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答案:把鸡、鸭、鹅从万米高空扔下,能不能安全着陆取决于将它们带上天的方法。如果是非正常带上万米高空然后扔下,它们大概率能安全着陆,如果正常带上万米高空,它们大概率会死,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详细的来聊一聊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如今的人类想要去到万米高空很简单,只需要买张飞机票即可,不过,家禽想要上万米高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活家禽是不允许被带上飞机的,所以想要正常的带家禽飞上万米高空,需要自备飞机或者是气球。
自备飞机可以是客机,也可以是高端的直升机,因为客机的巡航高度通常在6000-12600米之间,而目前法国的“美洲鸵”SA-315B型直升机也可以飞到12442米的高度。
通过气球飞入万米高空已经有先例了,早在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坐氦气球悬吊的太空舱历经两个多小时从地面到达了3.9万米的高空之上,然后一跃而下,创造了人类最高跳伞记录,所以显然,乘坐氦气球也是能到达万米高空的。
好了,飞机或者氦气球有了,接下来就是向着万米高空出发了,在飞行了20-30分钟左右时,飞机或者氦气球会正式进入万米高空,之后就是将鸡鸭鹅扔下了,正常情况下,家禽与人都待在飞机舱中,而飞机舱是有压力平衡系统的,所以我们从地面一直攀升到万米高空并不会感觉到压力太大的变化。
此时,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万米高空如果贸然开舱门,显然是有坠机风险的,所以,乘机飞上万米高空再将家禽放出可能性不大,那就只剩下氦气球了,氦气球可以设定一个达到特定高度后让太空舱中的家禽自然脱落的装置,让鸡鸭鹅掉落,这样是能够完成万米抛鸡(鸭、鹅)的。
但是,当家禽从太空舱中出来时,它们几乎就很难存活了,因为它们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就要面对两个严重的问题:温度和气压。从海平面算起,每升高100米,气温会降低0.6℃,万米的高空即使地面上炎热的夏天,上面也是-30多摄氏度的温度,从正常温度一下子进入到极低的温度下,对生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不过,基于鸡鸭鹅都是鸟类,有着厚厚的羽毛,我们就算它们无惧急剧变化的温度,但它们也躲不过气压。
在飞机舱或者太空舱内,压力是没有太大的波动的,但是一旦暴露在万米的高空中,会从正常的压力一下子进入一个极低的气压下,此时动物们会产生一个现象-减压症,而且还是急速减压症,此时动物体内的氮气会迅速的从体液、血液中剥离,体内会形成大量的氮气泡。
体内过多的氮气泡会使得动物体内器官快速的衰竭,此时动物会立即晕过去,甚至是死亡,这样即使是晕过去了,鸡鸭鹅万米高空自由落体的最大速度可达180-200公里每小时,以这种速度撞击到任何的地方(除了足够厚的软垫)都会被拍成肉泥。
因此,正常情况下,将鸡鸭鹅带到万米高空后扔下,它们通常只有死路一条,而死亡的原因是急剧的减压症和较大的温差。
所谓的非正常情况就是不给它们配备减压的装备,而是直接放到一个氦气球上,让它们逐渐的升空,这个方法与正常方法最大的不同就是给了家禽们足够的适应时间,以应对气压和温度的不断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鸡大概率会死掉,而鸭鹅可能存活,原因与它们的祖先有关。
首先,鸡的祖先是红原鸡,这是一种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和次生竹林中的一种鸟类,它们高度的适应热带的生活,因此,即便被驯化后,寒冷地区养鸡也是需要大棚保温的,这证明鸡的抗寒能力是非常差的,即使给了它适应的时间,它去到-30℃以下的环境中也极容易被冻死。
红原鸡
即使扛得住低温,它对压力的变化适应能力也很差,因为红原鸡是一种留鸟,而且虽然有一定的飞行能力,但主要在地面活动,所以,它们从祖先那就没有得到过关于气压变化适应和调节机制的基因,即使缓慢到达万米高空,低压也不是鸡能够承受的,所以,鸡被淘汰了。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鸭和鹅。家鸭是由野生的绿头鸭驯化而来的,它们的分布地比较广,从温带到热带都有分布,这代表着它们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要强一些,而且绿头鸭有迁徙的习性,在正常情况下,绿头鸭在迁徙时飞行高度在300-1200米之间,不过根据科学的观察和研究表明,绿头鸭可以在6400米以上的高空飞行。
而家鹅的祖先是鸿雁,鸿雁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要比绿头鸭更强,这一点从它们可以在高原地区生存就可以看出来了,而且鸿雁迁徙时飞行高度区间甚至达到了6000-10000米,虽然被驯化后,家鹅的能力有所减退,但是如果缓慢的进入到万米高空,它们显然也是能应付的。
这样在鸭鹅意识清醒的状态下,从万米高空被扔下,它们会本身的张开翅膀,增加浮力,进而挥动翅膀,增加反作用力,从而达到控制速度的目的,最终,它们大概率会安全着陆。
将鸡鸭鹅从万米高空扔下这个实验成本有点高,虽然家禽不算贵,但送它们去到万米高空的道具可不便宜,不过假设这个实验做成了,得到的结果要么是鸡鸭鹅全死(正常带入高空),要么是鸡死、鸭鹅活(非正常带入),其中以鹅存活的几率最高,因为它的祖先是三种鸟中飞行高度最高的,这代表着它们对压力变化、温度变化以及氧气利用率是最高的。
虽然我知道这个问题很无聊,但我还是认真的回答这个问题吧!
从1万米的高空扔下鸡、鸭和鹅进行自由落体运动,它们很难安全着陆哦!
1. 这种高度的自由落体速度太快,超过这些禽类的身体可以承受的极限。根据自由落体公式,从1万米高空落下,到着陆时的速度约为每秒340米,这么大的速度会导致它们在空中就已经因为肢体撕裂而死亡。
2. 即使在空中还活着,高速落地时也难以安全着陆。一般鸟类最大安全着陆速度在每秒20米左右,远远低于从1万米高空自由落体产生的速度。高速落地极易引起严重挫伤、骨折,甚至比着陆速度还大的惯性冲力。
3. 鸟类没有人类那样发达的视觉和思考系统,很难在高空中稳定身体和改变飞行姿态。而在那个高度,体型较大的鸟的迎风面积也更大,空气阻力和升力难以平衡,很难实现稳定下降。
4. 鸟类的肺活量和人相比也较小,高空的缺氧环境更难以适应。在极高空低氧低温的环境下,它们的身体机能会很快衰竭。所以,从如此高的空中自由落体,鸡、鸭和鹅几乎不可能安全着陆。
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理功能都限制了在那种高空高速的环境下生存的可能性。这对它们来说是一种几乎不可避免的致死自由落体。
除非提前为它们提供氧气装置、减速伞等保护措施,并在着陆前释放,才可能最终安全着陆。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也非常大。所以不建议尝试这样危险的自由落体。
将鸡、鸭、鹅从一万米高空扔下,做自由落体运动,能安全着陆吗?
我们需要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物体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地面自由落体。这个加速度被称为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米每秒平方。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鸡、鸭和鹅从一万米高空掉下来会发生什么。首先要注意的是,在这个高度上,温度非常低,并且缺乏氧气和大气压力。因此,它们可能会死于窒息或低温。
假设它们能够存活并开始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重力定律,它们将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地面坠落。然而,在接近地面时,空气阻力将变得越来越强烈,并减慢它们坠落的速度。
当它们接近地面时,其降落速率将达到一个稳定值(也称为终端速率),取决于物体形状、密度和大小等因素。对于家禽来说,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以超过100公里/小时以上的终端速率着陆是致命危险。
回答问题:不管怎样,将鸡、鸭和鹅从一万米高空扔下来是不安全的。
除非它们有适当的保护措施,例如降落伞或其他减速装置。但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幽默而荒谬的问题,不建议任何人去实验!
本文由作者:用户2522709658.5 于 2023-04-18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219834069541110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