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相声最后拼的是文化,为什么初中学历的郭德纲、岳云鹏、郭麒麟却比博士学历的人说的更好?> 正文

相声最后拼的是文化,为什么初中学历的郭德纲、岳云鹏、郭麒麟却比博士学历的人说的更好?

李宏烨李寅飞栾云平都是博士学历!
  • 桃之依桃之依
  • 2023-08-07
  • 12
  • 共12人回复
晨曦小荷
「晨曦小荷 」发表看法
2023-08-12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声最后拼的是文化,为什么初中学历的郭德纲、岳云鹏、郭麒麟却比博士学历的人说的更好?

这个问题,有误导大家的嫌疑,其实我们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门道,但要想有所成就,不外乎几点,比如天赋,勤奋,人脉背景和机缘运气。

相声最后拼的是不是文化,我不敢说,但是我知道如果让老郭去跟斗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农比种田,他一样不行,这叫做隔行如隔山。老郭属于相声行当里的教授或者更高级别的人物。至于岳云鹏和郭麒麟是不是,因为年轻,要看以后的成就了。

一般来讲,虽然也有个例,不能拿自己的爱好跟人家的职业去做比较,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有着博士学历的人,可以说在学校文化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这是毋庸置疑的,老郭他们如果和他们这些博士比专业科学知识一定不行,但是反过来,博士们去和老郭们抢相声的饭碗,就要掂量掂量斤两了,因为在相声行当里,并没有博士这个尊称。

老郭在曲艺行当里,摸爬滚打几十年,属于里面的老油条,而博士们应该是相声里的新兵,何况文体行当,第一要有天才,也就是说老天赏饭,长得漂亮或者高大或者有力或者有速度或者嗓子好等等;第二要有情商和智商,所谓的祖师爷赏饭,能理解和学习前辈的技艺并且能继承发展,第三还要有勤奋的努力,不经一番风霜苦是不行的,第四也要有机缘和背景,比如老郭一直不顺,但是自从傍上了张文顺、于谦进而跟上了侯跃文那么就一下子脱颖而出了,至于小岳岳和郭麒麟,德云社和老郭的背景也是重要的因素。我们来个假设,如果博士在老郭的门下,或者类似老郭一样的曲艺明星的门下,也许会发展得更好。这是一个道理,但是也要有前三点的做基础保障。

每个行当都是值得尊重的,那些努力在自己行当里拼搏的人们都是值得尊重的,如果非要关公战秦琼,那脑子一定是烧糊涂了。这跟文化关系不大。有些东西就是学和记的文化,有些却是要发明创造的文明。哪些属于情商的,哪些属于智商领域的,相信大家比我还明白!尊重自己的行业和职业也算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行业和职业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希望我们国家的各行各业都世界领先。

天涯孤鸿
「天涯孤鸿 」发表看法
2023-08-10

谢邀,因为博士不好好学习,什么都不懂,没有文化素养,没有文化知识,没有文化底蕴,没有文化素质,也没有政治觉悟。只知道天天炒作,天天攻击辱骂造谣污蔑别的演员。当然不行了。

再看郭德纲,岳云鹏,郭麒麟从小就爱学习,都是神童,根本不需要上学校读书,他们自学成才。读书万卷,上识天文,下识地理。才高百斗,呼风唤雨,指点江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用尽全人类所有的赞美语言来形容都不为过。他们伟大的壮举,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因为特郞普没有好好向他们学习,可能要下台了。正是他们呼风唤雨,赶走了新冠病毒。我们才得救了。听说他们准备指点中国足球。相信中国足球一定在他们的率领下,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夺得大力神杯!

萍水相逢777
「萍水相逢777 」发表看法
2023-08-09

首先你这个问题问出来就有点别扭,题主可能也没分清文化跟文凭的关系,文化更不等同于文凭。有文凭的不一定有文化,象前些年还有些花钱买的文凭呢,就算是现在的文凭也有很多是混下来的,真有没有文化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第一点:象那对博士夫妻到是都有文凭,就算他们的文凭是真才实料的,也只是说明在他学习的领域里取得了一定成绩,可拿着化学领域的博士文凭来做相声领域的事,他们那个博士文凭一文不值,根本就是外行。这是最浅显的道理了。

第二点:再来说说李寅飞跟栾云平,也都不是表演专业或者相声领域的专业文凭,所以他们要学习相声也是从头再来,跟一般的学员没啥两样,因为相声行业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行业,一切从头再来。最多可能就是他们的领悟跟创作能力比别人强一些罢了。

第三点:说到文化,这就不是混日子能混出来的了。更不是有文凭就一定会有文化。拿郭德纲老师来说吧,从小学艺,有好几个专业门类的老师,初中没毕业就三上京城寻求出路,下乡唱过几年京剧,跟着相声团体跑过龙套 说过相声,唱过大鼓 小曲小调 说过评书 ,还一直坚持相声创作,这就需要知识的积累和培养,不但要学习专业的知识,还要增加文化修养才能有积极向上的知识源泉,可以说郭老师读过的书比一般什么博士啊导师啥的多的多,这才有现在舞台上的出口成章 引经据典。

第四点: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张云雷唱的评书 大鼓,鼓曲里很多偏辟字,反正我这个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是根本不认识,很多都是听他唱了才学会的,张云雷小学四年级就不上学了跟着姐夫学评书,相声,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不敢说他其它文化课怎么样,起码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比一般大学生要深厚的多,评书 大鼓方面说他是专家也不为过。这就是文凭跟文化的区别。

第五点:再来说说小岳岳跟郭麒麟,虽然也都是初中毕业,可在相声领域里的学习也都不是用初中文凭能所代表的,这就象有些天才作家 文学家 电脑黑客一样,他们都是某个领域里的天才 偏才,跟所谓学历 文凭没多大关系。他们在相声界的受众多肯定就受欢迎,受欢迎就说明他们有市场,有观众缘,有他们存在的合理性。

结束语:每个领域都有其特点和市场,能在某一个领域取得很好的成绩,就说明这个人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支持,存在即合理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也奉劝一些人不要再拿文凭说事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是,对市场来说,能卖出票去就是最好的明证。无需多说。

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西沽钓翁
「西沽钓翁 」发表看法
2023-08-12

说相声不是拼文化,是拼心智,拚脑子,拼口才,拼“坏劲”。我上班时17岁,空余时一小哥们文革初中毕业,给老头们天天说“三国”,把老头们都说痴了,天天围着小孩子听书。岳云鹏文化浅,但他是说相声的虫子,入道,有那么股子坏劲。李宏烨学历高但他那相声行不通。

猫影Sir
「猫影Sir 」发表看法
2023-08-15

学历和文化并不是对等的,有学历并不一定有文化。相声这种艺术形式和学历的关系不是很大,并不是说你学历越高,相声段子会的越多,没有这个说法。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相声从业者在前几年的学历并不是太高,毕竟,撂地摊的买卖,要那么高的学历也没有用,浪费。只要是认识字,会说话就行。也没见马三立、侯宝林是什么清华、北大、交大的毕业生,人说相声可是一等一的高手。

相声进入低谷期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人挤破了头似的往相声行里面钻,想来想去无非是这行有利可图罢了。所以,才有了更多的高学历的人进入这个行业。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你大学学的是汉语言专业,还则罢了。如果是学的汉语言之外的专业,转头进入了这个行业,那可真是暴殄天物了。

从去年“火”到现在的博士相声的代表者李宏烨就是这样的类型,明明是一个理科博士,非得毕业了说相声,这不是不务正业是什么?这不是暴殄天物是什么?这不是浪费国家的资源是什么?

如果真有相声方面的天分还则罢了,现实呢?说的相声是什么,大家都知道,跟小孩过家家似的。更好笑的是一群大学生跟着学,那就有点误人子弟了。

当然,如果是个人的爱好也就没人说什么,可是,这又是办专场,又是写《相声公式》,这纯粹是功利心太强导致的,根本就没有一个博士该有的低调、严谨治学的样子。

至于说郭德纲、岳云鹏之辈,都是打小就学、就连的,论相声基本功、舞台经验可不是他们几个书呆子能够比得了的。看了德云社的“爆款”,眼红就去说相声,这是红眼病,得治!

蒙古獒
「蒙古獒 」发表看法
2023-08-15

相声是市井文化,兴起于街头闹市,本来就是以逗乐讨巧为生的手艺,内容大多是市俗段子,也不乏粗言秽语,所以,早期从业者不可能有达官显贵,文人雅士。

但是,这并不表示说相声的可以没有文化,正因为相声需要取悦观众,才要求在市面儿上撂摊儿的这些相声从业者除要具备说学逗唱的基本功,还要掌握大量的表演技巧,具有对观众心理的把握能力,还有过硬的文史底子,才能编出好的相声段子。

"平地抠饼,对面拿贼",讲的就是相声演员的专业实力。行内人讲,相声演员的肚儿是杂货铺,也是要求演员博闻多识,才能抓住观众的心。

同时,相声是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要求徒弟多年跟随师父,也决定了大多数从业者过早放弃学业,受教育程度不会太高。

当然相声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地摊儿文化而登堂入室,成为了一门艺术,不过,相声传承的基因没有变,高学历者往往不屑于此行。

但如郭德纲这样将相声、曲艺、戏曲及古典文化融汇贯通的大师,也是相声百年来少有人人才,你能说他没有文化吗?

野骆驼来了
「野骆驼来了 」发表看法
2023-08-17

相声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作品主要靠师父口碑相传和搭档之间相互攒活。内容也是从百姓日常生活中选取,表演者本身要有一定悟性,得是这块料,还要勤奋好学。

你提到”相声最后拼的是文化”,这也是好多相声前辈总结出来的。其实任何事业要想最大做强,基业常青,拼的也是文化。

说到相声文化,那就要说到曲艺,因为艺术上是相互关联的。

一 相声属于曲艺科

像评书,快板,快书,单弦,大鼓,评弹,好来宝等等都属于这行。发源于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南京(夫子庙)等地,后来发展到东北,西北乃至全国。这一点从各地出现的知名度较高的曲艺名家中,就会一目了然(限于篇幅,只举大家熟悉的代表人物)快板:王风山、李润杰、梁厚民,山东快书:高元均,太平歌词:”荷花女”吉文贞,京韵大鼓:骆玉笙等等等等,这些人有的也都拜师学过相声。相声就更多了,主要土壤是京津两地。光常氏家族就有常连安,常宝堃,常宝华,常贵田等,侯宝林,马三立,杨少华,马季,侯耀文,姜昆,杨少华,苏文茂,高英培,冯巩,郭德纲等等(捧哏演员略)

早年大多靠街头卖艺为生,都没上过大学,那时也没有相声大学。完全是自学,靠师父口传心授,耳濡目染,学出来就有口饭吃,出不来就改行做别的了。

二 相声有四门功课说学逗唱

由于相声源自曲艺,所以基本功就包涵曲艺的基本功。

说:绕口令,贯口,数来宝等

学:方言戏曲,曲艺歌曲

逗:逗哏,捧哏,腻缝儿,双簧

唱:太平歌词,开场小唱,戏曲歌曲

这些功课是老艺人们在艺术实践中探索,总结,扬弃,传承的精髓,是有规律,有章法,有定数的。就像戏曲的行当划分:生旦净末丑,声乐划分:民族、美声、通俗。舞蹈:古典、民族、民间、芭蕾等等等等。

相声就得是相声,像相声,符合观众对相声的审美意识,否则就不叫相声。可以叫别的如”改良相声、改革相声”,在改良尚未成功时,还是要虚心学习传统相声。

三 文化和学历的关系

我们常说有文化没文凭,有知识没文化,有学历没能力,我想您应该听明白我要表达什么了。

是的,在现实生活中,文化和文凭是有区别的,那么什么是文化呢: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梁晓声代表作《今夜有暴风雪》)。

这是我最服气的对文化的解释。我们平常说这个人有文化,这个人没文化并不是指学历。

学历是指毕业后领到的一纸文凭。当然我们不是说文化高于文凭,这是两个概念:有的人有文凭没文化,比如随地吐痰,说话霸道,自以为是,有的人有文化没文凭,车间里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看天就知气象的老农,出口成章的相声大师,还有既有文化又有文凭的各界精英……

四 术有专攻 行业不同

你提到郭德纲等相声演员,他们从小学相声,说相声,是靠相声吃饭的,骨子里就是相声,一年几百场,十年几千场的实践,并且通过观众的检验,证明了自身的价值。李宏烨等博士,不是这个行业的博士,他是自以为特懂相声的那种,所以没有可比性。就冲他参加”相声有新人”说的话,就属于有文凭没文化的一类,不管郭德纲水平如何,作为参赛选手应该对评委有起码的尊重,至少不能这样目空一切。

五 相声最后拼的是文化

这句话好多人说过。不光是相声,所有事业要想做大做强,拼的都是文化。

做小生意可以丈夫耍手艺,妻子收钱。小企业丈夫董事长妻子总经理小舅子采购,都可以做的风生水起。再往大发展就不行了,一定要有企业文化进来,管理专业化。这方面例子太多了”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没有文化的企业走不远”等等。

我们再回到相声,相声是节目,面对观众,不能总是一套说辞。不能老说传统段子或旧瓶装新酒,更需要创新,企业靠人才竞争,靠产品竞争。相声剧社也要靠人才和作品竞争。毕竟作品要人才去创作,没有文化终究走不远。

野骆驼原创作品,欢迎老师们和业内人士批评指正!

小路118
「小路118 」发表看法
2023-08-08

从网络上搜集的资料,那些没有学历却具备学力的大师们:

高尔基: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最高学历:小学三年级——学校不详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最高学历:中专未毕业——南京矿路学堂、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中途弃学)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 1988年5月10日。最高学历:小学毕业——凤凰县文昌阁小学

莫言:1955年2月17日— 最高学历:小学五年级——高密市至诚小学

人们常说“术业有专攻”。不要再拿德云社演员们的“学历”做文章了。个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擅长不能用“学历”来衡量。国家曾经提倡过: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边干边学习,基本功扎实了,干什么都会游刃有余。

德云社的青年演员们都在努力学习,他们大多数在思想上都有一种紧迫感,知道文化知识对于个人专业的重要性,因此相信他们都会向郭德纲一样,努力学习专业基本功和专业所需要的有关知识。所以他们才会不断进步。可以拿他们初期表演和现在的表演效果对比。而客观的说,正因为德云社相声的出类拔萃,激发了其他社团的相声演员们也在不断努力。

一二三五
「一二三五 」发表看法
2023-08-09

翻开数千年的历史看看,搞笑向来不是正业,大都是文盲们的生计。

相声也是这样,段子多是口口相传。经过解放后扫盲,识文断字的相声前辈才文录了一些本子。有相声言,本来数千段子,经后来者传承,还剩下上百个段子。又解释说,主要是去掉了大量三俗段子。

其实,到现在相声还是这个本色,依然是文盲的生计,只不过现在的文盲都是识字的了。

要说相声最后拼的是文化,这简直是胡扯。因为相声的起源就是胡扯,一旦文化起来了,就文明起来、正经起来、斯文起来,还那有笑可搞、能搞?

所以,相声有大成者,大都是天赋一饼,与文化程度没必然联系。而且,文化程度越高,越不可能有小岳岳般的贱萌,相声里的有些话,真正有文化的人是说不出口的。

无盐三味
「无盐三味 」发表看法
2023-08-07

相声,包括两种元素,一个是“相”,就是相貌,就是表演,包括肢体表演与表情表演,好有型有特点,另一个就是“声”,就是通过声音产生逗笑效果,也就是“学、说、逗、唱”。

而这两点基本与学识、学历无关。先说“相”,那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娘老子给的,也不一定漂亮、英俊,“相”就是长相要有特点,有让人一看就想笑的特点!

比如,岳云鹏与孙越,岳云鹏的小眼睛就是一个点,还有孙越的胖与岳云鹏的反差就是一个点。过去相声演员搭档,一捧哏,一逗哏,一胖一瘦,一高一矮!效果最好!

贾玲开始就是一美女,当电影演员还行,但跟冯巩学了相声,有高人给出注意了,说你还是长胖点有喜剧效果,结果效果出来了!

再说“声”,相声最讲究“插浑打科”,你要讲点带色的,这一路最符合郭德纲相声,其实有许多人是这方面的天才,我们农村就叫“说死话!”“说蛮气话!”好些农村人说的很好,如果有德云社这样的平台,他们个个可以成为相声大家,从这方面说,学历低的岳云鹏、郭麒麟更便于表现!

而学历高了反而受到掣肘,抹不下脸,张不开嘴,如郭德纲、于谦的互虐,岳云鹏、孙越的互虐,有时候觉得无底线!感觉效果更好!

其实,从传统相声来说,还是需要有文化,有底蕴,对某些语言理解到位,如对联类相声,谜语类相声,诗词类相声,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确实说不好!

主流与非主流相声的区别,就在于是扬善教化,还是导欲诲色的单纯取乐,主流的教化育心的相声,必须要有文化,非主流的单纯票房相声,就不必文化学历了,卖一阵闷骚,发一阵嗲气!引观众一阵善意的笑声,就成功了!

老杨
「老杨 」发表看法
2023-08-10

老郭熟悉的只是民间口头文化多一些,诗词歌赋也是过去民间相传的或从评书学来的!比较喜闻乐见而矣!比知识,比文化还是候老爷子,八十年代初任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时的一篇演讲,那才叫真正的教授!评事实讲,老郭别说教授,讲师也不够!文化底蕴差不是一点!

候宝林讲演中指出,相声起初时是十分低俗的,以相互调侃父母兄弟,相互漫骂,低俗黄色笑话为主!主要取乐城市游民和八旗富少,地痞流氓,他们有钱。正经人家不充许孩子去听相声的!以后到科举制度废除,一部分逗留京城的秀才举子生活所迫,开始走向街头,以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诗词歌赋溶入表演,使相声这门技艺走向艺术的殿堂!时间不久便传入小剧场表演,这时娱乐人群变成了达官贵人,太太小姐,知识名流,中产商人之类!相声也就摒弃了低俗段子,由文化艺人编写了大量文化含量极高的段子!没有走入小剧场的艺人也吸取精品,使街头艺人风格也有了改变。不过一般开场时先说段健康的供妇女儿童市民取乐。见男人多了便以喑语赶她们走,然后再以黄俗取乐男人们获利!!

所以侯老先生认为,相声的传统起源应从文人介入开始!以前黄俗的街头逗哏还不算相声!那时也不叫相声,也没有文化,更不算艺术!是民间糟粕不是传统!今人不可混为一谈!

侯老先生还严肃的批评了封建门派恶习,指出徒从师习,限制了演员吸收众家所长,不利于演员的发展!在老先生的主张下,有了相声专班,培养了一批优秀演员!连自己的儿子侯耀文也没有继承侯派之说!老先生任人为贤,爱才如命,倾其所知,教授新人!也没有“候”派相声之说!鼓励学生吸收众家所长!拜众家为师!凭本事吃饭!不象现在自家徒弟不能离开师门,不然便是叛徒!至于今人说是继承了候派一门,为侯派传人?就有些扯淡了!侯老先生一生就没有建立“候派”?哪来传人!连侯先生爱徒马季先生风格里也是集众家之长,自创自新,并不完全是候老先生风格!马季先生也没创立“马派”!更不是“候派”传人!

候耀文的表演里继承候老先生的风格并不多!天赋所限吧!我们这一代人(七十岁以上),都知道候耀文的相声在他那一代相声演员是最不行的!我们初中时最爱听候宝林的《找舅舅》,马季的《打电话》!(不过候耀文,黄宏的《车站》,堪称精品!候耀文的艺术巅峰吧!)如:马季,李金斗,李涌泉,高英培,师胜杰,唐杰忠,李文华等等!精品之段令人怀念至今!有候耀文一段批评重男轻女思想的段子还不错!一句评戏叫白:“糊涂爸爸听了”!怀念至今!

过去编写相声名段的秀才举子,撂现在也算愽士,本科之类吧,看来这博士相声古就有之,不算创举,古时能有今怎么不能有呢?本人认为,如果有大量的文学博士参与相声段子的编写,应该更好些!起码比专门咯肢人家痒痒肉,叫人发笑的技艺更強些!

上述属于艺术评论!没有偏见!勿喷!如触犯粉丝集团喜好?对不起,老夫在这里先掌嘴谢罪吧!

伯德小姐
「伯德小姐 」发表看法
2023-08-09

相声是门语言艺术,讲究的是说学逗唱,学历高只能代表某人在某一领域内的专业水平被权威机构认可,博士的学科有太多太庞杂,医学博士让他去织祩子不一定比一个小学文化的人织的好,物理博士去种土豆不一定比一个没文化的老农强,让数学家去砌砖不一定此一个民工强,面点师做面包可以是色香型俱全,但是让他去理发美客就不一定轻松驾驭了,科学家可以让卫星上天,但是让他做饭带孩子也许还不如一个村妇。

相声是兴起于街头闹市的地摊文化,是以逗乐讨巧为生的社会底层百姓谋生的手艺,内容大多是市俗段子,当然其中不乏粗言秽语,开初从业者不可能有达官显贵文人雅士。但是这并不说明说相声的人可以没有文化,相声需几句话就要取悦观众逗观众开怀大笑,特别需要撂摊儿的相声从业者除要具备说学逗唱过硬一的基本功,还要掌握大量的表演技巧,具有对观众心理的把握能力和控场能力,还要有过硬的文史底子,各类知识都要涉及,相声演员的肚子杂货铺子就是这个道理,相声演员只有博闻多识专业实力过硬,才能抓住观众的心,赢得满堂彩。

相声的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一般徒弟从小就要跟随师父练习基本功,所以大多数从业者过早放弃学业,受教育程度不会太高,相声发展到现在成为登堂入室的艺术门类,但是相声传承的规矩还在,基因没有变,郭德纲虽然学历不高,但他却将相声、曲艺、戏曲及古典文化融汇贯通,他的文史知识储备不亚于某些大学教授,是相声界百年少有全才,谁能说他没有文化。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