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本身需要完善一下,并不是“现在不用了”,而是古代就已经不用了,古到什么时候呢,大概是汉代。问题中提供的三张图片,第一张可能是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出土的秦公壶,图二应该是欧洲近几百年贵族使用的银器,不是青铜器,第三图是宝鸡贾村原出土的何尊,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上面有铭文“宅兹中国”,是最早关于“中国”一词的记载。
2、青铜器在汉代之前也不是人人都能用的。青铜器是由铜、铅、锡三种金属混合铸造起来的一种金属器,这三种金属,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堪称当时的“贵金属”,当时人甚至就管铜叫“金”。这得是有相当身份的人才能用得起的,普通吃瓜群众,主要还是使用陶、竹木一类的材质。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青铜器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这可能也是导致一些人误认为当时青铜器使用很普遍的原因之一。
(上周《国家宝藏》里的大克鼎,上海博物馆藏,西周晚期)
3、铅中毒导致贵族弃用青铜器。铜、铅、锡中铅是重金属,经常食用装在青铜器里的食物,很容易导致铅中毒,古人也发现使用青铜器不好,所以开始逐渐摒弃青铜器,这是青铜器逐渐不用的原因之一。
4、漆器的流行,加剧了青铜器被打入冷宫。到了汉代,贵族使用漆器蔚然成风。这些漆器胎体轻薄、装饰精美,又没有铅中毒的担忧,而且制作极其复杂,非常的高大上,足够彰显地位。需要注意的是,漆器跟青铜器一样,也只是在贵族中流行而已,吃瓜群众是用不起的。当然,汉代还是有一部分青铜器的,有一些甚至还很精美。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马踏飞燕和下图的这件青铜犀牛。
(汉代漆器)
马踏飞燕
(犀牛铜尊,全身错满金银,出土于汉武帝茂陵附近)
5、瓷器的普遍,彻底使青铜器走下了历史舞台。瓷器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当时的烧造技术还比较落后,而且非常稀少,是跟青铜器一样珍贵的“奢侈品”。到了汉代,烧造技术突飞猛进,瓷器的原料是瓷土,容易得到,且成本极低,使得瓷器成为人人都能用得起的商品了,从此就青铜器再也不作为主要的器物门类了,只有熏炉、铜镜、铜钱之类的器物了。
6、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历朝历代政府都是严格控制使用的,在漆器、瓷器大行其道的同时,铜资源却非常珍稀,自然会更加加剧青铜器的衰落。
做专业的考古科普,欢迎阅读和讨论。
我回答问题直接,不绕弯
1,所谓的青铜,是夏商周至汉唐时铸造所用的铜类简称,主要是铜、锡、铅合金,另外青铜器一般在地下埋藏几千年,出土时,表面形成了厚厚的绿绿的锈层,人们看着是“青铜”见图:
2,当然,在古代,青铜器并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而是像今天这样是黄色的,如图,
3,说现在为什么没有青铜器,因为已经不使用了,塑料制品,铝合金制品等等,制造简单,所以从汉代开始,青铜器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人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喜爱古镜、玉器收藏,喜欢收藏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我,谢谢????
因为青铜器原本不是绿色的;
我们今天看到的考古出来的青铜器,是铜经过氧化生成铜绿的结果。
铜锈就是碳酸铜,加热会变成氧化铜,如果埋藏在地下久了,接触泥土足够长,最后会回归到矿石状态,绿色的铜矿状态。
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青铜器,在古人制造出来,可不是这个颜色。
事实上是这个样子——黄铜颜色
黄铜是铜的合金,纯净的铜是电线的颜色,俗称紫铜。
紫铜在生活中主要见到的是电线,电缆。当然如果你懂机械的话,你知道某些密封圈也是紫铜的。
例如汽车发动机里面,各种需要高温下工作的管线,就不能使用橡胶皮圈,只能用紫铜做密封。
今天我们生活中直接使用的铜器是比较少的,也就是一些摆件。
你要是买回来,随便放户外,它也会长铜绿,变成青铜器的样子。
当然,仿古文物的制作,有很特别的技巧,能让铜器快速长绿,变成青铜器的样子:
有的用泥土胶水覆盖,埋在土层里几个月,拿出来就像青铜器了。
也有用化学容易快速腐蚀,形成青铜器。
在文物鉴别的时候,不同地区的铜绿是不一样的,另外铸造方法也不一样。
例如古人制造青铜器的时候,是用陶土制作模范,包括内外,最后拼起来,会有很多拼缝,浇筑青铜器后会有一些拼线痕迹,但是外面会打磨,有些内部不合适的地方就不会打磨,留下拼缝线的痕迹。
其次古人浇筑的时候会有垫块,例如瓶子底和瓶子内膜,之间用小铜片铜块垫起来,控制瓶子厚度,最后浇筑后,能看出这些铜块的存在。现在造假的一般没有。
当然不排除现代人用古人的方法造假,那就需要其他的一些鉴定手段。
现代青铜器没有?不可能的,以不仅现在还有,以后也还是会有的,但作为纪念的价值会越来越大。比如联合国在它成立50周年前夕,便得到了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由中国人民赠送的巨型青铜器——世纪宝鼎。 世纪宝鼎至今还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鼎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即将来临的21世纪。鼎重1.5 吨,三足双耳,腹略鼓,底浑圆,四周有商周纹饰,浮雕兽面,云纹填底。底座上饰56条龙,象征华夏的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内铸有铭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座前为“世纪宝鼎”四个金文大字。鼎座后面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赠一九九五年十月”。整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堪称宏伟杰作。这是九十年代的青铜器,不知道九十年代的青铜器算不算现代。
如果你是想问为什么现在青铜器不常见或的不常用的话,这是因为时代在发展,新的金属改变了游戏规则。各种合金材料的出现,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实用价值高。所以跟不上时代的注定淘汰或者只有纪念意义喽。其实在秦汉时期,随着比青铜器更好用的更容易得到的铁器的出现,青铜除了做镜子,貌似真的很少在被人广泛的使用了。
古代使用的是铜器,金黄色的铜器腐朽后变成青铜色了……之所以古代使用青铜器,是因为古代人技术差,只能炼铜……
铜的熔点低(1083℃),而普通炉火的温度恰巧在1000度左右,所以在原始社会时,人类开始烧制陶器时,就偶然已经发现某些铜化石已经可以被火软化,液化,而冷却后生成金属铜,所以古代人特意找些铜化石来冶炼金属……在实际上各个原始部落后期,铜就广泛使用了……
当然随着冶铁技术的提高,铜的使用价值就渐渐降低了,毕竟青铜器又脆,又软,使用很不方便,远不如铁制工具好用……
现在社会材质太多了,陶器,瓷器,塑料,铝制品,何必用铜器,毕竟塑料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铜却取决于铜矿石数量……
地球土地中元素含量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前几位根本没有铜的事,所以铜的价格较贵……
现在铜因为导电性优良经常用在电线上,但是在一些大型的传导线路上,还是用铝线……
本文由作者:用户5457958695 于 2018-03-18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534268985028903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