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妈今年60多岁,自己也已经步入老人行列,她是我见过的现实中最好的儿媳妇,这个“好”不是指给老人多少钱,也不是指在老人面前说过多少漂亮话,而是,她能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着当年那个不待见自己的婆婆。
我从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真正“任劳任怨”的人,一如我的大舅妈,这么多年,为姥姥端屎端尿,心中自然有怨言,当然,也难免会给姥姥脸色看,但是,我这个外甥女始终认为她是个好儿媳。
姥姥这辈子共生育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我大舅舅是她最大的一个孩子,为人老实却最不受宠,因为家中兄弟姐妹较多,小时候没少受委屈,经常受到来自姥爷和姥姥的不公平待遇。
农村有句老话:
老人越是指望哪个孩子,哪个孩子就越是指望不上。
因为那个年代重男轻女思想较为严重,大舅舅家是三个女儿,姥姥嫌弃得不得了,本身这个大儿子她就不待见,再加上爱屋及乌的思想,大舅妈的日子自然也不好过。
好在大舅妈理解自己的丈夫,再苦再累都忍着,想着把自己的小家日子过好就行,虽然心中也埋怨婆婆偏心,但是,又无可奈何,当然,没有生男孩儿也是她一辈子最大的遗憾。
大舅舅为人实诚,但个人能力较强,后来,有了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慢慢地,他们那个小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姥姥六个子女中,大舅舅家是最先富裕起来的,直到现在也是家境最好的一个。
即便大舅舅这么争气,姥姥依然是偏心另外两个舅舅,尤其是最小的那个。
她指望最小的舅舅给她养老送终,可没想到,这个儿子并不争气,说句不敬的话就是,他就是农村那种典型的好吃懒做的人。
因为不忍心看到小儿子过苦日子,姥姥就一直跟小儿子住在一起,洗衣、做饭、上地干活,大事小事全部包揽了下来。
姥姥身体还健康的那几年,小舅舅的日子还说得过去,可后来,老人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直到后来生病就只能拄着拐杖走路,再也干不了体力活。
我二舅舅家生的是男孩儿,姥姥也很偏心他们一家,就算大舅舅做再多,也比不上二舅舅一句并非发自内心的孝顺话,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二舅舅也是孝顺的儿子,只是他的孝顺从来都只是靠嘴说。
二舅舅一句话就能哄姥姥开心,总之,说什么都是对的,就认为这个舅舅有出息,老人家是戴着有色眼镜在看待自己的子女,但是,我们作为旁观者,一切都看得明白。
人都有老的时候,姥姥年龄越来越大,上年纪后一直是大舅妈在照顾,说实话,她完全可以不那么做,但是,大舅妈太善良,不忍心看到老人受罪。
在我的记忆中,姥姥就一直在大舅舅家生活,一开始还可以自理,但是,后来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因为大舅舅要忙工作,照顾姥姥的重任就落在了大舅妈头上。
而姥姥,虽然年龄大了,但脑子一点都不糊涂,而且还会耍小性子,有时候把大舅妈惹急了就会跟她吵。
即便如此,大舅妈也从来没想过“年轻时,你怎么对我,你老了我就怎么对你”,还是给她端吃端喝,给她洗澡,洗衣服,吃喝拉撒全包。
另外几个闺女时不时会给点钱什么,但是,也都是偶尔而已,而且这个钱舅妈一分都没拿到过,姥姥把钱全部给了她疼爱的小儿子。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几年,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认为,一个曾经不受自己婆婆待见的儿媳妇,能做到这般,已经非常了不起。
那次,二舅舅竟然朝大舅妈发火,说她不孝顺,给老人使脸色等等,这都是姥姥告的状,忍了这么多年的大舅妈在那一刻终于将这些年所有的委屈都释放了出来。
本来心地善良的她,是想着公公去世早,就剩一个婆婆,老人只要不住院花钱,顶多就是照顾一下生活起居,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家境一般,而且都需要上班,工作忙,照顾老人这事就自己包揽下了。
结果,她的包容和忍让换来的却是吃力不讨好,让别人得了便宜还卖乖。
自从二舅舅找茬后,舅妈发话了:
“既然你们嫌弃我管得不好,觉得自己孝顺,你们就把老人接回去,就算轮流照顾,这十多年了,都是我们在照顾,老人今年已经80多岁,剩下的时光就由你们几个轮流吧!”
此话一出,大家都傻眼了,几个子女相互推脱,都说自己忙,没时间。
但是,这些不能成为理由,大舅妈这一次不再选择忍让,最终,几个子女商量来商量去,除去大舅舅外,其他子女轮流照顾姥姥,一个月轮一次。
在女儿家还好点,最起码能吃饱饭,可到了另外两个儿子家,姥姥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经常饿肚子。
有一次,她当着众人的面大哭,说要回大儿子家,再也不说大舅妈的不好,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被其他子女轮流照顾时,她才知道哪个孩子最孝顺。
毕竟照顾了姥姥十多年,说没点感情是假的,善良的大舅妈又心软了,想把老人接回去,但是,她的三个女儿,就是我的表姐们,她们立场坚定,不愿意母亲再做吃力不讨好的傻事。
不愿意接奶奶回去,不是说她们不爱奶奶,是因为她们认为,照顾老人是子女应该做的事,但是有些事必须得有原则,妈妈当年吃的苦,受的罪,估计没人比她们更清楚,说实话,我理解并支持她们的做法。
今年春节,大舅妈还是把姥姥接到家里,因为是过节,几个表姐也就没反对,过完年,姥姥可能又要回到自己最不愿意待的地方。
想到这儿,我心中挺悲凉的,觉得姥姥可怜又可悲,虽然这辈子养育了那么多子女,可在人生最后时刻,过得其实并不好,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是怪她自己,还是怪几个子女真的说不清楚。
诚然,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但是,个人认为,在兄弟姐妹中,就算你条件再好,也不能一人负担赡养父母的所有费用,这种想法单纯又幼稚,以为这样就是孝顺,会得到一个好名声,其实不然,很多事情真的不能想当然。
大舅舅虽然承担了所有,可能到头来非但没有得到老人的夸赞,而且另外几个兄弟姐妹也并非都领情。
可以这么说,在去年得知姥姥受委屈的时候,如若大舅妈接回来,还和那十几年一样,自己独自赡养,承担所有费用,等她心中有苦去和其他兄弟姐妹发泄或者诉说时,他们有一百个理由说出“谁让你自作多情,我们又没说不赡养”这种风凉话。
所以,题主说的这种事要是我肯定不愿意这么做,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会落个吃力不讨好的结果。
在赡养老人这件事上,我们一定不能做“甩手子女”,做到问心无愧便是最好的,每一位子女都应该去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
我愿意!而且,就是这样做的。
赡养父母、孝敬父母,没有愿意不愿意之说,而是必须要做的。条件不好不是把责任推给其他兄弟姐妹的理由。有钱多出点钱,有人力多出点人力。都没有,有颗孝敬老人,疼爱手足的心别人也看得到。
我和爱人是同学,他家里经济拮据,结婚时都没有要彩礼。公公婆婆在我婚后,去远方打工。几年后,眼看着公公婆婆年纪大了,我们的经济条件也有了起色。我和爱人就商量着,在农村老家给老人盖了房子,把老人接了回来。公公回到家乡一年后,就得了肺癌。全程都是我和我爱人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药。很多人不理解,我还有大姑姐和小叔子,为什么不让他们一起掏钱?我至今记得妈妈教育我的一句话:他们都打工为生,经济条件不如你,不要攀他们,全当你公公婆婆只养了你老公一个孩子。公公走后。没有经济收入的婆婆一直由我们出钱赡养,从无怨言。
这期间我大弟弟因病早逝,我和爱人又商量着把我年事已高的父母接到了我们身边照顾、养老送终。从未向小弟抱怨过一句。因为小弟是防火参谋,当时是现役军人!他很孝顺,但是没有精力照顾双亲。
说起来轻松,其实做起来真的很难。在那短短的五年里,我俩送走了三个老人。这期间承受的经济压力,精神压力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可我从未后悔,从未叫苦。因为我们做到了儿女应该做的,自己心安。同时,我们收获了来自亲朋好友的赞扬和尊重,也收获了兄弟姐妹们的尊重和感恩。公公几次住院期间,小叔子都是尽可能的在晚间去陪床。为的就是不耽误他大哥第二天好好上班。我小弟弟现在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着我和我的爱人。尤其是我们的言行,影响了我的儿子。让我儿子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成了一个大大的暖男。非常体贴,非常孝顺。就冲我儿子能像我们孝敬父母那样孝敬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值了!所以在孝敬父母这件事上,不用攀比兄弟姐妹。你就做好你自己的。“百善孝当先”,这个善行绝对是有善报的。生活会回报你的。
我愿意承担,但我会抽其他人几巴掌,请他们记住“人在做,天在看。”
我是家里最小的,前面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姐姐出嫁后,经常来照顾家里,毕竟母亲一个把四个孩子拉扯大不容易。在我求学阶段一家人也算和睦,两个哥哥也是相互帮衬着娶媳妇。
记得那时候两个哥哥在建筑工地,一个学的是砌墙,另一个学习绑钢筋。两个人不分你们,为了给大哥娶媳妇,家里把曾经的三间土房子给空了出来了,重新装修一下娶了媳妇。
等到二哥结婚时家里条件好很多了,母亲就说要单独居住,不想和孩子住一起。起因主要是大嫂爱计较,但是嘴又特别甜,所以好几年都是和二哥在一起。
现如今二哥结婚了,母亲不肯,二哥就说以后我们有了孩子,我就带着一家人坐着飞机走的远远的,不会让你们闹矛盾。当时以为是开玩笑,没想到后来是真的。
二嫂口直心快,有什么根本藏不住。有了两个儿子后,家里负担重,她就要求大家一起承担抚养的费用,挨家住一个月,生病了大家共同出钱看病。
此刻就有反对的人说,没有时间就让住二哥家里,他们出钱就行。大姐觉得那样不妥,毕竟这么多年都在二哥家里,就同意了二嫂的意见。当然,这事也要征求母亲的娘家人,他们觉得母亲有人管就好,说白了他们也是谁都不想得罪。
我毕业后嫁人了,就不用每次回到家里看母亲在哪里我就住哪里,很是麻烦。
有一次,母亲在大哥家里被辱骂,大哥不敢啃声,出名了的怕老婆。我说了几句,你不怕你儿子以后不管你。侄子听到吵架后就说,妈,你这样对我奶奶,以后我娶了媳妇也这样对你。
我大嫂说了句,你没长大翅膀就硬了。不过她最终还是认怂了,但她心中的不满隐藏的更深刻。
二哥家里两个男孩导致负担太重,他们就直接把家里钥匙给母亲,他们来到城里卖起了小吃。我二嫂自小就手巧,在镇上就经常卖东西,这也是他们选择的理由。他们只卖豆腐脑和菜盒子。生意有好转后,把孩子接到城里上学。
等到大哥家唯一的宝贝孩子结婚后,他们一家搬去了新疆。没有人照顾母亲,此时家里就剩母亲一人。
起初,母亲还好,后来生过几次病,身体大不如从前,可她谁家也不肯去。没办法,大家伙也没人愿意主动点,毕竟这时的母亲也不能干活,勉强照顾自己,伺候别人那就更不可能了。
老公知道这事后,说让接过来。我起初也有担心。因为之前接过来后母亲生病了,等到要花钱时,大家觉得是我没照顾了导致的,为此大家伙还吵了一架。
老公说大家姐三个儿子只有一个结婚,负担太重。两个大舅哥一个比一个远,又不在家,这样你也不放心。那刻我内心很是欣慰,不在为此担忧。
我把母亲接过来后,她说不习惯就回去了。老公和我只要一放假带着东西看母亲,甚至住几天,毕竟还要上班,没时间的话就把钱给大姐。这期间除了大姐来看之外,大嫂和二哥就是打个电话问候下一下,那怕是过年都不再回来,整的好像没有这个大家庭一样,眼里只有所谓的小家。
若不是母亲住院说不行了,让搬回家估计两位大哥都不回来。可即便是如此,二哥还算有点人性,大哥到是让人非常气愤。母亲迟迟不肯闭上眼睛,一晚上念念不忘等待大哥,终了也没等到。
他坐飞机回来后,我上前就是一巴掌,二哥来挡我也没客气打了他。明明说人快不行了,他们都不肯早早回来准备一番。这好像自己就不是母亲的孩子一样,没钱总该有人吧。母亲把四个孩子养大成人,两个哥哥一个个都是跑的远远不说,除了耍嘴皮子没给过钱,家里的房子、树虽不值钱可两人还要争。
现在,大哥也算是报应吧,他的工资卡直接被自己儿媳绑定,每个月只是给他简单的生活费用,完全不敢宁次。二哥还算好,大侄子结婚后分家了,但是每个月要给生活费用,不然人家吵着要离婚,二侄子还在后面等着要房子要媳妇……
没钱我们可以薄养,但不能不养。每个人生活都难,条件好不过是相对的,试问有几人真正做到不为钱而发愁呢?做人精明没问题,但请不要对父母如此,亲人不傻,我相信会有报应!
不愿意。关键是出力不讨好,这种例子我见得多了,让我多出点我同意,但兄弟姐妹们一分钱都不负担,他们也不会说一句好话的。就像一个人扶起了摔倒的老人,老人的家人就会怀疑:“如果不是你绊倒的,那你干嘛要扶呢?别人为什么不去扶呢?”而我出钱独自赡养了父母之后,那些兄弟姐妹们就会想:“她为什么这么热心肠?肯定爸妈还有很大一坨私房钱给了她,不然她干嘛上杆子凑过来,抢着表现呢?”妈呀!到时候不气得我吐血才怪呢????
回答了:在兄弟姐妹中,如果你条件最好,你愿意一人负担赡养父母的所有费用吗。愿意,这就看这个家庭的教育的家风,也就决定了做父母到老了的命运了,在现实的社会当中并非如此,下面分析所见到的情况不一,就有所不同哦。一、兄弟姐妹多的情况。二、独生子女的情况。
一、兄弟姐妹多的情况:按照中国历史的传统道德来说:应该是尊老爱幼,中国人的理念和思想是养儿防老,但在实际生活中所见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尤其在农村,我们见到的许许多多的情况发生,父母含心如苦的把儿女拉大,到了老年的时就变成了无依无靠,兄弟子妹多的就相互推委,不赡养老人,甚至抛弃老人的事多有发生,好在中国社会制度好,看重老人,保护老人,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就算没有子女,也有养老的依靠。这只是体现了单方面的教育家风问题,导致的了到老是否幸福。
二、独生子女的情况:我们这一代面临着的是独生子女问题,就算他(她)们有能力,不见得有时间来陪伴和照顾老人,这就体现了当中的时间,工作等等问题所限,这是我们这一代面临的最大问题。
我不但要赡养父母,我还要赡养婆婆,虽然我条件不是很好,但勉强可以赡养双方父母,照顾父母是为人子女的义务和责任。
但我比较特殊吧,我丈夫已病故了好几年,但婆婆一直至今都是我赡养,婆婆剩下的三个儿女一毛不拨,但我也没有为了赡养婆婆的去向跟他们产生矛盾,做好我自己就行,也不想婆婆成了足球踢来踢去,毕竟婆婆已经八十六岁,我想她安享晚年开心终老一生。
令我最生气的一件事情就是婆婆的一个女儿,有天到我家质问婆婆,问我婆婆有没有存款,婆婆说没,她很生气的说为什么没存款,以后生病了会拖累她们,我当时就问她你有没有给钱你妈,你们没钱给何来存款,一直都是我负责你妈一切开支,另外一个月还要给五百块零花钱,你真的是人心不足蛇吞像,你们的亲生父母都不照顾好,还好意思来谈存款,唉,一样米吃出百种人。
我不愿意!
看到我这么斩钉截铁的回答,很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不适!大家别急着抄家伙,听我详细道来!
首先,经济条件的好坏不能成为你是否愿意赡养父母的理由。
父母抚养孩子长大成人,在每个孩子身上花费的精力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当父母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时理应受到孩子们的共同赡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兄弟姐妹多的,难免有经济条件好坏之分。条件好的多出些钱,条件差的侍候父母多些。但前提是都要有一颗孝顺父母的心!再者说了,经济条件好的孩子是生活中努力付出的结果,又不是兄弟姐妹施舍的,凭啥就得独自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
其次,独自承担赡养父母的所有费用可能会导致家庭的不和谐!
你愿意并不代表你爱人愿意,因为你父母不只有你一个孩子!除非你家里你一个人说了算或者你的爱人非常的通情达理。
最后,我得奉劝因为条件好而独自承担赡养父母费用的朋友,你这样做未必能够获得兄弟姐妹的赞许!
因为他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你有钱就得这样做或者认为你过于高调而轻视你而忽略了他们自身作为子女应当承担的赡养责任。更有甚者,把父母一股脑的都推给你,从此不管不问。最后,很受伤的还是你!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评论!
我有五大姐妹和一个弟弟。大姐嫁到了重庆,家里条件是最好的,因为姐夫是个包工头,家里蛮有钱的。但是尽管这样,姐姐还是很不大愿意赡养父母,除了父亲建房子那年因资金不够,开口向她要了一万五千块钱外,电话都很少打回来。
一个妹妹嫁到了浙江,现在已经跟家人断了联系了。还有一个妹妹,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大好,她倒是想赡养父母,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弟弟目前在南宁打工,每个月就几千块钱收入,除了够养自己外,从来没拿过一分钱回来给父亲过!
父亲建新房资金不足,开口向我借钱。我跟老公商量,要不要借钱给父亲。这个家伙说,借给你爸吧,咱留一万块钱做生活费,剩下的钱拿回去给爸吧!那年家里存款只有五万多块钱,我拿了四万多块钱回去给了我父亲。
父亲因为有了这几万块钱,才起了两层新楼房!现在逢人就夸我,要不是我二女儿拿四万块钱回来给我,我这个新房不可能完工得那么快!
其实我不需要父亲的夸赞!自从母亲去世后,是父亲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辛辛苦苦把我们拉扯大,其中的艰难和辛酸谁人能理解!曾经有亲戚劝说父亲,再找个老伴,说家里缺少一个女人,就像断了一条手臂。父亲说:不用了,我一个人可以把他们拉址大的,要是娶到一个坏心眼的女人回来,她对我的儿女不好怎么办,我不想让我的儿女失去了母亲后又要受到别人的虐待!
当父亲说出这番话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就冲父亲的那番话,不管我的几个姐妹愿不愿意瞻养父亲,我和老公都打算赡养父亲!虽然我家里经济条件也不怎么好,但是我无怨无悔,只要父亲晚年生活过得幸福,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我愿意,对于姊妹多的家庭,我就是其中一人。我认为作儿女的是打娘骂老子各出本心,家庭条件好些对赡养父母那是天经地义,即使家庭贫困赡养父母也是必须的,父母扶养我成人,我赡养父母到终身,不管兄弟姐妹对父母怎么样,我都不会与他们计较,尽孝道是我个人的本分,我愿意一人承担起父母的全部,他们开心,我就快乐,他们健康,是我终身的意愿。
姊妹之间无需锱铢必较,必须得一起赡养老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自已条件好,多承担一些又何妨?兄弟姐妹之间还要互相帮衬呢?何必说是自已的父母呢?我认为对父母斤斤计较的人,他给谁供事都不行,对父母不孝的人是不可交之人!
兄弟姐妹中,不管我条件好不好,不管他们赡养不赡养父母,我都愿意一人负担起父母的所有费用。
关键是有的子女条件挺好也不自觉,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但是他不但不出钱不出力,甚至把别人完全的付出当成了习惯,当成了理所应当。若说赡养父母,自己没有理由去推脱,但是,这种兄弟姐妹不再来往也罢。做好自己,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自己有吃的就有父母的一口,其他的兄弟姐妹们不管不养,那是他们的事。心里不痛快肯定有,但父母是自己的,不能弃之不管!无论自己生活好不好,赡养父母是本份,做好自己的本份就好,老人家吃不了多少,但是如果老人病了,需要人照顾,需要用大笔医药费,这时候兄弟姐妹就必须有所表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能置身事外…
我父母一辈子的工人,我妈88年退休,我爹98年退休,几十年的积蓄都用在了我们三个孩子结婚和隔辈的身上,到了需要赡养的年级时,他们手里真的没几个闲钱。我家三个孩子,上面是姐姐,下面是弟弟,然后结婚后我这老二家的条件最好。
02年父母家动迁,一笔不大的扩面积费他们一时拿不出来,为难的时候把我们三个喊回家商量,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我家承担起了赡养父母需要的所有大的费用。动迁扩面积费,装修费用、每年的采暖费、有线电视费、网费,每月的水电费,每年他们住院不报销的部分......和一些临时发生分费用。
14年的时候,老两口总念叨不顺,念叨走了之后没人管。家后山有一公墓,带着老两口转了两次后他们相中一块地,虽然不大,但绝不磕碜,足够我爹出去跟那些老头吹牛逼的。看着我交钱的单据和证件,父母像拿到了回迁房钥匙一样高兴,小心翼翼地跟他们的那些宝贝收藏在一起。
或许有人会问,你这么做是心甘情愿的吗?不跟姐弟攀比吗?
做这样的决定之前我和老公有过一次,也仅有过这一次的认真交流,我提出了想法,他点点头扔出一句:没毛病,你决定。为了他这句话,公公走的时候是我一手伺候的,辞退了工作,没日没夜陪伴,甚至用手一点点抠硬的像石头一样的粑粑。赡养老人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更是使劲全部的力气去减轻他们的痛苦,延长他们的生命。这不需要攀比,也没有心甘情愿不情愿之说,只因为我爱他们!爱的死心塌地!
我当然愿意,生我养我的人是父母,赡养老人是儿女应尽的义务。不要说我在兄弟姐妹中条件最好!就是一般或稍差点,一个人赡养父母又能有什么怨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是很注重孝道的国家。在我孩提时期,就常常听到那些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像“王祥卧冰”,“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还有《三字经》里面“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蓆“。讲的都是有关孝道的事情。在父母亲的熏陶和影响下,通过老师的谆谆教诲,幼小的心灵里就打下了根深蒂厚的基础,小小年纪就想着长大以后一定要孝敬老人。记得小时候,我就经常听民间艺人郭永章的《河南坠子》唱词是这样说的:“孝顺人还生那孝顺子,无意人还生那无意郎“。还听他唱的《娘怀儿十个月》从怀孕到分娩,从生下来到上学,以及到长大成人的全过程。唱的是惟妙惟肖,催人泪下。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孝敬父母,不是讲经济条件好坏,而是看一个人的心意。有没有孝敬父母的一片心意。作为父母对儿女要求实在太低太低了!他们只需要一个温饱,一个问候。做儿女的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还能算是人吗!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自己的孩子。
在一个家庭里,兄弟姐妹中,如果我算我最富有,而父母及兄弟姐妹们较困难的情况下,只要家人们都和睦有好,敬孝互爱,喜幼,各自能力大小都会尽心为父母支撑顾家,那我是为毫不忧虑,全力以赴给家人帮助,并不需家人的回报,道理我得解释很简单,父母把我带到人间,幸苦把我们培养大,即自己发达,富有了,若自己的家里最亲爱的兄弟姐妹们都不帮扶,是良心上对不起父母,爱心上都不配为这家里兄弟姐妹中的一员,那再富有自私的人,再有钱到后来定美好结局。
若自己条件许可,全承担也未尚不可。但前提是兄弟姊妹条件不佳,且不是强加于自己的"重任″。
我母亲在世时,及她在养老院、住院及病亡期间的所有较大以上花费,就是我姐全负担了的。而且连我们在此期间所产生的费用,也竟给全包担了,母亲后事办完,还反而硬给了上万元给我!
但平日里我们兄妹间,也很相互理解、体谅。原祖辈留下的一住房兼商铺,拆迁时,母亲未征洵我意,就全给了我妹。
对此我也欣然接受了,按现价该房也值2oo多万元,因当时小妹尚无住处,还住在我姐一空置投资房内。
反而我母亲脾气还有些怪,有些大。前几年无退休金的她,仅我姐给的加房租的,每月也有数千元生活费,但有乱吃的饮食习惯。
其中一次我姐提醒她,说其晚餐肉食吃得太多,活动量又少,很不好的。竟被母亲手拿棍棒追着打!
我去劝解时,对老母亲调侃道:再打看又遭"经济制裁″,钱会减少一半哟!
母亲愣了一会儿才面带微笑道:哦,还有点烫哦,跟美国人学的,看来还真不敢打了!
总之,兄弟姐妹之间,尽量有钱出钱,无钱则多出力,为父母尽孝。
因受文化程度、理解力等情所限,有时父母在分房、赡养等问题"分配"时,也有所不尽合理。这就需相互体谅理解,多多勾通。以免出现亲情反目之象!
(原创,图自网络)
不愿意。
我可以出99%的费用,但是我就是不愿意出100%,因为爸妈是我们一家人的,即使自己能力最大,责任也最大,但是我还是不会承担全部的费用。
首先,爸爸妈妈到了该我们孝敬的时候,所有的子女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我一个人承担了所有,那对其他子女来说,也许是轻松的,但是心里是否会有些过意不去呢?毕竟钱多钱少都是一力量,如果我一个人全包了,其他兄弟姐妹的心里就有了个疙瘩。
其次,一个人全包了,就有了一种,爸妈被私有化了,爸妈想的是一家人的陪伴,而不是只是一个子女的付出。你承担了爸妈所有的费用,那其他子女想要付出的理由都不太有了。
最后,你全包后,你要负责所有的大小事务,而其他人都渐渐的会因为不需要负责人,就慢慢的淡忘了,当那天你需要帮忙的时候,其他兄弟姐妹,很容易就因为你长期负责,他们从来不负责,最后抽不出时间来照料,容易导致了兄弟姐妹不和睦。
所以,承担最大的责任可以,千万不要全部承担。不然很容易出现好多问题。
我先生家四个兄妹,我们排行老二,老大是哥哥,下面两个妹妹,公婆几十年来的生活费、医疗费都是我们一人负担,公公十年前尿毒症做透析的医疗费都是我们承担,十年前我们为了改善两老的生活环境,我们在县城买了一套四居室的新房,新房花了二十多万装修。去年公公病重,我们花了七八万多活了一年,去年婆婆过世,今年公公过世,后事费用花了近三十万,并把公婆的墓地按照两老的生前的要求花了5万多装修立碑。几十年来,其他三个兄妹没出一分钱。几十年来他们三个从未问过我们为了两老花了多少钱?也从未有过感恩的话。公婆去世前的这两年老人生活自理有点困难,但是没有到卧床的地步,因为我们在外省安家,公公婆婆怕死在外地,所以只能住在大哥家,我们为了让大哥对父母照顾的好些,每月给大哥开了3000元一月的工资。老人过世前告诉我们,大哥和妹妹分别还从他们那拿了老人近十万的钱,这些钱都是我们孝顺老人的。我作为儿媳我觉得孝顺老人理所应当,也从未与他们计较过,觉得老人如果晚年幸福不留遗憾我就心满意足了。但是,在处理两老的后事上,我对大哥的做法非常失望和愤怒。他们不出钱就算了,大哥在后事筹办組公然贪污两万元我们的钱,并与外人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一起浪费,致使公婆的后事让我们多花了好几万。唉,这种兄弟姐妹我也是无语了。如今老人不在了,我也不想与他们有什么太多的交往了。
赡养自己的父母,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子女的义务和责任,更是考验每一个子女的人性和良心。
父母冒着生命危险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又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等他们老了的时候我们理应接过责任棒,赡养他们的晚年。这是人类的智慧,也是最科学的生态链。正是有了这样的良性生态链,才使我们人类生生不息,滚滚向前。
但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自私自利的另类子女,在父母年富力强时,啃老吸老,在父母渐渐衰老的时候,却置之不理,推卸责任,以至老人的晚年生活出现“和尚吃水法则”,子女越多,老人赡养问题越是被落空,让老人叹息,外人看笑话,苍天怒目。
在我的心中,无论兄弟姊妹多少,在尽孝问题上,必须以“独子”的心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赡养责任。
不与其他兄弟姊妹攀比、抬杠和计较;
不会“居功”自表。做表面文章,仿佛尽孝是做给他人看的;
不夹带目的。希望通过自己的真心真意真情去带动和感动其他人;
不讲客观条件。不以自己的经济条件好差为借口,影响和动摇自己尽孝的真心;
不厌其烦。赡养父母,经济实力强弱当然会影响赡养的质量。但父母更在意的是子女的情意、言语、尊重等日常生活态度。体现在父母久病的床前,考验的是耐心和耐力,检验的标准是父母的舒心和笑容。
一孔之见。
我是情感领域“生态老儿”。(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为先,赡养父母和经济条件无关,是责任是义务更是道义使然财产多条件好的子女,和赡养父母没有相应关系,但可以多出力或者出钱赡养父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首先作为子女,孝发自本心,不用攀比,如果其他兄弟姐妹以条件不好作为不赡养父母的借口,我亦不会指责,古人说:“善事兄长曰悌”。就是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兄友弟恭。《孝经》中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孟子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
兄弟姐妹同气连枝,血脉相连,不用言述,如果自己条件最好,一个人负担赡养父母的义务没问题,但是,不能以此变成所谓的道德绑架,成了理所当然,如果不这么做,就是大逆不道,就是冷酷无情,因为长大成人之后会从大家变成小家,还要照顾配偶的感受,我不建议以优越的经济条件为借口大包大揽赡养父母的义务,这样也会给兄弟姐妹形成心理压力,为人子女,终会为人父母,还要给自己孩子做表率和榜样,要代代传承。
如果兄弟姐妹自己以条件不好为借口不肯赡养父母,我的观点是:不指责,不攀比,尽己所能,但也不大包大揽。
我的观点,凡事都要有度,掌握分寸就好!清官难断家务事,先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欢迎评论区留言,发表您的高见!
本文由作者:善道鉴闻 于 2023-04-02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817743535106687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