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少会有人想到,拿下亚洲球队世界杯首胜的,是身处死亡之组的日本男篮。
27日晚,他们98-88战胜欧洲杯八强芬兰队!
其实我们体育的体制在其他项目上非常成功,例如乒乓球、羽毛球和体操,但这种培训体系可能不适合篮球。篮球更依赖于草根发展和学校联赛。
与足球类似,篮球在全球范围内是高度竞争的。许多国家都有深厚的篮球传统和更为成熟的草根体系。
日本重视体育教育,很多学校都有篮球队,为学生提供了打篮球的机会,也为有天赋的年轻球员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随着篮球在日本的受欢迎度上升,更多的资源被投入到这项运动中,包括教练、训练设施和青训体系。日本篮球队在国际比赛中逐渐积累了经验,对抗世界上的强队有助于提高球员的技术和战术水平。
我想最让人有感触的就是:身高仅1米72的河村勇辉成为了比赛的主导者。这位日本男篮中年龄最小、身高倒数第二的后卫,全场献上几乎零失误的表现,并成功限制了马尔卡宁的发挥。 河村勇辉这位仿佛"宫城良田"般的球员展示了:身材矮小也能在篮球场上大放异彩。他的出现打破了一些球员常用的身体条件不足的借口。
篮球是一项需要身高、力量、技巧和团队合作的运动。尽管身高在篮球中是一个优势,但它不是唯一的因素。技巧、速度、篮球智慧和团队合作同样重要,日本的篮球队正是通过这些因素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成绩。
中国有14亿人口,其实在篮球领域也有不少才华横溢的球员,例如姚明、易建联等。并不是说培养不出一个河村勇辉,只是中国在篮球领域并未培养出大量的世界级篮球明星!
我们的体育体系长期以来是集中资源培养精英运动员,这种体系在某些项目上取得了很大成功,如乒乓球、体操等。但篮球这样的团队运动,需要大量基础人才的储备,单纯的精英化培训可能会忽略掉大量的基层人才。
我相信,中国篮球正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未来很有可能培养出更多的篮球明星。
PS:看完之后,我只想说:教练 我想打篮球
这跟人口基数没关系,完全是体制设计的问题,从基础培养到选拔机制,最后到战术执行过于机械化标准,完全是机械制度,没有任何的生机,这样的体制下不管多少人口都很难培养出有自我创造能力的球员!
再加上无脑的规划球员,完全是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且在体育氛围方面也是完全空白,试想一下你周边的球场有几个?不要钱的球场又有几个?学校对体育的重视度也是几乎为零,家长也是不停的在文化课方面内卷,在家长的眼里只有那几个主科才是所谓的“正道”。
只要不从最基础的篮球氛围开始改革,不管是篮球还是足球,不管多大的人口,这样的体制注定是没有希望的,以为08年的男篮是走上巅峰的开始,没想到那一年就是男篮的巅峰了!易建联也是独木难支,最后也是黯然退场呀!多么希望能重回08年呀!至少竞技态度是毫无可挑的!
14亿人培养不出一个河村勇辉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河村勇辉是日本的一名篮球运动员。
他通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和努力取得了成功。虽然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但要培养出一位像河村勇辉这样的运动员并不是那么容易。成功是需要个人的努力和天赋的结合,同时还需要良好的体育基础和专业的培训体系来支持。在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奥运会金牌得主和世界级运动员,他们同样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训练和努力,才能在国际赛场上获得成功。因此,不能仅仅根据人口基数来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培养出顶尖运动员。
河村勇辉是一位杰出的日本职业拳击手,他的成就确实非常卓越。然而,每个人的成就和才能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简单地用人口数量来评判。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也培养出了许多在各个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人才。我们应该关注每个人的潜力和努力,以及他们在自己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河村勇辉在拳击领域的成功是他个人的努力和才华的结果,不应该将其与整个国家的人口进行比较和评价。
河村勇辉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并不是简单地因为14亿人都无法培养出一个河村勇辉,而是因为他具备了成为优秀人才所需的许多条件和优势。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才,河村勇辉不仅具备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着积极进取、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精神,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当然,14亿人中也会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河村勇辉能够脱颖而出,这与他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背景和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14亿人中难以培养出一个河村勇辉,但是只要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和合适的培养环境,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包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和支持个人的发展等等。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体系,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由作者:用户5079870315 于 2023-08-29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271985516621676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