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才看了一下,有很多跑者里面都是跑步心率高,但是自己没有感觉到疲劳,究竟是怎么会事呢?
下面我来说说:这方面几年来取得经验,通过长距离慢跑时自己感觉到非常轻松,并且用鼻子呼吸,但是路程跑到一定的距离时,你出汗多,消耗了脂肪,血糖,更多的是水分,这时候你的心跳加快,心率就会高,一开始的时候是低的心率。如果你及时补充水分心率就会降下来。
还有就是你的摄氧量低,腿部力量强。跑起来比较轻松。但是你的摄氧量低。
摄氧量高,凭不是你就可以跑更快的速度,还需要你的腿部力量,还需要跑量达到一定的距离。
比如我现在摄氧量达到65。
65的摄氧量,全马计算已经可以跑到2.45左右成绩。但是腿部力量不够强大。从目前状态来看,全马只能够勉勉强强能够进三。
去年我摄氧量59,但是我腿部力量强,二小时能够跑到三十公里路程。
所以说,摄氧量高,只能够证明你心肺功能强,腿部力量差。反过来就是你腿部力量强,心肺功能差。需要二者相结合才能够跑出好成绩,好身体。
如何提升摄氧量,需要平时多跑间歇,多跑无氧跑。才会提高心肺功能,提升摄氧量。
星期四跑团训练营活动要跑400米距离十次。到时候我会参加活动。
还有就是每一次跑步结束了,再冲刺几百米路程。提高心肺功能。我平时都是这样跑的。
只有摄氧量提高了,腿部力量加强了,跑起来才会真正的轻松。跑起来才会不受伤。跑步贵在坚持着跑。跑步速度快慢根据每个人自己的体能体质来决定。跑步是一辈子的事。一辈子健健康康的身体。才是真正的跑者。
我告诉你两点:
1.心率个人差异很大,不要被220,180之类的大法忽悠,也不要太在意别人晒出的130,140心率。只要你跑步自我感觉舒服,不累不喘就可以。
2.心肺功能是心和肺两个功能,鼻子呼吸那是肺功能,心率那是心功能,两者有关系,但不是必然。譬如我,心率很高了也能鼻子呼吸,有的人心率很低就要用嘴巴呼吸了。
我的情况与你一样。我觉得是华为手表的问题,我51岁,一周跑三次,每次7到8公里,在相同的气温,相同的路线,相同的6分钟配速下,上一次平均心率还在130左右,下一次平均心率就成170了。而且有时候跑前2、3公里时心率是120多,然后几十米距离内突然就变成160多了,而在此过程中,我的配速没有变化,呼吸,心脏,腿部也没感觉到任何变化。所以,我觉得是华为手表的问题。现在我跑步时已经关闭心率提醒了,不准。
长距离慢跑(>10公里)心率在多少范围合适?心率高需要降低吗?
对于跑步新手及跑步基础耐力较弱的普通健身跑者,长距离慢跑时,建议以最大心率(220-年龄)的80~90%较合适,对安全较好。如50岁的最大心率为170,则平均心率在136~146。
对跑步基础耐力较强的健身跑者,各自的最大心率用统一公式有所偏差,应经过测算后确定。如我已72岁,最大心率按通用公式是148,而我提高到170,因为比较符合我的心率。如附后三图是本人2022年12月22日晨跑22公里的数据。配速530,心率141,尽管达到最大心率的90%,但全程有氧4.0,属于正常。
假若长距离慢跑平均心率达到最大心率95%以上,应该降低到90%甚至是更低,避免造成伤害。
我的建议是降低心率,理由如下:
不管是185左右的最大心率,还是50多的静息心率,都说明您的心率是正常的,不属于天生的高心率人群,所以可以用正常标准来衡量您的心脏负担。
在正常标准下,您的平均运动心率/最大心率=170/185=92%;或者按照经验公式估计最大心率220-40=180,170/180=94%,170的平均心率都处于无氧区间。而且这还是平均心率,估计提下速或者顶着跑一会,最高心率能升到190甚至200以上,就有风险了。
您认为530-600的平均配速不算快,但对于新跑者来说这个配速也不慢了。就像420的配速对于大神来说属于轻松跑,对我来说已经到混氧和无氧区间,属于过快了。偶尔跑个半马比赛还凑合,但天天都按照这个配速跑的话,心脏肯定要出问题的。
体感轻松,跟心脏是不是轻松,是两回事。就像干重体力活的工人,经常会超负荷劳动,造成身体的损伤,但因为习惯了也不会觉得难受。这些损伤会逐渐积累,年龄一大身体垮了,那时候要恢复就很难了。
反过来,体感别扭,也不意味着心脏别扭。这只是因为你的肌肉已经习惯了530-600的配速,530-600是它的“舒适圈”,你让它离开自己的舒适圈,它自然会感到别扭。
因为速度的快慢是相对的,体感是会骗人的,所以心率才是衡量运动负荷的最重要指标。心率高就说明心脏超负荷了,这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也是各种耐力运动都极其重视心率的原因。
所以为了健康起见,防止持续的微小伤害日积月累,我建议您降低心率跑步。
我曾经也是个高心率跑者,习惯顶着160、170的心率跑,最高心率有时会突破200。从今年6月初开始练习有氧慢跑,到现在有4个多月的时间。中间经历多次放弃和坚持,到现在也不敢说完全实现了低心率跑,但至少不再害怕低心率跑,已经把它当成了日常跑步的一部分。
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降低跑步心率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维持现有配速不变,通过跑量的积累来逐渐降低心率;另一个是时刻监控跑步过程中的心率,通过不断降速把心率降到安全(有氧及以下)区间之内。
我个人最早尝试的就是这个办法,但是失败了。原因在于我就是因为对速度有追求(想越跑越快)才导致心率越来越高的。按照当前的配速跑一段时间,跑熟练了、跑轻松了,就想跑得更快一些,就忍不住继续顶着高心率跑,结果心率就一直降不下来。
这个操作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你可以把每个月70%以上的跑量安排成降心率跑,告诉自己:这跟提高速度一样,是个任务,一定要完成。然后把剩下30%的跑量安排成随意跑、节奏跑或者间歇跑等不太需要关注心率的运动,保持住肌肉力量和速度感。
这个办法坚持了两个半月,有一定的效果,但最终还是被我放弃了。放弃它不是要放弃低心率跑,而是因为我发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
这个神奇的方法不是我的臆想,而是我为了备战全马在网上寻找训练计划时发现的一个秘密:所有的计划都包含了大量的低心率训练和少量的高心率训练,在低心率慢跑和高心率间歇跑之间反复调配,让练习者既能享受到低心率的松快,又能不断激发肌肉力量,从而越跑越远、越跑越轻松。
我就用手表APP上带的免费全马计划,跟着练了起来,到现在差不多两个月,效果堪称完美。举例来说,这是上周日练习150分钟LSD时的心率和配速:
这是上周六练习速度时的心率和配速(既有低心率慢跑,又有高心率快跑):
具体做法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学不会低心率慢跑,可能不是你的方法不对,而是策略不对”,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祝您早日驾驭低心率慢跑,加油!
长距离慢跑全程都只用鼻子呼吸心率肯定会升高。如果仅跑一二公里还可以,跑过5公里后,汗水逐渐增加,而此时你只用鼻子呼吸,摄氧量肯定不足,心率自然就会升高。当心率升高后,你就会喘,身体就会有疲惫感,所以此时必须得降心率。
我之前是戴心率带自然呼吸跑了一段。检测到配速在5分左右,心率就会到170以上,再快点就会到180,然后喘的厉害。后来降速后,心率就会降下来,也不喘了,跑起来也没有那么累了。后来我就不戴心率带了,全凭呼吸来判定心率,只要喘了,心率肯定会高点的,就降点配速。平时跑10公里一般都在6~7分配速,没有喘的感觉,也没有疲劳感。当然是自然呼吸,不是靠鼻子呼吸。我也试过鼻子呼吸,顶多跑1公里。所以,我自己肯定不适合完全靠鼻子呼吸跑长距离的,也许有适应的,这要因人而异,不学习,也不反对,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跑步心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心率过高肯定对身体有害,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也要正确看待心率,不同的心率对不同的跑者来说能起到不同的锻炼目的,心率较高并不意味着绝对不好。
首先要了解心率范围。跑步心率有不同的算法,最简单的算法是220减去年龄得到最大心率,跑步时一般不能超过最大心率。最大心率的50-60%适合热身,60-70%适合减脂,70-80%适合提高心肺功能、免疫力和耐力,也具有减脂的作用,80%以上,或者85%以上的心率适合提高乳酸耐受力,提高运动成绩,也有人认为90%以上的心率更适合提高乳酸耐受力和运动成绩。
此外还有人认为最大心率的64-76%更适合减肥,最大心率的76-96%更适合提高心肺功能、免疫力和耐力,96%以上的心率更适合提高乳酸耐受力和运动成绩。最大心率还有其它算法,这里不再赘述。
因为不同的心率带、心率手环、心率表使用的算法不同,相对应的心率也不同,大多数普通健身者不必过分苛求。心率带使用心电法测心率,相对来说精度最高,心率表、心率手环通常使用光电法测心率,精度略低一点点,但误差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测心率时,不同的时间、温度、湿度、路面起伏等情况对心率也有一定影响,最好在相同的环境下,选择比较平直、起伏少的路面上多测量几次心率,取平均值。
提问者年龄40周岁,最大心率是180,170的心率是最大心率的94%,不管用哪种心率算法,都可以看做进入极限心率区间。能够明显提高身体的乳酸耐受力,提高运动成绩,但是持续时间不宜过长。提问者没有给出170心率的持续时间,不好判断170心率是瞬时心率,还是持续心率。如果是瞬时心率,持续时间在两三分钟以内,一般问题不大。如果超过五分钟,就要引起注意了,最好降低配速,降低心率。
还有一个问题,刚开始跑步的时候心率较低,会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增加而逐步增加,之后会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提问者最好分段衡量心率。或者遇到上下坡时专门注意一下心率变化。
提问者现在用感觉最舒服的速度跑步,心率相对略高,但问题并不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继续坚持跑下去,随着跑步能力和经验的提高,心率会有所下降,会稳定住一定范围内。这时候比较稳定的心率如果不超过最大心率的85%,尤其是不超过80%,一般没什么问题。如果超过90%就要引起注意,尤其是超过95%的时候,最好降低配速。
对提问者来说,除了日常跑步锻炼之外,建议做一下器械锻炼,提高臀腿肌肉力量,提高核心力量,再适当提高一下上半身肌肉力量。
每周做3次左右器械锻炼,一次锻炼臀为主,一次锻炼腿为主,或者同时锻炼臀腿,每天锻炼一下腰腹,做各种卷腹锻炼,如果在家里锻炼可以做俯卧两头起,在健身房时可以做侧重锻炼腰部肌肉的山羊挺身,中小重量的直腿硬拉。锻炼一段时间以后再逐步提高跑步能力。
另外,也可以用keep这个app里的各种跑步训练方法来降低心率。比如法特莱克跑,hiit跑等方法都是很不错的方法。
另外,心率与配速的问题,还要看提问者是否在意跑步成绩,是否要参赛。如果不在意成绩,也不参赛,那就多注意一下心率。如果在意成绩或打算参赛,那就多锻炼臀腿肌肉、核心力量,再做一些专门的跑步训练,通过长期锻炼来降低心率。现在只要让心率别太高就行。
手表也不一定准确,手表只是一个参考,只要自己觉得没有任何不适,那就没有事,我用的华为手表,也觉得不准,不要太在意这个,完成每天自己制定的运动量就行了,还有不要过量运动,运动需要循序渐进,不可盲目过量运动。国庆节有个新闻,华为副总裁丁耘跑完28公里突发心脏病死了,他才53岁,我们一定要适量运动,千万不要过量运动,能健康运动锻炼,一辈子不受伤才是最牛的。
我们的情况惊人相似,我也是鼻子呼吸就能轻松跑,但是不知不觉心率就上到170了。静息心率也差不多。不同的是我已经废了[捂脸],反复受伤康复N次以后现在不敢多跑了。
我觉得每个人都不同,自己舒服就好。就像有的人天生就特别能跑,一练就练出成绩来了。应该天生的体质有关系,我没开始跑步前,静息心率一般都是88左右,跑步锻炼以后才降下来的。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一运动心率就容易上去。
我从部队回来到今断断续续跑了快30年了,告诉你普通人只要跑进6分配速,基本上都是160—170的心率,就算你鼻子呼吸,感觉很轻松,一点不累,我遇到好多人都这样,我也试过好多次,肌肉,肺活量可以夸张的强大,但心脏不可能,你要是怀疑表的问题,你可以跑5分多配速停下来摸摸心跳有多快,你再跑7分甚至8分的配速停下来再摸摸心跳一定有区别,我们跑友换表也试过,难道只有快的时候不准吗,还有跑前有没有活动开也有很大影响,头天晚上有没有休息好也很影响,我2年前没有带表,都是50分钟10公里,后来带表心率太高就减速,先半年很不习惯,不自觉就快起来了,半年后就好了,好几个人现在都跟我慢下来了他们以前也想不通,怀疑是表但他的表我带着跑就140,我们不比赛,一定保护好我们心脏,心肌劳损是不好办的。一般步幅不超过70,心率140左右,鼻子呼吸跑4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不管速度和距离。
我是1970年的,今年52岁,我从2017年开始跑步,平均心率都会170以上,最高瞬间心率会到210,配速在4分50-5分10左右,一般来说都是十公里以上,2018-2019年参加全马平均心率也是170以上,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年,有疫情无赛事了,跑量也降下来了,配 速也降到5分20-5分30左右,平均心率也来到160左右,静息心率45-50左右,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舒服,跑完慢走时心率基本都是三分钟左右降至100-110,想要配速明年降至5分45-6分,希望心率可以降至150以下????
我叔也是这样,十五公里全力跑,配速455,平均心率185????他说没什么不舒服啥的,要么膝盖有点疲……
我们猜测他是天生摄氧量高(据说摄氧量75%先天决定的)还没有吸烟史,但是平时有氧积累的不够,平时不怎么训练啥的,才会这样的,仅仅是我们私下研究的结论哈
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天赋异禀吧[捂脸]
本文由作者:用户2531917696.5 于 2023-06-28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067696302049706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