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部分是女人
水浒:大部分是男人
西游:大部分不是人
三国:大部分都是人
一:老不看三国
《三国演义》在我国历史上评价颇高。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章回体文人长篇小说,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在明清时期还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还有曹操、司马懿、周瑜等的智谋不胜枚举。
那么回到题目,为何“老不看三国”?
《三国演义》里充满了太多的权术与谋略。老年人活了一辈子,经历丰富,老于世故,看问题圆融通达,没必要再学什么权谋之术了。如果再将三国谋略用于生活中,必会增加很多不稳定因素,如此老而不死为贼,就很麻烦了。
如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令人扼腕叹息。他胸怀经天纬地之志,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一心辅佐刘氏,成就汉家天下,但却壮志未酬,令人喟叹,而老人家更可能因此伤感,影响身心健康。
小时候,爷爷跟我讲他就没读过三国,但他用人生经历告诉我很多做人做事的智慧,我不到10岁就很爱看三国,还经常和父亲讨论里面人物所使用的权谋。
因此,老不读三国有一定道理,但凡事不能绝对,毕竟经典文学作品大家都想读,要因人而异。
显然,水浒的主线就是宋江带领好汉起义、发展到失败的过程,虽然体现了勇于反抗的精神,却也充满了义气、叛乱与不服管束的人物个性。
现在的年轻人心性高,有血性,年轻气盛,还很叛逆,如果读了书里好汉事迹并模仿,更容易心生叛逆、难以管束,动不动“该出手时就出手”,那父母该情何以堪?
小时候我们村就有一少年,很崇拜梁山好汉,还和小伙伴商量偷家里钱去学武功,说要当好汉除暴安良,后来在老师和父母的帮助下,才断了当江湖侠士的念想。
不可否认,《水浒传》对青少年有一定影响,感觉那时看水浒时满大街都是少年们“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歌声,孩子们也常以“好汉”自居。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男不看西游”,难不成佛教教人禁人欲,男的看了之后容易受到人物影响,从而只顾翻山越岭、一路奔波,而忘记欣赏路沿途的风景了?
或者说是书中美貌的妖精太多,男的看了之后容易受到身边美女的诱惑,从而忘记了人生奋斗目标,沉溺在温柔乡里难以自拔、碌碌无为地过一生了?
还有人说西游主张男子通过“外创”而获得成果的,而民间传统主张“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这两种观念是完全相悖的,因而说“男不看西游”。
曹公将贾宝玉与一群身份、地位不同的少女放在诗化且真实的大观园里来展示女性悲美的人生命运,里面女子如贾家元迎探息四春、林黛玉、薛宝钗、鸳鸯、司棋、晴雯等人在封建伦理关系下,结局何其悲惨?
因此,《红楼梦》虽然是一场女性的赞歌,但更是一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性挽歌,它将女性的悲美揭示得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热泪涟涟。
《红楼梦》也是一场情殇之梦。黛玉容貌绝世,兼旷世之才,与宝玉真心相爱,她勇于捍卫自已的爱情,但终究与心爱之人阴阳两隔,有情人难成眷属!《情僧录》里情根夙愿、风月宝鉴等无一不充满着“爱情之殇”。
少年时就听长辈们讲“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这说明这句名言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读书才得知这句名言说是出自于明朝大才子金圣叹之口,原话是“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话,到底是民间传言,还是才子金圣叹独创,或者是先出自于民问流传后被金圣叹采纳,都无从考证了,其实考证也无甚意义,不管怎样,这句名言只有两句,也就是“老不看三国,少不读水浒,”或者“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
先谈“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有何道理。(一)老不看三国。《三国演义》开篇便言,若论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就说明《三国演义》写的是国家大事,写地是历史的演义,难免得用计谋,要夺得天下,阳谋得用,阴谋也得用。老年人本身人生阅历广泛,常说老人是老狐狸,如果再学三国的计谋,做为普通人,又不治理国家,如用于普通人际间的交往,人家会把其看成是曹操般的小人地;(二)少不读水浒。《水浒传》的前半部,写的是“逼上梁山”,写的是“造反”,写的是江湖搏杀,少年人生阅历浅,看水浒往往只看到书中地快意恩仇,掌握不好正确地处理方式,盲目去学书中人物,搞什么“该出手时就出手”,弄不好会触犯法规的;
其实,上面所言道理,是教导普通人的,是在教普通人求安稳的日子。然而,要想取得人生伟岸的事业,就要敢于正视人生的沧桑,并激流勇进,由此看来,老读三国,少读水浒,男读西游,女读红楼,只要正确看待,还是大有益处地。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西游,女不看红楼”是封建社会里中国人的一种传统观念,已没有多大现实意义。
《三国演义》是一部主讲谋略的书籍。人们认为,老年人涉世已深,经验丰富,多看三国会变得老谋深算,工于心计,会打小算盘,不易合作。《水浒传》造反精神浓,江湖义气重,年青人正朝气蓬勃,血气方刚。多看此书,保不住会哥们义气,拉帮结拜,干出一些出格的事,于家国不利。《西游记》写妖魔鬼怪篇幅较多,男人思想敏锐,易于幻想,如沉溺其中,崇尚神通广大,一心得道成仙,会影响自己的事业发展。《红楼梦》曾为清庭禁书,里面的才子佳人,打情骂俏,卿卿我我的章节不少。违反了封建社会对女子”三重四德”的要求,故旧时不主女子读红楼。
封建社会里,有针对性地提出什么样的人不宜读什么样的书,完全是为了维护其统治阶级利益及少数官绅家族利益的需要。
开卷有益。其实,不管读什么书,只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都会从中受益。而三国、水浒、西游、红楼,在语言描述,情节展开,人物刻画等诸方面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不然不会成为四大名著。
本文由作者:风起云钟 于 2023-12-30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31791482089997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