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过去穷人家是怎么养活七八个小孩的?> 正文

过去穷人家是怎么养活七八个小孩的?

哪有那么多粮食喂饱他们?
  • 梦笔雪山梦笔雪山
  • 2023-07-07
  • 8
  • 共17人回复
豆浆叔叔
「豆浆叔叔 」发表看法
2023-07-07

1、当牲口养,饿不死就行。

2、过去穷人生孩子收益比成本大,现在不一样了。

3、过去大孩子可以拉扯弟弟妹妹,父母省心省力。

4、过去体力劳动,种地、盖房,孩子多,父母就轻松。

5、过去孩子不用学历,工作终身制,看病花不了多少钱。

6、过去,丢个孩子、死一个孩子,很正常。

7、过去,邻居、亲戚没有贫富差距,厂长比工人多赚不了几个钱。

8、过去,父母把孩子当剥削对象,孩子给父母打工。

9、以前村里,男孩多,不受欺负。

10、以前都是平房,邻居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情况都差不多。

11、孩子,到处跑、到处玩没事,学习也不用操心。

12、过去,没有房贷、车贷、信用卡,都穷,但不负债。

13、过去,居委会、村大队,真负责任,两口子打架,都有人上门调解。

14、过去,晚上没有娱乐活动,避孕措施也落后,所以孩子多。

15、过去,人的寿命短,多生是必须的。

15、现在情况变了,一切都变了,所以不能拿过去思想,去想现在的事。

靓仔悟人生
「靓仔悟人生 」发表看法
2023-07-12

过去家里养七八个孩子是很正常不过的了,事实上,以前养七八个孩子,都不像现在养一个小孩需要费那么大的劲,操太多的心,花大笔的钱。过去食物并不丰裕,衣服的款式少之又少。而养孩子的方式那纯粹是放养,辛苦劳累了一天的家长,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所有的孩子。只能哥哥照顾弟弟,姐姐照顾妹妹。

当时的食物不像今天这么丰盛,但是谷物蔬菜都是不含任何添加剂、不含任何杀虫剂和荷尔蒙的绿色食物,对儿童的身体非常有益。那个时候,孩子们的教育并不是很贵,而且贫困的家庭,还会给他们一些补贴。看病的费用也是相当低,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所以那时一家养七八个孩子,并不是沉重的负担。但是今天,一对夫妇有七八个孩子,却很少有一对夫妇能做到这点。他们的精力是有限的,没有办法照顾所有的孩子。

许多人认为,在过去,我们能够养育七八个孩子已经相当了不起了。现在人们都变得过于挑剔,只想要最好的,而且不愿意等待,不愿意努力工作。现在社会中也有许多人说养不起。事实上他们并不是负担太重,而是缺乏精力和时间去抚养这么多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最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孩子们生活在一个高度信息化和高度竞争化的社会中。很多孩子从小就被培养得聪明、活泼、开朗、自信、热情奔放。

奇妙精灵L
「奇妙精灵L 」发表看法
2023-07-07

毛主席年代我记得。那时侯不是单干,个体户。全国都是公社制庋。只要孩子一出生,生产队就会分口粮,按人口分粮食。孩子越多的家庭生活越好。大家都羡慕孩子多的人家。小孩子需然不能干活,但是国家都照样分粮食。比喻小孩子出生了,一岁前只能喝奶不吃大米。但是分了一年的大米,大米肯定是大人吃。所以大人们就多了一份口粮。孩子吃不了多少饭。孩子越多,大人们的生活越好。公有制度的社会给老百姓很好的实惠。

用户朝朝夕夕567
「用户朝朝夕夕567 」发表看法
2023-07-09

其实过去养七八个小孩也没有现在养一个小孩费那么大的劲,操那么多的心,花那么多的钱。

过去食物并不丰富,衣服也没有那么多的款式。而养孩子的方式那纯粹是放养,劳累一天的父母想面面俱到的照顾每一个孩子,不現实,也没有那个精力。都是哥哥哄弟弟,姐姐带妹妹。甚至于有时在边玩晚了,父母都不知道找一找,把你关在门外。

那时虽然粮食没有现在的丰富,但粮菜都是绿色食品,没有添加剂,没有农药激素,这对孩子的健康有很大好处。

那时孩子上学没有那么多的费用,困难家庭也会减免。看病的费用也是相当低,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改开以后的所谓人口红利,就是那个年代提供的。

所以那时一家养七八个孩子,并不是沉重的负担。

柯哲杂谈
「柯哲杂谈 」发表看法
2023-07-08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应该算是过去了,小时候我所居住的小乡村都很穷。但我家的孩子只有两个。但巧了我家的邻居就有七八个孩子。不用问这么多孩子的家庭日子过得一定很穷的。他们家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而且非常和善的那种。他家老大是个男孩,其他是都女孩子,是六个还是七个女孩子我就记不清了。如果由大到小排列就和楼梯台阶似的。到现在我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老大是男孩儿了,还要生那么多孩子呢?可以是怀上了就生呗,也没把养孩子当成负担。不然就是他家有先见之明,几年后计划生育就开始了。

邻居家由于孩子多,都是一个管一个,大一点儿管小的,衣服也是大的穿小了给小的,母亲有时把我穿小的衣服都给他家。他家吃饭时最有意思,说好饭了,呼拉的一桌子人围在炕上。老大的母亲也不看缺谁儿少谁儿。吃完了撤桌了。好多回都混在里头吃饭。我感觉老大的父母都没发现,孩子多了吃饭特别香,虽然伙食不如自家的好。但就愿意在老大家混饭。老大母亲从来没说过什么,来了就给盛饭。现在想想,虽是粗茶淡饭也感到其乐融融的温暖。

那时我才上小学,邻居家的老大比我大几岁,已经可以给家里放牛了。我还是记得他家牛不大,应该是个小牛犊子。我一放学就往他家跑,跟着去放牛。母亲让我离牛远点儿,我却老想骑一圈。老大一直都不让我骑牛,说我母亲告诉他不我骑。后来,经过我的软磨硬泡,终于让我骑了一圈。兴奋得我好几天都睡不好觉,以后我就成了老大的忠实粉丝,除了上学几乎都跟着他。偷着到大水坑洗澡,抓青蛙吃大腿儿,偷玉米烤着吃等等 。后来可能是母亲看来孟母三迁的故事了,我家就搬家了。而且搬得很远,从此再也没见过这一家人。

用户固安老何分享
「用户固安老何分享 」发表看法
2023-07-13

说穷人不对,应该是百姓,或者是社员。对于他们养很多孩子的问题也很简单。那时候的孩子不爱得病,身体很壮。教育是社会主义义务教育,自然是不用花钱。队里分粮食,70%是按人口分。这样的话,不管你有没有劳动能力?都能吃上饭基本上生存不成问题。养几个孩子比现在养一个孩子省事的多。也安全的多。没有丢孩子的,还有什么难的?似乎养几个孩子太简单了。

多彩小红花J
「多彩小红花J 」发表看法
2023-07-08

过去我家仔妹匕个,不但能养活,还都念书,住的是三间石头到顶的瓦房,上的是电灯,停电时会上煤油灯,蜡烛,能吃饱穿暖,我是老大,穿的都是新衣,我妈买灯蕊绒一件衣服给我穿,我没看好,才把给我二妹穿,扯块太阳红的确凉衣服,我妈跑十几路买一块给我做衣服。

我父母偏心,因为我结过婚三年才养的长女,我穿掉下衣服给我二妹穿。

过去是散养,小孩自由,欢上哪里上哪里,白天,七八岁,我能走十八里路上我爷爷家,晚上能和我差不多大的人去看电影!

我们姐妹七个念书,我父母从未接过,都是自己上下学。

我十来岁,就能到距离我家半里路的井里挑两大桶水,能在山塘的池塘里洗衣服,我家二妹七八岁就会弄饭。

所以父母培养我家七个,我感觉到他们除挣钱之外,家务事,也没觉得怎样累!

淮北日月升
「淮北日月升 」发表看法
2023-07-15

过去穷人家是怎么养活七八个小孩的?

笔者是六十年代出生的,对那时候的生活深有感触。

的确,那时候多数家庭都有少则四五个,多则七八个孩子,但是那时候的孩子也都养活了。

要说那时候怎么养活这么多孩子,简单介绍一下:

1、孕妇的检查几乎是零。

现在一个孕妇一整套检查下来要几万块,而那时候孕妇几乎没有任何产前检查,只要腹部鼓起来了,就是“有喜”了,几个月以后等着生就是了。

2、生孩子的费用几乎没有。

那时候生孩子,多数就是村里的接生婆或者赤脚医生在家里接生,不用任何费用。

3、孩子医疗费用,几乎没有。

那时候孩子有病,都是请村里的赤脚医生看一看,开一点简单的药,不用花钱。

4、吃饭,那时候多数时候就是粗粮和咸菜,只有过节才会有细粮。

生产队

5、上学,那时候无论几个孩子,上学几乎不用花钱,小学一个学期几角钱的教材费就够了,文具一支铅笔就是三四分钱,花费极少。

6、住宿,那时候不管几个孩子,孩子和大人,一家人也就是三间或四间房子,二三十平米到四五十平米不等。

7、那时候交通,基本上靠步行,不管是三五里地还是三五十里,绝大多数人是步行,极少数人家里有自行车,那时候村里也就是村干部有辆自行车,只有到县里开会才会骑上一两次,平时都不舍得骑。

生产队

8、穿衣,那时候几乎没有人会到商店买衣服穿,多数家庭都是用布票到商店扯上几尺布,自己在家里做。然后到了年底,老大的改一改老二穿,老二的给老三穿。

总的来讲,那时候养得起好几个孩子的主要原因是那时候生活水准非常低。

湘江评议
「湘江评议 」发表看法
2023-07-14

过去没有穷人家的说法,只有贫下中农和公社社员的称呼。那时候是集体制社会,每生一个孩子在生产队能领到一份口粮,全家人吃饭的问题解决了,肉价每斤6毛多钱,治个小病几毛至1元钱,一期学费2元多,基本上是生的出养得起。

过去的年代,大家都是勤俭节约过日子,哥姐的衣服弟妹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那时对于生活标准普遍要求都很低,有饭腌菜下饭,没饭嘻嘻哈哈吃红薯,个个吃得胖乎乎的乱放响屁。

率真张小盒
「率真张小盒 」发表看法
2023-07-11

在过去,穷人家通常靠一些方式来养活他们的孩子,这些方式可能因地区、文化和时代而异,但以下是一些普遍的方法:

种植农作物:许多穷人家在乡村地区种植自己的农作物,以供应他们的家庭。这些农作物可以是谷物、蔬菜、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以提供家庭所需的大部分营养。家禽和畜牧:许多穷人家在家里饲养一些家禽和牲畜,如鸡、鸭、兔子、猪、牛等。这些动物可以提供家庭所需的蛋白质、肉类和乳制品。手工艺品:一些穷人家会制作和出售手工艺品,如编织品、陶器、纺织品等。这些手工艺品可以提供额外的收入,以帮助家庭维持生计。社区支持:许多穷人家生活在密集的社区中,他们可能会从社区中获得支持,例如收到其他家庭的食物捐赠或社区服务组织的援助。儿童劳动力:在某些情况下,穷人家可能会依靠他们的孩子来提供额外的收入,例如在田地里劳作或从事家庭业务。

总的来说,过去穷人家养活七八个小孩是一个很艰难的挑战,但家庭通常会采取多种方法来提供他们所需的基本物质和经济支持。

清静7334
「清静7334 」发表看法
2023-07-08

①当猫当狗养有一碗饭吃就行。②政府不管大人小孩按人头发放有口粮钱。③社会处于计划经济,没有攀比,老白姓吃穿用都基本一致。④大人为了挣工分,年底多分细粮及钱,整天起早摸黑下地干活累,很少管自己的孩子。⑤姊妹多、大的照看小的,小的穿大里穿不上的衣服,年年如此遁环。⑥上学费用低到一季三几元钱父母没啥压力。⑦社会非常安定,老白姓家家夜不闭户,小孩放学随意玩,玩到天明有时大人也不知道,没人偷不存在丟失。⑧那个时代基夲熟于散养,虽然兄弟姐妹多,个个还身体健康,感冒杂病啥很少得。⑧虽然当时吃喝穿单调点,但是大人小孩全家都有一种非常的满足幸福感!

三晋甲第
「三晋甲第 」发表看法
2023-07-08

楼主你好:

您说过去穷人家的那个过去是哪个年代?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初期,还是六七十年代,还是八九十年?解放前有穷人和富人之分,解放后到2000年前就没有穷人和富人之分,在那个年代,都是普通人而已,只能说是条件好与条件不好罢了,我不知道楼主您是哪年出生的?如果您生长在70年代以后,你根本没有资格说这些话,先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我才能回答你这些问题,而且我能回答的你一清二楚,因为我出生在50年代,明白了吗?楼主不好意思了。

明月清风22
「明月清风22 」发表看法
2023-07-16

我说的是大集体生产队时期。那时生产队收获的粮食,油料,果疏等一切都是按人七劳三(人占七成,劳占三成)分配的,这样就保证了人人都有饭吃。我们村有夫妻生了五个男孩,共七口人,五个孩子都从容上学,有病也看得起,五个男孩都娶了媳妇。那时虽说家家没钱,是我们刚建立新中国不富裕,却也是毛主席领导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飞速发展的时期了!现在我仍记得一句话:“羊杂碎一一两毛半斤!”

闲人愚见
「闲人愚见 」发表看法
2023-07-11

中国人有多子多福的观念。以前,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大都是顺其自然,尽管生娃。不去考虑养不养得起的问题。能生则生。有的家庭十个八个的生。据说,朱总司令就兄妹十三人。生一个娃,反正就是多双筷子多个碗。能长大就行。当然,由于当时的生活医疗条件差,也有许多婴儿没能活下来。解放初期,邻居家生了许多娃。有放炕上的,也有放地上的。结果,一天有人去他家,没见到放在地上的娃。便一脚踩了上去,把娃儿的头踩扁了。还好,没踩死。直到长大,娃娃的头都是扁的。

爱在深秋4485
「爱在深秋4485 」发表看法
2023-07-12

1.过去穷人家孩子多,就当是猫狗养着,饿不死就行了。

2.孩子肚子疼,就在炕上躺着,煮个鸡蛋????做点片汤吃就好了。

3.孩子多,大人去地里干活,家里老大看老二、老三。

4.过去孩子多,晚上睡觉躺一炕,多一个少一个根本没人理会,也没人找。

5.过去孩子多,家里供不起孩子上学,有的根本没上过学,家长不在乎有没有文化,特别是女孩子有的家长就直接不让上。

6.孩子多,干活的帮手就多,家里就富裕点。

7.过去孩子多,穿的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有的一辈子都没有穿过新衣服鞋子。

8.过去孩子多,条件差,吃的喝的穿的不讲究,只要不饿着,不光着就行。

9.过去,虽然孩子多,街坊邻居都实在,吃饭都在当街吃,如果你没吃饭,到谁家都能吃。

10.过去,虽然孩子多,家家都有菜园子,冬天白菜萝卜管够,每年冬天家家都有白薯窖,熬白菜就白薯和玉米饼子。

11.过去,不管是吃啥,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没有听说过,这不爱吃,那不爱吃,吃啥都香。

12.不上学的孩子,就给家里放牛、放羊,农忙时跟父母下地干活。

13.过去,男孩越多的家越好过,干活的多,挣的工分也多。

14.过去农村晚上没有电视,更没有啥娱乐的事,黑天就睡觉,又没有啥避孕措施,怀孕了就生。孩子自然就多,就跟养养羊似的,多一个是放,两个也是放。

15.过去人们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不生儿子不罢休,有的生五六个女孩,才生个男孩。

16.过去人们的思想就是多子多福,孩子越多,老了越享福。

17.过去农村说媳妇,不像现在这么难,只要有三间草房住就行,也没多少彩礼。

18.过去农村孩子多,下地干活,身体强壮,有点小毛病吃点消炎药就过去了。

19.吃的是自家产的蔬菜和粮食,都是纯天然的,没有污染。

喜欢的朋友点赞评论转发额!谢谢友友的支持![祈祷][祈祷][祈祷]

芹姨的日常
「芹姨的日常 」发表看法
2023-07-09

过去穷人家养活七八个小孩子太正常了,怎么养?

基本上都是大的带小的,带的不好家长还会打你,感觉家长都没有现在带一个小孩累,我邻居有一家生了10个孩子,7个姑娘,3个儿子,这个老太太现在90岁了,身体还棒的很,她年轻的时候,生一群孩子都是大的带小的,那个时候集体上工,挣工分,她老婆婆和孩子们照顾孩子,洗衣做饭她都不干,整天把自己收拾干净利落,还是我们村里令人羡慕的对象。

过去孩子多,吃、喝、穿、戴没有现在这么讲究。

吃的都是大米白面红薯南瓜,吃时令菜,一季子菜下来就顿顿吃,天天吃,一直吃到下一波菜,也没感觉不好吃,那个时候都是农家肥,从来不知道化肥、农药是什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最好的绿色食品。

喝的呢,都是地下挖的井里水,哪有现在的饮料呢,渴了回家就拿个瓢直接一瓢下肚里,很清凉又解渴,这也是没有污染的山泉水。

至于水果,那更是吃时令的水果,就拿我家来说吧,桃、杏子、梨、葡萄、无花果、石榴、栗子、樱桃、李子等都有,光桃树就几十棵,一个大大的桃园,现在想起来都美滋滋的,哪棵桃子什么味道我都记忆深刻,哪像现在吃的水果基本上时令的少,而且都是农药,就说西红柿都是打药????催熟的。

穿衣服更是简单啊,一件衣服穿一大群孩子,哪像现在春夏秋冬各是各样的衣服,那个时候棉衣外面罩个布衫,脱掉棉衣,布衫大了,就两遍一缝(变瘦),就穿,到了冬天又把缝的扯了,继续罩棉衣......

只有到了过年,才给做件新衣服,做双新鞋子。

并且7、8岁就开始打猪草,挖猪菜,到山上捡柴,放学学做饭,有的还没锅台高,就站在小板凳上......

我记得我经常放学回家干好多活,父母不到天黑不进家做饭,我等不到晚饭是常态(父母让我干活,不让我做饭,怕火危险)。

看到题主的这个问题,使我想起了我的童年,和现在的孩子比起来,那个时候的我比现在的他(她)们幸福多了。

墨金4973
「墨金4973 」发表看法
2023-07-11

这是个很沉重的话题。

要说过去,大家都穷。没有非分之想,一家人只是安安稳稳的过日子。生儿育女是自己的重要职责。每一对夫妻都把抚养子女作为第一任务,他们都具有吃苦耐劳奉献的精神。没有享乐主义思想,也没有利己主义思想。他们为了子女甘愿做牛做马。很少计算,养一个孩子,得承担多大的负担,自己吃什么样的苦,受什么样的累,完全不考虑。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我的父母结婚时父亲19岁,母亲17岁。他们结婚后一口气生了我们姊妹7个。 他们的大半生都在生儿育女、为儿子娶媳妇、一边种地还帮助带孙子的过程中。他们才是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朴实的最典型的象征。

要说现在的社会生活条件极大的改善了,现在的年轻夫妇放开生以后,即便就是生了二孩三孩,也不至于像过去会过忍饥挨饿缺衣少穿的日子。起码的温饱问题应该是不存在的,再困难国家和社会还有低保、廉租房以及各种救济措施会帮助的。

物质条件仅仅是影响人们生育的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变化了,没有人愿意承担生儿育女的劳累和负担了,更多是想过一种轻松自在享受生活的、属于自己的日子。这也许是人们思想进步的表现吧。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