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告诉你,一个样子。为什么呢?事实摆在眼前,为何贪官贪污巨大,没有判死刑?学生准备放假了,有时间去问一下小学生,相信小学生都懂得,对,贪官不能够判死刑。为什么?答曰:我也是贪官,当然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啦,对吧?万一,今天我判了贪官死刑,说不定,过两天,上面查到我啦,咋办,所以说,虽然我这个法官小学没毕业,但是,我还是有头脑的,总的来说,贪官也好,人贩子也罢,罪恶有深,我,绝对不会判你们死刑的,放心吧。为了自己留一条后路,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得饶人处且饶人,你,贩卖的人又不是我家孩子,与我无关,本大老爷天天有钱收就可以啦,放心吧。
我是舆情应对培训师,分析一下这件事可能的结果。
有 很大可能,调查结果最终仍是一团迷雾,但是会给公众一个最终定性。
一、所有问题的核心在证物上。究竟是什么,其实真想鉴定很简单:在镜头前用水冲干净再转转角度看立刻就一清二楚了。
而官方通报仅仅是鉴定无资质的市场管理人员对着一张图片指指点点就定性,这明显是一种不专业的、敷衍的态度,引起大众质疑是必然的。这个证物是否还在,决定任何调查的可信度。如果已经被扔掉了,那么任何调查都不会有可信结果。
二、在证物缺失,仅凭视频无法定性的情况下,调查结果本身已经不可信了,关键是官方会怎么处理。有以下几种可能:
1、采用舆情应对中的责任切割法,调查无法确定是什么东西的情况下,以食堂管理不善、卫生问题、市场管理者工作不严谨等理由严肃处理食堂管理方和市场人员。处理通报不会写具体鉴定结果,只会含糊其辞写处理结果,算是给大众一个交代。
2、采用舆情应对冷处理以静制动法。目前再火爆的舆情最多不到两周就会迅速冷却。调查组如果拖时间,两周后大众几乎遗忘的时候发表一篇严肃处理当事人的通报,就算了结了。虽然不完美,但是起到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作用。
3、采用牺牲最小棋子的方法,一方面逼着当事学生继续说谎,发动水军来“反转”,转移公众视线然后处理当事学生。另一方面处理食堂承包者给公众看,丢掉两个最小的卒子保护其他责任者。
这就是该起事件的三种最可能结局。 当然,不排除大众最想看的一种结局:证物还在,当众鉴定证明学生没有说谎,然后将所有责任方一撸到底 。当然,这也是最坏的结局,因为当地官方公信力将直接降到最低分。
6月1号江西职业大学中午同学吃饭的时候,在菜里吃出来老鼠头,食堂炊事员说是鸭脖儿。
10日江西政府决定成立由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监厅,四大厅级机关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大学食堂吃出的异物,到底是鸭脖还是鼠头重新进行调查鉴定。假如这个所谓的鸭脖子被封存,完全可以做个DNA测试,这样大家就会放下疑虑,不再争论到底是不是老鼠头了。
其实,在各大学校,吃出特别奖赏的东西司空见惯了。以前我们吃青菜,常常吃到稻草或青草、亦或是青虫,阿姨说了,有虫说明没有农药,吃着放心,这话确实不假,可是阿姨你也不能用青虫来证明安全啊?我们知道就行了,别拿小虫来证明吧?更甚者,吃出白色塑料袋,不记得那是什么菜名了,塑料袋被菜汁包裹着,吃到嘴里嚼不烂,才发现是塑料袋!拿去问阿姨,阿姨也很尴尬,二话不说,重新打了一份饭菜,同学也很大度,不就是个塑料袋吗?吃不死人,而且阿姨也给换了一份饭菜,大家互相理解包容一下。
后来有幸见识了一下大饭堂阿姨的洗菜方式,几百斤的青菜,满满的一大车,有人说一根根洗,那是屁话!真是一棵棵菜慢慢洗,估计两天都洗不完!看看阿姨怎么操作的,十几捆菜一丢进大盆里,用菜刀割开包装的青草,然后用龙头水快速冲洗,然后再一把把地洗头洗尾,捞起来搞定!青菜全部是用菜刀切,不可能用手一根根掐断的。大锅热水一烫,捞起来放油盐,搅拌均匀,装盆开售。你说干净与否就是这个样子的了。
再说这吃到疑似老鼠头的事件,这位同学你真走运,你还发现了可能是鼠头的肉,而且当事人也说了是鸭脖子。(容我出去吐一下)到底最后这个事不了了之呢?还是确认是鸭脖子?亦或是老鼠头?估计就不是那么重要的事了,证据都不见了,怎么证明是老鼠头呢?其实最关键的还是食堂的态度,第一时间承认错误,不论老鼠头还是鸭脖子,都是食堂的错!食品安全永远都在第一位,不要当大家都是傻子,勇于面对错误,还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一味地掩饰,只会适得其反。
不外乎两个结果,一个就是仍然认为是鸭脖,那就对学校,对确认是鸭脖的局长再一次背书,选择了对公众疑问的无视,然后就是统一思想,凡是对鸭脖质疑的一律封杀,不管你信与不信,不管你服与不服,我就确定是鸭脖!如果还有人再发步于结论不相符的消息,那就以造谣生事处理!
第二,确定是老鼠头,然后就是抓小放大,为学校,局长解释鉴定是鸭脖的原因,比如送检是食堂负责的,当时糊涂了,为了掩盖事实,送检的物件调包了,那事情完全由食堂负责任,当然学校用人失察,没有把这件事当成大事,没有全程跟踪负责,损坏了学校形象,作为负责后勤,食堂的付校长免职,食堂是私人承包的,中止承包合同!对承包人进行罚款!
而对于局长,在没有搞清鉴定物的情况下,就轻易下了鸭脖的结论,(当时如果由其它人,或者临时工就好了),犯了官僚主义错误,那就来个严重警告处分!
不管是什么结果,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能做的就是怎么减少对声誉的影响。
如果是真的,鸭脖里混进了鼠头,当然是偶然事件,也会不了了之;
如果是摸抹黑,或是竞争对手的套路,现在也无法即可澄清。
总之,声誉的影响无法避免,只是程度的问题。声誉受影响,进而会反映在销量上,此事件非常棘手,考验公关手段。
我的第一反应是小题大作,公信力缺失才是本次事件的罪魁祸首。为什么大众宁愿相信鸭脖是鼠头,而不是鸭脖意外长得像鼠头。凡事不能因为事情闹大了才重视。
此次事件闹得这么大,其中有两层隐含意思在里面:学校食堂外包,管理层对下属单位监管不力,属于失职。如今忽视学生食品安全的问题屡见不鲜。以次充好,营养不达标,厨房环境脏乱差已经是普遍现象而不是个别现象。由脏乱差推导出食堂饭菜出现死老鼠的可能性急剧上升。故大众相信是鼠头。
二,学校的反馈令公众失望,一贯的敷衍态度,推脱掩盖真相是老套路。人不可能不犯错,不疏忽,勇于承认错误就是了,严惩食堂,更换承包商,多么简单的一桩事情。学校本该是服务学生的地方,如果连最基本的食品安全上都无法做到保障,那么学校开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到底是鼠是鸭,要看对企业的调查结果而定。查出承包商有问题,那就是鼠;查不出,就是鸭。
毕竟现在作为证据的不知道是鼠是鸭的物证高概率已经不存在了,怎么查?
网上,当地网友曾言,该食堂的承包商似乎很有些背景,不只承包了一个食堂。问题在于,该承包商似乎口碑并不佳,却能屡次在多个食堂的承包项目里最终中标。
那么,一个口碑不佳的承包商,又是如何多次在多个承包项目中获胜的呢?
如果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就算查清这一次的指鼠为鸭,又有什么意义呢?谁又能保证不再出现下一次的指鼠为鸭呢?
江西省成立鼠头鸭脖联合调查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更加严格,这也促使政府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来保障食品安全。
鼠头鸭脖事件的发生,让人们感到非常震惊和愤慨。这些食品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还严重违反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于这样的行为,必须严惩不贷,以维护公众的利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江西省成立鼠头鸭脖联合调查组,是对此事的重视和认真对待。这个调查组将由多个部门组成,包括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部门,他们将对此事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处理。同时,该调查组还将邀请相关专家参与调查工作,确保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总之,江西省成立鼠头鸭脖联合调查组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政府正在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管理和监督。我们相信,经过这次调查和处理,这些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鸭脖鼠头闹剧还在继续!10日江西政府决定成立由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监厅,四大厅级机关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大学食堂吃出的异物,到底是鸭脖还是鼠头重新进行调查鉴定。看到这个则消息挺感慨的,成立联合调查组一是说明江西省主要领导现在也在懵圈,他们也不知道这个异物究竟是鸭脖还是鼠头,所以急于弄清事实真相平息舆论质疑;二是至于为什么要兴师动众点名成立四大部门参加的豪华调查组,不厚道的猜测一下,省里领导现在对某一机关单独进行调查得出的结果都不相信,所以不惜委派四个机关联合调查,说白了就是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力求真相早日浮出水面;三是国资委不是行政执法机关,也被安排到检查组有点让人看不懂,难道食堂是国企还是学校归国资委管理,国资委参与调查或许跟后续调查出来的结果有关系吧。一个鸭脖鼠头就把江西省搞的这么狼狈,真是让吃瓜群众大开眼界呀!
看到这个事件发展我都有些无语,一个所谓的鼠头变鸭头居然还要组成调查组来查。明天另一个学校有猪头变蛇头,是不是又要成立一个调查组。那什么事都不用干了,全去调查好了。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学校食堂管理上出了问题,卫生,采购,等方面做得不到位,假如学校方第一时间吸取教训,承认管理上的疏漏,向学生道歉,并采取及时补救措施,让大家满意,我相信这件事也不演变成这样,这是学校在管理上,态度上以及工作上的不负责任造成如今的后果。
本文由作者:共产主义忠诚的战士 于 2023-06-14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24302028793854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