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为什么有人宁愿降薪去干体力活,不愿意在格子间内卷?> 正文

为什么有人宁愿降薪去干体力活,不愿意在格子间内卷?

2022年11月新建的豆瓣小组“轻体力活探索联盟”,4个月间涌入了18000多个成员。组长久期告诉记者,周围朋友对于脑力劳动的抗拒启发了她建组的想法。做为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她观察到自己身边的一些朋友,进入职场后怨声载道,甚至有人产生了抑郁情绪。久期说,她想探索更多职业的可能性,“并不是说你是211、985的学生,你读硕士博士出来,你就应该做更高级的工作。当你有这么多的知识储备,你有自己的思考之后,我觉得应该有各种选择,什么样的你都能接受,能从社会固有的(偏见)跳出来一些来选择自己的生活。”久期本来以为只有少部分人会这样想,但随着组员人数增加,她发现“辞职尝试轻体力劳动”可能会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新趋势。 豆瓣小组轻体力活探索联盟不过,久期也有自己的担心,她并不希望“体力活”成为一个具有反差感的噱头,最好的情况还是年轻人们利用自己已有的文化知识在体力活中发挥特殊的作用,“比如不是单一地做保洁,而是去做一些收纳整理这样的工作”。她对一个在新西兰屠宰场工作的女孩印象深刻,那个名叫谢阿金的女孩分享了羊腿切割的部位分解图以及不同流水线的工作流程,“很有趣,她有自己很细致的观察,文字里透着生命力。”在“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分享轻体力工作的职业从便利店店员、保洁、服务员、前台到客服,这些工作上下班界限明确,工作薪资一般,门槛较低。分享经历的组员大多态度积极,对体力工作感到满意,一位做档案整理工作的组员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每天上班前没有那种苦大仇深的感觉。” 后浪研究所:受够了「狗屁工作」,年轻人自愿降薪去干体力活
  • 用户2526786393用户2526786393
  • 2023-05-20
  • 23
  • 共10人回复
低调为人高调做事226956108
「低调为人高调做事226956108 」发表看法
2023-05-24

谢邀请!你说的事情我没有见着,但我估计很多人都会见不着你所说的事发生!你有可能说的你自己有那么个想法吧,如果你真有那种想法,我奉劝你一句,格子间内卷比干体力活不知强了好多倍,何况还要降薪那就更不划算了!体力活是我们农民伯伯干的知道吗!

陆陆讲育儿
「陆陆讲育儿 」发表看法
2023-05-26

爬格子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它的成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看似轻松,实则却是一个比较艰辛的创作过程。它需要创作者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将输入的精华内容进行消化为我所用。它需要创作者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细仔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经典题材;它需要创作者有推己及人的情感,去关注普通大众的热点话题;它需要创作者能耐得住寂寞,熬得住孤独;它需要创作者经得起住没有休息日、节假日的时间考验;它还需创作持之以恒的笔耕。

而体力工作是动作的简单重复,看似辛苦,但它单纯直接,收获也是立竿见影。

可体力工作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失去劳动机会。而爬格子会随着知识的积累,经验的丰富而集聚创作的能量,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麻雀爱努力
「麻雀爱努力 」发表看法
2023-05-21

感谢受邀!!!

我从3点来说明这个问题: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无非“钱、钱、钱”的问题。

不管格子间也好,还是体力活也好。关注点是场所的问题吗?当然不是。重点是干什么赚的钱多。后疫情时代,经济下行,人们的压力无形的增大了。房贷、车贷各种贷都需要你来还;油米盐醋茶,衣食住行生活方方面都需要钱的支撑。世人慌慌张张,不过为了碎银几两,生活需要牛奶,也需要面包。

第二点,我从“健康”这个点来说。

这里的健康指的不是身体上,而是心理上的。据《2022职场人心理状态洞察报告》结果显示,55.7%受访者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6.4%受访者存在严重的情绪压力和心理障碍。是的,在格子间里工作,身体长期忍受着996甚至770的摧残,精神上接受着领导各种PUA。焦虑、抑郁、缺乏运动,这就是大部分职场人员格子间的工作状态。

第三点,职业前景。

在人们惯性的观念里,坐办公室的白领生活永远比干体力活工人生活更值得憧憬也更有前景。事实上是如此吗?不知道你是否听过职场“35岁危机”?许多企业员工在过了35岁以后,就会遭遇到企业招录的35岁年龄门槛限制。这时你就会陷入无路可走的绝境?

大宝学长
「大宝学长 」发表看法
2023-05-21

1. 体力活动可以锻炼身体。对于那些长时间坐在办公室里的人来说,进行体力活动可以让他们得到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2. 体力活动可以减轻压力。对于那些经常面对高压工作和紧张工作环境的人来说,进行一些体力活动可以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和紧张情绪。

3. 体力活动可以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工作机会。相比于传统的白领工作,一些体力活动可能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工作机会,让人们有更多选择。

4. 对于某些人来说,从事体力活动可能会带来更高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后所带来的成就感可能会比完成一项简单任务所带来的成就感更加强烈。

以上是我的看法,请问还有什么需要我为您服务的吗?

思辨明理
「思辨明理 」发表看法
2023-05-21

究竟有多少人内卷了格子间降薪去干体力活,恐怕不是普遍的现象吧。现今的社会真正从事纯体力活的行业已经非常少了。即使是农业生产也是实现了机械化,那么这些内卷的人到哪里去干体力活。是不是找块地用人工去耕作,来个返璞归真。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的时代,已经不太具有干体力活的技能了,体力活是缺少机械设备,靠自己的体能去完成从事工作,比如过去的木匠,完全是依靠手工制作,而现在的木工可以各种电动工具完成制作,连过去的手工雕刻都可以通过电脑完成。过去的木匠费时费力,现在的木工作业全部是靠机械设备完成。

降薪去干体力活,首先得有这样的场所,其次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体力,在格子间坐久了,有没有体能方面的锻炼,去干体力活没这么简单,不要以为别人干体力活轻松自在,那是因为长期干体力活掌握了一定方法,一个从不干体力活的人一下子干体力活是无法适应的。

内卷了,选择换一个工作环境无可厚非,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选择。不过仅仅是为了逃避,那么选择了所谓的体力活同样也会面对内卷。除非是觉得这份体力活的确是适合自己。每个时代都会有出现不同问题,作为年轻人来说,不要总是逃避问题,而是要主动面对现实的问题。

内卷现在成了一个时髦的话题,不论什么行业都有这个现象,那么是不是这个社会不向前发展了,显然不是,社会的车轮照样向前推进,对于主动降薪去干体力活的现象,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不是一种盲从。每个人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是最佳选择。

J龙三
「J龙三 」发表看法
2023-05-29

简单不伤脑,单纯自在,上下班界限明确,不需要天天内卷,工作上的精神压力小!

“体力活”可以分两大类:

1、传统的消耗体力很大的活计:建筑工人、装卸工、外卖跑腿员、搬家、安装空调等等。

其操作简单、体力消耗大、收获看得见,但薪水并不低,能吃苦普通工人都3-400每天,带有点技术的就更高了。身强体壮的时候,一般收入都还可以,但发展后劲不足,养老一般没保障!

建筑工人

2、现在工作中简单、重复不费脑力的轻体力活计:档案管理、司机后勤、前台服务、保洁卫生、打字复印等等。

其门槛低、不费脑、工作氛围好、上下班界限明确,生活自由时间多,薪水一般。上班没有很大的精神压力,工作难度低,更自在!

档案管理

格子间的工作看似光鲜亮丽,但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不进则退,“35岁危机”现实又残酷,底层的工作人员薪水也可能只有3-4000;

现在职场流行的一句话:“3000月薪雇不到农民工,只能雇大学生”;

虽然格子间的工作发展前景大,但竞争激烈,拼死内卷可能也过不上想要的生活!

所以很多年轻人不做无谓的“消耗与内卷”,选择适合自己而又简单的“体力活”,做更有意义的自己;轻松自在,过好当下,不畏将来!

活在当下

工作不分贵贱,行业不分尊卑,为了碎银几两,无需慌慌张张,做自己便好!

创意汤姆8z
「创意汤姆8z 」发表看法
2023-05-29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工作量太大。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巨大的工作量,造成工作压力太大,心里承受力过大,难以长期承受下去。

二个人能力不能胜任工作。由于某些工作对工作人员文化要求,身体素质要求太高,造成工作人员无法胜任工作。想干而干不了,只能不再继续干下去。

三工作机会少。公司内卷太严重,由于公司业务量锐减或太少,造成工作岗位过剩,工作机会过少,而工作人员又太多,企业减员,就成了一种必然现象。

四身体因素或年龄,性别限制。工作期间,久坐不动,不利于身心健康。生命在于运动,人要适当运动,才有利于身心健康。任何一种工作,久了,都会有一种职业病。只有换种工作,才会避免职业病的发生。还有一种工作,男女都能干,但更适合女性,相对来说,就限制了男性的职业发展,例如服务业,更适合女性,而建筑业,更适合男性。

五天性不同。有的人,天性就坐不住,喜爱运动,有体力优势。这种人适合干体力活。

六人际关系不好。人际关系太复杂,有的人,不善于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比如自身的某些性格缺陷,或与上级有大的矛盾冲突,只要上级在,你就不可能继续好好干下去,只能离开。我就遇到过这样的奇葩事。

七更适合干体力活。相对来说,个子高大的人,或能吃苦耐劳的人,往往更适合干体力活。

能力所限,个人就想到以上这几点。

妍惜的诗和远方
「妍惜的诗和远方 」发表看法
2023-05-24

这代表一部分人的想法,并不是所有。

做得事,通常是选择自己喜欢。

这只能证明是一种选择,并不能说明体力活和爬格子内卷的好坏,觉得更适合哪一种工作。

所以,一定要坚定信念,不能看别人那样的选择,就以为他们的选择是好的,也就会理性思考,不会去跟风。

只能叫小王了
「只能叫小王了 」发表看法
2023-05-24

与其做毫无意义的争夺,不如酣畅淋漓的出力来的更实际一些。用十几年的苦修换取了终成白领的梦想,然而发现现实比理想差距太大,无论怎样努力就被人家轻松连最后的晚餐都被端走了,心有不甘呢!却也无可奈何,这才是内卷的真相。好事人家连锅端,坏事你来背黑锅。反而感觉不如出力流汗来的直接了当。事实上,那里也是一样的内卷,不公平竞争在哪都存在,在哪都一样。

尚善心理
「尚善心理 」发表看法
2023-05-29

说出来吓大家一跳,我身边很多大学教师尤其是辅导员都说好想去干体力活,再也不想干脑力劳动了。

她们想干嘛去呢?说想做仓库管理员,做超市收银员,甚至做保安,钱不钱的不计较了,只要能傻坐着不动脑子能有点薪水补贴一下就行。

不管他们是不是真心想去,但这种“梦想”的存在的确说明了一些问题。

一是脑力劳动者看似轻松,实则创新压力山大。

从时间上来看,大家觉得大学教师每周没多少课,轻松无比。而实际上教改压力,教研压力,行政任务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意味着不能因循守旧,需要去打破一个又一个思维壁垒,因此经常产生对自我能力的怀疑和焦虑,导致心力交瘁。

大学辅导员老师你可以时时刻刻对她说一句话:恭喜你解决了一个难题,但还有无数难题在等着你。

二是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太快,脑力劳动者时时有被时代抛弃的紧张焦虑感。

既有的经验经常无法应对当前的困难,你需要时时学习,真正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而学习就是不断往自己脑海输入信息,电脑都能崩溃,何况人呢,也想停下来歇一歇啊。

比如我,过年在老家没时间去看“流浪地球”等电影,但我一定要求自己在上班前去看,你以为是为了享受吗?

不,是为了不落后于学生的思想,能和学生的思想产生共鸣,一旦学生发现你这不会那不会,这不懂那不懂,后果就会很严重啊,你这教师权威还要不要了?

何况你的课件得跟上潮流有时代性吧,这些电影素材你必须设计进去,不然谁有兴趣听你老生常谈?

说到这里,果然也勾起了我的职业倦怠,想去守仓库让我做个透明人吧,哪里有没?[呲牙]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