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为什么首都不定在南京?> 正文

为什么首都不定在南京?

  • 多才多艺河流ta多才多艺河流ta
  • 2023-02-23
  • 32
  • 共14人回复
地球人不错
「地球人不错 」发表看法
2023-03-02

虽然没选南京做首都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两点原因是致命的。

第一,安全原因,南京当时虽然已经解放了,但是毕竟国军在此经营了多年,势力根深蒂固,中央如果放在这里,恐怕要日日夜夜担心被一锅端了,而且对于一个新政府,当时的南京民众可以说并没有完全接受,北方城市则相反,那是我党经营多年的地方,所以比较放心。

第二,就是我党的方针,对于南京这种长时间在国军的资本主义熏陶下生活的人来说,确实不容易改造,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消化,此时如果定都南京,群众基础不够,你换位想一想,如果你在没解放的时候你做点小生意赚了一点小钱,买了一些地或者其他资产,然后解放军来了就要收缴然后重新分配给其他人,而且不允许你以后再做生意,哪怕你只是个街边擦鞋的个体户都不允许,让你只能去种地或者当工人,不然你就是资本主义的毒瘤,请问你会支持吗?所以说我党当时在南京的群众基础还很不成熟。

勇往直前的骨科研发
「勇往直前的骨科研发 」发表看法
2023-02-24

1949年,中国各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代表共662人,在北平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各项重要事宜,例如确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中国的正式名称,以五星红旗为国旗、暂时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并且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无论是国旗的样式还是首都的选址,参与讨论的都有若干个候选名单。

首都当时选出了11个备选城市,它们分别是北京(当时还叫北平)、哈尔滨、西安、上海、延安、开封、成都、洛阳、重庆、广州、南京。

为什么没有选南京呢?因为南京这个城市是当时国军长期作为首都或者陪都的城市,不论是影响力还是声誉都跟国军挂钩。一说起南京当时人都想起国军,在当时的情况下定都这里,显然是不太合适的。还有把南京当成首都的朝代,王朝存世时间都不长。

西安仅以一票之差输给了北京。

北京被选择首都也是意料之中。因为明清两个大统一王朝,都选择在这里定都;而且明朝修建的北京城非常牢固,在解放北平的过程当中我们又是和平解放,所以在各种设施方面也很齐全。

北京作为明清两朝的首都,北京的交通什么的也比较发达。相对而言在四面八方的纵深也还可以,之前就一直享有政治地位,文化底蕴浓厚,如果再次选取北京作为首都则是大势所趋,所以北京入选是必然的。

而且作为一个首都最重要的是政治职能,虽然北京不够发达,但是自古以来北京就不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但却是行使政治职能最久的城市。

潇洒辰星Lt
「潇洒辰星Lt 」发表看法
2023-03-03

一、南京不符合中央政府安全的需要。具体原因有:

1、南京的地形条件不符合。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水路交通便利,但两边皆为山地,容易受到外来威胁。

2、南京的文化特色

3、南京不具备国际沟通的能力。作为一个国际城市,首都应具备国际沟通能力以满足外交需求,而南京在此方面并不具备优势。

4、南京没有足够的资源。作为首都,需要拥有充足的资源来支持执政,而南京在此方面

财经与科学
「财经与科学 」发表看法
2023-03-03

北京撤销首都不科学,现在定新首都是根“时、势”决定,这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现在和未来南京都不适应建首都了。

一:中国在哪成为首都是腹地辐射范围主要原因,当然南京的地理位置在偏僻长江地区一带,没有在中国中心地区,也有说风水问题,当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宰相刘伯温斩断龙脉说,不过那是一种迷信,不过我有点不信。其实南京都是在中国南北时代分离时候,他能成为短暂首都,国家割据时成过渡期临时首都。

二:中华民族发源地是黄河流域,早期的黄河流域、关中平原我们中华民族繁华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生生不息地方。所以历史上我们的首都多在这些地方建立,像洛阳,西安,开封建都。早期的夏、商、周一直到秦、汉、唐朝都在此设都。

三:到了元朝时期,元大都把首都设在北京,后来明朝时候也把首都迁在北京,都是当时考虑到地域和军事上的考虑。元大都把首都迁到北京,是为了想进一步控制中原。从草原地区的边疆到中原,而明朝为什么把首都设在北京是为了更好的为了保证边境的安全,控制东北地区。吸取以往的教训,北宋时期就是把首都设在河南省的开封,远离了边疆,才造成了边境的游牧民族的入侵中原最后丧国。所以说设立首都都是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像我们的国父孙中山大人曾经还提出要不要把中国首都设在新疆,眼光独到犀利。

现在的一带一路,确实我们需要把新疆做一个中心的腹地,用来向中东和欧洲进行辐射。

旅行家苹果5P0
「旅行家苹果5P0 」发表看法
2023-03-04

评论区说了南京那么多缺点,北京也有它明显的劣势,在全国范围来说太偏北、自然环境恶劣、气候差、战争中同样不好守,等等……所以,没选南京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与旧社会彻底切割的意思,表明了新中国的成立与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有本质上的不同,它是一个划时代的全新开端

二桥老张
「二桥老张 」发表看法
2023-02-28

中国首都的选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历史上多次发生过首都的转移。南京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重要城市,曾经作为中国的首都。但是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不同的朝代或者政治势力把首都设在了不同的城市。

例如,明朝时期,首都定在了北京;清朝时期,首都定在了北京;而在民国时期,首都先后在南京、上海、长沙等城市设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首都定在北京。

首都的选择因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等诸多因素决定,不能单纯地由一个因素决定。对于南京不能成为长期的首都,原因可能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地理等情况不适合,或者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但是,南京仍然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对中国人民有着深远的影响

浩荡的东风
「浩荡的东风 」发表看法
2023-05-30

当时在南京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就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我单位的一位前辈,1937年生人,老南京人,教授级高工,无党派人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典型的知识分子性格。闲聊时他说他小时候,城市平民家庭,家门口巷子里就驻扎着国民党部队,这些基层官兵平时与老百姓没有发生过大的冲突,大家相安无事,士兵也喜欢逗他们这样的小孩玩,给他点糖果零食吃,他们一帮小孩也经常到营房里玩耍,混得比较熟,突然有一天,队伍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的整体消失得无影无踪,小孩们弄不懂,回家问大人,每家大人都对他们说以后绝对不要再提这一档子事了。若干年后,从他的字里行间看不出他对国民党有多大的仇恨,反而透出一丝怀念,让年轻时的我十分费解。说明49年建国前选择首都时,我党在南京的群众基础肯定远比不上当时的北平。

W无记J
「W无记J 」发表看法
2023-06-01

1,新中国的首都不定在南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南京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建筑受到了战火的波及,损毁十分严重。

特别是在1937年日军攻占南京的过程中,由于日本军队当时日夜不停的对南京城进行炮击,以及用飞机狂轰滥炸,并且还在占领后到处杀人放火,致使南京这座城市遭到了空前的破坏。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的南京城市道路、房屋建筑等,损毁了超过三分之一以上。

甚至于还有许多城市建筑和古城墙,基本上被焚毁殆尽,可以说是: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一片废墟。

而当时的北京城,虽然在七七事变后也沦陷了,但是并没有遭受到密集的炮火直接摧毁。

也就是说,日本人在进攻北平时,虽然也是到处进行烧杀抢掠,把这座非常有文化氛围的城市搞得一团糟,但是北平的许多古建筑群、包括故宫却都是完好无损的。

再加上北平在解放战争中是和平解放的,所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古建筑群就得以保存下来了。

2,在气候宜人方面,南京属于中国的南方城市,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当梅雨时节到来,总是会阴雨绵绵,东西也很容易发霉。

而盛夏的南京城,自古以来就有“火炉”之称。夏季闷热的要命,冬天从骨子里钻出来的冷,让许多人都无法忍受。

而气候宜人的北京城,相比较南京来说,气候要宜人的多。

另外,南京虽然是六朝古都,但是北京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都。北京城,在战略位置上,相比较南京城来说,也更易守难攻。

所以,最后就在1949年9月27日,经过了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议案,确定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您觉得新中国的首都没有定在南京,还有哪些原因?

(图片来自于全网)

萨沙
「萨沙 」发表看法
2023-05-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当时在南京建立首都不安全。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了新中国,而虽然在4月23日就占领了南京,但这里并不安全。

当时浙江沿海岛屿都被国军控制,上面建有机场,国军轰炸机可以从容轰炸黄河以南所有大城市。

实际上,南京也多次遭到轰炸。

解放军是4月23日占领南京,而从4月28日开始的10个月内,国军就轰炸南京多达17次轰炸。

比如:8月4日台湾当局飞机2架,空袭南京下关、上新河等地,死3人,伤5人,下关电厂中弹9枚,厂房设备遭到严重破坏,经全力抢修,当晚维持发电2100千瓦,仅供全市路灯及自来水厂用电。

9月21日飞机3架空袭南京,在下关投弹7枚,在浦口投弹2枚,炸死9人,炸伤33人,浦口电厂设备微有损坏。

12月6日飞机2架,在浦口、宝塔桥投弹8枚,炸死27人,炸伤36人,炸沉民船7条。

显然,此刻选择在南京建都是不合适,首都会处于国军的轰炸中。

相反,选择北京就比较安全,当时国军轰炸机飞不了这么远。

第二,振兴北方经济的目的。

其实很早之前,毛泽东等领导人就制定了将首都放在北方的大战略。

毛泽东等人基本都在北平生活过,对北方的情况比较了解。

清代中期开始,北方经济急剧衰败,各省都比较贫穷,连粮食也无法自给自足。

当时经济蓬勃的地区,几乎都是南方的江浙粤等省份。

由于南北经济发展有了较大差距,北方老百姓颇有抱怨。比如北平的老百姓,非常厌恶把城市叫做北平,认为应该是北京。

历史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处于南北经济差距巨大的局面,往往会出现分裂和内乱。

所以,将首都设置在北京,就是努力发展北方经济的意思。

第三,当年的交通运输瓶颈。

如果将首都设置在南京,就有一个运输问题。

明清的运输依赖大运河,而南京就在大运河的节点上,运输非常便利。

但民国以后,国家运输依赖铁路,那么当时的南京就有问题了。

贯通南北的津浦铁路从北方到了南京,就被长江阻拦,不能过江。

当时的方法是,将火车车厢一节节的放上渡船,整体运过长江,再组合起来。

这种方法会延迟至少几小时时间,遇到大雨大雾天气,运输直接就要中断。

在没有南京长江大桥的时代,如果将首都设置在南京,就存在交通运输瓶颈。

而首都首先就要运输便利,如果同北方运输尚且如此困难,显然是不太合适的。当然,如果南京不是首都只是一个省会,交通有些难度倒没什么大的关系。

相反,将首都设在北京,各地即便有交通瓶颈,至少北京自己没有直接的瓶颈,还是可以接受的。

第四,军事战略问题。

当时很多人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很快爆发,甚至有可能是核大战。

那么,选北京作为首都,就非常合适。

因为北京背靠苏联老大哥,首都距离苏联傀儡国外蒙古的国境线只有560公里。

如果美国等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肯定是从渤海湾海上登陆,随后向西攻击。

而我们背靠苏联,怎么作战都有利。

当年解放战争东北,林彪在四平等地被国军美械部队打的一败涂地,只能全力向北方撤退。

结果杜聿明大军追到松花江,就不敢再追了,唯恐林彪退到苏联去。

当时林彪有很多兵工厂,就直接放在中苏边境,国军的轰炸机根本不敢轰炸,怕苏联空军出动拦截。

更夸张的是,林彪当时的根据地分为北满和南满,中间被国军切断。林彪直接利用苏联的小弟朝鲜,让军队从北满出发,经过朝鲜境内再进入南满。国军也是无可奈何,甚至不敢再中朝边境拦截,唯恐苏军出兵攻击。

所以,只要背靠苏联老大哥,怎么都好办。实在不行,就像当年苏军帮助盛世才一样,直接出动苏联装甲兵团进入中国助战,将敌人打垮。

第五,南京的群众基础不好。

当年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在解放战争期间,周围几个省甚至全国很多地方很多反共群众,都逃到南京,认为这里比较安全。

而当时南京也有大量的政府机关和军事单位,军警宪特数量众多,共产党的宣传和刊物在这里是没有的,无法争取群众支持。

这里的老百姓接受了国民政府长达10多年的教育和宣传,很多人同国民政府是一条心的,认为蒋介石就是革命领袖。

其实各国首都都是如此。日本在1945年宣布投降的时候,其他地方民众尚且麻木不仁,东京当时已经被美军轰炸搞得一片狼藉,死伤极大。但东京的民众,听到日本投降以后很多人跪在地上哭泣,甚至还有自杀的。

这是因为东京是军国主义宣传最严重的地方,老百姓才会如此。

建国以后,在南京也连续破获了很多特务组织,都是当时潜伏下来的国民政府特务。

第六,风水学。

小道消息是说,南京的风水不适合建都。

据说南京以前的风水是虎踞龙盘,标准帝王之都的风水,秦始皇游历南京以后大为不满,认为南京可能会出现新的王朝,将秦朝弄垮。

于是,秦始皇听取术士的意见,花费重大人力物力挖掘了秦淮河,目的是泄掉南京的王气。

国家领导人未必相信这些风水学,但很多老百姓是相信的,认为南京作为首都不吉利。

实际上,短短100年内,南京就有多次屠城,首先是1864年,湘军攻入太平天国首都南京城,胡乱屠杀了一通。好在当时南京因为长期饥荒,平民已经所剩无几,都被赶出城去,湘军没有杀到多少人。经过太平军和清军在南京的长达7年混战,南京几乎成为一座空城。

而1937年,日寇攻占南京以后,也在这里血腥屠杀,这次可是整整杀了30万人。

Mer86
「Mer86 」发表看法
2023-05-30

网上有种说法,说“西安在建国定首都投票时,以一票之差输给北京”。

另外,还有南京、武汉、广州在投票时以一票之差输给北京的说法。

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无稽之谈。

因为开国大典虽然选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但定都北京的决议,早在3月5日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已经通过了。

而南京、武汉、广州、西安这些地方,当时还都是国统区。

甚至可以这么说,中央有意定都北京的时间,还可以往前推半年。

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九月会议”。

开会期间,毛泽东主席除了对下一阶段的战略任务作出部署外,还与徐向前就和平解放太原问题进行了交谈。

徐帅认为阎锡山顽固得很,和平解放太原的可能性不大。

毛主席听后,若有所思地说:“看来太原不打是不行了,最好北平不要打。”

为什么“北平不要打”。毛泽东并没有说明原因。

但他想表达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完整保存北平,以做为新中国将来的国都。

1949年初,平津战役还未结束,毛泽东在与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王稼祥讨论工作时,再次提到了定都问题。

毛泽东说了五个备选城市——北平、南京、洛阳、开封、西安。

希望听听王稼祥的意见。

王稼祥认为南京靠近东南沿海,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定都存在很大缺陷。

洛阳、开封倒是不存在安全隐患。但这两座城市地处中原,连年遭受战乱,经济落后。加之还有黄河水患、交通不便等问题,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不适合作为首都。

至于西安,位置太偏西,已不再具有地理中心的特点,也不合适。

而相比之下,定都北平有四大优势。

一是北平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

二是北平位于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比较重要;

这点我们看看当时的铁路网就能一目了然。

1949年,全国有铁路2万余公里,其中东北地区的铁路里程占全国的40%,关内地区占60%。铁路分布极不平衡。而北平就处于东北和关内铁路的连接点上。

第三,北平位于渤海之内,而渤海是内海,外有辽东、胶东两个半岛拱卫。加之北平又临近苏联,就以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战略上比较安全。

第四,北平做了明清两朝五百余年的首都。如果再算上金、元两朝,古代王朝定都北平的时间超过七百年。民众对北平的首都地位还是比较认可的。

毛泽东听了王稼祥的意见后,非常赞同,连声称:“有道理,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

1949年1月22日,在解放军强大的军事、政治攻势下,傅作义宣布接受和平改编。

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由于没有受到战火侵袭,古老的北平得以完整保存,城市里的生产和生活一切正常。这为后来定都于此奠定了基础。

这个时候,虽然定都哪里,还没有形成决议。但选择北平,已经是十拿九稳了。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会议期间,叶剑英向中央汇报了北平和平解放的情形。

他说:”北平和平解放后,很多民主人士来信来电,表示坚决拥护共产党,并希望在北平成立全国性政府。”

在这一背景下,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报告的第八条中这样写道:“我们希望四月或五月占领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

3月25日,中共中央告别西柏坡,迁往北平。

抵达北平当天,毛主席等领导人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这一系列行为,再次印证了外界对定都北平的猜测。

当然,新中国实行的是“一党执政、多党合作”的制度。所以即使七届二中全会已经明确定都北平了,也仍然需要得到各民主党派的认同。

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这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决定将北平改为北京,国都定于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

总的来说。为什么要定都北京,而不是南京。

历朝历代定都南京皆短命的“宿命论”观点倒是其次。主要还是出于对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国家安全战略两方面的考量。

金鹏看华夏
「金鹏看华夏 」发表看法
2023-06-06

看了这么多人的回答都是牛头不对马嘴,为什么不定都南京有许多方面的原因,其他方面就不多说了,最重要的一点是南京的风水不如北京,这点当时中央是有考虑的,因为南京都是短命皇帝,最多几十年就不行了,(蒋介石就是如此,以前还有几位)当时明朝如不迁都北京也是如此,因为南京的山川河流达不到设帝都的条件,所以当时中央通过反复考虑后选择了北京。

魏江涛485
「魏江涛485 」发表看法
2023-06-05

只有半壁江山的风水,偏安一隅时可以。大一统,不行。

历史上的王朝就不说了,就说近现代的。

老蒋在南京,也是临时的,当年老蒋也不是不想来北京,而是控制不了。他的根基在江浙地区。

东北易帜,在历史上有句话,国民政府只是实现了名义上的全国统一。如果北方平定,他不会不来。北京改北平,不单单是改个名字,有深意的,表达了他们的愿望。如果北方局势控制住,他不会不学明朝。

从安全上说,除了有人说到的,南京是当年国民党经营多年,也有外来因素。

近代中国,外敌大部分是来自海上。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为什么在南京签?还不是因为英国人能打进去。

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三国时期就能通过长江打南京。军舰从海上逆流而上,打到南京很容易。

日本打进南京,也是逆着长江,从上海打过去的。北方陆地上打得并不是很快。

酷酷麦克
「酷酷麦克 」发表看法
2023-06-06

1:南京是一个悲情的城市,没有大一统王朝的龙脉之像

2:南京在历史上兴盛于三国的东吴,后来的南唐李煜都是被北方政权收割的城市

3:朱元璋倒是建立了大一统的明朝,但是二代之后就被朱棣攻破南京城,迁都北京了

4:南京在清朝和太平天国的争夺中两次屠城,又被日本鬼子屠杀三十万冤魂,血腥味太浓,有些悲凉

5:毛主席打败蒋介石,是要建立有别于南京国民政府的新中国,在南京建都没有大的新气象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又唱后庭花,金陵城只能繁华,不能领航!

亢龙有悔44
「亢龙有悔44 」发表看法
2023-06-07

按照一般的理解,解放南京上海杭州后,我共机关迁到南京也不是问题,毕竟长三角地区非常富裕,交通也发达,我共机关总人数有限,也没有很多坛坛罐罐。只是南京离台湾相对近一点,老蒋的空军说来就来,炸完就走,解放军当时的空军基本没有,防空军也薄弱,干瞪眼没办法。北京又往北一千多公里,对轰炸本身的要求提高,难度加大,留给解放军的预警时间更长。再有北京古迹文物众多,炸共党是一回事,万一炸了故宫天坛什么的,老蒋应该也不想背这个骂名,相对风险小些。

公开的资料从没提过渡江战役后最高层有没有搬家南京的想法,估计五大书记评估一下给否决了,也就不提这事了。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