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三年的人寿保险,最近发现好像不太划算,当初买的时候也没细看合同,保险销售人员的嘴真是太能说了,现在有点后悔,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听说保险有一个月的无条件退保时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打算去了解一下,还是退保比较好,感觉不太划算呀。
三年前买了一份人寿保险,如果现在发现是个大坑,那就及时止损、退保。在自己买保险的同时必须要知道保险的相关套路,一般保险业务人员不会和你保险讲弊端,只讲好听的,让你感觉到自己占了大便宜,你才会动心去买。买保险必须早知道保险的大坑:
1、保险针对的人群。分为三大类:未成年的的保险、成年人(18-59)周岁、和老年人保险。未成年人的意外或者疾病保险理赔一般不超过10万元。成年人理赔一般都在20万到上百万之巨,老年人保险公司一般是不支持投保的,就算投保理赔范围也是很低的,金额很少,风险太大。
2、保险的常规套路:玩猫腻。你很难读懂保险的条条框框,不在理赔范围之内几乎都是每个保险公司的口头禅。那就打官司吧,如果官司赢了,保险公司虽然赔付了,但是自己费时费力心力交瘁。而保险公司却只是尽到了应有的义务,还给自己做了免费的理赔广告。对于你很不划算。你交保险的时候,他很少会和你说什么情况下不在理赔范围之内,不赔。
保险的退保制度。保险的退保制度是最坑人的,如果你一年交了3000元,交了10年共3万元,到10年去退保的时候,退的金额会让你意想不到,能到手3000元就不错了,他和你玩的就是现金价值,你永远玩不过他。但是你交保险的时候他从来都不会和你讲能退多少钱。
3、保险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使保险行业鱼龙混杂。为了利益他们不顾道德规范,能骗的尽量去骗,不能骗的,就打亲情牌,送米送面,大叔大妈的叫着,一旦你上钩他们却消失的无影无踪。
4、保险公司总爱推卸责任。到理赔的时候就谎称不是公司的业务员,或者是业务员的私自行为,或者业务员捐款跑路了,你去报警吧等等理由来搪塞一切。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业务员。自己好像没事儿一样。难道业务员捐款跑路不是你的责任吗?你不应该垫付,你去追究你原员工的责任吗?为什么让消费者去追究呢?这样的保险公司普遍被认为是骗子公司。
所以,一个知名的保险公司是怎么跌落神坛的,就是因为没有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才被老百姓普遍认为是骗子公司。只有退保才是唯一出路,损失再大都会去退保,并不稀奇。
吃一堑长一智,永不再买。
我买保险也上了一次当,于是我决定永不再买。
2003年,我儿子3岁,我老公的同学的老婆找到我们,说让我们买保险。我看她下了岗,也不容易,就想着给她捧捧场。
说让我们给儿子买教育保险,一年交1000多块钱,交15年,一共交1.6万,到18岁可以领2万。
我一算,当时上大学,一年的学费也就3000多块钱,想着儿子大学4年,这两万块钱的保险费足够。
孰料,我儿子18岁时,我们去领保险,说只能领5000元,过两年再领5000元,剩下的1万,说5年后上研究生再领。
我一下愣住了,当初一年交1000多元,是相当值钱,相当于现在的七八千元。而且,现在,儿子的学费一年就8000多元,咋想买这保险 划算。
更可气的是,越往后,钱越不耐花,结果5年后再给,到时候钱更不耐花了。明明当初说的是18岁上大学给,现在成了这样。
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可是,老公同学的老婆早不干保险了,咋说得清。只能自认倒霉。
于是,我和老虎发誓,永比不再买保险。
保险是赢利单位,咋可能让你占便宜。你入了坑,被骗了,还能怎么办,以后别再买了。
题主买的这份人寿保险具体保什么?您讲的“大坑”具体指的是什么?
寿险保身故和全残,有的还会附加提前给付型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等,题主买的是哪种寿险?
不了解详细的情况,不好直接给出合理的建议,也只能按照常规给建议了,题主可以参考一下。
所以说,退保与否要考虑清楚,如果题主还是需要保险的保障,时间上来得及的话,可以先更换其他自己需要的、适合自己的保险后,过了等待期再退保这份人寿保险,这样保障上不中断。
在这里,也给大家一些建议,买保险千万不要稀里糊涂的买,一定要清楚的知道买的保险保什么不保什么,有什么注意事项,如何申请理赔,谁提供相关服务等等,要以保险条款为准!
保险就是最大的传销公司,先别喷我,为什么这样说呢。保险公司年年招新人,新人刚来时洗脑,培训,奖励,吹捧,无所不用其极,大部分女的会跟打鸡血一样相信明天更美好,成功近在咫尺,能自力更生了,不靠家人老公养活了,等新人把周边的亲戚朋友等等资源全部挖掘完,也就没有利用价值了,也不撵你走,冷嘲热讽,没有底薪,你自己都不干了,好了,再招新人重复一遍。我为什么知道,我老婆就干过这个,亲戚朋友得罪完。典型的传销,割韭菜。好好的保险被一群所谓的精算师给弄得乌烟瘴气。
三年前买的,你退不了这保险。买保险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买保险必须完整、仔细看合同,不能以推销人说的为准!必须以合同为准。
第二,买保险有一个月的后悔期,可以随时反悔,无条件退保,超过时间合同生效,就不能退保了。
第三,不能看人情买保险!他拿你们的友情赚钱,你还不好意思拒绝吗?
第四,买保险了,要尽快认真思考是否值得,保险公司人员会有电话回访,会被录音作为证据存档。
第五,三年前买的保险,签合同时都有录像的,你在录像里都会回答保险公司一些如知道是保险,知道风险等内容的录像,做为证据。
所以你买的保险是不能退保的,你没有证据证明是误导或欺诈买的保险,退保几乎不可能。
类似的问题已经回答过,但就问题本身解决,主要看销售过程有没有误导瑕疵,并有证据保留。
如证据充分,通过投诉业务员,与保险公司沟通,或向监管投诉,如果无果,也可以尝试司法途径解除合同退还保费。
当然,目前只看到你说大坑,具体销售细节和坑你的手段都没有详细说明,很难判断实际情况。
我倒是觉得,应该将更详细的情况,如哪个公司的哪个产品,业务员如何销售,你认为的坑在哪里,产品本身功能还是现在没有缴费能力,等等。
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给其他用户提个醒,避免同样问题的发生。
再次,给我这样的保险从业者提个醒,不要做同样的事情,对用户的利益产生影响。
最后也要避免一刀切,让其他人误以为所有的保险都是坑。从我的认识来看,骗人的往往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卖产品的那个人。每一个产品都有其适合人群。
一个保险销售人员的专业就在于将合适的产品提供给合适的人,而不是想方设法销售佣金高的产品,不管这个产品是否适合用户。
补充一点,从用户角度来说,购买保险一定不要有这种思维,就是钱交了,没有发生理赔,最后钱也不返还(消费型),就是划不来;而特别喜欢钱交了,没有发生理赔,不仅钱返还,还会给所谓利息,甚至最后还返回保额(身故返保额,返还型),看上去特别划来。
我基本上可以武断的说,一般家庭,更适合的是消费型的保险,返还型的产品其实就是保险公司满足一部分人的怕吃亏的消费心态开发出来,有病理赔,无病返本,身故传承,唯一就是保费会比消费型的产品贵很多。
当然这不一定是你的问题,有感而发。
最后,提几点小知识:
1.保险公司什么情况下会主动解除合同,当用户健康告知出现重大失误,直接影响保单承保结论,如果保险公司知晓,会在30天内解除合同,不过超过两年,保险公司的合同解除权丧失。
2.保单交费一般会有两个月宽限期,宽限期内补交不会影响合同有效。
3.保单失效两年内可以复效缴费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我很期待。我买了以后会后悔的。期待是美好的,现实是痛苦的。我一共买了五份保险单,今天三月份有一份取消了。接受介绍是很好的计划和热情的解释。年金财险连续10年每年缴纳3万元。第五年和第六年保险费为20%。从第七年起,每年收集7800份。你活得越久,你接受它的时间就越长。年金将继续存在,你也可以复利和分红(大约3.8%正常,超过1.7%的最低保证)。人身保险,一年交1万元,不在地球上的时候交20万元。大病有保障,轻度损害视情况而定(多数人不赔偿)。15年后,一次性退款为105%。
保险的功能包括贷款、风险保护资产等,有些人可能会被这两种功能所感动。我们来谈谈贷款函数。只有政策性贷款和非政策性贷款两种。其实保单中的贷款是拿80%的本金暂时使用,但仍需计算利息。对于政策外贷款,利率基本在1分1以上。如果在信用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存在一定数额的银行负债,就不必考虑政策性贷款,更不用说征信调查了。至于所谓的风险保护资产,我后来才意识到,他们被暂时规避了,但他们已经失去了周围所有的信任。即使他们还没有到这个阶段,如果保险费不够,你也没有钱续保。付出越多,损失就越大。只有在支付足够时间的情况下,它才可能是风险保护资产。但是,这会导致很多问题。因此,最好走正确的道路。别听促销的话,用这个来说服你。还有一些情况,如果有多个保险,同一个保险不能叠加。我还没有详细了解这一点。
尤其是3月份的自首之后,我对保险有了更深的了解。两年内支付了近6万元,只归还了一半本金。如果你用这笔钱来保护财务管理,你在过去两年里会有一笔不错的收入。如果你每月或每年支付10年,其附加值将高于保险。至于有人说保险有保障功能,这还是要看保险的种类。所以在我自己的保险经历之后,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对于人寿保险,我只会花更少的钱去买意外险、重病险,其他什么都不买。
现在我买了三年的保险了。如果经济能力允许,建议继续购买。如果经济无法支撑局面,越早投降,损失越小。如果业务员在购买保险时有误导行为,可以根据合同或相关规定合理退保,并可以全额退保。所以不要纠结。续约和投降都是非常简单的选择。你越不情愿,时间越长,你就越不愿意。
什么类型的人寿保险,是终身型的产品吗?是你自己觉得不合适了,还是听别的业务员给你讲了以后才觉得不合适。其实,保险也是不断在发展的,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产品的特点,不能说以前买的产品现在就不合适,因为在当时购买时,那种产品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只不过是随着市场发展,保险产品越来越完善,你才有这种想法。一般来说终身寿险的杠杆作用还是比较大的,保费低,保额高,我们现在能算到的是我们的收益,但算不出人生的风险。说实话,什么时候买保险最合适,就是在要知道出事时,提前买上保险,一出事立马几十万到手。但我们谁能算出哪天会发生什么啊!如果你的保费不高,保额又比较高的话,建议还是继续留着毕竟这是对家庭的一份责任。
哈哈哈!就拿意外险来说吧,一年一两百块。有这么两个人,一个买了,一个没买。某天,摔了一跤,断了胳膊断了腿,医疗手术费10万元。买了保险的基本一分钱不用出(看保险类型),不买保险的便开始各种借各种轻松筹(土豪家里大把钱的人除外,但是土豪更加不在乎那一两百块的保险费所以一般都会买),完事之后后面几年的日子就是勒紧裤头挣钱还钱!当然,如果一年之中没有任何意外。那么恭喜不买意外险的那个人,他这一年少花了一百多块,够买几包烟或者吃个宵夜什么的。那个买了意外险的人就惨了,他损失了一两百块。
至于人寿险,如果没有大病,那确实也亏了。即使是返还型的,虽然有返还,但很久之后的事情,人民币都贬值貶了很多,所以还是亏的。但是如果得大病,那就,这个就要看险种和条款了,这是重点。当然条款太多了,我讨厌这些条款和文字游戏,但我不反感保险本身。大家根据自己需求购买。
保险买了三年了,现在发现是个坑,怎么办?这个问题,是个好问题,因为它能带来更多问题,不妨我们来讨论一下。
这份保险是什么险种呢?重疾险?长期意外险?还是年金险?或者终身寿险?连续交了三年了,应该不是那种一年交的意外险或者医疗险。“现在发现是个大坑”,为什么觉得是坑呢?是因为保费交的太多了,还是发现它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抑或是觉得没出险没有用上就不想再交了?这份保险一年交多少保费?还需要交几年?家里经济状况如何?每年承担这些保费是否有压力?综上所述,题主的问题不够清晰明确,如果可以的话,题主找一下保单,拍个照片发上来,并简单介绍一下家里的情况,或许更有利于我们帮你分析利弊,是退掉还是保留,可能会提出更有参考性的建议。
在此,我也尝试一下对于这份保单的处理建议,给题主一个大体的思路:
继续持有这份保单。如果题主家境尚可,每年缴费压力不大,那就继续交费。毕竟,保险是一份保障,也是一项资产。将这份保单退保。如果题主每年缴费金额较大,感觉比较吃力,后续还需要交很多年,如果保障力度一般,那就不妨退掉,但是退保肯定会有损失,这是保险合同条款规定的。将现有保单进行梳理和优化,并在自己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重新对自己和家庭进行保障规划。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们无法左右。但是如果有全面合理的保险保障规划,虽然不能防止风险的到来,但是可以将风险给我们的家庭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在我看来,从风险的角度来讲,第三个建议是最科学合理的。
题主觉得自己买的保险“坑”,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于这种对保险的认知不够。没有最完美的保险,只有最适合的产品或者组合。因为每个人情况不同,一个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
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买保险时一定要搞清楚这份保险的保障内容,弄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什么样的产品适合自己,这才是防“坑”的关键。
回答完毕,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由于对你的个人和保单情况一无所知,也不知道你所谓的大坑是什么,所以只能简单回答下。
通常就2种措施:
1,继续持有
通常针对健康类险种(医疗,重疾),尤其是被保险人如今已经存在体检异常或有一些影响核保的病史了,这类情况即使险种保障内容上有一定缺陷,也不建议退保。
因为退保再投保新产品需要重新健康告知并重新计算等待期,等待期可以有办法过渡,但健康告知逃不过,到时可能会被责任免除甚至拒保,那还不如老产品了。
如果你当时买的是分红类寿险,现在来看的确是比较鸡肋,如果对于家庭开支没有影响,那就继续放着当强制储蓄吧,毕竟利率目前一直下行,市场行业越差保险产品的优势就越大。
2,退保
如果你现在身体非常健康,没有任何体检异常和病史,而又在很多年前就投保了一些健康类或寿险类产品,老产品对比现在新产品无论从保障内容上,费率或收益上差距太大,那么可以测算下继续缴下去和退保重新投保的费用差多少,不多甚至花费更少的情况下那我也建议退保重新投保,但需要注意30天-180天的等待期,算好时间差,避免出现保障真空期。
我五年前买了份人寿保险,属于分红类型的。每年交2万,连续交10年,停放5年后可以拿回本金。每年还有不菲的利息分红。
上星期查了万能账户,里面有七千多元,我粗略计了一下,发现是个坑。分红根本连存在银行定期的利息都比不上。更别说存在余额宝或零钱通上了。于是,我就提取万能账户分红的7000元,提款2天才到账,心里不爽。要是我每年将2万元存在余额保或者零钱通上。提款就方便多了。
我的母亲生病时,我翻出她的保险单,去保险公司理赔。工作人员说:“这只是身故险,等去世时才能理赔。“我很生气,买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说什么生病可以理赔,死亡后可以理赔。跑了二次保险公司,一毛钱都没得赔,还搭上跑腿费。
最后,母亲高血压中风不治而亡,保险公司共赔了一万五千元。是经过核实,一个月左右打入指定银行卡的。赔偿的钱还只是一直交去的本金加利息,想想心真寒。
先告诉下我们大坑是什么,好吗?
一般情况下,购买者认为的“大坑”有以下两类:
一、保险的分红收益没有业务员销售时说得高,甚至都没有银行存款收益高!(保险的主要功能是保障,不是理财,即使有的保险计划带有理财性质,但它的主要功能一定是保障,理财功能只是辅助。理解了这个规则,希望有同样困惑的有人可以出坑)
二、拿着保单去理赔,被拒赔了!这保单买来何用?这不是大坑吗?(每一份保单的功能,条款不一样,赔付范围也不一样。比如你明明买的意外保险,阑尾炎开刀去理赔,保险公司肯定拒赔!但是如果你被人撞伤了,这个属意外,可以找保险公司赔)
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 ,说财经,专业答疑,感谢关注一般 来说,很多人都会被免费保障,还返钱的人寿保险推广误导,其实稍微理性的人就明白保险公司是商业机构,你买的是一份保险合同不是慈善捐款,保险合同本质上也是你和保险公司的一个对赌,你出现财务损失,需要他们出大资金理赔,也就是高保额理赔,而保险公司则希望最大程度降低理赔概率,不赔才赚钱,保险公司本身就是做小概率事件的生意。
理解了这个层面,我们再来看看被免费保障,还返钱误导的人寿保险,坑在哪里,本身我们买一个健康保障保险,医疗,意外,重疾等,保费其实都不高,讲究的是低保费撬动高保额,最大承担运用保险的财务杠杆转移财务损失
但很多人被储蓄理财误导,把人寿保险当成存钱理财产品,脱离基础保障,其实这种混搭的保险产品,真正的主险是存钱寿险,而家庭需要的基础保障变成了一个附加保险的存在,两份保险共用一个保额,但是花两份钱,保费翻倍,主要资金花费在存钱寿险上,而不是基础健康保障上,还存在保额阉割,保障复杂化问题
而且混搭了寿险的保障产品,如果签订生效了,前面两年都是扣除高额佣金和管理费的,代理人可以有更高的佣金提成,也就是如果你在退保,损失惨重,剩下几百现金价值,三四年以后才会逐步积累现金价值,追平原来的保费本金。而真正的银行存款理财是本金保障,利息固定的,这个不仅没有利息,而且几十年后返还的本金早已贬值大半,中途退出银行存款理财只是损失部分利息,不会影响本金,但是寿险就会损失大量保费本金。
综上:如果能证明存在误导销售,可以直接保监会投诉退保,保监会是站在消费者这边的。如果已经买了很多年,自己财务能承受,那还是继续参保,保额不足,保障不足的通过配置保障保险补足保额。
99年我在镇上做生意、隔壁是保险站、那时候农村泥瓦工到镇上干活、一天八元工资、站长一起闲聊时悄悄告诉我一个险种回报率很高、你现在买了到期后全家都不用干啥了、吃喝用可以尽情享受、我觉得他人挺好的就相信了、买了我和老婆俩人的、每人每年快千把块钱、20交费、18年交够20年的费用、我现在还在打工、老婆还在辛苦种点地、那个险是jj鸿福、后来又有卖保险的人来家、我都明确的告诉它我不会买、你也不要浪费时间!
马上退保。
既然发现是坑,及时止损才是最好办法。虽然已经买了三年,现在发现依然不晚,退保肯定有损失,不过这个损失不大,即使一年一万,就算保险公司一分钱不退,你不要了可以吧,少了三、两万一年能赚回来,但你以后再没有损失。
比起再续交十年、二十年几十万打水漂,前其退保的三万两万不算多,就当买个教训,在以后的理财中一定要谨慎而行。
现在的保险业,除了车险一定要交以外,其它就量力而行吧。千万不要把钱砸到里面当投资,你想赚它的高额红利,它想套路你一生为它卖命,有的险种到被保人死去才能兑现。
如果一个三十多岁人投保,你还要活六、七十年。在这漫长过程中,你需要用钱时钱拿不出来,真拿出来时,人已经到天国,一辈子付出看不到回报,相信这不是投保人的初衷。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我是走出大山的风。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看到你的保单是什么情况,然后才能下定论。
从保险的基本功能角度来看,任何保险都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
人寿保险的范围非常广,只要涉及到人的身体和寿命的保险都可以统称为人寿保险。
包括分红险、万能险、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年金险等等产品,这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的。
从狭义的角度讲,人寿保险指的就是含有身故责任的终身或者是定期寿险。
既然已经交了三年了,最好是慎重抉择是不是要退保,毕竟退保是有损失的,而且退保之后就没有保障了,万一以后有什么事情发生,保险也不能赔偿,得不偿失了。
建议找一个专业的人帮你看看,最好不要选择退保。
说一下个人的经历吧。
本人从事保险工作已经近15个年头,见过各种各样的保险产品,理财类的,万能型的,终身寿险,重大疾病,等等产品。
这些产品都是按照客户需要设计的,为了解决客户的部分风险问题,购买保险就像是搭配衣服,不可能通过一张保单解决所有问题,就像不能一年四季只穿一件衣服一样。
在人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保险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一些保险产品,尤其是收益类的产品,从短期角度看确实收益不是很高,甚至都赶不上同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益,但是从长期角度讲,保险具有长期储蓄的功能,这个是其他的金融产品所不能替代的。
部分人寿保险产品具有比较强的杠杆功能,如果发生保险事故之后,保险公司的赔偿是可以部分解决现实问题的。
所以在购买保险之前,找一个专业的保险营销员非常有必要,购买保险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条款是如何写的,保障的内容是不是你需要的,能不能解决你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九五年,我那时每月工资一百四十七块,朋友推荐子女婚嫁保险,每月30块,20年后可以领一万八千多块,当时想一万八千多可不少了,就参加了。结果现在也就是我一个月多点的工资,这点钱还娶儿媳妇?娶老鼠都不一定能跟你。所以二十年前的子女婚嫁保险就是一个笑话。
本文由作者:YY爱你2 于 2024-02-01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319682419283067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