先进典型材料啦!汇报啦!我已经和市场隔离多年了,现在下海,已经不会游泳了,不淹死才怪。二,现在的房地产你是知道的,正处在风口浪尖上,我不知道你那三个亿还不知道怎么花完呢!

他说,没事,现在我病了,银行行长都要去医院看望我!他洋洋自得:“我现在是有花不完的钱,还不完的债!”

我笑了笑:“到时你破产了,我去哪里讨生活?!”

我说,三,我是一个有情怀、有使命感的人,赚钱,并不是我人生的意义,为人民服务才是我的使命。

他听了摇摇头:“真的是老学究。”

我说:“老学究有什么不好?我一杯茶一张报纸就可以惬意地过一天。”

所以,作为体制内的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题主,体制内的人为什么放着1.5万甚至是更高的工资不要,而宁愿守着一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

我们浸润体制内多年,已经完全丧失了在市场中竞争的能力。现在下海,只能淹死!现在市场很不稳定,随时有破产可能,还是体制内稳定。体制内工作还是相当轻松的,一杯茶一张报纸过一天。

仙女山的惟愿
「仙女山的惟愿 」发表看法
2023-04-08

以前的我总觉得国企跟私企没什么区别,是我肤浅了。

首先,国企没有私企那么拼那么累,工作相对来讲,比较轻松些,而私企竞争激烈,节奏快。

再者就是国企虽然月薪不高,但是劳保和各种福利待遇非常好,五险一金缴费基数也是按高的走,有的国企年底奖金是非常可观的。

在私企要么是高收入人群,能攒下不少????,若是普通员工,到了退休时,未必能有普通国企员工领的多。

退休笔记
「退休笔记 」发表看法
2023-04-06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为什么宁愿在体制内拿4000元,也不愿意去私营企业,拿15,000元的工资呢?其实这样的问题是很常见的,并且很多人也确实会选择在体制内的工作,并不愿意选择私营企业单位。虽然说私营企业单位每个月的月收入水平。看似是非常高的,能够达到15,000块钱,这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收入,一年下来也至少会达到18万元以上的水平。

但是,我们都知道民营企业也好还是私营企业也好,如果不是世界500强类型的大型企业单位,它实际上在经营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会导致破产倒闭,裁员的问题出现,而且这发生在民营企业的概率,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大的。所以很多人,其实他是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那么也就不愿意进入到民营企业单位去工作了。

而在体制内工作,虽然说从表面上看,仅仅只有每个月4000块钱的收入。但是体制内的工作有一个特征,它的特征就在于除了工资待遇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额外收入,比如说奖金福利,收入,比如说一些节假日的福利收入,再比如说年终目标绩效考核奖金,甚至包括年终奖金等等之类的额外收入,那么这些收入都是不计算在工资之内的。很显然,体制内的收入水平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不错的,甚至来讲,体制内还能够做到长期稳定,这一点私营企业是无法比拟的,所以说很多人愿意选择体制内,而并不愿意选择私营企业。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一股清流留不住
「一股清流留不住 」发表看法
2023-04-05

这个东西很好理解啊,

你所讲的这种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家里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如果你家里的年收入一年不超过三万,或者五万块,你还会去体制内吗?家里有一定的经济条件,说白了就是不指望你挣钱养活一大家子人。你自己过得舒服过得开心就可以了,那为什么不去体制内呢?

而且,我们必须承认的是,体制内真的是没有下限的,或者说下限很低。你20多岁和五十多岁,虽然说你的体质与能力发生了变化,但对于体制来说,变化却不大。

私企就不一样了,私企虽然没有上限,但是它的下限确实真实存在的,而且很真实。从20多岁,熬到40多岁,50岁,领导告诉你,你可能不太适合这份工作,你能怎么办呢?

不要老是说福利,在体制内的谁看的上那点福利。最重要的还是活的舒服。

法律人小东东
「法律人小东东 」发表看法
2023-04-04

体制内适合大部分人,但不适合所有的人。大部分人为什么原因在体制内待其实最主要就是稳定,私企虽然工资高,但是当你不能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时候你就会面临下岗的风险。大部分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没有相关的一技之长,在私企1个月1.5万元算比较高的收入了,需要加班加点,拿着自己的生命在搏,到了35周岁以后内那个时候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那时候你各方面精力和能力都在下降,这个时候你就面临裁员的风险。

而在体制内收入4千多,单位有食堂,有些好的地方还有公租房或者单位分房(比较便宜),这些开支就少了很多,同时年底各种补贴福利加起来,在18线城市一个月平摊下来也差不多6-7千元,公积金1-2千元,平均一个月差不多9千元,每两年调整一次,工资只会涨,算下来一个月1万元,在小县城又是双职工的话日子过的也还挺可以的。1个月将近1万元;在私企1个月1.5万元,扣掉住房、吃饭等所剩无几了。

所有为什么大部分人热衷体制,追求稳定,细水长流;私营企业不确定因素太多;当然有一技之长或者想挣大钱的不建议去体制;同时如果你家庭非常非常的穷也不建议去考体制,因为你需要快速通过经济去拜托你的命运,甚至家族的命运,因此体制适合普通人或者家庭比较优越的人。(仅代表个人观点)

Excel与会计
「Excel与会计 」发表看法
2023-04-04

我当年在国企下班的时候还在装,只要是同事看到我,就一句话:你怎么还不走?在私企的时候,有一天要是准点下班了,人家会问:你是下班了还是去干什么?

我现在所在的私企,老板要是不爽,随时随地骂人,骂的那个话很难听。不管你是总监级别,还是小喽喽。我当年刚进国企犯了一个大错误,财务总监把我带到集团董事长面前,董事长对总监这样说:出了问题不要紧,一要及时补救,二是要找出错误的原因,是你总监没有教好,还是其他原因。

我们董事长副厅级市管干部(计划单列市),又是厦大研究生毕业,见到每个员工都会客客气气打招呼,而且还会为员工谋福利。国企的年终奖都是很高的,有一年我们拿了6倍的年终奖,因为利润太高,董事长说不如再发现金,搞个贡献奖。

我现在这家私企,每年的年终奖不到一个月工资,老板要一直拖到年后四五月份了才会发,因为这期间只要有人离职,她就不用发奖金了。

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家里条件比较好,如果遇到我们这种老板,很多人会受不了,进入国企或者事业编、公务员单位会更好一些。

阿尚青子自由写作人
「阿尚青子自由写作人 」发表看法
2023-04-02

人们宁愿体制内“混”,也不愿私企里干。

再者,同样一个人,体制内拿四千月薪,私企里其实远远拿不到一万五。此数字对比有些夸张。

经过这几年的疫情波动,人们更加偏向于安稳长久。私企即使月薪两万,也远远安稳不了。没准儿一半年就被裁撤、解聘。

况且,公务员都明白,体制内远不止月薪四千。还有这补助那福利,您懂的。

作者阿尚青子。

熬夜赶图的罗工
「熬夜赶图的罗工 」发表看法
2023-04-07

这个我觉得可以从人性的角度来思考

现在这个社会基本已经解决温饱问题了,那么就会有更高的追求,我概括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

物质层面包括房子车子各种奢侈品等等,精神层面包括虚荣心权利欲望等等。至少目前看来,体制内在精神层面还是比较满足的,物质层面就看自己想不想往那方面去发展,工资那玩意完全不用考虑,毕竟也不看那个。反过来看私企1.5万,活的比较累,毫无尊严,完全没有可比性。

明朗村妞
「明朗村妞 」发表看法
2023-03-30

我是一位有编制的小学教师。

现在每月到账工资是4915元,我们之前没有年终奖一说,不过最近两年,政府年终发了1.5万元,公积金有,但很少,每个月才200元。

可以说,我勉强能糊口吧!但如果我是一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养家就有点困难了。

作为一个快奔四的女性,我每个月能拿几千元工资,还顺带把一家老小照顾得妥妥当当,应该很知足了。

但这一切都归功于我在体制内工作。我工作的地点是固定的[呲牙],只要我不想一门心思往上爬,安安分分教教书,我工作的时间也相对稳定。

这样的工作对家庭对孩子是有利的。尤其是当我的孩子身体出现了状况,需要长期调理,训练,我能将工作和照顾孩子协调好。这更得归功于体制。

我很庆幸自己一毕业就进入了体制内。虽然缺少了去外面打拼经历,看世界的机会。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呀!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会选择进入体制内。

风趣的乐观的小溪
「风趣的乐观的小溪 」发表看法
2023-04-08

1.体制的是稳定收入,压力不大,舒服

2,私营,如果复杂人际关系的公司,关系不收,随时失业

3.私营,一不小心犯错,也会受到很大压力,如果私营经济效益不好,随时失业。

4.年轻人可能不觉得,人到中年,特别想要一个稳定工作,太重要了。

5.有些敢拼敢想可能会选择私营,如果会听从家人建议,想稳定收入肯定会选体制工作,特别是女孩子。

咨询笔记
「咨询笔记 」发表看法
2023-04-02

面对不同的就业选择,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年龄阶段,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很赞同题主的理由。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另外一个问题两份工作,一份是体制内拿到手4000,一份体制外拿到手15000,如何选择?中有过回答,链接放上来,感兴趣的可以戳一戳。

目前的经济环境和就业行情并不好,最近几年的大学生求职求稳的比例越来越高,所以大家才会看到今年以来国考人数创新高,比去年多了约50万元;考教师资格证的人数也创了新高,达到了1142万人,要知道10年前的2012年才只有17万人,10年间翻了66倍!

清北等名校毕业生争抢一个体制内小学教师岗位的新闻数见不鲜,普通本科毕业生要抓住就业机会就更难了。

先说说体制内的工作适合哪种人吧。

第一,能和上一级的上一级的上一级发生联动的人,这是先天优势,咱就不展开讲了。

第二,性格中庸、情商在线的人,不会刻意去作去表现,能让领导们觉得舒服的人。体制内工作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太需要公司那一套的绩效管理但等级体系森严。在这种工作环境下,你的工资不是你的领导发的,而是财政发的,与同事、领导之间共事的情商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第三,没有资源和农村出来的孩子。如果你始终觉得自己没有所谓的“关系”、“资源”,没有良好的家境等等,体制内就是适合你的。这一点与第一点并不冲突,因为体制内对底层、没有资源的人是非常包容的,因为你和同事、垂直领导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

我的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同学,2015年研究生毕业之后,在体制内和地产龙头公司之间选择了后者,他在跟我聊的时候,我的看法是根据他的性格和情况体制内更适合他,但他觉得龙湖地产更挣钱,管培生机会也大。后来他经历了地产公司间多次跳槽,加上房地产的不景气,把自己搞得颠沛流离最后辞职,最后加入了考编的队伍。毕竟,稳定是压倒一切的重要因素。

体制外的高薪工作适合哪种人呢?

体制外的工作,是严格按照自己的绩效考核指标来核发绩效的,考核指标又跟公司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得具备超强的抗压能力和执行力以及适应力才行。如果能够抗住绩效指标的考核压力,喜欢持续挑战自己的极限,在充分市场化的行业中能够站稳脚跟并谋求进一步的发展,挑战高薪的体制外工作无疑是适合的。

其实体制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究竟如何选择,还是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哆啦职场说
「哆啦职场说 」发表看法
2023-03-30

趋利避害是人类天性。

体制内的工作和私企的工作是没有太多可比性的,尤其在只考虑收入的情况下。

一份工作如何,不单要看月薪,还要看很多的隐藏属性。

一、稳定性。

毕竟就像题主说的,只要不犯大错误,是不会被辞退的。但是在私企,一切都是为了赚钱,老板更是资本家属性,如果你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那就有随时被裁掉的可能。多少北上广深的35+的IT从业人员,在年纪稍大一些就被裁掉了。

二、工作压力。

体制内现在不好混,但是比起私企的工作。体制内的工作压力还是太小儿科。

私企加班是常态,而且可能加班工资占收入的比例还很大。体制内近几年因为特殊情况,也会有大量加班时间,但是常态化后,加班还是不算太多的。

三、隐形福利。

体制内会有一些隐形福利,例如车补、餐补、过节福利等等,而私企,除了一些大型的企业,基本没有什么其余福利,顶多有个体检、带薪年假,就很不错了。

五险一金,也如题主所说,体制内是严格按照职级和收入来上缴社保公积金的,但是私企,很多是按照最低档交,这一块就差别很大。

四、社会地位。

相亲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不论男女,有编制,或者在国企,就是比在私企在相亲市场有竞争力。有个笑话,就是一个月入两三万的小企业主,不如月入两三千的小学老师,受老丈人待见。

这便是中国的现状。

亲戚朋友中,也是如此。体制内工作的人,会得到周围人的一直追捧,在私企,除非干到一定的管理层,赚得十分多了,才会被周围人高看一眼。

官民不是一个圈子的,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欢迎关注@哆啦职场说,每天聊聊银行的那些事,分享职场故事与干货,期待与您的相逢!

木头脑袋7107
「木头脑袋7107 」发表看法
2023-04-03

我就是一个类似——宁愿在体制内拿4千也不愿意去私企拿1.5万元的工资的人;

我是在上海的一家国有车企工作,早8点上班,晚4:30下班,双休,中午公司有餐贴。公司距家7公里。之前我和同事调侃,在上海工作我从来没有挤过公交、地铁,一辆电瓶车让我准时到达公司。

但是工资在上海不高,一个月1万元左右。工作5年后,和自己一起进入公司参加入职培训的20几个同事,现在只剩下5人。其余无不例外跳槽去了外企或者合资公司,工资翻几倍。有一段时间,特别想跳槽,感觉人生不能就这样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过去了,曾经校园时光我也是一个热血青年。

后来网上投简历、面试,有意向的几家公司对比下来,除了工资高,其余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再后来遇到疫情,行情不好,慢慢就放弃了跳槽的念头。疫情封控期间,公司工会还免费给每位员工发了居家生活大礼包。当时看到满满一箱新鲜青菜和肉,顿时泪目了。(那个时候我们家除了萝卜、西葫芦、包菜,已经很久没有新鲜青菜了。)我们还把青菜分给了周围邻居,大家都为我们公司点赞。

疫情解封后,虽然居家2个多月,但公司每个月的餐补、交通补贴还是照常发放。半年奖金虽然打了一点折扣,但是还是按时发放,这也让我们欣喜若狂。

慢慢的我就彻底放弃了跳槽的念头,在传统的国企或者体制内工作还有其他隐形的福利。比如,家中有事请假基本上不会扣工资(7天以上长假除外),过年过节、生日公司工会还有慰问大礼包。当然大家可能认为这些都是几百元的小钱微不足道。还有公积金、补充公积金的缴纳比例也会很高。此外,工作起来并没有严格的节点压力,只要你努力去干,领导会看在眼里,给你合理的解释理由。

前几天有个同事60岁退休(非领导),大家都在谈论他幸福的退休生活,尤其是聊到退休金,每个月1.2万,让我们更是羡慕不已。

这就是我经历的国企生活,预计我也会一直干下去。

社会百态随心谈
「社会百态随心谈 」发表看法
2023-04-08

私企和体制内真的没办法比,当然有些私企如华为是可以排除开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

第一:待遇问题

体制内的收入不仅仅是工资这一块,还有补贴如:车补、餐补甚至房补,年终奖金还有一大块,从我身边的朋友来看,奖金基本上是和全年工资对等的,甚至还要高一些。这样算下来到手的话也差不多10W,并不是4000*12=48000。

私企的15000,那就是实打实的,很有可能这15000还被拆分成了几部分,如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等,绩效部分要表现的好才能拿得完。年终奖的话,基本是看老板心情,老板心情好多发些,心情不好或者效益不好,那别指望了。真正到手的能有多少?

第二:福利问题

体制内那是出了名的福利待遇好,就公积金来讲,比例肯定是最高12%,基数是以全年工资除以12个月。如果全年累计应发为10万的话,每个月个人和单位公积金加起来就是2400,如果在二三线城市,完全可以抵消每个月的房贷了。这就是为什么,明明感觉体制内的工资不高,但他们买房买车都毫无压力。

私企的话,为啥要把工资给你拆成基本工资和其他工资,就是在这里做准备,公积金比例不说按照最低的来6%,基数呢 基本工资,这基本工资就是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差不多一个月下来200元左右的公积金吧。

第三:稳定性

体制内只要你不故意作死,不去违法乱纪,谁也不能开除你,稳稳当当地感到退休。而且上了年纪的话,也会很体贴地不安排多少工作。体制内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该发多少发多少,随着年限职级提升,待遇也逐步提升。

私企内没有一个人敢说他能在一家企业干到退休,首先一个私企老板肯定是追求经济效益的,上年纪了、跟不上公司的步伐了,该辞退就辞退,大不了赔偿一些。但是上了年纪的职场人,怎么去找工作呢,现在很多招聘信息都是,年龄要求35岁以下,有几个人能在私企干到退休。

另一方面,企业一定会受到市场的影响,据报道,中国的企业平均存活年限不超过3年,谁又能保证自己所在的企业会是行业的常青树呢。

综上,能进体制进体制,是真香!

勿放弃加油每一天
「勿放弃加油每一天 」发表看法
2023-04-02

个人认为,

第一,体制,工作稳定,轻松,每天上班按部就班,不像私企,压力大,明天都有不同的挑战。

第二,体制福利好,过年过节,什么奖金物品一推推,私企就是正常上班,最多也放假一下假,这假期都没有体制的五分之一。

第三,体制,退休有保证,私企不一样,上班有钱,不上班就没有钱。

第四,体制是铁饭碗,没有犯大错,基本就是做到退休,私企不一样,随时可以失业。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