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两个姐姐,大姐就是爱走路,跳舞,现在70岁了,现在每天早上还打半小时羽毛球,走走路,下午跳广场舞,前两天住院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
二姐58岁了不爱运动,喜欢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偶尔出去走走 ,身体比比我大姐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的。
我相信生命在于运动,根据自己的年纪和身体状况,做适合自己锻炼,对身体是有益的。
能问出这样的问题,也算是个人才,看是简单其实并不简单,不经深入思考不能信口开河。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天天锻炼和偶尔锻炼谁的身体会更好?还真不好说,因为每个人的个体情况不同。但是有一条是确定的,只要适度锻炼,一定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一般情况,长期坚持锻炼,并掌握适当强度和运动方式,更有利于身体健康。间断性锻炼,虽然也能起到健身效果,但效果要比长期坚持很有差距。
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应该选择长期坚持中低强度锻炼。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了就练,想不起来就散。偶尔选择锻炼,即便强度再大,也不如采取长期坚持中低强度的锻炼效果更好。
这一点上,我是有亲身体会的。
我每天早上坚持慢跑5公里,晚上做八段锦、太极拳等健身活动,已经坚持了十几年了。没有十分特殊情况,几乎没有间断过。
经过锻炼,我的生活得到了全面的改善。
1,高血压基本正常了
2,高血脂、高胆固醇、重度脂肪肝全部消失,查体各项指标正常。
3,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4,不再抽烟,很少喝酒,也不打麻将了
5,天天精神饱满,精力充沛
6,体重由187斤降到现在的不足150斤
十几年前可不是这样,那时,以上这些毛病和恶习一样不少。
真心感谢运动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重新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我所属居的生活区有一对非常特别的老夫妻,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舞枪弄棒,可以说,长年累月的户外运动锻炼是他们两个人不可或缺的生活调味品,老夫妻两个人都已经接近80岁了,给我的外在呈现,两个人精神矍铄,步伐矫健,身姿轻盈,他们两个人,一个喜欢慢节奏的太极拳,每天跟着配对音乐慢悠悠的打个一小时,然后带好东西回家,一个喜欢打太极棍,也是每天一小时,各自选择一个练习场所沉醉在太极世界里,非常有规律,几乎是都是选择在清晨和上午时间,一年四季,几乎是风雨无阻!
还有一个老男人,也是喜欢长年累月在户外运动锻炼,他锻炼的项目是单杠引体向上和双杠支撑,现在也是70多岁,一副健硕的身材,精气神也是与众不同,尤其是在同龄人,甚至是看上去相差几岁站在一起,他明显外在气质和年龄都显得年轻!
天天锻炼要看您选择的锻炼方式和项目,比如上面所说的真实性案例,他们共同特性就是喜欢长年累月运动锻炼,而且都选择了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方式,这种高度适宜自己的运动锻炼负荷才是他们保持这么多年运动锻炼的根本!
运动锻炼最忌讳的,应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就猛一阵子锻炼、锻炼,想不起来就暂停,身体酸痛了就停止了锻炼,尤其是那种当自己身体健康产生了健康危机时才不得已去运动锻炼,这样会很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运动锻炼贵在持之以恒,而不是断断续续式,反而对自我健康生态不利!
只要能锻炼就是好的,天天锻炼和偶尔锻炼也要分具体情况。
我的亲身体验是每天走路步数不少于一万步,健身房跟私教每周练两次,虽然已是更年期的年龄,但还没有明显更年期症状,没有出现腰酸背痛腿抽筋的现象,前几天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所在小组属我年龄最大,跳绳项目150个一气呵成,没有中断,惊艳全场。
亲眼所见小区里的大哥大姐们,六十来岁,每天打乒乓球,水平相当的人相约成对,一周最少能打五次,已然成为每天生活日常:吃晚饭,送孙辈上学顺便买菜,回来打球,运动完回家吃饭,午休一下下午打麻将,安排满满当当,充实有规律。
天天锻炼的人有运动基础,身体已适应运动量,不会对生活产生影响。
偶尔锻炼一下的人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适当运动,不宜量大,注意心肺功能变化。
提倡天天锻炼,保持身体机能的灵活性与柔韧性,去菜场买菜走路散步慢跑也是锻炼身体。这样身体有活力,衰老的慢,整个人的精神气也好。
亲眼所见,身边的长辈,坚持打太极拳,身体素质比不锻炼身体的同辈人好很多。
大家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坚持运动能改善心肺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速度,降低死亡风险,总而言之运动能带来好多好处。
那么通常在运动时,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
首先可以让我们能量满满,可能有人认为运动会消耗能量,其实并不是,坚持适当的运动反而能让人全身充满能量,增强体质,同时还可以缓解疲劳。
其次,通过运动可以提高智力,经过研究表明,坚持跑步能增加跟大脑中记忆和学习相关的细胞生长。另外,运动可提高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活性,让大脑功能和细胞间交流更加快速,延缓认知功能衰退速度。
最后,坚持运动能延长深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坚持运动能帮助平衡体内激素水平,刺激内啡肽和多巴胺等愉悦激素分泌;运动也能刺激大脑释放血清素,血清素是一种让人们快乐的神经递质,能预防精神障碍,减少患抑郁症几率。还可以提高肌肉重量,运动过程中肌肉纤维可出现轻微撕裂,不过能被身体修复和重建,然后生成更为强壮的结缔组织,促进肌肉生长,增加肌肉纤维直径。特别是力量型训练提高肌肉重量。
提醒,经常运动,身体已经适应了,偶尔运动需要注意强度,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受伤。
其实这个问题是有一个先决条件的。那就是你所形容的两个人,都是本身身体就没有任何疾病的人,大家也清楚,人过了50岁以后,身体的的机能会逐渐下降的,免疫力下降非常厉害,锻炼身体的目的也是增加身体的机能,延缓身体各个器官的老化。
如果按照简单的思维方式,天天锻炼与偶尔锻炼的人相比,应该说身体机能会更好,身体就会更好一点,不过锻炼身体一定要会控制强度,如果过度的锻炼身体,对身体也是非常有损害的,我一个朋友60岁了,就特别迷锻炼,天天早上走圈,晚上走圈,最近总是说关节疼,颈椎也不太好!
任何锻炼都要适可而止,我对锻炼是非常有心得的,我年轻的时候专攻田径。主要是跑步,100米和110跨栏。这个对关节也是相当有损害的,所以我现在非常注重关节的保养,我自己觉得身体舒服的时候,会锻炼时间长一点,反之我就不会锻炼,具体情况一定要保证不损伤自己的身体。
基于以上情况的分析,50岁以后,其实是不需要天天锻炼身体的,主要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舒服和疲劳状况来决定,是否出去锻炼,不要认为天天锻炼就一定好,我的大舅子就是特别爱打乒乓球,目前快70岁了,前几年一个不小心,半月板断了。就是后来修补了,人也瘸了。这样的锻炼就失去了锻炼的意义了!
50岁之后,天天锻炼和偶尔锻炼都对身体有益处,但是天天锻炼更容易使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经常锻炼可以增强骨骼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同时降低患疾病的风险。相比之下,偶尔锻炼可能只能提供短暂的好处,但长期来看可能无法保持身体的健康状况。虽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但是一般情况下,坚持天天锻炼的人更有可能拥有更健康的身体。
我爸是个坚持锻炼多年的,快83岁的倔老头。
这辈子除了30年前住过一次院,也就前些天因需要做个小手术,住了五六天院。
做的腹腔镜手术,术后第二天上午监护仪一撤尿管拔掉后,他就自己下床去病房外走廊去转悠了。
小护士劝他,说爷爷你扶着墙边的栏杆慢慢走嘛。这倔老头根本不用,虽说不至于如平时的步步生风,也就稍迟缓点,腰没平时直而已。
术前和医生谈话时,就再三的表明自己已坚持锻炼几十年了。后来又向我们炫耀,进了手术室后,躺在床上被推着左拐右拐好一阵。
要转移到手术床上时,他自己轻轻一撑,轻松就转到手术床上,被医生们连声表扬,说看嘛,坚持锻炼身体的人真是不一样!
20前多年前,他病过一阵子,先是职工医院住着,也没啥治疗方案,吃饭还很不方便,后来有人劝他,还不如回家慢慢养着。
记得当时已快80岁的我奶奶(也是个身体好,活到快102岁才去世的老人家),找了高人动用了迷信方式,剪了些纸人啥的去哪个方向烧掉,又说我家门的朝向不对,可,这是家属院的单元楼啊!
但神奇的是,没过两年,我们搬家了,从厂区搬到城区后,爸爸的身体真的逐渐好转了。后来和我妈退休后就加入每日晨练大军,坚持了多年。
而我家楼下有个同事的爸爸,是多年前从外地部队转业回老家的干部。五六十岁时生了场大病,回家休养后,家人再三劝他出来走动一下。
还拿我爸的事鼓励他,说楼上的伯伯也是生了场病但现在坚持锻炼,你看身体多好。可同事的老爸不为所动,听不进任何人的劝,坚持不出门,在家一坐几小时不挪窝,听说越长越胖。
反正我们真的几乎没见过这叔叔出门,后来他们家搬走了,也不知叔叔的近况。这就是两个50多岁以后,各自生了场病的两人,一个坚持锻炼几十年,一个几乎不愿出门。
个人认为,这个叔叔的身体状况,多半不如我爱锻炼的老爸。
根据目前的医学研究,50岁以后天天锻炼和偶尔锻炼的人相比,天天锻炼的人更有可能拥有更好的身体健康状况。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逐渐下降,例如骨密度减少、肌肉质量减少、心脏功能下降等。而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人体保持身体健康,延缓上述生理机能下降的趋势。而根据一些相关的研究,天天锻炼对于身体健康的保持效果更加显著。
首先,天天锻炼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代谢率逐渐减缓,而天天锻炼可以帮助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燃烧,从而避免增重或者促进减重,同时也有利于维护身体的正常代谢水平。
其次,天天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耐力和灵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逐渐下降,这也是老年人常见的问题之一。而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从而避免了很多因为肌肉僵硬、关节不灵活等问题带来的身体不适。
此外,天天锻炼还可以帮助改善心脏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功能下降的趋势会变得更加明显,这也是很多老年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50岁以后天天锻炼的人比偶尔锻炼的人更有可能拥有更好的身体健康状况。但需要注意的是,锻炼过度也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所以适度的锻炼才是最优选择。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儿模糊概念了。
不管多少岁,一个人想要身体好,是取决于很多方面的,比如说保持乐观的心态、健康的饮食、定期检查身体、是否有遗传疾病等等,只看锻炼身体的情况是很难确定谁的身体会更好的。
当然,天天锻炼身体肯定是必要的,但也要注意适量,注意循序渐进。
我家邻居有一位爷爷,大概65岁左右。他就是那种坚持每天锻炼的人,天天很早就起床,去公园练剑,然后到运动器材再锻炼一段时间,每周还要去游几次泳。
我早上送孩子上学的时候经常遇到他锻炼完回家,穿着一身白色练功服,背着一把宝剑,大步流星,特别健壮的样子。
我常常觉得他可能要活到100岁。可谁曾想,去年他突然去世了,听说是查出了脑瘤,几个月的时间就没了。
反观他的妻子,也是60多岁的人了,从不锻炼,冬天遇到她,见她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说自己怕冷,一直到4月份我看见她还穿着羽绒服。可就这样,奶奶却活得好好的,最近还常常到楼下侍弄花草。
所以说人身体好不好,真的不只是看锻炼不锻炼。
当然我这个例子也不具有广义的代表性,无论什么年纪,人都应该在自己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活动活动,至少多出去散散步啥的,心情也能好很多,对不?
本文由作者:用户2530156237.5 于 2023-06-15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220249579663950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