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是什么导致企业的员工缺乏激情,满怀抱怨,缺乏忠诚度?> 正文

是什么导致企业的员工缺乏激情,满怀抱怨,缺乏忠诚度?

  • 悠闲沙滩8g5悠闲沙滩8g5
  • 2023-12-24
  • 8
  • 共14人回复
悠闲沙滩8g5
「悠闲沙滩8g5 」发表看法
2023-12-30

这就是基本事实,原因复杂。其中之一就是,得不到尊重,被鄙视,区别对待,不公正等情形,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歧视,为难、刁难甚至打击报复,主要是啥?地位低,缺少尊严,被压制,没有归属感。长期存在,一时半会很难得到解决。不那么简单,这一点应该向别人学着点。

昔日的港湾
「昔日的港湾 」发表看法
2024-01-01

是什么导致企业的员工缺乏激情,满怀抱怨,缺乏忠诚度?

谢谢邀请

我非常乐意回答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是很多企业在企业管理上的一个迷盲区,也是现代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的价值取舍。由于价值取舍直接影响着一系列企业管理、企业成本控制以及企业文化的形成。由此带来了,企业价值取舍也影响到了每一个职场员工的切身利益和每一个职场员工在各种企业中工作的愉快度。下面咱们就这个问题来分析一下有那些企业管理理论会影响到咱们企业的价值观的取舍,再来看看大家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职场氛围。

在世界的工业革命运动中,已经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科学管理”的企业管理理论取代了被时代所抛弃的作坊式企业管理;由于科学管理理论是建立在以物作为管理对象基础上的,在企业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人的因素与人的感受,故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欧美一些国家爆发了大量的罢工运动。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于是就产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行为科学”的企业管理理论所取代了科学管理理论,但把科学管理一部分有效的实际管理方法列入到了辅助管理范畴;行为科学的企业管理理论,是以人作为研究对象所产生的。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大家都听说过了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很多世界品牌企业均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维持至今。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在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叫“信息文化”企业管理理论,后来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的作用,一直走到今天的网络各种平台的应用。但是,在信息文化企业管理理论中,到处都可以看到“科学管理”的方法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身影。

通过世界三大工业革命企业管理理论,大家不难看出,只有一种理论很容易导致以“利润”作为企业价值观的企业管理理论,那就是“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上面说了它是专门考虑物的作用,而忽视人的因素,使人感觉不到舒心。当然科学管理理论也不是不能加入“以人为本”的元素。但,强加于后一旦遇上利润与以人为本这组矛盾出现冲突时,很容易又会失去了“以人为本”这个元素。“科学管理”的企业管理理论,能让企业尽快获得利润,而且可以利润最大化。致使我们现在好多企业的企业管理都基本上采用的是这个理论。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企业只在意生产产量、压缩成本以及快速的从市场中获得利润;不在意你员工的感受以及员工应该得到的福利待遇以及必要培训。这样的企业能不导致员工缺乏激情,满怀抱怨,缺乏忠诚度吗?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管理理论能使企业百年不到,而且造成企业和员工双赢的局面呢?

当然应该属“行为科学”企业管理理论了。它的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进行管理,它把人的上万种需求,归纳到了5个方面(有的学者把它归纳到了7个方面)。即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企业全程通过帮助员工去实现自身的需求从而完成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使企业的每一个构面都能创造出价值或更大的价值,有效传递给社会,赢得社会广泛的认可与肯定。在这样的企业,员工可以真正感受到舒心、尊严与自豪;才会激发出员工自己更多的热情和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出员工的主动性、能动性、自助、自强、自律以及奉献精神。企业把员工当成家人对待,当然员工把企业也就当成了自己的家。

综上所述,一个企业的管理理论与理念,决定了企业的价值观。以“科学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理论很容易导致员工缺乏激情,满怀抱怨,缺乏忠诚度;而把“行为科学”作为企业管理理论的企业,更容易激发员工热情,满怀自豪,忠诚自己的企业。

个人观点,不到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及更多的员工在就职过程中,能够找到一个又能赚钱、又舒心、又有发展空间、又能实现自我的企业。

谢谢你的提问!

老刘
「老刘 」发表看法
2023-12-25

谢谢邀答。

纵观今日中国企业员工缺乏激情,满怀抱怨,缺乏忠诚度之现状,联想发达国家企业员工思想专一,忠于职守,乐于工匠精神的经验,其中之差距便赫然在目。问题何在?

一是企业缺乏现代先进管理理念的格局。一般企业老板都眼光短浅,轻投重收,对员工缺乏人文关怀和人格尊重,企业很难形成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二是企业员工工资收入分配不合理,尤其是一线技术员工的薪酬太低,员工流动频繁,不利留住人心;

三是不注重教育投入,难以培养出名副其实的企业文化,而缺少合力创新精神,人心涣散,技术滞后,企业员工没有安全感;

四是企业人际关系复杂,一般老板任人唯亲,重用听话效忠自己的人事圈子,亲疏等级观念严重,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和事业发展的可能性不大。

职场藏经阁
「职场藏经阁 」发表看法
2024-01-03

以下几种类型的企业,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员工缺乏激情,满怀抱怨,缺乏忠诚度:

第一种:工资低,说白了,就是钱给的不够。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出1元工资给你,希望你做10元的事情,这样的企业是最差劲的企业。我之前一家公司就是这样的,进去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想,把你工资压到最底,以后想要加工资和奖金是很难的。

第四种:部门工作职责不清,当出现问题时,容易推卸责任。因为责权不清,没人会揽事上身的,只要有人背锅,公司就不会再深究了。

第五种:格局小、心眼小的上司,遇到这样的上司,是你的不幸。被这样的人领导,难有出头之日。

海天生明月648
「海天生明月648 」发表看法
2023-12-27

答:关键在老板或领导者身上!作为领导者切勿不可傲慢,要把员工当兄弟处,交心交肺求志同,千万不能心有隔阂。要把经营机制搞活,要给员工一定物质激励,要让员工看到光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事业当成家业,既能同甘,更能共苦,大家共望远景,手挽手过河,肩并肩涉渡。不能让暂时利益蒙了眼,忘了因果。请问谁能做到?真是痴人说梦也。

槛内书吏
「槛内书吏 」发表看法
2024-01-02

我觉得,导致企业员工缺乏激情,满怀抱怨,缺乏忠诚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奖罚不明。有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虽然也有奖罚制度,但往往束之高阁,形同虚设。员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赖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积极主动的员工慢慢也随波逐流,退却了激情,增添了抱怨。

二是职责不清。有些企业(单位)职责划分不清晰,导致有好处的争着做、没好处的懒得做、担责任的推给别人做,还整天怨声载道、牢骚满腹(好处没争上,责任揽上了,能痛快吗?)。

三是升迁无望。有些企业(单位)的领导台上信誓旦旦,说着“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有为必有位”,台下认钱为亲,兼营盛锡福(北京老字号,专营帽子)。缺钱少势无关系的员工哪儿还有激情,何谈忠诚!

四是精神不振。我这里所说的精神不振(或者说风气不正)不是说个别员工,而是说整个企业。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去过一个山东的小厂,厂不大、人不多,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没有闲人,都在有条不紊忙碌着。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为何令我念念不忘,原因在于厂里员工对待客户的态度,那真是无微不至。我所说的员工不单指销售部门的员工,而是全厂所有员工。在这个企业中,我没有看到任何企业文化的标语(恕我直言,中国的企业文化大多都是墙上文化、口头文化,与员工的精神无关)。他们的员工之所以那样,就是有个很好的传承,老带新、师带徒,耳濡目染、见样学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然,好的榜样见样学样越学越坏,而不好的风气会“青出于蓝”,愈演愈烈。

想做一头有梦想的猪
「想做一头有梦想的猪 」发表看法
2023-12-29

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没有合理的奖惩制度,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好坏一个样

2.公司内部拉帮结派,爱勾心斗角

3.部门工作指责划分不清,出现问题爱扯皮,甩包

4.公司领导“远贤臣亲小人”,会拍马屁的升职加薪,不会说话只会低头做事的难有出头之日,不说升职了,加薪都很难

5.公司家族式管理严重,亲戚朋友没有本事还占据重要位置,喜欢对他人工作指手画脚,爱跟领导打小报告

6.领导爱画饼却不充饥

7.喜欢在下班时间安排工作,还动不动就要求加班,还没加班费

暂时能想到的差不多这些,不足之处请其他人补充。[呲牙][呲牙]

AAA灰度
「AAA灰度 」发表看法
2023-12-30

很多方面的原因。晋升机制不完善,做的好的,做的快的,做的优秀的,它会说你的工作量太少,太容易,然后呢把人家当牛做马,这样导致优秀的员工也开始摸鱼打混。奖惩制度不完善,做的好的不奖励,做的多的你问题多,会吹牛拍马的人得利益,摸鱼打混的人理直气壮,等等。这些都是管理的问题,做管理就是做人,你人都做不好,怎么管得好一个公司呢?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制度,考勤制度,晋升制度,奖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个人形为素养制度等。要用制度来管人。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公司文化份围才能留住人,人才。

经营管理智毅说
「经营管理智毅说 」发表看法
2024-01-02

很开心一起探讨您的提问,我认为导致员工这些问题的因素有:

1、工资体系不合理

无数企业在工资体系上缺乏合理性,干得多的跟干得少的、干得好的跟干得差的没什么太大区别,甚至干得多的、干得好的还不如干得少的、干得差的。因为一般新员工都想好好表现,但无论自己多努力,最后发现还不如混日子的老员工收入高,直接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

2、奖惩不合理

一些企业老板经常犯的错误是,奖励分红平均主义大锅饭,比如:一个部门十个员工,总分红两万,每人奖励两千,业绩好的跟业绩差的一样多,这样,势必业绩好的、贡献多的员工不满意;或者年底发奖金,一视同仁,没有论功行赏,而是按人头奖金一样多等等因素,导致员工感觉不合理,产生很多负面情绪。

3、晋升机制不合理

一个员工刚开始到企业上班,能力欠缺,所以他能接受职位低、工资少,可是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也许几年后,他的各方面能力超过了自己的师傅或者上司,可是由于好多企业没有建立合理的晋升机制,导致一个员工能力再强,也得不到公平合理的提拔机会,所以,导致无数优秀员工的情绪。

4、老板失信

好多老板经常给员工承诺一些奖励,可是到真正奖励的时候,自己手软了,舍不得拿出那么多的钱,奖励给员工。从而这个老板失信于自己的员工,导致企业很多问题的产生。

5、员工教化不到位

人都是环境的产物,也是教化的产物。例如:咱们从小就接受要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励精图治等等的教育。其实,这都属于教化的范畴。因为一个人要么接受正面的教化,要么接受负面的教化。我们每天跟任何人的交流,都是在被教化,企业员工也是如此,一个教化到位的企业,就会形成正面的生态;反之,教化不到位,就会形成负面的生态。

资格证考试达人
「资格证考试达人 」发表看法
2023-12-27

股东投资者想让员工充满激情,工资能不能跟上暂且不说,玩什么996或者007就有待商榷。另外就是站在员工角度想,自己只是打工者又不是投资者股东,哪里待遇好被尊重当然就要去哪里!这就是没有永远的忠诚,只有永远的利益。劳资双方都要尊重合同,尊重彼此,才有可能实现。抱怨没有用,最后还不是用脚投票?不要指望天长地久,只盼望在一起的时候同舟共济向着一个方向前进就好。

平凡的小强
「平凡的小强 」发表看法
2023-12-29

我在私企和国企工作多了十多年,无论是在国企还是在私企,员工都或多或少地对企业有抱怨,更谈不上忠诚度可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我总结有三点原因。

第一就是大环境变了,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为员工解决了住房、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企业员工可以踏踏实实地干一辈子。如果他们不珍惜眼前的工作以后的生活都可能是问题。因此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员工对忠诚度很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以后,铁饭碗被打破了。员工的给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给员工发放劳动报酬,其他的企业一概不管。员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分散时间和精力。再说了我付出劳动赚取报酬,这就是劳动力市场交易,应该是平等关系,我为什么要对企业百依百顺。

第二就是企业在要求员工忠诚的同时却想方设法地压榨员工,通过非法手段辞退员工。现在社会谁也不傻,企业发展需要员工卖命的时候,领导就给员工画大饼。等到兑现承诺的时候,领导要么装死,要么讲困难,甚至还想把员工一脚踢走。员工凭什么对企业要讲忠诚,我干活你给钱天经地义,凭什么我要忠诚你。

第三就是就是员工方面的原因。现在社会除了体制内,谁也不敢说在一家企业能干一辈子。如果有更好的去处当然要去更大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吉祥同学学安全
「吉祥同学学安全 」发表看法
2023-12-27

我觉得,工作没有热情有三个原因:一、钱不够;二、工作没价值;三、老板有问题。

钱不够

给员工的工资是硬需求,钱给的不够当然不能使员工往前走,叫人拿着两千多块工资就要加班到八九点钟其实是说不过去的,员工要生活,员工要休息,新员工你可以用经验和学习来为他们打鸡血针,但是时间一长,他们就会免疫,而且发现老板只会整天放空话,和老员工的时间一长,他们就会发现真相。员工工资不高,不珍惜工作,失去动力,自然就没有热情。

钱不够已经是硬伤了,如果再拖欠就是雪上加霜,工资有没有准时发是衡量公司信誉的重要标志。我前公司曾经拖欠了我半年的工资,我当时已经对这个公司的财务以及信誉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当我辞职的时候这个公司才东凑西挪勉强支付给我。

最后,员工为钱工作很正常,一般来说,钱与工作热情大多成正比。

老板有问题

有问题的老板从来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问题。就算是员工发现老板有问题,员工们不敢提,也不提,宁愿将错就错,反正错了也不是自己的责任。这其实不是员工有问题,而是老板有问题。

出现这个问题,我相信不是第一次的,员工出现问题找老板,有问题的老板肯定会将问题抛回给员工,而不是帮员工解决这个问题。问题出现得多,员工自然也不找老板,宁愿自己去解决,这就产生了不信任。

当员工信任老板,相信老板能带来更好的未来,即使短期内未能为员工带来利益,员工也愿意为之努力,如果不能,老板也愿意和员工公开信息,共同进退,这样员工才舍得在工作上付出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热情。

奢花流水
「奢花流水 」发表看法
2023-12-25

老板的饼画的特别的圆。不是员工不能和公司同甘共苦,而是老板给人的感觉非常的不好,老板就算挣再多的钱,和员工也没有关系。天天让员工体谅公司的困难,公司什么时候体谅过员工的困难,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把员工当成傻子,员工就把你当成傻子。所以出现这些问题要从自己内部的管理上找问题,不是首先想到员工怎么了

无住真心
「无住真心 」发表看法
2023-12-24

咱们就拿身边的来说事,看看大家的积极性是怎么消失的。

第一件事:项目上遇到困难,一名员工迅速解决了,但是因为需要协调临时花了点钱,回去汇报,领导说下次先汇报才能花钱。(公司没有事先规定怎样花钱,花多少钱需要什么流程。)

第二件事:办事流程复杂,内耗严重。领取材料需要多部门会签,领料单走着走着就被走没了,领料施工部门慢慢的牢骚满腹。

第三件事:结算缓慢,用人不当。结算部门看人下米,用情绪做事。看人顺眼,情绪高兴了,结算就快。否则就是这个不行,那个不管,给领导汇报就是什么都不合要求。

第四件事:各制度和要求不合实际的严格,处罚程度大于奖励,甚至没有奖励,没有引导性的教你怎么做,发现问题就是罚、狠罚。

第五件事:薪酬系统不完善,可执行性低,没有量化。

总结来说:首先是用人不对,特别是中层管理人员素质不行影响到整体的工作软环境,让人怨声载道。其次是制度流程不顺畅,让人办事不省心,厌烦感油然而生。第三奖罚不明,能干的被不能干的品头论足,不胜其烦,能干的还不能拿到多的钱,还要被玩的人说傻蛋才拼命干。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