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学毕业即失业谁之过?> 正文

大学毕业即失业谁之过?

二十世纪时五十年代,当时的小学生是人才,俗语常夸“张二娃有志气,刚刚小学毕业当会计”,六十.七十年代时初高中毕业生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八十年代中专生是知识分子,九十年代大学专本科生很是吃香,如今大学专科本科生毕业即失业。硕士博士快烂大街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的啊……
  • 换个角度观察换个角度观察
  • 2023-06-03
  • 10
  • 共14人回复
白头发黑头发
「白头发黑头发 」发表看法
2023-06-04

曾记否?当年大飞机下马,光刻机下马,高科技项目纷纷下马,军工停产,军转民等等,大批科技人员无所事事,又不断流向外资和港台企业。依靠低端产业和私企出现所谓繁荣,高科技产品依赖进口。如何安置大学生?现在国家已经重视布局高科技产业,相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能够逐步解决。

闲人愚见
「闲人愚见 」发表看法
2023-06-08

大学毕业即失业谁之过?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一是这些年来,乘改革之风,大学一鼓脑儿上,原来的中专升级为学院,原来的学院升级为大学。甚至于出现了野鸡大学。现在的每年大学毕业生已达千万。而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并没增加工作岗位。许多岗位都已自动化了。一方面毕业人数多,另一方面就业岗位少。就业压力能不大吗?二是这些年来教育和社会环境,金钱至上,功利主义。使有的毕业生一毕业,就想找挣钱多工作环境好的工作。这更给就业增加了难度。董明珠说得对,大学毕业生去拧镙絲,没什么不可以。如果是能放下架子来,从普通工作干起,也许找工作的难度会少得多。

记得上中学时,我们嘲笑资本主义国家,大学毕业即失业。没想到几十年后,我们也遇到了这种局面。

静赏闲云
「静赏闲云 」发表看法
2023-06-11

依我之见,大学毕业即失业的主要是国家政策上的“过”。

一是把一大批国有或集体企业“改制”,国有资产贼卖给个人,既使一大批工人下岗,更使就业岗位减少。

二是一大批国有企业大量使用农民工或劳务派遣工,造成了就业岗位的减少。比如,我所在的国有企业,几乎有近3分之一以上是农民工或劳务派遣工,因为他们能吃苦耐劳,易管理,工资支出低。

三是一大批农民工进城打工,既使农村一大片土地抛荒无人耕种,农村一片荒凉,更使城里就业岗位大量被挤占。

四是各种大学盲目增加和扩建扩招,使大学生数量几何性增长,造成“僧多粥少”。

五是因“独生子女”所带来的综合因素,一些大学生的性格缺陷,眼高手低,怕苦怕累、素质不高等因素,造成了就业的困难。

六是盲目引进或中外合资,使得国有企业被外来资本侵占而最终被“吞噬”,从而使就业岗位也被“吞噬”。

春雨285401248
「春雨285401248 」发表看法
2023-06-08

这个原因复杂。

有人说是因为现在的教育体制出了问题,大学太多、太滥,还有不少野鸡大学,原来的许多中专、学院都被取消,或被合并成大学,学生学制太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又不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不对路,不符合实际需要,所以,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严重存在。

也有人说是因为学生进入了大学,就像进入了保险箱,开始贪玩,贪享受,不认真学习,严进宽出,没学下真本事,著名企业家曹德旺就曾说过,学生毕业即失业是因为学生没学下真东西,眼高手低,大事干不来,小事又不愿干造成的。

当然还有其他的说法,比如说市场说,竞争说,国家政策等等说法不一而足。

为改革开放鼓与呼
「为改革开放鼓与呼 」发表看法
2023-06-03

毕业即失业,这种说法就有问题。因为许多人还有旧观念,以为大学毕业,国家就应当分配一份体面的工作。殊不知现今是巿场经济,巿场即存在竞争,在竞争中必有得有失。有真才实学,必然能得到心仪的岗位。在竞争中失败了,说明自己实力不够,还要继续努力提高。如果提高困难,就应选择和自己能力适应的工作。现在的大学生,比过去的中学生还多,不可能都去搞科研,搞设计。放下身段,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不是没有可能的。

人生美景123
「人生美景123 」发表看法
2023-06-07

回答了:孩子们一生的教育问题是父母之过,人的一生成长是父母亲,父母给了不但是生命,还是孩子的一切,这一切与父母息息相关。

大学毕业即失业谁之过:孩子们通过父母亲的关爱长大成人了,后面的路有孩子成长经历后的所得,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再加上父母得力的帮助,才会更加向前发展,父母亲的条件好坏,决定于孩子前途的成较。

老百姓口中的常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良好教育下,可能发现人才,父母的影响力在孩子心中是起门老师,条件的差别是在孩子本人也有一定的因素。

孩子到了读大学时期,也该懂得自己学习的重要性了,孩子的努力再加上父母亲的得力帮助,打下良好的优先条件,才是走向社会之门的一把钥匙,学好了本事,走到哪里都是被人所需的热门人才(做父母与自己一生不后悔)

~~人生美景(本人原创,不得抄袭)

春草春芳
「春草春芳 」发表看法
2023-06-04

问题在毕业生个人。

大学毕业,是青年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大学毕业,是成人的标志。

如果一个对大学毕业认识很到位的人,他的就业渠道是宽范的,应聘、创业、实习、打工……只要让自己干起来、参与到社会中来就不算失业。

关键是现在的大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特别是一些学习好的人,自认为高人一等,认定自己必须从事什么高尚、高难的职业,如果不能满足,就只好失业啃老了。

天高云淡等闲看
「天高云淡等闲看 」发表看法
2023-06-05

谈不上谁之过。供大于求,僧多粥少,岗位有限,竞争激烈,无可奈何的事。

这几年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上千万,而我们国家经济处于淘汰落后产能的提质增效转型期,说白了科技含量低的岗位正大幅减少甚至逐渐消失,加之整个全球经济不景气(受新冠疫情、战争风险加剧影响),通货膨胀,民众消费下滑,市场疲软,不少外向型企业都在积极裁员或者被兼并,工作岗位减少,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这是不争事实。

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资历或相关专业经验结累,这对于急于求效益的不少企业来讲,肯定不愿意再花更多金钱精力作岗前培训,挑三拣四、蛋中挑刺、好中选好,压低工薪,内卷获利,成了大学生们必须得面对而坚强迈过去的门槛和阶梯。

大学生就业,必须得得益于国家整体经济的好转和繁荣,必须依靠国家政策优抚支持,地方政府各级机构、社区街道真心实意动手扶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开拓更多就业渠道,搭建更多创业平台,真正为民办看得见、够得着的实惠实事。

大学生们也要转变就业观念,放下面子,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舍得吃苦受累,别挑剔,先从基层做起、自立自强挣到饭吃,再图长远不迟。

热情溪流Do9
「热情溪流Do9 」发表看法
2023-06-10

大学毕业即失业,要问谁之过?让我大胆说一句:是国家之过!

为什么呢?是因为国家迟迟没有开发和发展我国的西北部地区,而内地的发展,因大学毕业生过多了,不能容纳,至使大学毕业生没有用武之地,造成很多的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而造成失业。若能及早开发西北部地区,那就可以在那些有志气的大学生影响和带动下,绝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就可以在西北地区落户,“生根,发芽,成长”。只要这样,大学毕业生又何会失业!

打油诗ke程
「打油诗ke程 」发表看法
2023-06-08

打油诗人曰:

改革开放全球化,市场经济靠竞争。

人才就是生产力,好多学霸成大亨。

父母当年读书少,企盼儿女奔前程。

教育机构乘风起,忽悠家长入了坑。

不能输在起跑线,书有千钟勤耘耕。

望子成龙何惧苦?捉襟见肘还硬撑。

二十三年梦已醒,回报太低难平衡。

秀才岂可操贱业?百无一用是书生。

[碰拳][碰拳][碰拳][碰拳][碰拳][碰拳][碰拳][碰拳][碰拳][碰拳][碰拳][碰拳]

——要说过错,大概有三方:首先是教育机构,太能忽悠人,小孩上大学前,钱大部分花在补课上了;其次是大学,大学与市场需求脱节,无限制扩招,给人一个虚幻的目标,以为能有好的前途,但是,大学的学费也不算高,主要是小孩攀比心理导致的高消费,这投入不能怪别人;最后是家长,这是主要原因,小孩是什么料你不知道啊?人家学霸没毕业已到头部企业就业,成为白领,中游水平的早就有人生规划,早晚考编上岸,剩下的都是只会玩游戏吃外卖的,还能怎么的?大事干不了,小事不肯干,那不就是半吊子吗?非要把烂泥往墙上扶,怪不得别人。

——无论是谁错了,都不改变你小孩要吃饭才能活着这个现实。不要指望国家分配工作,从1997年就开始“逢进必考”,毕业即失业的,考不上也没办法。

——“靠人全是假,跌倒自己爬”。外卖小哥里有好多大学生,不是说大学毕业了就送外卖,而是先自救,先养活自己,积累工作经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

老段不说段子
「老段不说段子 」发表看法
2023-06-07

98年我大学毕业,那时还包分配,分配原则是,从哪里来分哪里去。我拿着派遣证回家,那是一张很小的纸片,上面盖着学校鲜红的印章。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揣进衣服最里面的口袋,一路上不时用手摸摸,生怕弄丢了。十年寒窗终于修成正果,马上有工作了,国家发工资了,可以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了,父母脸上有光,可以挺直腰杆做人了。我甚至决定好了,上班第一份工资全部上交我妈,然后深情地对她说:妈,您辛苦了!想到这,我不由自主地笑出了声。

可是现实狠狠地给了我当头一棒。回到县里,到相关部门报到后,大半年没任何消息。我开始急了,父母也急,难道这大学白读了?于是到处托人,找关系,真是想尽了办法。砸锅卖铁读书,又砸锅卖铁找工作。可惜我家世代为农,没一个吃国家饭的。但凡能扯上点关系的,父母都厚着脸皮找上门去。为了给我找工作,我平白无故多了好多“舅爷爷”“姨奶奶”,还有“表叔”“表婶”啥的。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工作还是没角落,我心灰意冷,离开家乡,加入南下打工大军。十年寒窗,我成功把自己变成了农民工。

观海听涛金海滩
「观海听涛金海滩 」发表看法
2023-06-06

这个问题是个现实现象,却是一个伪命题,原因有四:

1.中国是人才大国不是人才强国。大而不强的原因是什么?是真正的人才太少。读到大学只是初级人才,能被市场认可和接受才是合格人才。我们看金字塔或海上的冰山,永远先看见塔尖或山尖,因为他们在高处。无论哪个专业,站在金字塔上半部分的都是最先接受阳光雨露,也最早经历风霜雨雪的,也是成长最快的。要努力成长为金字塔塔尖上的人才。只有更多我们的人才站在金字塔塔尖上,我们才能由教育大国人才大国向教育强国人才强国转变。

2.毕业即失业现象的根本在于就业观念错位。我们传统的就业思想里,从一而终的就业思维很重,所以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比较慎重。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先积极就业再精准择业是最佳选择。积极就业,先到工作岗位上去历练成长,补上缺失的实践课,积累了经验后,如果发现不合适,精准择业,这样目的性目标性就更明确一些。积极就业重在积极尝试,找工作还是不难的;精准择业重在精准,不断实现保值增值。

3.大学生培养质量是个问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有些大学生过的是猪狗不如的大学生活,他们日上三竿才起床,沉迷游戏等成瘾性活动不自拔,不认真学习,一切靠糊弄,糊弄个毕业,没有真才实学,不被淘汰才怪。大学里混日子的学生不在少数,需要严格管理尽快警醒了。

4.综上,毕业就失业是个伪命题。只要你足够优秀,至少有一技之长,就业还是不成问题的。我做过几年就业工作,我们的就业工作最大的压力不在于找不到工作,而在于二战考研的同学太多。

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乐观的进取知足常乐
「乐观的进取知足常乐 」发表看法
2023-06-13

这个问题有多种因素造成。刚解放时国家缺少文化人,但在老师队里那都是真人才。有道德,有责任心,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有真才实学,对社会有责任心。

老教师老学校教育出来的学生是品学兼优,对中国社会发挥着建设性力量,因为那代学生能吃苦,无私心。又有责任心。

刚改革开放全靠那代人的力量和才能,那代人为改革做出了特大贡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教育机构的改革开放。出现各种不良学校,为了赚钱,不讲生源质量和人品道德,培养出了一部分无用人才,因这些学校的毕业证过家和用人单位不成任,所以,毕业后就等于失业,家庭失了财,孩子苦活不想干,好单位又不用。

真正你国办大学,培养教育出的大学生,有真才的学生还是受到社会重用的。前提是要能吃苦耐劳,能尽职尽责。

也有自己可以创业成功的学生。不管文化有多高,在社会上都要融入社会,不要自卑,自傲,要能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单位都会欢迎。否则、自己只能常叹老天对自己不公,或无路可寻。

因为现在任何工厂企业都是看你的真实贡献有多大,能给他们创造多少财富。那些挑检工作,不想吃苦,又自傲慢,坐享其成的人是不会有单位用的。

吾本真人
「吾本真人 」发表看法
2023-06-15

记得八十年代我们上政治课的时候,政治老师批判资本义的腐朽浪费。举了一个例子说是在美国一个博士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应聘到有钱人家里给人家喂狗。

当时我们是很惊讶的。因为当时在我国,别说博士,就是中专生就供不应求。师范毕业的分到农村学校都不愿去,一个小小的农校毕业生分到乡镇当干部就是屈才了。

现在看起来就好理解了。其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市场经济决定的。社会发展得好,人才市场需求旺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就好。反之,大学毕业生就不易找工作。

所以,大学毕业即失业是一种市场规律,谁也没有错。

一方面是改革开放之初人才断层,社会对人才需求旺盛。大学生一度被称为天之骄子。社会需求刺激了教育发展,大学不断升级扩招,社会需求逐渐趋向饱和直至过剩。

另一方面,人的观念跟不上社会变化。一是追求高大上,上大学必须上本科,轻视职业类教育;二是就业观念固化,认为大学生找工作必须是脑力劳动的,所谓眼高手低。

其实,现在社会上劳动力还是比较缺乏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只不过是像媒体上说的舍不得脱下代表身份的"大褂"而已。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