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最大的忠臣是朱德元帅。
朱德元帅生于1886年12月1日,比伟大领袖毛主席年长7岁。他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坚决支持和拥护毛主席。
△1935年9月,红一、四方面军令师后,张国焘企图分裂党、分裂红军、另立中央,强令朱德与毛泽东划清界限,朱德元帅义正言辞地说:你就是把我劈成两半,也割不断我和毛泽东的关系。
△1973年12月21日,朱德参加了中央军委会议,在交谈中,毛主席高声对朱德说:“有人说你是黑司令,我不高兴,我说是红司令,红司令。”接着,毛泽东又风趣地说:“没有朱哪有毛,朱毛,朱毛,朱在先嘛。”
△毛主席对朱德元帅的评价主要有六次,分别是:①朱毛、朱毛,朱不能没有毛,毛不能没有朱。②度量大于海,意志坚如钢。③民族英雄。④中国人民的领袖。⑤人民的光荣。⑥威望很高。
历史上青史留名的忠臣很多,但你让我回答谁是第一还真吃不准,我仅知道当代第一忠臣是谁——他就是俄罗斯的梅——德——韦杰夫!理由有三:
1.为了保证普大帝永掌权柄,梅忠臣情愿当“普梅二人转”配角,虽然干了一任总统两任总理,但当总理时权力在普京手里,当总统时权力还在普京手里,真是“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但“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2.2020年1月15日,根据普京需要,辞去总理职务,毫无怨言微词,甚至安排个不入流的闲散官职,被边缘化和雪藏,也逆来顺受,甘受摆布。
3.俄“特别军事行动”突发,乌克兰出乎意料由“病鸡”变成“公鸡中的战斗机”,美西方联合“围猎”普京,梅不惜披上“核大棒”的恶名,为普京实现战略意图,摆脱险恶困境,甘愿成为一门臭名昭著的“核嘴炮”,只要是不利于普大帝者,逢国必核,逢事必核,逢人必核,张口必核,发文必核,咒骂必核,最后“成功”地把普京放到火炉上烤。
综上所述,该同志在当代忠臣寥若晨星、日惭稀少的情况下,其为人处世、人品操守有古忠臣之风,实属当代第一忠臣,聊充您提的历史上第一忠臣之缺憾,不亦宜乎?
关龙逄,生于廑19年(公元前1713年),卒于桀32年(公元前16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明相,也是第一位因为进谏忠言被杀的忠臣,享年93岁,曾经做过做了发、桀两代夏王的相。
当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夏桀执政。说夏桀可能大家不知道,但知道妺喜(第一个字念mo,第四声,不是“你妹”的妹哦)的应该不少吧?夏桀就是和妺喜一起瞎折腾的那位,折腾出了红颜祸水、祸国殃民、酒池肉林、裸身嬉戏等污得不要不要的成语。
当然了,妺喜比商纣王的妲己的名气还是要差一些,还有周幽王的褒姒,据说是中国上古时代的大美女,后来还有人加上春秋时的骊姬,与妺喜、妲己、褒姒一起并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妖姬。
夏桀自从和妺喜厮混之后就开始不理朝纲了,天天和她鬼混。后宫里养着美女,自然环境不能太差,夏桀竭力民财修琼宫饰瑶台,将肉砌于糟堤,将脯悬于林间。酒池可以行船,糟堤可望十里。将宫女千人,尽去其衣(好污),一会击鼓,头倒池上饮酒,一会又击鼓,就林中一足踏树上食脯,如此往来,纷纷忙乱。桀与妺喜边喝酒边观看,大笑取乐,有谏者皆杀之。又张灯夜饮,使男女裸体杂处,观之交接之势(好污),夏桀与妺喜大以为乐,从此更加不理朝政。
夏桀的所作所为,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夏桀却很不以为然,还十分狂妄地把自己比作永远不落的太阳。老百姓看到他如此厚颜无耻,就咒骂他说:“你这个太阳还不快点完蛋!我们愿意和你同归于尽(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俺们隔壁的三胖儿怎么就没这觉悟呢?
当时关龙逄居相位,据说是个大大的忠臣,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看到夏桀和妺喜搞得实在不像个样子,就多次直言进谏,希望夏桀能做个好皇帝,但夏桀根本就听不过去,然后关龙逄就想了一招,“献黄图”。黄图就是地图,关龙逄想借此说明形势危急,让夏桀应多关心朝政。黄图是绘制有祖先功绩的图,应该是要警醒夏桀多看看祖宗的丰功伟绩,反思自己的所做所为,能效仿祖宗成法治理国家,不要只想着自己寻欢作乐。
关龙逄画好黄图之后就到了夏桀的后宫,夏桀正和妺喜鬼混,关龙逄就这么站在边上,夏桀要多别扭有多别扭,就想赶紧把关龙逄打发走。没想到关龙逄不仅不走,看到夏桀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就把夏桀给痛骂了一通,大意就是说大禹如何英明神武,怎么后世出了你这个不肖子孙,再这么闹下去就要亡国灭种了,等等。
夏桀当然很不爽了,一生气就把黄图烧了,将关龙逄打入大牢,不久之后把他给杀掉了。所以说关龙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死谏的忠臣,魏征之类的都是跟他学的。杀忠臣这玩意儿厉害,夏桀身边人都再也不敢说他了,于是夏桀更加肆无忌惮。这时居住在东方的商部落日益兴盛起来,其首领汤在谋臣伊尹的辅佐下,率师讨伐夏桀。夏桀的军队不堪一击,鸣条一战彻底溃败。夏桀逃奔安徽南巢,死于亭山,夏朝灭亡了,商汤建立。
后人十分怀念有史以来第一位因进谏而遭杀戮的忠臣,把他和被商纣王剖心而死的比干一同纪念,在河南的长垣县修建了“双忠祠”,一直到清朝的时候还有。
历史上第一忠臣,不是别人,正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等多重身份集于一身的卓越人才。他事体周密,计划周详,既能武斗,也能文治。他默默地付出,始终忠于自己的主公刘备,被誉为“千古奇才,万世名臣”。
在纷繁复杂的三国时期,诸葛亮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华,设计了许多著名的策略,如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空城计等,为蜀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对待和解和对抗之间巧妙地平衡,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是绝对的忠臣。
即便是在忠诚的行为中,诸葛亮始终不忘礼法之道。他在唐代被尊称为“诸葛大名儒”,不仅是因为他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的身份,更因为他注重人文,忠于传统,重视礼法,成为时代楷模、忠臣典范。
历史上的诸葛亮,既是忠臣,更是英才。“忠孝两全,天下可定”,诸葛亮是古今中外忠臣的代表。
本文由作者:探索历史真相的江道仁 于 2023-06-05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227454112802062626.html
下一篇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