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35年驾龄,安全行车里程超120万公里的老司机,与你分享。
开车很简单,把车开好不容易。有的人开一辈子车,也未必能开明白。
开车如同做人,不磕磕碰碰、不摔跟头不可能,关键是别摔大跟头、别摔死跟头。开车技术是次要的,车品是第一位的。那些开起车来不管不顾,不守规矩,停车钻脑袋不顾屁股,随心所欲、从不为别人着想的司机,人品绝对也好不了。
车是有生命的,开车上路要有一颗敬畏的心,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
开车是件很享受、很愉悦的事。如同演奏一首乐曲或演唱一首歌,高潮时激情澎湃、酣畅淋漓。平淡时浅声轻抚、低吟慢唱。要做到人车合一、行云流水般需时日磨炼。几点体会:
放松身心,胆大心细,养成好习惯。
守规矩、杜绝违章。
起步、转弯、并线开转向。该快要快,该慢一定要慢。动作干净利索、果断,忌讳犹豫不决。加油并线,快速超车,给后车留足空间。
自动挡的车,只要不加油提速,右脚永远放在刹车上。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提前做预判。车辆、行人的细微动作标志着他下一步的可能,包括路口指示灯、导向箭头等都要提前做出预判,才不会手忙脚乱、急走急停。
开车在路上,不是简单的自己开车,至少前面两辆,后面两辆,左右各一辆,六辆车在你眼里,你在开至少六辆车。你是车流中的一份子,你是流动的,这样才能体会行云流水的感觉。
会车时,尽量贴左手边也就是驾驶位置更近,右手边留的空间尽量大些。
倒车时,能不倒尽量不倒,能少倒尽量少倒。停车时,尽量车头向外。
路口等灯,一定注意两旁的车可能遮挡视线,尤其旁边车道有大车,绿灯时必须倚着大车走,至少过中心线后再加速,否则,遇到鬼探头就只有闭眼了。
跑高速,不可超速,也不可速度过慢,千万别以为慢就安全,一定理解车流的概念。除了超车时,尽量不走最里侧车道,记住中间车道最安全。同时尽量不跟大车,也不让大车跟太近。雨雪天、山路更要敬畏大车、远离大车。
开车如同修行,需要悟。经验都是跑出来的,胆大心细,养成好习惯,遵章守矩,就会成为一个好司机。
我考出驾照十年,但是实际开车不足一年。刚开始我和你一样,自己开不好,害怕这个害怕那个,宁愿打车。后来呢,为了接送孩子,让孩子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我每天开车,穿梭在拥挤的学校门口。
首先,调整心态。当你觉得自己干不好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内心是抗拒的。你要开车,不能害怕开车,你越害怕,越不要开车,如此循环,一直开不好车。我刚开始开车,车也擦了,同事告诉我说,这个很正常,千万不要因为小剐蹭而害怕开车。
其次,锻炼技术。我先搜视频,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看视频,看过了也看,心里记一下点位。然后在实际练车,练车副驾位做一个人,可以是老司机,也可以是不会开车的。我刚开始做的我父亲,我是我家第一个开车的,也不想麻烦别人,父亲坐旁边,我胆子会大很多。后来,嫁人了,先生做我旁边,一直吐槽我技术不好,我也不欢喜他坐副驾位。
最后,几个小点注意下,新车开车上路够了。第一点,新手最好不要黑夜开车,晚上视线不好,还有远光灯,本来就不会开车,更会手忙脚乱。第二点,切记不要一直变道。车祸的发生,主要是多次变道、加塞引起的。多次变道也容易开斗气车,开车最主要是心态,多让让别人,又不会少块肉。第三点,右转弯多礼让。很多新手都表示,右转弯不好会车,那就多等待下,等他们开完再转过去,保证安全第一。
好了,我的回答就这些,希望对开车的你有帮助!
从你的描述来看,应该驾龄不长,在一两年内吧。因为,我在拿驾照后一两年开车也有这样心态。
现在,我驾龄十年了,几乎没出过事儿,开车注意事项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平和自己心态,不要紧张。不开斗气车。
其次,胆大心细。胆大,是指开车一定要胆大,要有勇气,不要怕,该给大油的时候得给,该踩刹车时敢踩,该快的时候得快,该慢的时候得慢。否则,畏畏缩缩的,会把车开得东倒西歪,扭扭捏捏的。心细,指的是注意自己的车况,熟悉车的操控部件。注意前后左右有无影响车辆通行的障碍物。
车距判断。行车时,前车安全距离判断,以前车为参照物,放眼看去,自己车引掣盖压住前车后保险杠下沿,为安全距离。倒车安全距离。借助倒车辅助系统和驾车习惯判断。左右安全距离判断,以左右倒车镜不碰到障碍物为准。
不是越开越不会开,是胆子越来越小。因为经历过交通事故,多少对开车有一点心理阴影,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开车要做到胆大心细。
在道路行驶中,“预判”是开好车的首要事项,任何情况下,心理素质都是最重要的。
什么时候加速,
什么时候减速,
什么时候变道,
什么时候超车,
什么时候跟车,
什么时候打灯,
什么时候按喇叭,
什么时候闪灯,
什么时候观察左边,
什么时候观察右边,
什么时候观察后边,
……等等等等,所有情况都考虑到了,并且还要预判别人下一步将可能会怎样,会不会干扰到自己。
在实操中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做到心中有数,以不变应万变,你将无往而不利,不远的将来,你也会成为一位老司机。
看完了作者的这几个问题就想到了拿到驾照后的自己,拿到驾照后刚开始开车会莫名的慌和急,感觉手忙不过来眼睛看不过来脚踩不过来[呲牙],越是这个时候越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只有心里踏实从容开车才能不慌不急。
本人开车和作者有点相似,不喜欢急刹更不喜欢急加速。也许这和每个人的性格有关,有的司机年轻就喜欢速度与激情(当然这也不代表所有的年轻司机:),还有的就是年龄和驾龄时间长的老司机既能驾驭得了激情又能心平气和的开车[中国赞]。
作者说不好把握“右侧的距离”,这里讲点自己悟出的经验,如有不对的还请多多指教。如果司机感觉这个空间能够安全的通过,那么就贴着左侧行驶确保左侧不碰着障碍物那么车右侧就不会碰到障碍物。高速最重要的就是调整好后视镜和反光镜以及坐姿还有就是不打盹,方向盘握住三点和九点钟方向,心态也尤其重要。后视镜和反光镜是要经常观察的千万不能忽略,高速变道要提前打转向灯看好后视镜确保安全在变道。不怕自己找别人麻烦就怕别人找自己麻烦。晚上路上车多不便开远光就借着前车的灯光走,让自己的车和前车的灯光连接到一起这样自己的视野就开阔了,这个距离也是足够安全的。
开车不能急不能分神,油门可以轻点,刹车可以轻踩,油门和刹车踩的急就会比较晃。[白眼]
开车就是得细心,开车前先看看车前后左右有没有障碍或者人,开车不能开斗气车,保持好心态,谁愿意超车谁就超,按自己能掌握的速度开车。
在路口提前看有没有出来的车和行人,不但要看左右镜,还要看后视镜,还要看路,提前减速没毛病。
路上遇到重载大车要尽快超过去,敢踩油门,尤其遇到两个大车的情况下先看看来向有没有车,判断能不能超过去,最忌讳夹在两个大车中间非常危险,要胆大心细,遇到危险情况刹车踩到底。
开车就是个熟练工,开多了就好了。能上路但没有那么好的时候,不需要副驾有人,副驾又没有刹车,要人有啥用,只会PUA你。副驾的人绝大部分时候只能带来焦虑。你越紧张,他越焦虑,他越焦虑,就会带着你越紧张,然后还会吵起来,然后你就会有深刻的自我怀疑。越亲近的人越紧张。我爸刚开始坐我车的时候甚至有一次试图掰我的方向盘。亲近的人的唯一作用就是出事故了过来帮着处理。
亲近的男性就会叽里呱啦的告诉你要看这个要注意那个,明明新手刚开始开的时候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刹车和方向盘,结果旁边来个人跟你说什么“注意挂档、注意跟车距离、注意速度、注意有车可能要插队”,都没用,还不如只说“刹车!刹车!往右打!往右打!”来的干脆。
亲近的女性就会叽里呱啦乱叫“啊!小心!啊!有人!啊!有车!”鬼知道要小心什么、哪里有人、哪里有车,等你注意到她说的车可能是对过的车试图从你前面左转的时候,是不是要气死,明明左转就应该让直行,结果你还得被吓得来一脚急刹车。
不亲近的人你就别让人坐你的车了,别最后本就不亲近的关系因为坐了一趟你的车就彻底烟消云散了。人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紧紧的握着把手憋气,然后下车后把你拉黑。
刚开始就在市区里面开车会比较痛苦,见人怕人、见车怕车、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交通指示牌什么的要注意,然后还有各种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车、电动车什么的,开两次就能吓得胆小的不行,以为自己的技术不过关(当然实际确实是技术不到位,还没有习惯快速处理各种应急的时间,要是本身平时的反应速度比较慢就更不行了)。
可以试着自己先开几次长途。开长途的优势主要是进入高速之后,各种需要应急反应的事件比较少,等习惯了高速路上的各种事件后,再开市区的路或者比较繁忙的路就会好一些,因为有些事件大脑小脑已经可以条件反射的处理了,不需要加入太多的思考和反应的过程。
比如,高速路上大家都在自己的车道上开,你速度差不多就不会特别的危险(比如限速120的路,你开个90 100的就没啥问题),这个时候可能发生的事情无非就是:有人要插你队、你要插别人队、以及前车出现事故你要急刹车。这个基本上开几个小时就能完全掌握:
1. 高速上跟前车的距离应该保持多远 (才能不被人插队、前车急刹车自己有足够的刹车距离)
2. 后视镜、倒车镜里面的车的大小到底反应的是后车跟自己有多远(这样自己变道的时候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后车的车速比自己快多少)
3. 顺便跟自己的车有了很好的沟通,方向盘打多少是什么弯,刹车踩多重是减多少速,油门踩多大是加速多少,什么距离、什么速度下就该踩油门或者刹车了,等等。
然后就是开开市区的大路,这种路上普遍车跟的比较紧、插队的更多、变道不打灯的也多、急刹车的也多、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也更多,所以会有一定的不适应(比如自己跟车还是比较远,导致一直有人插队),但是开几次之后就知道怎么应对了,或者至少知道是个什么情况、需要保持多大的紧张感了。
然后才是开路况比较混乱的路,比如比较窄的路、人车不分流的路、摩托车电动车多的路、没啥红绿灯的路、等等。这种就得靠小心谨慎了,不过经过大路的培训,相信已经对车有一定的掌控能力了(大概了解了自己的车的实际情况:视野里和后视镜里显示的物体距离自己的车边距大概多远、打方向盘大概能转多大的角度、马路牙子大概在车的什么位置、等等),秉持着这类的路可能发生小摩擦但是发生不了大事故的原则,小心但是大胆的开就行。
另外,开车嘛,多少会遇到点事故,追尾呀、倒车撞上哪里呀、停车刮蹭到其他车呀、分心开偏挤占别人的道呀什么的,只要高度保证不要撞人、不要出大的车祸,遇到点其他的刮蹭的事故就当是经验教训了,没有必要害怕的不敢上路了,只是说以后再开的时候更加小心一些。
另外,你说的缓油门缓刹车但仍然有顿挫感的主要原因是,你不确定油门踩到什么程度是加速多少 、刹车踩到什么程度是减速多少,导致你在不想急起步急停车的情况下,只能下意识的慢慢试,看踩到这个程度是什么样的,踩到那个程度是什么样的,然后就会出现:1. 缓踩刹车,导致后续刹车距离不足,进而导致后续需要更重的踩刹车,导致乘客感觉自己坐的车子一直在刹车,而且刹车越来越重,危险感就越来越大。2. 刹车踩重了,但以为自己是缓踩,导致后续要放松刹车,车内的人的乘客就会觉得急停了一下又缓和了。3. 缓踩油门,导致起步的时候跟前车的距离拉大,进而导致你要增加油门缩短跟车距离,进而导致乘客感觉自己一直有推背感。4. 油门踩重了,但是以为是缓踩,结果要放松一些油门,乘客就会觉得急起步了一下,然后又减速了。
说白了,乘客的主要感受是来自于加速度的变化,加速度的变化越稳定,乘客越觉得开车稳,而不是速度本身是否稳。大家追求的是匀速提速和匀速降速,这样在车里的人绝大部分时候是保持跟车的相对速度一样的感觉,不舒服的感觉更少,而不是持续的加速和持续的减速。不过这个都是理论,自己多开两次有底了就没啥问题。再者说,就算乘客乘坐感觉不佳也无所谓,咱打车那么多老司机开起来还不是一脚油门一脚刹车的坐着难受,也没见大家说人开车不熟练,顶多说一句开车胡开。
最后,要真是害怕的话就别开了,没必要,家里有一个人会开就行了。我妈考驾照是那波学员里面考的最好的,各种侧方停车啥的开的最标准的一个。拿到驾照后上了两次路就再也不敢开了,比你还不如,她好歹从来没出过事故,但是在小区里面开车怕撞人,在路上开车怕撞车,陪练的司机陪了一次就不接第二次单了,最后驾照就是拿来给家里车扣分的了,虽然现在也没啥可扣的(都开的熟的路没啥违规的)。啥都没有多活两年来的重要,天天开车提心吊胆的命短好几年。
开车又不是什么高科技活,唯手熟耳
胆大心细多观察,做到随时对自己的周边状态了然于心。多开慢开,培养车感,你第一次事故都源自于你没有车感,对距离位置判断有问题。第二次事故,属于疏于后方观察,你只要变道完成,在你车道内,即使后车加速和你发生碰擦,也是他全责
驾龄22年,迄今为止有过两次追尾,一次是因为瓢泼大雨打电话,另一次是吃东西。虽然两次后果都不严重,但是我想表明一点,坐上驾驶座,你就必须全神贯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不要觉得慢就没事,我两次追尾速度都不快,一次最多二十,一次堵车在蜗行。高速上绝不要在超车道或者行车道上爬行,慢了一样有危险。也要学会在驾驶过程中适当放松,太紧张容易疲倦,疲倦就容易放松警惕发生事故,切忌疲劳驾驶。
我也有这种感觉!刚拿到驾照时候感觉开车挺简单的,但是开着开着在路上遇到一些事情就有点害怕胆怯。于是开车的时候就会更加小心,但是还是会出一些状况。有时候心理作用,也是难免的!开车小心固然重要,但是不要过于紧张。紧张有时候也会发生一些状况。有时候心情放松一点反而更好!,
以你描述的情况来看,你开车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和改正;第一、不够果断,开车按照交通规则行驶该变道就变道,该刹车就刹车,不要犹豫。第二、你的距离判断还是不准,右侧盲区只要看右侧倒车镜就可以了。第三、顿挫问题就是你的脚还是没有脚感,踩油门刹车感觉不到深浅。驾驶是一门技术,也是悟性,要长时间实践才能日渐成熟。
从你的描述来看,你开不好车可能和你的性格有关:谨小慎微、瞻前顾后,应该属于不太开朗的人。你这个情况要想开好车,主要要提升车感,增强信心。
教你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去找个条件好点的卡丁车场,团购个20场左右的票,一般跟老板聊聊2000块就差不多了,每次跑两场,一周去个两三次,每次让工作人员给你指点一下,开完自己捋捋思路,开始找人少的场次开,后面可以参加人多的场次,跟在跑的比较顺畅的车后面,尽量跟上。20场开完,控车水平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开车也会自信起来。
驾驶技能的基本形成,是分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
1、心智技能:主要是认识活动,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方法是心智技能的本质特征。
比如,车辆行驶时,驾驶人根据道路交通情况,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特别是对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障碍等进行判断,做出合理的反应,这种技能就是心智技能,也就是驾驶人对道路和车辆的情况观察、判断、决策的能力。
2、操作技能:掌握和运用驾驶技术的能力。在汽车驾驶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顺利地进行时,就成为操作技能。
基本动作的训练:起步、换挡、方向、制动、停车(五大基本功)
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两者不能截然分开!
在实际操作上,就你遇到的两次事故做个解答。
窄路会车,需要关注的是对方车辆给你留下的空间够你过吗?
如果不够那就减速,等机会,最后直至停车。能否通过的机会是等出来的,不是抢出来的。
再有就是提到的变更车道,变道通常大家采用的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减速让行变道,一种是提速变道。
这就涉及到你的观察判断能力了,如发现后车慢,并且距离你远,而你的前方所要并进的车道并无障碍物,应选择提速变道。
如发现,后车近并且车速快,这时应选择减速让行变道。
车开慢或者开快都不是正确的,合理的快慢才是正确。
希望这样的解答能够帮助到你。
1、上车先看车
上车前绕车转一圈,看车的外况、轮胎、车底下有没有漏油漏水。一个星期还得揭开盖子检查一次机油、冷却水、刹车油。
2、开车先热车
电喷车几乎不用热车。这里热车是指启动润滑系统。停车超过3小时,发动机点着火后,怠速10秒以上,转速表下降到1000左右,再发车。北方严寒天气适当延长怠速热车时间。
3、刹车先看后视镜
刹车前要看一下后车距离,如果太近,并且自己与前车还有一定的距离,就稍微松一点刹车,避免后车追尾。
4、时刻掌握脚刹状况
上路提速前轻点一下脚刹,行驶时间长了轻点一下脚刹,下坡前轻点一下脚刹,接近路口、道口前轻点一下脚刹。做到时时掌握脚刹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刻用减档和手刹减速停车。不管你的车是不是ABS,要学会“点刹”,视线放远一点,估计好刹车距离,提前减速,80码的车速,不论方向的问题,从刹车踩到底到完全停下来。
胆大心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态稳,脑子反应灵活。平时开车就要注意规范操作,该保持车距就保持车距,开车速度一定要在你的正常操作下自己能可控的速度。比如刹车,是一直踩刹车,急刹车,还是迅速连续点刹降速。我女司机第一次开车上高速是从河南到苏州,一个人开了八百多公里。不和大货车并排,跟车也会保持出一定安全距离,超车先降档再加档快速超车。我的车是手动挡[大笑]保持看左右后视镜的习惯。前方拥堵我会点刹提醒后边车降速,或者前方无法超车,后面的车想往前超,我会打转向提醒。总之保持不撞别人,也给自己留出防止被撞的安全空间。我的原则就是看情况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安全永远第一位。自己平日爱开车跑山拍照,路况不是大问题,多数问题出在开车的人身上[捂脸]
可能是太紧张吗?我是拿到驾照三年左右,家里才买的车,接送孩子上学方便,一开始车买回来,放在楼下半个多月不敢开着去办车落户,老公单位那阵子太忙,一天天抓不到人影,没办法求嫂子帮忙开车,开到车辆所办落户。
办完流程,过些日子取牌照。回来的时候嫂子就让我自己开,让我胆大点、开慢点,好在车辆所那边车不算太多,慢慢悠悠开着来到街里那真是紧张啊,感觉其它车子离我车好近哦,胆突的开着车把嫂子送回她小区,我自己就开着回小区了,其实一路上真是挺害怕的,主要是三年左右都没摸过车了,这一伶仃开车真是紧张害怕????的,车子还没上车牌子,贴的实习贴,好在有很多的司机师傅都挺好的,看是女司机,没上牌照贴着实习贴,也不在后面使劲儿催你,可能都经历过实习阶段吧,能理解一些吧,就这样跑车管所取牌照,在车少的路段开了几次,慢慢心里没那么紧张了,已经能适应了,就是开的不太快,安全第一吧!
开车第二年上三年左右,有一天早上送孩子上学,也是着急,和孩子生气,在楼下倒车的时候,没看好距离,把邻居的车子后杠给撞了,赔了300元。还有一次车停一根电杆子旁边,办完事倒车走的时候,没看到电杆子支出来一条铁片,把车前杠一边刮掉一点漆,实在是看不到那个东西,就这两次的失误,其实自己家的车开习惯了。没啥怕的,注意安全车距,两侧的车距掌握好了,就没太大的问题,现在的车都有倒车影像,倒车也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的,开车顿挫是你自己总是怕出错小心翼翼的缩手缩脚开车造成的,建议找个性格好的有耐心的司机带你一起跑两圈,给你做一些讲解鼓励就好了,长久以来身边的人对你说的都是说你开车不好,不稳,有顿挫感,就是你心里太紧张了,一直放松不下来的原因,别听别人打击你说啥,找一个擅于引导的师傅,引导你一下就好了。主要是自己也要放松心态啊!开车时别想那么多,别一摸车就紧张,慢慢就好了,加油友友!
本文由作者:用户2534113914 于 2023-07-15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20484804462891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