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在冷战中最严重的一次对立事件。在这次事件中,赫鲁晓夫与肯尼迪一开始都选择了正面强硬的态度,整个世界也因此被推向了核战争的边缘。但幸运的是,随着赫鲁晓夫率先将导弹撤出古巴,这次危机也最终得以平息。
(赫鲁晓夫旧照)
那么,如果赫鲁晓夫不率先采取行动,而是始终保持着对峙的状态,美国敢不敢发射核弹呢?
我们从头说来。
我们先要明白,苏联为什么要铤而走险,在古巴部署核弹。
早在二战之时,美苏两国就已经貌合神离。当二战结束,共同的敌人德国垮台之后,美苏两国立马变成了敌视、对立的关系。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美苏在二战后,进行了疯狂的军备竞赛。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在土耳其布置了可以携带核弹头的“朱庇特导弹”。苏联重要城市以及工业区,全都在导弹的射程之中。可以说,美国此举,等同于是在苏联的脖子上架了一把刀。
赫鲁晓夫如坐针毡,他必须尽快在核弹的问题上扳回一城。经过几年的等待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切入点。由于美国在1961年与古巴断交,并且对古巴进行了经济制裁,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不得不向苏联求援。
对于苏联来说,想要制衡美国,必然要在美洲有一个立足点。卡斯特罗的求援,正好解了苏联的燃眉之急。赫鲁晓夫与卡斯特罗达成秘密协议,苏联将向古巴输送核弹和技术人员,帮助古巴同美国抗衡。
虽然赫鲁晓夫表面上是要帮助古巴,但实际上他却只是把古巴当作一个可利用的工具。可怜卡斯特罗哪怕心里清楚,也只能默默忍气吞声。
(卡斯特罗旧照)
1962年7月,苏联把数十枚导弹拆开,以集装箱的形式海运到了古巴,其中每一枚导弹所携带的核弹头,其威力都是20—30倍于广岛原子弹的恐怖大杀器。与此同时,苏联还向古巴输送了3500多名技术人员。部署核弹的计划,已经悄然展开。
到了9月,苏联才不紧不慢地公布了与古巴达成的协议。他们宣称,将会为古巴供应武器,并且还会向古巴人民运送大量的日用品和食物。
尽管苏联一直在小心翼翼地低调行事,但他们在古巴布置的导弹发射场,却早在8月就被美国飞机发现。
1962年10月14日,两架美国U2飞机在古巴上空拍摄了大量照片。经过专家辨认,苏联布置的导弹发射场,安装的其实是毁天灭地的导弹核武器。
面对苏联赤裸裸的军事威胁,大选在即的肯尼迪非常恼火。他明白,假如自己不能有所作为,恐怕很可能会失去人民的支持。10月22日,肯尼迪向全世界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秘密行动,并宣布全面封锁古巴。同时他表示,苏联必须在联合国的监控下撤走导弹,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为了能够在大选中获胜,肯尼迪显然已经展现出了不惜一切的强硬态度。
尽管远远低估了肯尼迪的强硬,但赫鲁晓夫事情已经做到了一半,哪里能轻易放弃呢?于是赫鲁晓夫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进行计划,并下令加快布置导弹的速度,务必要让美国作出妥协。
(肯尼迪旧照)
10月24日,由8艘航空母舰领衔的90艘美国舰队,将佛罗里达到波多黎各海域布置了一个巨大的弧形封锁网。世界各地的美军基地均进入备战状态。27日,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核部队,也进入随时待命状态。一支庞大的入侵部队,已经在佛罗里达集结完毕。
很显然,假如此时苏联再不寻求妥协,那么美国将会毫无保留地向苏联发动一场浩大的热核战争。
当然,肯尼迪自身也非常清楚核战争的危害。但他强硬的态度已经摆了出来,美军部队已经进行了众多的行动,他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想要这场事件能有转机,赫鲁晓夫就必须有所表示。
在危机时刻,赫鲁晓夫先后向白宫发送了两封信件。其中第一封是表示“愿意谈判,保持冷静”的妥协信件。但可能由于感觉姿态放得太低,因此在第二封信件中,赫鲁晓夫又用了“官方性质,带有火药味”的语气来讨论问题,并且他还要求美国必须撤走土耳其的导弹。
肯尼迪感受到了赫鲁晓夫的妥协态度,他只回复了赫鲁晓夫的第一封信件,并且表示对于苏联积极寻求和平解决问题的态度很认同,希望能与苏联迅速取得一致的意见。
赫鲁晓夫收到信后迅速会意,他让莫斯科电台广播了他的回信,在信中没有再提及撤走土耳其导弹的问题。随后古巴的导弹也被全部撤走,美军也停止了对古巴的封锁。
几年后,美军也悄悄撤出了在土耳其等地的导弹。
两个敌视国家的领导人,在危机时刻展现出了良好的默契。假如没有这份默契,恐怕人类世界将会遭遇一场浩劫。
(参考资料:《苏联史》)
古巴导弹危机——美苏间的一次核赌博!
如果当年苏联拒绝从古巴撤走导弹,美苏间必须爆发核战争。苏联已经打响了古巴导弹危机的第一枪,而且有可能会打响美苏核战争的第一枪。根据苏联解禁的当年绝密档案,1962年10月27日,这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六”,发生意料之外的三件大事,可谓是惊心动魄,差点点燃美苏之间的核大战。所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美国敢,苏联也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56年前的这次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时,肯尼迪会见美军军官)
1962年10月14日,美国人在U-2高空侦察机拍摄回来的照片中发现,古巴已部署了射程1200英里且已对准美国的导弹和苏联能携带核弹头的伊尔-28战略轰炸机,还有正在建造的导弹基地等。
(古巴导弹危机卫星图片)
其实美国中情局在8月份就得到情报,得知古巴有了导弹,而且还来了5000名苏联军事人员,但美国认为这只是防空导弹。但此时的美国,严重低估了苏联在古巴部署的武器及人员。据档案记载,苏军原本在古巴部署5万兵力,已部署的兵力为4.2万人,比美国估计的多出8倍。苏军驻古巴的战略火箭军第43师,还有2个海岸巡航导弹团、2个防空师,以及歼击机团、轰炸机团、直升机团、潜艇编队各1个。除了36枚核弹外,还有100余件战术核武器。
(导弹危机后的赫鲁晓夫与卡斯特罗)
10月16日,肯尼迪召集各部负责人在白宫商讨对策,与会人员大致形成两种方案。一种是摧毁苏联导弹基地,另一种是采取海上封锁,迫使苏联撤出导弹。肯尼迪决定采用后一种方案,命令于24日上午生效。美军调集了180艘舰船进入加勒比海,B-52轰炸机装载核弹在空中值班巡航,陆军向东南各州集结。所有驶往古巴的船只必须接受检查,禁止任何载有进攻性武器的船只进入古巴。
(战备巡航中的苏军军舰)
苏联作出强硬反应,赫鲁晓夫拒绝屈服于美国,命令全国进入戒备状态,古巴也进入戒备状态。24日上午,美军发现20多艘苏联船只和几艘潜艇正驶向古巴,双方在封锁线附近形成了对峙;26日,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表示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并解除封锁,苏联将撤走导弹;27日,赫鲁晓夫又来信说,苏联将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也必须从土耳其撤走导弹。肯尼迪拒绝了这一要求,就在这一天发生了三件大事,差点敲响了人类的末日之钟。
(古巴位置)
苏军击落美军高空侦察机
10月27日清晨,美军一架U-2侦察机飞抵古巴苏军导弹基地上空,探测和捕捉苏军雷达信号。当时苏军最高指挥官不在指挥所,防空副司令官擅自下达了击落命令,随后U-2侦察机被萨姆2导弹击中坠毁,飞行员鲁道夫·安德森死亡。虽然苏军打响了第一枪,但肯尼迪忍了,冷静的命运做出任何的致命反应。
(导弹危机时,美军军舰检查苏联货船)
美军侦察机误入苏联领空
10月27日上午,还是美国的U-2,这次是查尔斯·莫尔茨比上尉驾驶飞机去北极采集空气样本。由于北极强磁场导致导航失效,因此误入苏联领空。苏军6架米格-21急忙升空,美军为了救莫尔茨比,也出动了2架携带战术核导弹的F-102战斗机前去迎击。这种核导弹不论是攻击还是被攻击,都会在空中爆炸,幸运的是,双方战机就要相遇之时,U-2侦察机导航系统恢复正常。苏联的导弹已经竖起,雷达全部开机。
苏军潜艇险些误发核鱼雷
10月27日晚,美军航母战斗群死命追踪苏军潜艇,并投掷了5颗训练用深水炸弹,逼迫其浮出海面。该艇艇长与莫斯科已经2天没有联系了,在深水炸弹的巨大冲击下,他以为美苏核战已经打响。愤怒艇长决定要炸翻美军,但苏军规定没有命令时,需要艇长与政委共同决定是否发射核鱼雷。就在关键时刻,潜艇编队参谋长,他坚决不同意发射,建议上浮与指挥部联系。
(1961年赫鲁晓夫与肯尼迪在维也纳)
美苏军队一切准备就绪,核战一触即发。美军做好空袭准备,肯尼迪要再试探一下赫鲁晓夫,他只回复了第一封信,回避了第二封信,同意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不入侵古巴,解除封锁,并口头许诺从土耳其撤走导弹。10月28日上午,赫鲁晓夫同意从古巴撤走导弹和轰炸机,肯尼迪随后发表声明表示欢迎,古巴导弹危机结束。美国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占了上风,提高了威望。苏联在危机期间深受屈辱,决心全力发展核武器,从而加剧了核军备竞赛。
不是不可能,如果苏联不把导弹撤走,美国很可能使用核武器攻击苏联本土。
不过,也不排除美国人虚张声势,故意吓唬苏联人,毕竟核战争不同于常规战争,一旦开始很难控制战争走向。
苏联也具备核反击的力量。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在当时震惊了全世界,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无论是美国本土还是欧洲国家,都紧紧盯着苏联人的一举一动。
最初是苏联人为了获取战略主动,偷偷在美国相当于“后院”的古巴共和国安装了导弹发射场。
古巴共和国处在美洲,距离美国本土最近处只有145公里,而一般的中程弹道导弹早就超过这个射程了。
苏联一旦在古巴修建好导弹发射场,就能够使用核武器攻击美国本土,以扭转苏联缺乏海外军事基地的事实。
一、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美国已进入最高的战备状态,如果苏联不肯低头,可能会激化为“核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的的起因本来是美国挑衅在先,也就是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半岛和土耳其的小亚细亚半岛部署导弹。这两个地点对于苏联的本土很近,相当于美军随时可以打击苏联本土。
自二战结束以后,美国、苏联各自组成了自己的军事阵营,并进入了长达几十年的冷战时期。可是,苏联的陆军虽然称霸一方,但海军始终远远逊色于美国。
苏联海军唯一拿得出手的招牌就是数量众多的潜艇部队,而美国海军不仅拥有众多潜艇,而且还拥有多个航母战斗群。
再加上,美国有众多的海外军事基地,无形之中对苏联构成了巨大的战略威胁。
为了改变这种困境,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利用美国、古巴宣布断交的时候,秘密与古巴领导人签订了秘密协议,即允许苏联在古巴境内修建导弹发射场地。
苏联计划在古巴布置大约60枚导弹,其中射程最大的可以达到2000英里,用来攻击美国本土毫无问题。如果有需要,苏联人甚至可以还在这里布置核导弹。
二、如果不肯撤走导弹,无论苏联本土是否会遭到核打击,但古巴一定会遭到美国的核武器打击
运输导弹这项工作本来一直通过苏联货轮秘密进行的,但最终还是没有逃过美方的侦察机。
此后,美国军方又发现苏联人在古巴修建规模巨大的导弹发射场地,很可能是用来攻击美国本土。他们把消息报告给总统,令肯尼迪坐立不安。消息一出,引发美国国会震动,主张对苏宣战的不在少数。
1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向全世界发表了美国总统的广播讲话,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造成苏联的舆论被动。
美国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并封锁古巴领海以及相关公海海域,除非苏联撤走这些进攻性的武器。可是,赫鲁晓夫一开始没有理睬,反而想拖延时间。
结果在两天之后,美国立刻派出68个空军中队和8个航母战斗群对古巴进行封锁,整个古巴被完全置于美国海陆空三军的包围下。与此同时,美国部署在全球的导弹基地也开始瞄准苏联本土。
当时,苏联并没有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能够对抗美国海军,所以维持古巴导弹场地修建工作就变得非常困难。因为苏联的货轮只能在美国海军的注视之下运输导弹,一旦遭到攻击将毫无还手之力。
赫鲁晓夫再三权衡之下,认为苏联在舆论和实力上都不占优,而且海军力量也处于劣势(此时苏联历史上的三级八艘航母,也就是莫斯科级、基辅级、库兹涅佐夫级还没有一艘完成服役),最终同意撤出古巴导弹,并逐步拆毁导弹发射场地。
赫鲁晓夫预感,如果苏联继续在古巴修建导弹发射场地,那么古巴本土一定会遭到美国的攻击,而苏联也会在全球对抗中处于下风。
为了体面地下台和控制事态进一步发酵,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最终选择了妥协退让,而这场导弹危机才落下帷幕。此后,美苏争霸仍在各个领域较量,互不相让。不过,此举一直被苏联高层认为是耻辱。
赫鲁晓夫下台以后,继任的勃涅日列夫是一个狂热的军事主义者。为了洗刷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羞辱,苏联进入了军事力量发展的巅峰时期,不仅在核导弹数量、核潜艇数量、装甲力量上超过美国,还拥有莫斯科级航母两艘、基辅级航母4艘,这也是苏联最风光的时候。
古巴导弹危机真正的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输家也只有一个印度。
古巴导弹危机可以说是人类最危险的时刻,一场核大战看上去已经迫在眉睫,热核战争的破坏力,将把整个人类打回石器时代。所幸美苏两国领导人最终保持了克制,这场导弹危机以苏联人认怂而告终。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赫鲁晓夫不及时低头将导弹从古巴撤回,那么古巴导弹危机将如何收场呢?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为什么苏联要在古巴部署导弹?
早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美两个在同一个马勺里舀饭吃的兄弟,就像1945年的李云龙和楚云飞,早已经貌合神离,各种台面下的小动作已经层出不穷,只是由于法西斯的存在,他们还保持着脆弱的联盟,没有撕破脸。
但是随着德国和日本的投降,挡在美国和苏联面前的共同敌人消失,从1946年开始,美俄两国就从相敬如宾到相见如冰,到最后相见如兵,冷战的序幕就此拉开。为了夺取世界霸权,两个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国家拉了许多小弟,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竞赛。
为了遏制苏联,美国人在50年代末将核导弹布置在了土耳其,这种行为几乎就是把核弹抵在了苏联人的家门口。作为苏联的当家人,赫鲁晓夫对此极为不爽,一直在寻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玉米晓夫没有等几年就等来了这样一个机会。美国和古巴翻脸,古巴的领导人卡斯特罗远渡重洋来到苏联寻求帮助。
对于赫鲁晓夫来说,这简直就是想睡觉,有人递上枕头,卡斯特罗和古巴就被这样当成了工具人。古巴位于加勒比海地区,正处于美国的后花园,在这个地方能够部署核弹,威胁美国本土,赫鲁晓夫做梦都会笑醒。
在一通天花乱坠的忽悠之下,卡斯特罗不得不同意苏联在古巴境内部署核武器,并且派驻相关人员帮助古巴,抗击美国。
卡斯特罗知道,这意味着把古巴放在火上烤,一旦事情败露,古巴很有可能成为那个替罪羊,被出卖的国家。但是卡斯特罗作为一个小国的领袖,他能向苏联说不吗?卡斯特罗只能默默的承受这一切。
协议达成之后,在1962年7月,苏联人用最快的速度,将大量的核弹拆散成零件状态,秘密运达古巴。尽管所有人觉得自己这次行动神不知来者不觉,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在古巴布置的导弹发射场,早在一个月之后的8月份,就被美国的侦察机发现了。
在当年的10月,美国的U2侦察机发回来的大量的关于古巴导弹基地的照片经过辨认,让美国人大吃一惊,这根本不是美国人原先认为的防空导弹,而是威力惊人的核弹。
美国人震惊了,眼皮底下的古巴被苏联人部署了核弹,严重的威胁到了美国的本土安全。而此时此刻恰恰是总统大选的关键时刻,是一个绝不能认怂的时间节点,只要处置稍有不当,对于现任总统肯尼迪来说,绝对就是一个灾难。
所以肯尼迪10分强硬,他向全世界宣布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弹的事实,同时通告美国将封锁古巴,对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严正警告,苏联人必须一枚不剩的将古巴的导弹撤回去,否则就要动手了,莫谓言之不预!
赫鲁晓夫对于美国的态度是有预案的,但是他没有想到肯尼迪竟然如此强硬。于是他来个一不做二不休,要求苏联联合古巴加快导弹的部署进程,一定要让美国先妥协。
其实这个时候两国纯粹就是意气之争,两个国家的领导人都不愿意打仗,但是都不愿意做先妥协的那个人,这关乎到这两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威望。
很快美国人就有了实际的行动,庞大的美军舰队出动封锁了古巴附近的海域。全球部署的美军都接到了上级的命令开始整装待发,随时随地准备投入战斗。 B52轰炸机开始携带核弹头,进行战备执勤。
另一方面,在世界的另一头苏联人也开始了动员,空气里战争的硝烟味越来越浓。
在这个时候,玉米晓夫率先绷不住。他接连给肯尼迪总统去了两封信,表示必须保持冷静,要想撤走古巴的导弹,可以,但是土耳其的也必须撤走!
肯尼迪从中感受到了赫鲁晓夫强硬态度里的潜台词,那就是一切好商量。于是这位美国史上最帅的总统立即回信赫鲁晓夫,对于苏联方面试图和平解决古巴导弹危机的态度,极为赞赏,希望能与苏联达成一致。
就这样在双方领导人互找台阶下之后,古巴导弹危机就这么解决了,古巴的苏联导弹被撤走了。而在土耳其的美国导弹没有立即撤,而是隔了几年之后才撤走。
如果苏联当时不认怂,不开软裆,那么美国人极有可能采取军事行动,但是针对的目标不会是苏联,而是古巴!美军肯定会军事入侵古巴,倒回古巴的导弹基地,顺手推翻卡斯特罗政权。
至于苏联应该根本来不及反应,也不会反应,因为大家都是明白人,不会为了古巴这么一个小国,而使世界头两号大国展开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尤其是在热核时代,两国的领导人又不是伊朗的神棍。
其实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都不是赢家,真正的赢家是一个中国,就在古巴导弹危机的同时,我国利用西方国家自顾不暇的机会,打响了对印自卫反击战!
人民解放军驱虎狼,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印度军队,有力的维护了我国的领土完整!在这里我们要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眼光而点赞!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如果当年苏联不撤走导弹的话,兴许第三次世界大战就开始了。而我们也都认为,古巴导弹危机比冷战期间的任何其他时刻都更接近核战争。
其实在危机前,苏联派出4艘潜艇在古巴沿海巡逻。直到几十年后,美国人才知道,其实潜艇携带的鱼雷带有核武器;而且潜艇的指挥官已经被苏联方面解雇了,就是不属于苏联的人了,以及潜艇与莫斯科方面已经失去联系了,不知道潜艇会发生了什么,属于孤注一掷。10月27日,美军舰队包围了其中一艘潜艇,并开始对他们试探封锁。潜艇指挥官决定向美国船只发射核鱼雷,第二名军官同意了,提供了发射鱼雷所需的一半钥匙。但是这次发射之所以停止,只是因为潜艇舰队的头头恰好在船上,并及时的拒绝了他的命令。总之就是这么儿戏。
而美国方面驻扎在冲绳的美国巡航导弹。危机发生前6个月,美国在日本冲绳岛部署了32枚核武装巡航导弹。就在10月28日黎明前,导弹发射指挥官接到命令并有发射的密码,要求立即发射所有32枚导弹。这些命令得到了重新检查和确认,据报道,至少有一名发射指挥官正准备开火。但值班高级战地指挥官对此表示怀疑,并下令在这些导弹得到进一步验证之前,不要发射任何导弹,后来发现这原来是一个错误命令。总结,日本冲绳到苏联远东之间有个大国。
所以说当时大家都是在赌,谁都不敢真的去发动这场战争。具体谁赢了,我觉得是人类赢了,其次是苏联人略胜一筹,因为危机前,俄罗斯人在土耳其受到美国木星导弹的威胁,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美国有可能继续摧毁他们的意识形态盟友卡斯特罗政权。危机发生后,苏联解除了美国对土耳其的核威胁,并获得了美国不会入侵古巴的承诺。赫鲁晓夫的两个担忧都已得到解决。然而,这并没有改变苏联在1962年非常失败的事实。
得先说明下,古巴导弹危机是由美国先挑起的,苏联不得不进行部署调整。1959年美国先把雷神导弹部署到了土耳其,这里距离苏联很近。如果采用低弹道打击,留给苏联防御系统的时间几乎没有,所有苏联火了,直接把导弹运到古巴,部署到美国后院。
但美军对古巴采取了封锁,部队集结在佛罗里达半岛,就是不打,美专家已做出分析,古巴的导弹携带了核弹头。如果采取空袭,那么肯定会有核弹头在美国本土爆炸,因此美军也只敢采取封锁,不敢空袭。
美军判断,只要不空袭,苏联就不会发射导弹,但封锁却继续进行。这时候肯尼迪给赫鲁晓夫写了一封信,暗示如果撤导弹,封锁也取消,就当做啥事都没发生。
赫鲁晓夫权衡了一下,就撤了导弹,美国也给面子,取消了封锁,倒是古巴不干了,强烈反对苏联把导弹撤走。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肯定不敢发射导弹或者空袭,因为这样做只会导致苏联发射核弹头,美国本土遭殃。
这是十分肯定的!并且如果苏联稍微晚一点撤走导弹,那么世界第一次核战争可能就爆发了。因为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基本失去了对于军方的控制权,军方已决心绕过总统对古巴实施核打击!所以此时双方已箭在弦上,核大战一触即发!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争霸的一个重要事件,该事件影响有多严重,好不夸张的说这件事直接影响到了全人类的命运。因为如果当时双方处理不好,核大战不可避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陷入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而说起该事件的起因,最主要的还是美国先不仁,在人家苏联门口部署了核导弹。当时美国人觉得洲际导弹飞行距离远,反应时间太长,所以决定把导弹拉近距离,部署在苏联附近。随后美国找到了法国,并告知了这一想法,但被高傲的法国人拒绝了。
在法国碰壁后,美国仍贼心不死,后来通过威逼利诱迫使意大利和土耳其答应了美国的请求。于是美国在1959年4月的时候在意大利部署了两个朱庇特导弹中队,同年10月又在土耳其伊兹密尔附近部署了一个导弹中队。这些导弹中队均配备有核弹头,并且由美军掌控。
大摇大摆的把核弹拉到家门口,苏联人怎么会不知道。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知道此事后大为恼火,下令军方积极制定反制措施。而不久后美、古两国爆发的“猪湾事件”让苏联人找到了反击的突破点。
“猪湾事件”后古巴与美国的关系迅速跌入冰点,两国为此还断了交。于是苏联开始积极拉拢古巴,并对古巴实施全面的援助。1962年5月苏联开始秘密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并且这些导弹几乎都配有核弹头。一旦发生战争,这些核弹可覆盖美国全境。
但百密也有一疏,10月在美国空军的一次例行侦察中,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基地不幸被U-2侦察机拍到。信息传回到美国,面对这一突发状况,美国高层瞬间乱作一团,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后来综合考虑之下,美国还是选择了对古巴实施封锁。随即美军进入警备状态,大量军队移驻佛罗里达州,超过200艘的军舰开始对古巴实行包围。至此古巴导弹危机进入白热化,在过后的几天时间中,世界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危急的考验。
为何说古巴导弹危机是人类历史上最危急的事件呢?因为在这场危机中,发生了很多不可控事件,这些事件如果当时冲动处理的话,估计全人类都不存在了。在这些不可控事情中,尤以美国军方绕过总统制定突袭事件最为无脑。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美、苏两国互不让步,并且发生了多起小型冲突事件。其中一架美军U-2侦察机在古巴上空侦察时,被苏联导弹击落,驾驶员当场死亡,把危机推向了顶点。此事件过后,美国军方怒不可遏,军方高层直接跑到了肯尼迪总统面前,劝说总统不要妥协,即刻用武力解决危机。
此时的肯尼迪也是十分恼火,但冷静过后他不想把美国人推向核战的深渊,让自己变成历史的罪人,所以他拒绝了军方武力解决的请求。但此时美军高层心意已决,他们告知肯尼迪,无论他是否同意,军队都会在10月29日这天对古巴乃至苏联实施打击,以确保美国本土的安全。
面对危机中的一系列事件以及军方的强硬要求,肯尼迪意识到危机不能再拖下去,不然接下来发生的事谁都无法控制。于是美苏领导人开始妥协,并协商如何迅速的消除此次危机。所以幸好当时的双方领导人还算清醒,不然被一些军方好战分子瞎搞,真的是人类的悲哀了!
因为当时美苏两国并未设立什么总统专线电话,所以这两位领导人之间的联系方式是比较“落后”的。他们当时采用写信和传话的方式进行沟通,所以本来几分钟就能沟通完的话,硬生生的被他俩拖了几天才解决。
在危机逐渐升级后,赫鲁晓夫曾给肯尼迪美写了两封信件。第一封信是在10月22日寄到美国的,赫鲁晓夫在信中大体意思是说只要美国同意不入侵古巴,苏联就会撤出古巴的导弹。收到信后美苏双方气氛有所缓和,但后来前面也提到过了,双方发生了一些小冲突,让局势又变得紧张。
10月27日赫鲁晓夫的第二封信送抵美国,但信中的条件变了,苏联在信中要求说:如果想要苏联撤回古巴的导弹,美国必须撤回放置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导弹。显然第二封信才是苏联真正的意目的,第一封只是客套一下而已。
面对苏联方面对等的要求,肯尼迪做出了妥协,派出了自己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在自己的办公室秘密会见了苏联大使。他声称:如果苏联撤回安置在古巴的导弹,美国也会撤回安置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导弹。但因为美国军方的问题,暂时不能出具书面协议,不过在不久的将来,肯尼迪总统一定能够办到。
后来赫鲁晓夫知晓肯尼迪的诚意并且自身目的也达到后,也同意让步,最终在10月28日危机得以解除。双方领导人的妥协让事件迎来了转机,这是全人类之幸。但因为肯尼迪是绕过军队和苏联达成的协议,所以也招致了军方的不满,不懂这是不是他日后被遇刺埋下了伏笔。
古巴导弹危机把冷战推向了白热化,但也让双方在此后的竞争中对于核武器的使用变得更为谨慎。所以全人类能躲过这一劫真是不幸中的万幸,也希望这类危机不再发生!
那个时候的美国如惊弓之鸟,他们得到的消息是苏联已经做好准备,随时会有发射的可能,美国为了不让自己受到苏联的打击,也做好了打仗的准备,并且早就已经派兵将整个古巴团团围住,围得水泄不通,搞得苏联整个都懵掉,苏联只能发声明表示,自己不会为了报复美国在土耳其布置核武器,就利用古巴报复美国。
赫鲁晓夫说自己决不会在美国国会选举前挑事儿,还狡辩说那些船上都是日常用品,自己也只是捎带了一些武器,而且苏联国土面积广大,核武器威力这么大,没必要在古巴建立发射核武器的地方。
不过,肯尼迪完全不吃这套,他认为苏联是在蓄意挑衅(其实在此之前,苏联已经完全暴露在美国的火力包围之下,土耳其,西德的导弹已经对准了苏联,苏联非常急迫的想要找到一个可以反攻美国的机会,此时古巴和美国闹翻,卡斯特罗向苏联求助,苏联立刻答应古巴),于是向全美国发表广播,要采取海上隔离,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围困古巴,连美国载有核弹头的轰炸机都进入了古巴上空,到了第五天的时候,局势已经紧张得让人窒息,美国的导弹部队全部封闭,药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只要总统一声令下,导弹随时发出,整个世界被核危机所笼罩,世界为在旦夕。
到了这种程度,苏联仍然表示要坚决援助古巴,拒绝美国的拦截,虽然嘴上很硬气,但是实际上苏联还是很害怕真的和美国开战,苏联打算用一搜没有任何武器杀伤力的船只去试探美国,同时写了一封不明所以的信,这封信带有强烈的想要避免核战争的激情,赫鲁晓夫跟肯尼迪说承认了苏联在古巴建设导弹基地的实施,同时表明只要美国不入侵古巴,兵不允许其他国家入侵古巴,那么一切好商量。
结果美国还没有回信,苏联外交部就迫不及待的发来了第二封信,其中表明的立场和何鲁晓夫那封信略有不同,内容大致是,如果苏联把核武器撤出古巴,那么美国也一定要把土耳其的导弹撤出,但是美国拒绝了这个交换条件。
其实双方都不愿意开这儿。封锁的越久对苏联越不利,损失也会比美国更大,而对美国来说,如果不是苏联逼的这么紧,美国也不打算和苏联开战,所以肯尼迪非常巧妙的只回了赫鲁晓夫的第一封信,绝口不提第二封信交换条件的内容,委婉的暗示赫鲁晓夫美国的意思。
赫鲁晓夫也从情报处得知了美国可能开战的时间,随即苏联迅速撤出了在古巴的导弹及军事设施,根本顾不上此时焦头烂额的卡斯特罗,古巴危机算是结束了,所以从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是敢和苏联打核战争的,虽然双方及不情愿,但是在美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美国是有能力开战呢。
古巴导弹危机的直接原因,还是美国在土耳其布置了导弹,意大利和西德也对着苏联,这就相当于在苏联家门口捣乱,当然会引起苏联的报复,苏联出于对自身安全问题的考虑,也想要在美国家们口放导弹,可是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直到美国和古巴闹翻,古巴向苏联求救,让苏联看到了机会,着手开始在古巴部署导弹。
当时的古巴是由激进派掌权,美国担心卡斯特罗政府会造成拉美地区动荡不利于美国,因而对古巴采取敌对政策,美国支援古巴流亡人士,驾驶B -62轰炸机对古巴进行了大轰炸,古巴不到三天就被打败,转而向美国的老对头苏联进行求救。
苏联一听到这个消息,真的是天降馅饼,赶忙答应了古巴,开始秘密派兵到古巴进行核武器基地的建造,美国的侦察机从古巴拍摄回大量照片,经过专家确认,古巴正在建造针对美国的核武器基地,得知真相的肯尼迪大为观火,他认为赫鲁晓夫欺骗了他,如果美国不向苏联做点什么,自己可能会失去公众信任,于是向全世界宣告苏联买古巴建造导弹基地的事情,然后派兵把古巴围的如铁桶一般。
赫鲁晓夫这么做,也是为了能在战略上扳回一城,保持美苏平衡,但是他没有想到,肯尼迪在对待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如此强硬,在肯尼迪向全世界发表广播后的第五天,局势已经紧张到让人无法呼吸,核导弹危机笼罩在加勒比海的上空。
苏联此时仍然表示要支持古巴到底,美国只能派出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由90艘军舰组成的美国庞大舰队出动隔离古巴,同时美国所有的核弹做好了准备,只待一声令下发射,因为他们分析,古巴导弹已经全部准备完毕,如果美国不提前采取措施,第二天一定会有导弹光临美国,美国如果不是赫鲁晓夫害怕,核战争还真的是非常有可能的,所以如果不是苏联示弱撤出古巴的导弹,美国会先下手为强。。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敢不敢?这事咱不能俩眼一抹黑,瞎说。毕竟这事就没有发生,条件就是个假设,所以想要回答好这问题,咱必须得从真正发生的事上来进行剖析。
咋说呢?二战结束后,这个世界俩大头就剩下美国人和苏联人,双方不仅仅是因为阵营的问题,后来演变成了两强对峙的局面,这事比较复杂。
总之,大家伙也明白在这种对峙中,苏联的强大仅仅凸显出了他的军事强大,其他方面不仅短,有些还短的厉害,您比方说经济。
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毕竟这是二战遗留下来的后遗症,整个二战苏联的经济已经是垮掉了,之所以能在二战之后成为世界的一极,完全是因为对抗德国中,他付出的最多,其他人也从这战争中,看到了苏联人的血性和强大。
这其实就和咱一样,打鸦片战争结束之后,咱中国人被人欺负了一百多年,那会一说中国人没人瞧得上,毕竟曾经跟着咱屁股后边学习的日本人都能骑咱脑袋上耀武扬威的,而且因为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一遇到事就给人跪下来的形象,所以人家就随便的欺负你,还给你起外号,什么支那,什么东亚病夫等等。
可一个朝鲜战争打下来,有那个家伙敢瞧不起咱,空军,海军咱不敢说,和中国人打一场陆战,那是疯子才会干的事,这是他们在这场战争中收获的结论。
而咱也从这场战争中让全世界知道,中国人的声音,不可小窥。
所以很多的话语权,其实来自于你的拳头,只要你的拳头够大,哪怕他们极其不愿意,还是会安安静静的听你要说什么?
但这种情况不可取,因为经济上的短板,造成了苏联在一定程度上的势弱,毕竟您干点啥,没有钱寸步都难行,所以咱在历史上就能看到,美国人没事就会撩一下苏联人,这也就造成了最终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人在五十年代末期,跑到土耳其这地装了一堆导弹,你装就装吧,他装的还是核弹。
土耳其啊,这挨着苏联可不是一般的近,就一条边界线,抬腿就能跨过去,当然随着苏联的解体,现在已经不接壤了。
苏联人这么一算,好么,这些个导弹将他们家重点城市和工业区全划拉进去了。
美国人表示很开心,毕竟手里头多了一把刀子顶在了苏联人的脑门上了,那么苏联人肯定不开心了。
但这事,苏联人没有采取硬杠,而是想等一个机会,把这事给摆平了。
这不,没过几年,美国人和古巴闹掰了。
“我要制裁你!”美国人又丢出了他的撒手锏,对古巴玩经济制裁。
这基本上就是美国人对外政策的一个标配,不听话就经济制裁,等着酝酿的差不多了,在组织人手上大街,抗旗子,喊口号,然后就是……
这套路估计大家伙都熟,咱也不费那口条了。
那么古巴遇到了这种情况,他自己是扛不住美国人这一击的,于是就去敲了苏联人的大门,寻求帮助。
就这么的苏联在赫鲁晓夫的主持下,把这事给接了下来。
其实苏联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借着这个事,把美国装在土耳其的核导弹都给撤走就完事了。
所以苏联提供给古巴的帮助很简单,直接拉过去核导弹给古巴装上,顺带拉过去一堆技术人员。
说道这里,大家伙也就明白了。
美国人把核武器顶在了苏联人脑门上了,苏联人同样这么干了,接着双方一协商,把自己的核武器全撤回去,就完事了。
这就跟下棋一样,只是苏联人的这个棋子下的有点晚了。
这当中间,古巴就相当于一个工具人,但他也没辙。
于是在1962年的时候,苏联用集装箱把导弹就拉到了古巴,拉过去之后这就开始组装。
那么为了掩盖这事,苏联人对外宣称他们会给古巴提供武器,粮食等等一些个东西。
他美国人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特别特别的喜欢,开着他们家的飞机跑别人家里拍照片。
咱别的不说,当年咱新中国成立,美国人就欺负咱没好装备,开着他们家的高空侦察机跑咱家里祸祸人。
结果让咱用萨姆2给打下来了,不甘心的美国人改进了侦察机又跑来了,结果又被咱揍下来,所以防美国人那得提到防贼的高度。
而古巴那没那能力把这飞机给打下来。
所以美国人见天的过去,你这在地上建立导弹发射基地,这可瞒不住美国人的照相机。
也就是说在苏联对外公布,他们给古巴提供武器和食物这协议之前的一个月,美国人就已经知道核导弹的事了。
您想哇,古巴离着美国可不远,不用问肯尼迪那是怒了,毕竟这都在大选快到的日子了,这事处理不好,肯尼迪这总统大选咋造势啊!
当然你也别提什么,美国人之前在土耳其装导弹的事,这些个国家只要拳头够大,他们的遗忘症就会越严重。
所以这个时候,美国人的态度您就可想而知了,那是硬的不得了。
而赫鲁晓夫呢?目的还没达到,你不能半路缩回去。
所以双方这就硬杠起来了。
好吧,美国人开着他们家的航母,足足八艘带着九十艘军舰可就把古巴这块给围了起来。
瞅那家事,这是要用子弹说话的意思,至于会不会,老天爷也瞧不出当时的情况。
而且美国人为了把这戏份做的足足的,还把他们家的各个军事基地的等级给提升为战备。
那么这事就算是尬住了,必须要有一方退让,不然这火气可就要喷发了。
而肯尼迪这头因为大选的事,他就算是战战兢兢还是想要挺到最后一刻,苏联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让美国把那导弹从土耳其给撤出来。
那么双方有意挑起事端吗?首先赫鲁晓夫这头是绝对不会,毕竟这事最先做出让步的就是苏联。
那么肯尼迪这头,他也是不愿意,他可不是麦克阿瑟这种为了炫耀而到处惹事生非,恨不得让全世界围着他转的那种人。
对于美国人来说,战争他们很喜欢,毕竟战争能给他们带来富足,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建国二百来年,打仗也打了二百来年的原因。
可他们不喜欢把战争引到自己家里头,要知道美国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的一极,就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祸祸到他的家里。
所以肯尼迪这头想要开战的意图也是没有的,至少没有那么坚决。
那么如果苏联坚持的话,美国会退步吗?我觉得会,但这个会,会让这件事推到一个很难抑制的高点,这个高点想要下来,没一点子手段,不好下的。
弄不好,真会打起来。
而真正的历史,赫鲁晓夫退步了,给美国人去了两封信,第一封,表示愿意谈谈,第二封说的就是土耳其导弹的事。
肯尼迪一瞅,台阶有了,但也不示弱,仅仅以第一封信为基础,回复了赫鲁晓夫,算是双方达成共识,愿意谈,至于土耳其的事压根就没有提。
后来大家伙都知道了,苏联撤走了导弹。
美国人皆大欢喜,在事情平稳之后,他们撤走的土耳其的导弹。
所以这事,您要是这么看的话,双方似乎没啥,都得到了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
但这件事,苏联的损失其实是最为严重的,他的大家长形象在这件事之后就崩塌了,损失的是一种威严,这种无形的资产,是没办法弥补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大家好,我是五班长。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10月15日——28日,起因是由于美国1959年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苏联为了挽回战略失衡,所以选择了在美国家门口的古巴部署导弹。
苏联于1962年7月开始秘密实施部署计划,他们将几十枚导弹和几十架轰炸机拆开装进集装箱用货轮运到古巴,每一枚导弹都携带一颗威力巨大的核弹头,同时3500名苏联军事技术人员随船抵达。
1962年8月,美国发现古巴疑似有导弹发射场,10月14日,一个万里无云的凌晨,美国2架U2侦察机飞越古巴上空由南向北拍摄了大量的照片,正好拍到了一座导弹发射台及供导弹发射的永久基地,15日,经专家签定,发射装置上安装的是导弹核武器。
肯尼迪总统感到苏联的导弹对美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若不猛烈回出,将后患无穷,由此拉开了美苏之间13个日夜的生死较量。肯尼迪先向全世界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事实,然后武装封锁古巴,8艘航母、90艘军舰全部出动,要求苏联撤离已经部署的导弹,随之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队进入戒备状态,导弹部队严阵以待,载有核弹头的美国轰炸机飞临古巴上空。
虽然美国的强硬举措让苏联大为吃惊,但赫鲁晓夫开始并未退缩,而是下令加快运送导弹和轰炸机的速度,苏联政府发表强硬的声明,坚决拒绝美国的拦截,对美国的威胁将进行最激烈地回击。虽然当时苏联口头上比较强硬,但还是进行了试探,将不携带武器的船只去考验封锁,结果还是遭到了扣留,苏联情报部门获悉,如果28日美苏之间不能达成妥协,美国将于29日轰炸苏联在古巴的导弹设备,并将入侵古巴。
在战争一促即发的紧要关头,赫鲁晓夫被迫下达了拆除导弹发射架,并将核弹头打包运回苏联的命令。至于问当年若苏联不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敢不敢发射核导弹呢?,那我的回答是不敢,至于原因吗?我可以这样回答你:美国的目的是不想让苏联在家门口部署核武器,只要苏联放弃在古巴部署,美国的目的就算达到了。美国携核弹的轰炸机飞临古巴上空只是一种战略威慑,目的是让苏联知难而退,美国29日决定的对古巴实施轰炸,也只是常规武器的轰炸,并不是核打击,只有当苏联用核武器进行还击对,美国才有可能核回击,美国是万万不敢主动在家门口挑起核大战的,因为这样苏联除了损失几枚核弹外,还能损失什么呢?而美国将变为一片焦土。
谢阅读
冷战时期,为了使美国撤走在苏联周边的导弹以及维护古巴政权,苏联计划在古巴安置60多枚核武器以及大量其他武器,在运输途中,美国U-2侦察机发现了古巴上的发射井,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苏之间陷入对峙状态,全世界人类也会被这2个大国之间的核战争所摧毁,最终美苏之间在最危险的时刻,达成了协议,美国撤出土耳其与意大利的导弹,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假如在另一个时间线里,苏联强硬派占据上风,坚决不撤掉在古巴的导弹,美国会怎么样呢?这次危机中,人类在生存与毁灭上只差一念之差,如果苏联不撤走导弹,那么结果将会是毁灭性的。
1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发表讲话,通报苏联在古巴上安置导弹的情况,并且宣布美国将封锁古巴海域,苏联方面的回应十分强硬,苏联甚至宣称美国敢发动战争苏联将采取严厉的行动。这一天过后,全球的美军海外基地,海外驻军全部进入核备战的状态,苏联也指令苏军进入战备状态,很显然双方都已经在为即将可能到来的核大战做准备,在10月27日,美国收到苏联外交部一封措辞十分激烈的信,里面提出的要求是美国绝对不可能接受的,由于当时北约华约之间交流十分少,美国根本搞不清苏联国内出了什么状况,而与此同时古巴上的核导弹也在加速完工,在36小时内就能投入使用,美军立刻制订了10月29日空袭古巴的导弹设施的行动,然后进行地面入侵。
两国大使馆这时都开始销毁秘密文件,平民疏散方案开始实施,核大战不可避免,在正常世界线里,苏联是在最后30小时内撤出了古巴的导弹,但是如果苏联坚决不撤导弹,那么美军的攻击将会如期而至,苏军在大西洋的力量非常弱小,完全不是美军的对手,美军一旦发动进攻,古巴绝对无法守住,但是苏联将会采取他所说的强硬措施,直接发射核弹袭击美国,同时欧洲的苏军进行出击,扫平欧洲的北约各国,苏美两国的核弹到处乱射,在战争结束后,谁都不会是赢家,人类才是最大的输家。
当时的美国是想坐下来商量的,而不是真像表面看起来的那种强硬,更不会为此发动核大战,这个从古巴导弹危机最终的解决方案就能看出来!
古巴导弹危机不是苏联主动挑起来的,而是苏联针对美国导弹部署的被迫应对之策,1959年,美国在土耳其和意大利部署了两款中程弹道导弹,这两款导弹的射程均可以打到苏联境内,但当时苏联的洲际弹道导弹技术还不太成熟,无法从本土对美国形成有效的导弹威慑,因此苏联选择了在古巴部署可以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这就叫对等原则!
偏偏当时美国与古巴的关系非常紧张,美国每天都在对古巴进行战略侦查,本是针对古巴的侦查行动,却无意中发现了苏联在古巴建造的核导弹发射基地!看到苏联把核导弹部署到了自己眼皮子地下,美国一下子坐不住了,出动几百艘军舰和几百架军机,把古巴围了个水泄不通,这就叫霸权主义,只能我在你周边部署导弹,你要在我周边部署导弹,我就和你急眼!
随后古巴导弹危机爆发,最终的解决看起来是苏联认怂了,撤走了部署在古巴的导弹,不过实际上是美国和苏联进行了一次交易:苏联撤走部署在古巴的导弹,然后美国也撤走了部署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导弹,只不过美国最后只是密集宣传苏联撤走导弹,只字不提自己也从欧洲撤走了导弹,就是想用这种宣传方法来埋汰苏联而已,这就叫宣传战术。
那么如果当时苏联不撤走部署在古巴的导弹,美国敢发动核攻击吗?我认为不敢!美国大张旗鼓封锁古巴的背后,只是为了争取到和苏联谈判的机会而已,试想一下,如果美国不这么做,只是在外交层面上要求苏联撤走导弹,苏联都不会正眼看美国一下,只能表现得强势一些,才能让苏联坐到谈判桌前。
即便苏联当时坚持不撤走导弹,美国或许会对这些导弹基地发动空袭将其摧毁,但这样苏联和美国实际上就在古巴正式交上手了,因为当时随着这些弹道导弹一同部署的还有苏联的防空导弹,面对美国空袭,这些防空导弹必定会还击,因此即便是常规空袭,美国也会慎之又慎,毕竟当时美苏双方谁都想干掉对方,但谁也不敢轻易出手。
如果是常规空袭,在古巴这个位置美国的胜算比较大,因为这里距离美国太近,距离苏联太远,但一旦发动核打击,就不仅仅是古巴的问题,核大战在欧洲也会爆发,当时的美国肯本没有在欧洲取胜的实力。因此美国并不敢在古巴导弹危机这个问题上考虑核打击,毕竟核大战一旦爆发,谁也没有机会再去按下停止键,会完全失控。
从最终的解决方案来看,与其说是苏联认怂了,不如说是美国妥协了,因为事情的根源是美国在欧洲部署导弹,而最终的解决也是因为美国把这个根源消除了,毕竟如果美国不同意从欧洲撤走导弹,苏联也短然不会答应从古巴撤走导弹。
“古巴导弹危机”已经过去了50多年了,那一次是世界面临毁灭最近的一次。当时美苏双方已经剑拔弩张,时刻都有爆发核大战的危险。从后来披露的历史情况来看,确确实实差一点就引起了美、苏之间的核大战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况到底有多么的紧急,假如赫鲁晓夫不撤走古巴核弹基地的话,老美到底会不会发射核弹呢?
猪湾事件
“猪湾事件”发生在1961年的时候,当时肯尼迪准备利用“飘荡”在老美的1500名古巴人,回去干翻卡斯特罗的。老美经过精心训练的这1500人原来是“猪队友"。他们刚在“猪湾”登陆时就被古巴军队发现了,然后就被就地干翻了。
这个事件被卡斯特罗知道了以后,老美和古巴彻底的翻脸了,其实这也可以理解,老美这一次太不地道了。苏联在此时看到了“反败为胜”的机遇……
其实整个60年代,美苏争霸中苏联是处于下峰的。老美的海空军比苏联强大很多、核武器数量也比苏联多。最重要的是:老美在土耳其、西德、部署了两个核弹基地,这样就可以直接威胁到苏联本土的安全了。
苏联人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思想,义无反顾地开始积极联系古巴。大家应该都知道古巴对于老美的重要性,古巴说白了就是老美的”后院“和隔壁邻居。苏联当时想着,如果能在古巴部署个核弹基地话,那将对老美形成“致命一击”了。
苏联人既然和古巴谈好了,那么剩下的就是怎么部署的问题了。苏联人采取了欺骗的战术,赫鲁晓夫一面写信给肯尼迪表示:我们无意在古巴部署杀伤性武器,可是一面却在积极进行基地的部署。
苏联改装的运货船
早在1961年7月,苏联把运往古巴的货轮改装成了“武器运输船”,他们将几十枚导弹和几十架飞机拆开来分步运输。同时将3500多名武器专家和技术人员,一起运到了古巴。
其中运输的每一枚核弹的威力相当于:投在日本原子弹威力的20倍以上。
老美的科技那可不是吹的,就在苏联积极部署核导弹基地的同时。老美的侦察机就发现了苏联的意图,并且将照片传给了总部。1961年10月16日,这份影响世界命运的报告放在了肯尼迪的办公桌上。
肯尼迪得到这份报告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被苏联人“忽悠”了;第二个反应就是:坚决的进行回击。一场影响整个人类命运的核武危机正式拉开序幕……
我们来看看,美苏之间关于这场围绕核弹部署的问题,到底是如何巅峰对决的吧:
1961年10月18日,老美约谈苏联外长。不过当时肯尼迪不想把事情闹大,只是旁敲侧击地问了一下事情的情况,不过苏联人进行了坚决的否认。
第一次谈判无疾而终,不过有个副作用:苏联人认为肯尼迪也许默认了这个事情。
苏联人的判断失误了,肯尼迪确实不想把事情闹大,可是绝不是软弱可欺。因为如果苏联在古巴的核导弹基地部署成功,老美国内几亿人就随时面临着灭顶之灾。
1961年10月22日。肯尼迪的“雷霆之怒”爆发了。
这一天老美直接通知苏联驻美大使,下午六点会谈。苏联驻美大使刚见到老美的国务卿,就被告知了一件事:肯尼迪总统将在一个小时之后,也就是晚上7点,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内容很简单:绝不容忍苏联在古巴部署核武器,老美绝不会退让。
苏联驻美大使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莫斯科,莫斯科乱作一团——原来肯尼迪不是胆小懦弱之人吗?难道要玩真的了。
晚上7点,肯尼迪如期地发表了全国电视讲话,告知了全美和全世界:如果苏联不撤除在古巴部署的核导弹的话,老美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肯尼迪绝不是说说就算了,而是采取了果断的行动。他宣布:全国进入三级战备状态。同时183架携带核弹头的B-47轰炸机,被分散到全美的33个民用和军用机场;66架B-52战略轰炸机携带核弹头24小时升空待命;22架携带空空导弹的飞机在美、古海岸线上巡逻。
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当老美被核打击以后,保证第一时间实行核反击。
不过苏联人也没有就此退让而是宣布:苏联在古巴部署核武器的计划将如期进行,决不退缩。眼看世界将陷入一场核大战之中了……
1961年10月24日这一天,肯尼迪见苏联人态度强硬,而且并没有撤除古巴核导弹基地的打算。于是乎,肯尼迪决定:强硬的反击,绝不让步……
首先肯尼迪提高了战备等级,将全美战备等级提高到二级:1436架战略轰炸机、145枚洲际导弹进入24小时紧急状态;25万军队在弗罗里达州集结随时待命;全世界的美军基地都进入战时状态。
与此同时,老美出动68个空军中队、8艘航空母舰、118艘驱逐舰,开赴古巴海域——封锁了古巴的海岸线。
全世界的目光这时候都集中在古巴这个地方,他们想知道一件事情:面对老美封锁古巴海岸线的决定,苏联人到底下一步该怎么做?
10月24日这一天相对平静,准备去往古巴的苏联运货船,没有去冲击封锁线而是返航了。
10月25日,又有一艘苏联的运货船准备冲击封锁线,不过这一次老美经过简单的检查以后,意外地放行了。
10月26日,美苏在联合国吵了一天的架、互相指责了一天,毫无结果。
决定人类命运的10月27日终于到来了,因为这一天差点就变成了美苏核大战了。
这一天一艘带有核鱼雷的苏联潜艇,被老美的驱逐舰攻击了。当时潜艇里面的苏联士兵第一个反应就是:战争爆发了,于是乎,他准备按下发射核鱼雷的按钮,结果没有成功。
原来是苏联的一个普通指挥官拯救了全人类。后来了解到苏联发射核鱼雷需要潜艇的三个指挥官同时确认才能发射,其中有一个指挥官在这关键时刻说了:“NO"。这名指挥官名叫:阿尔希波夫。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这样一个小人物在关键的时刻拯救了人类。
U2侦察机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一天老美的一架U2 侦察机被苏联的防空导弹打下来了,飞行员当场死亡。当时老美家的将领们义愤填膺的要求:进行坚决的反击,方案是:出动100架以上的战略轰炸机,炸平古巴的所有导弹基地。
这一刻肯尼迪犹豫了,他沉默了很久之后痛苦地说:“如果炸完之后,苏联人用核弹反击的话、我们也就必须用核弹反击了。到那个时候,这个地球上的人类该怎么办呢”?我想说,肯尼迪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总统,他没有意气用事。
同时在这一天,肯尼迪受到了赫鲁晓夫的信,内容很简单:苏联承认了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但只是防御性质的。
肯尼迪立即回信表示:老美不会入侵古巴,只要苏联把导弹基地撤了一切好说。
赫鲁晓夫的回复是:只要老美把在土耳其的导弹基地撤了以后,苏联可以撤走古巴的基地。
肯尼迪的答复很简单:我们无意入侵古巴,只要苏联撤走基地,我们同样撤走。
10月28日,悬在人类头上的“达默斯之剑”终于解除,赫鲁晓夫宣布撤除了在古巴的核导弹基地。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赫鲁晓夫在古巴部署核武器的目的不是毁灭老美,真正的目的只不过是保持核威慑而已。但是老美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核威胁和国家面临着重大挑战。
其实双方的承受度是不一样的,苏联只不过是多了一个威胁老美的手段;老美这边是面临着生死存亡之战。
假如苏联不撤离基地的话,我认为一开始老美会继续封锁古巴沿岸的,然后不断地升级战备状态。只要苏联不采取进一步措施,老美不会发射核武器的,毕竟双方都不想玩完。
苏联这边如果发现老美态度坚决,抱着打核大战的决心的话,多半会进行谈判,同时要个好价钱而已。双方都没有毁灭地球的打算,因为那样的话没有胜利者。
这件事的最终解决也是采用了交换的方式而已:苏联撤走了在古巴的核导弹基地、老美最后也撤走了在土耳其的导弹基地。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1962年,当时的美国在冷战中处于绝对的优势,苏联不仅在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方面不如美国,在核武器数量方面,苏联同样远远落后于美国。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美国立刻做出了不惜一战的态度,而苏联面对美国的强势压迫,最终只能选择妥协,将布置在古巴的导弹全部撤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开始走向对立面,两国分别组建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组织,开启了冷战对峙的序幕。在冷战前期,美国凭借着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巨大优势,综合国力明显领先于苏联。
相比之下,苏联的工业结构发展畸形,整体经济实力一直不如美国。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的时候,美国的核武器数量是苏联的9倍,洲际导弹数量是苏联的6倍,核弹头数量是苏联的十倍以上,这些优势都是美国敢于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强硬的重要底牌。
在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前,美国已经在欧洲的一些国家部署了中程导弹,这些导弹能够直接威胁到苏联本土的安全。而苏联一直想要寻找一种以牙还牙的方法,将美国置于苏联核弹头的笼罩下。
在这种背景下,苏联接受古巴政府的邀请,在古巴修建了中程弹道导弹基地。苏联在古巴布置战略武器,对于苏联和古巴来说是双赢,古巴可以借助战略武器威慑美国,避免美国颠覆古巴政权。苏联则可以通过这些战略武器,直接威胁到美国的本土,改变美苏之间的战略天平。
苏联布置导弹的秘密最终没能瞒过美国的眼睛,美国侦察机发现古巴导弹基地后,美国方面立刻向苏联提出了质疑。苏联开始的时候态度非常强硬,既不承认导弹基地的问题,也不打算撤走导弹。
苏联的强硬引起了美国的强烈不满,美国一方面将核弹头对准苏联,一方面派遣海军封锁了古巴。苏联海军的实力不如美国,核攻击能力也不如美国,在美国表现出不惜一战的态度后,苏联的态度逐渐缓和起来,赫鲁晓夫最终同意将导弹撤离古巴。
如果苏联不撤走导弹,美国也不会攻击苏联本土,但是美国肯定会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将古巴的导弹基地摧毁。实际上在苏联撤走导弹之前,美国已经制定了攻击古巴的方案,如果赫鲁晓夫再迟疑一段时间,苏联肯定会在国际上出丑。
美苏古巴导弹事件是典型的胆小鬼博弈事件,很明显苏联输了,苏联是那一阶段的胆小鬼。如果这件事情苏联大胆一点越过那条线,将导弹部署到古巴?那么美国没发射导弹,美国就是胆小鬼,美国发射了核武器,两个国家就都是胆大的,只不过跟着倒霉的是全世界。在这个事件中,胆大的美国不值得赞许,胆小的 苏联才应该得到认同。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一场政治和军事的博弈,差点就引发了双方的核战争,甚至世界大战,好在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够理智,用私下交易的方式阻止了战争的爆发,否则人类命运真的堪忧啊!
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还不是美国引起的嘛,美苏冷战激烈,美国在土耳其部署了中程的核导弹,相当于在苏联的家门口部署导弹啊!土耳其向苏联发射导弹,苏联根本没时间拦截,苏联就完蛋了,这对苏联来说就是拿着刀子顶在了喉咙上啊,苏联感到了危险,赫鲁晓夫决定也在美国家门口部署导弹,这样大家都平衡了也安全了。刚好古巴爆发革命,卡斯特罗实行社会主义,苏联和古巴的关系自然就好上了,所以苏联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偷偷的向古巴运送了导弹,而且还是可以装载核武器的导弹。古巴可是太靠近美国了,最长距离也是几十公里,古巴发射的核导弹,美国是拦不住,美国肯定完蛋,到美国紧张害怕了。
当美国知道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时,肯尼迪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了,如果苏联不撤走古巴的导弹,那么肯尼迪有两步做法,首先轰炸古巴的导弹基地,彻底灭掉威胁到美国的导弹,然后看苏联的表态,如果苏联硬顶古巴向美国报复发射导弹,美国肯定也向苏联发射导弹,美苏核大战爆发,美国是不怕战争爆发的,因为美国有本钱啊!肯尼迪有信心在自己的逼迫下,苏联肯定撤走导弹,因为美国的情报部门立了功了。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肯尼迪马上让美国情报部门搞清楚苏联的意图,美国的情报部门真是用尽了吃奶的力气,收买了苏联的一个高级军官,拿到了重要的情报。苏联在古巴的确部署了能搭载核武器的导弹,最关键的情报是苏联的核武器情况并不像苏联吹嘘的那样强大,美国知道了苏联苏联核武器和导弹数量的具体数量,在核武器和导弹数量方面苏联其实比美国少,而且技术和质量方面比美国弱一些,肯尼迪拿到这个情报,心里就有数了,也就淡定了!反正美国核武器比苏联强,也就不怕爆发战争了。肯尼迪第一步就是封锁古巴所有海域,阻止苏联的船继续往古巴运导弹而且在电视广播自己的要求,如果苏联不撤走导弹,美国做好了打战争的准备,这样就把压力还给了苏联,看苏联怎么接招了!当然肯尼迪也是派出自己的弟弟去苏联大使馆交涉,摸清苏联的真实意图,以达到美苏私下商量的决定!美国放出了牌,赫鲁晓夫害怕了,他知道苏联的核武器没有美国的多和好,一旦打起来,苏联会输的更惨一点,没必要为了一个古巴伤害自己的利益啊,当然就那样灰溜溜的回去也不好,很没面子啊。毕竟苏联有筹码的,那就是之前成功的在古巴部署了的导弹,那一局苏联是胜了,毕竟卡斯特罗不怕死,首先发射导弹,美国也只可能报复古巴,向苏联发射导弹就要考虑了!当然美国不蠢,报复古巴就是警报苏联啊!
终于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私下通了电话,肯尼迪告诉赫鲁晓夫,美国是不怕战争了,只是爆发核大战大家都没有好处,大家的政治生涯可能完蛋了,政治不能被军事绑架了啊,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嘛,大家有个台阶下不就两清了嘛!赫鲁晓夫就告诉肯尼迪,自己也不想爆发战争,如果美国撤走在土耳其部署的导弹,苏联就撤走古巴的导弹,并且保证美国不打古巴。肯尼迪同意了条件,就那样古巴导弹危机顺利解决了,美国撤出了土耳其的导弹,苏联撤走了古巴的导弹,肯尼迪答应自己当总统时不入侵古巴。大家都得到了好处,土耳其没有美国的导弹,苏联安全了,古巴撤走了导弹,美国安全了,肯尼迪因为解决了导弹危机声望上升了,好像古巴被牺牲了没有捞着好处,不过至少到现在美国也没有入侵古巴,只是经济制裁古巴罢了!
古巴导弹危机是赫鲁晓夫的一次冒险行为,最后的解决总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好在美苏双方领导够理智,阻止了核大战的爆发,也是对人类的负责任了,核武器很危险,不是一般国家玩的起啊!
美国并不敢向古巴或者苏联发射核导弹,因为这必然会引起苏联的核反击,届时就是世界核大战,这对两国甚至是世界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后果,甚至地球都有可能因此毁灭,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并且在当时的情况下,还存在谈判的空间,苏联只是在等一个台阶下,苏联和美国一样,也不想爆发核战争,双方当时对峙还是面子上放不下。
洲际导弹
对于美国来说,苏联在美国的后花园部署核弹,这是美国绝不可能接受的,因为这样苏联的核导弹,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攻击到美国本土,让美国反应的时间大为减少,原本苏联想要攻击美国,需要从远距离发射,而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时间就大为缩短,这让苏联也开始占据优势,美国在欧洲对苏联产生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古巴导弹危机
即使苏联坚持不撤走导弹,那么美国是会采取措施,比如空袭古巴,但是美国会使用常规武器攻击古巴,并不会首先使用核导弹,不使用核导弹,苏联还有妥协的可能,但是一旦使用了核导弹,哪怕美国攻击的是古巴,而不是苏联本土,苏联也会有可能使用核导弹攻击美国,美国不敢冒险这样做,所以使用常规武器攻击古巴便可,并且美国使用常规武器就可以对付古巴。
苏联部署在古巴境内核导弹
古巴导弹危机看似是苏联首先妥协,实际上是双方妥协的结果,原因还是一开头所说的,就是美苏都担心发射核导弹的后果,虽然苏联同意撤走在古巴的核导弹,但是美国也同意撤走在意大利和土耳其境内部署的导弹,减少了欧洲地区对苏联领土构成的核威胁,否则让苏联单方面妥协,美国并没有这个能力,当时的美苏军事实力处于一个等级。
美国核武器
古巴导弹危机也让美苏两国明白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的重要性,避免出现误判,同时也知道盲目发展核武器,也扩大了核战争爆发的概率,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等国开始商议核裁军,并且提高军事透明度,所以后来美苏或者美俄签署了《中导条约》和《开放天空条约》等重要条约,美苏或者美俄双方在二战后都没有爆发过冲突。
1992年,当原肯尼迪政府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看到苏联解禁的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绝密档案时,一屁股跌坐到地上,并惊呼道:人类距离地狱午夜只差一分钟。
据绝密档案显示,当年苏联在古巴部署的兵力及武器,远超美国情报部门汇报的数字。
1962年10月20日下午,肯尼迪和麦克纳马拉得到中央情报局的汇报是:苏联在古巴的军事人员是6000~8000人左右。
而苏联实际上部署的兵力已高达43000人,部队序列是战略火箭军第43师,总指挥官是普利耶夫大将。另外苏联还计划投送11万战略护卫导弹部队。
除了对苏军人数产生了误判外,美国人也严重低估了古巴军队的人数和武器装备,对古巴军事力量的认识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游击队水平。
而实际上在苏联的帮助下,古巴正规军已高达27万,而且已换装苏联的先进武器。
另外,美军的空军侦察只发现古巴部署了中远程导弹发射器,没有发现有核导弹的迹象,而且周边只有一名士兵站岗。
基于以上情况再综合情报部门的汇报,美军做出了古巴没有或只有少量战术核武器的误判。
正是有了以上的错误判断,美军高层认为,仅靠常规战争就可以打垮古巴。美国计划派四个师12万兵力入侵古巴,而且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还没有批准携带战术核武器。
但实际情况是古、苏兵力高达31万,而且粗中有细的赫鲁晓夫,已秘密在古巴部署了36枚核导弹,每颗核弹头的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71倍。另外苏联还部署了100枚战术核武器。
所有的核武器足以摧毁美国几十个城市,至少有9200多万美国人会死于这场灾难。
而这一切美国人并不知情,当肯尼迪和美军高层讨论怎么处理危机时,军方极力主张开战,理由很简单,入侵古巴胜券在握。
对苏联发动核战争也不怕,美国有5000多枚核导弹,而苏联只有300枚,美国有绝对优势。
但理智的肯尼迪否决了军方要求,不过肯尼迪当时并不知道古巴部署了如此之多的核导弹。
他考虑的是:即使美国先发制人摧毁苏联本土的核设施,但能保存下来的25%核导弹,足以造成6000万左右欧洲人或美国人的死亡。这简直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而且美军高层计划的核打击范围,覆盖了苏联周边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非常不人道的。
肯尼迪主张撤出危险苏联的土耳其、意大利的核导弹,给赫鲁晓夫一个台阶下,然后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古巴问题。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10月27日上午,苏联驻古巴的副司令官没经过高层同意,擅自下令击毁了一架美军U—2战略侦察机。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美军方再也控制不住了,要求立即进攻古巴。肯尼迪也没理由压制了,只是要军方把进攻时间推迟到30号。
就在同一时间,又出现了一个意外情况:一架美军U—2侦察机因迷航误入苏联领空。苏军发现后,立马派了6架战机拦截。而美军也派了2架战斗机前往护驾。
可怕的是这8架战斗机都携带了战术核导弹,由于没有电子锁定装置,所以射击自主权都在飞行员手里。不过幸好的时,正在危急关头,侦察机导航功能恢复,立马离开了苏联领空。
这两件事发生后,赫鲁晓夫也紧张起来了,战争也许并不掌握在他和肯尼迪手上。
于是当天晚上,他拍出了两封电报。一封是给驻古巴的普利耶夫大将,说苏联计划撤回古巴的导弹。而另一封是给肯尼迪,解释了误炸侦察机的原因,并提醒美机入侵苏联领空的事。
就在赫鲁晓夫拍电报的时候,又发生一件惊心动魄的事。美军一航母战斗群在追踪苏联的一艘核潜艇时,一艘驱逐舰舰长私自释放了5颗深水炸弹。
苏联核潜艇舰长误认为核战争已经打响,召集政委、参谋长商议发射核鱼雷反击。战争一触即发,不过幸运的是,参谋长阿尔希波夫极力要求和总部联系后再做决定。
肯尼迪此时也意识到局势可能随时会失控,于是马上让他弟弟小肯尼迪,以私人名义给赫鲁晓夫拍了一封电报。
上面写了苏联撤离古巴的两个条件:1、苏联导弹撤出后,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2、美国承诺从土耳其、意大利撤除中程导弹。
就这样一场人类危机彻底解除了。当苏联绝密档案解禁后,肯尼迪外交顾问艾奇逊说:“古巴导弹危机之所以没引发核战争,只能说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
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区分享。了解更多历史,请关注花木童说史!
本文由作者:准绳规矩 于 2023-06-09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599233667837460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