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时,为何一半时间不在军队?> 正文

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时,为何一半时间不在军队?

  • 清晨的暖风f清晨的暖风f
  • 2023-12-30
  • 68
  • 共9人回复
清晨的暖风f
「清晨的暖风f 」发表看法
2024-01-07

叶挺任职新四军军长后为何多次提出离职,有一半时间没有在军队。

1938年叶挺正式成为新四军军长,可是在 他担任军长的三年时间里却多次提出离职,第一次提出离职的时候新四军还尚未正式组建,这是叶挺已经接到了军长任命书,可是国民政府却在多方面为难,为了尽快建立抗日队伍,叶挺和叶剑英只好亲自前往南京面见老蒋,就编制和经费问题与其商量,但是老蒋始终不曾松口。叶挺表示如果没有军费他就不放心这个军长了,老蒋知道眼下叶挺是最合适的人,听说他要离职,赶紧要他找陈诚商量经费问题。

第二次辞职是叶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委屈,因为叶挺并不是共产党员,无法参加共产党党委会,权利自然十分有限。所以在1938年8月再次请辞军长。

第三次辞职发生在1939年11月,叶挺为了给新四军要粮饷再次来到重庆找老蒋申请增加军费,老蒋却仍是闭口不提粮饷,而是想招揽叶挺加入国民党,尽管叶挺不是共产党,但是他也从来没有想要加入国民党,恰巧当时叶挺的弟弟意外去世,于是他便以回家为弟弟治丧为由提出离职,前往澳门待了半年时间。辗转反侧由于没有合适人选,两党还是劝回了叶挺,再次担任新四军军长。

度度狼gg
「度度狼gg 」发表看法
2024-01-04

某种意义上,蒋某人抢先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的举动,确实给1941年的那场悲剧埋下了一个伏笔,其政治阴谋在一定程度有所得逞。最严重的后果,是造成新四军自成立之初,两名军政主要领导就出现不和,哪怕放在现在,如果一个单位的一、二把手互相不配合,工作怎么可能顺利开展?

(项英和陈毅)

正是在这样的谈判僵局中,富有政治智慧的周公,暗示已经回国的叶挺将军,通过陈诚的关系,自荐出任这支部队的指挥官。陈诚确实把话递上去了,蒋某人一琢磨,与其将来不得不任命一位延安方面的军长,还不如交给已经成为“无党派人士”的叶挺,何况又是北伐名将,我方也不好说什么。

于是1937年9月28日,军事委员会发出通令:“经委员长核准,任命叶挺为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长”,这个消息令延安方面也很突然,毕竟之前只是一个动议,想不到这么快得到批准,于是稍后特别邀请叶挺赴延安一行。

应该说,叶挺军长所表现出来“坚决听从党的领导”的态度,延安方面还是比较满意的,既然双方均认可了军长人选,则新四军的组建总算进入快车道,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宣告成立。

(项英)

还有另外一些原因,首先是项英对公开宣布离开党组织的叶挺不那么信任,而叶挺的一些做派也让他反感,比如黄呢军装笔挺,还带有专门的厨师等等,这都与艰苦朴素的红军作风格格不入。

这样的反感和不信任,在工作中难免流露出来,甚至在研究新四军的作战事宜时,项英也召开军分会的会议进行研究,干脆不跟叶挺打招呼,这就有些过分了:军长指挥作战,居然不能参加作战会议,哪怕是列席也是应该的嘛。

叶挺将军性格素来刚烈,当年宣布离开组织也与此种性格有关,而项英的种种排斥,他感觉实在难以忍受,结果就有了第一次离队,时间是新四军成立半年之后,也就是1938年6月间。

《叶挺军长》剧照

第二次离队

前面介绍过了,项英由于自身原因,并不太坚决和完全地贯彻延安的指示精神,尽管遵令成立了“新四军委员会”,可他毕竟是主任,又是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军分会书记,在工作中对叶挺的态度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还是将其排斥在决策圈之外。

叶挺自尊心严重受挫,一气之下发电给武汉,请求辞去军长职务,周公复电挽留,并且说明不久会亲赴皖南协调,请他耐心等待。

然而叶挺去意已决,于1938年9月撩挑子回了广东老家,当时主粤的余汉谋,正是叶挺的粤军老友加保定校友,遂邀请叶挺出任“东江游击司令”。

叶挺认为反正都是拉队伍打鬼子,没有请示延安就接受了邀请,这就让我方非常被动了,也给了重庆当局以口实,道理不说大家也懂。

第三次离队

此时周公正在苏联,一时无法亲自处理此事,因此叶挺在重庆、澳门等地一呆就是大半年,直到1940年夏天周公回国后,叶挺才接受劝告于8月间返回云岭军部,算起来这次出走的时间,长达十个多月,并且距离事变爆发仅有四个月左右了。

客观来说,叶挺将军在新四军军长任内,多次提出辞职并两次长时间离队出走,固然有叶、项关系不睦的因素,其实也有个人性格方面的缺点,比如处事不够冷静,遇到困难犯态度等等,这也是事实。

(周公视察军部)

徐风宜人从善如流
「徐风宜人从善如流 」发表看法
2024-01-02

首先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新四军重大战略决策是由党委会研究,由第一责任人东南分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兼政委项英拍板的,而叶挺作为党外人士,能成为新四军军长,其实是两党妥协的结果,他在军中形同挂名,连党委会都不能参加,视同不能参加重大决策,所以叶挺经常离开部队落得一身轻也就不足为奇!

进取文刀缘
「进取文刀缘 」发表看法
2024-01-08

从资历上来说,叶挺将军可是我军实打实的第一任总司令啦,南昌起义他就是总指挥,总司令了。但后来由于其他原因,导致他脱离了共产党,所以在建立新四军时,国共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军长不二人选就只能是他啦,可是我军历来都是党指挥枪,这就搞得叶挺将军比较尴尬了,当军事工作和党的工作有冲突时,他又不能真正当家作主了,这也是皖南事变的一个主要原因吧?其次新四军时候的军事装备,给养等国民党提供的也只有他可以去提到的。这就是现状,所以叶挺将军一半时间在国共双方的路上来回奔波了,待在新四军的时间也只有另一半呢

天数茫茫A
「天数茫茫A 」发表看法
2024-01-08

"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时,为何一半时间不在军队"?在战争年代,一个军事主官一半的时间,都不在自己的军队中,是比较少见。而根据相关记载,新四军军长叶挺,就是这样的情况。如果我们要了解这其中的原因,就要从叶挺为什么能当上新四军军长说起?

由于此时的叶挺既不是共产党,也不是国民党,而且他和国共双方很多高级将领都有交集,本人也有出山抗日的意愿。因此由他来担任新四军军长,很快得到了国共双方的认可。不过当叶挺当上了新四军军长后,一半的时间却都不在军队中,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新四军早期还需要国民政府划拨防区,提供经费以及各种物资补给等。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由于新四军是共产党的军队,国民党政府给新四军这些东西,肯定是不太愿意给的,那么要拿到这些东西,就需要军长叶挺亲自到国民政府去崔要或协调。而这肯定要花费他很多时间,使他无法出现在自己的军队中。

最后需要提一下的是,叶挺是对新中国有重大贡献之人,他是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人民军队的创始人之一。但遗憾的是,在广州起义失败后,他没有选择继续革命,而是选择了退出。说实话,如果当时他继续革命,那他就是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十大元帅之首……

但历史不容假设,而且更令人遗憾的是,在皖南事变后,叶挺将军长被国民党反派扣押,直到抗战胜利后,虽经中共努力营救才重获自由,而在他乘坐飞机返回延安时,飞机却遭遇了事故,他也不幸遇难,享年50岁。

快乐林解读
「快乐林解读 」发表看法
2024-01-05

叶挺是现代中国的一位革命家、将领,曾在抗日战争中担任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然而,在他担任新四军军长期间,却有一半时间不在军队中。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首先,叶挺在担任新四军军长期间,需要承担的责任非常重大。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游击队和正规军部队, 负责抵抗日军在中国的占领和侵略,并配合其他抗日武装力量开展反攻作战。而叶挺作为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需要对军队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统筹和管理,包括组织训练、编制调度、指挥作战、政治宣传等方面的工作。这使得他需要经常到前线指挥作战,与士兵们一起奋斗,以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

其次,叶挺在担任新四军军长期间还需要处理许多政治问题和外交事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新四军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既需要应对日本侵略者的威胁,又需要处理与国民政府及其他抗日武装力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叶挺不仅需要管理军队内部的事务,还需要处理与其他组织的合作和矛盾、争夺资源和影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他无法全职在军队中工作。

最后,叶挺一半时间不在军队还与他自身的身份和经历有关。叶挺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位重要领导人,同时也是一个政治思想家和军事理论家。他深刻理解中国革命的本质和规律,提出了许多关于如何建立并维护革命力量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在他担任新四军军长期间,他需要与其他同志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写作和发表大量的文章和著作,以推动中国革命的进程。这些工作也需要他脱身于具体的战场和军事机构,去完成更广阔的任务。

总之,叶挺一半时间不在军队的情况,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他既需要在军队领导下指挥作战,又需要处理政治和外交问题,同时还要在思想和理论上不断深化认识,为中国革命做出重要贡献。虽然这种情况在当时有所争议,但是考虑到他的身份和经历,这样的选择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淡泊闲聊历史
「淡泊闲聊历史 」发表看法
2023-12-31

这还得从新四军的建制说起。

新四军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留在中南八省区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指战员,和当地游击队改编而成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隶属于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

新四军既然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军长的挑选必须要双方都同意才行。而叶挺是北伐名将,南昌起义的总指挥,由于遭受诬陷脱离了中国共产党,但和国共两党高层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新四军成立时,叶挺成了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不二人选。

可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建军思想,历来都是党指挥枪,新四军的领导核心只能归属于共产党。而项英则是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虽然是新四军的副军长兼政委,但却大权在握,一切都是他说了算。

由于叶挺旅欧多年,其生活习惯西洋化,与当时部队的整体氛围不能相合。再加上他又有以前旧军队的一些习俗,受到新四军绝大多数高级干部的排斥,被边缘化了,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

因此,叶挺在担任新四军军长时,也就懒得待在部队了,他经常外出转悠散心,落得一身轻。

阿阳7834
「阿阳7834 」发表看法
2024-01-07

叶挺这个军长实际上是国共博弈的结果,新四军隶属于国军的战斗序列,军长这个职位跟微妙,需要国共两方都能接受,叶挺是北伐名将当时也是党员,后来因为不公正待遇脱党,与国民党高层的关系也不错,所以他是军长最合适的人选。但是他只是名义上的军长,最主要的作用是协调各方关系,至于军事指挥都是项英说了算,项英在开有些会议的时候根本不叫叶挺,叶挺待在军中作用也不大。

那时的花开花落
「那时的花开花落 」发表看法
2024-01-04

当时他是党外人士,高层党务会议不让他参加,其次,同僚下属的远离,都是说项英在排斥叶挺,其实不准确,准确的是当时部队高级干部绝大多数都是排斥叶挺的,因为新四军核心是革命部队,但叶挺由于欧洲多年养成了西方的生活习惯,咖啡牛奶面包,西装革履马靴,和部队整体氛围格格不入,导致他很难融入到部队当中,被边缘化了,他也就不爱待在部队里了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