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痛风能吃豆腐吗?> 正文

痛风能吃豆腐吗?

  • 绿色旗帜绿色旗帜
  • 2023-04-06
  • 75
  • 共19人回复
痛风医生刘良运
「痛风医生刘良运 」发表看法
2023-04-11

很少有人不爱吃豆腐吧?但是痛风患者面对豆腐时,就开始纠结到底能吃还是不能吃了。不少人认为认为豆腐及豆制品都是属于高嘌呤食物,食用豆腐后可能就会导致尿酸增高或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为什么会认为豆腐等豆制品是高嘌呤食物呢?这是因为豆腐等都是高蛋白食物,而高蛋白食物往往都伴随着高嘌呤。所以作为高蛋白的豆类和豆腐顺理成章被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给“拉黑”。

对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而言,饮食上重视嘌呤食物的摄入是非药物治疗重要的方式之一。如果豆腐属于高嘌呤食物,自然就需要避开。但是豆腐真的嘌呤很高,可以导致痛风急性发作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清楚。

痛风患者确实要少吃高嘌呤食物

嘌呤,是有机化合物,一般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嘌呤对于人体而言并非一无是处,它在供给人体能量、调节人体代谢、组成人体辅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尿酸是嘌呤在人体代谢的终产物,人体的尿酸80%来源于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及其他嘌呤类化合物这些内源性嘌呤代谢;20%来自于每日摄入的食物中的嘌呤这些外源性代谢。高嘌呤食物增加尿酸的生成,对血尿酸的控制有不利影响。

什么是高嘌呤食物呢,是指每100g食物中所含嘌呤大于150mg的食物,常见高嘌呤食物包括:

肉类:肉脯、浓肉汁、肉馅、小牛颈肉、鹅肉;内脏:各种动物下水,肝、腰、心、肠、肺、胰、脑等;水产类:鱼皮、鱼卵、鱼干、沙丁鱼、凤尾鱼、蛤蜊、扇贝、生蚝、带子、海螺、花甲等甲壳类海鲜等。

通常来说,这些食物的嘌呤含量都超过了200mg/100g,尤其是内脏类食物,猪腰、猪肝等嘌呤含量更是超过300mg/100g。

为什么通常都建议痛风患者要少吃高嘌呤食物呢?因为人体血尿酸水平是相对平衡的状态,会在420μmol/L上下波动,但是当尿酸生成过多或者肾排泄异常就会发生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波动太大,就会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饮食可以影响尿酸生成及肾尿酸排泄进而引起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大量进食高嘌呤饮食就会增加尿酸生成,升高血尿酸浓度,诱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大豆等豆类确实属于高嘌呤食物

除了肉类、水产类食物外,是不是还有一些食物嘌呤含量较高呢?有,这些植物性食物的嘌呤含量确实也属于高嘌呤食物:

香菇:嘌呤含量为214.5mg/100g;紫菜:嘌呤含量为274mg/100g;麦芽:嘌呤含量为513mg/100g;豆粉,嘌呤含量167.5mg/100g;黑豆(干),嘌呤含量170.4mg/100g;黄豆(干),嘌呤含量218.2mg/100g;

我们还是关注一下豆腐的前身大豆吧,对于其他的高嘌呤植物性食物,在我讲解关于大豆及豆腐等豆类和豆制品的同时,也许也能迎刃而解。

我们现在知道,干大豆的嘌呤含量不低,哪怕不同产地、不同来源的干大豆嘌呤含量相差较大,但整体看来,干大豆的含量比我们日常所食用的猪肉、牛肉、羊肉、兔肉等中嘌呤食物(每100g食物中嘌呤含量在25~150mg以内)还要高。

医生也常常要痛风患者少吃中嘌呤食物,避免高嘌呤食物,从这点上看,是否大豆也应该避免吃呢?实际上,我们必须要明确几点:

首先干大豆的水分含量仅为10%多,其他动物性食物的水分含量在70~80%左右,水分含量不同的食物比较嘌呤含量可能略显不公平;其次,一般人也很少吃干大豆,即使炒豆子也没人能一直吃,通常也是制成豆制品食用,比如做成豆腐、豆浆、豆渣、腐竹等;最后,如果是煮熟的大豆,因为充分含有水分,那么嘌呤含量也会大大降低,一般在45mg/100g左右,秒变中嘌呤食物。

虽然现在医学界不少人认为痛风患者不宜摄入大豆食物,但是有研究表明,大豆的摄入并不会增加患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风险。天津以及广州都有过相关调查,天津的调查报告显示:大豆食品的摄入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呈负相关,每日大豆摄入量<50g的男性是>150g患病率的1.347倍。

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们可以进一步进行科学解释。

豆腐有南北但嘌呤无高低的区别

没有几个人不爱吃豆腐,包括豆浆、豆渣等,也深受人们喜爱。豆花有甜豆花和咸豆花的区别,豆腐其实也有南豆腐和北豆腐的区别。

大体来说,南豆腐是嫩豆腐,北豆腐是老豆腐,其实也就是说南豆腐相对比较柔软、颜色鲜嫩和白。一般来说,北豆腐适合炒和煎,南豆腐适合拌或做汤;我们常见的川菜麻婆豆腐就是采用南豆腐制作的。

豆腐有南北之分,豆花有甜咸之别,但是豆制品的嘌呤却没有什么差别。有些人想当然觉得,大豆的嘌呤含量高,所以豆制品嘌呤含量自然就高。实际上并非如此,当大豆制成豆制品,其水分含量也就高了,嘌呤含量自然就低了下来。不信我们可以来看看:

水豆腐,嘌呤含量67.6mg/100g;干豆腐,嘌呤含量93.8mg/100g;内酯豆腐,嘌呤含量100.1mg/100g;豆渣,嘌呤含量48.6mg/100g;豆芽,嘌呤含量5.05mg/100g;熟豆浆(甜),嘌呤含量28.9mg/100g;蚕豆,嘌呤含量35.5mg/100g;生豆浆(10%),嘌呤含量28.9mg/100g;生豆浆(15%),嘌呤含量45.8mg/100g。

我们现在知道,豆腐、豆渣、豆芽、豆浆等,实际上和大豆不一样,已经属于中等嘌呤或低嘌呤食物。这些食物能不能吃呢?2017年英国痛风管理指南就指出鼓励进食脱脂牛奶、低脂酸奶、大豆及植物来源蛋白质、樱桃。而哪怕从痛风患者的饮食标准来看,也可以适当摄入。

另外一方面,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进食豆腐、香菇、莴笋、四季豆、菜花等中高嘌呤的植物性食物并不增加血尿酸水平及痛风的发病率。而且适量进食豆制品,可以碱化尿液,有利于尿酸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

但是可能有些人还是在争议,豆制品哪怕嘌呤含量并不高,但是其蛋白质含量高,是不是蛋白质含量高也同样会对尿酸有影响呢?有研究表明,蛋白摄入总量与高嘌呤风险无关;动物蛋白摄入量高,高尿酸风险会越高;但是植物性蛋白摄入高,高尿酸风险反而会越低。

豆腐等豆制品可以吃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总体来说,大豆类及大豆制品类食物的摄入量与高尿酸的风险没有明显关联。因为干大豆嘌呤含量较高,就把豆腐、豆浆等与肉类并列为痛风患者的“危险食品”还是有失公允。

多项研究指出豆制品减低痛风发作风险及使高尿酸血症患者获益,虽然部分研究指出可升高血尿酸水平,但其加速嘌呤类排泄作用可能更强,最终是痛风患者在食用豆制品中获益。

是不是我们就可以放心大量食用豆腐等豆制品呢?也并非如此。在这里刘医生提出七点注意事项:

肾功能有问题的要限制:尿酸性肾结石、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每日摄入蛋白质要限制,因为要控制摄入豆腐等豆制品。急性痛风期要限制: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要禁止吃高嘌呤食物,适量吃中嘌呤食物,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要限制豆类及豆制品摄入。痛风缓解期要适量吃:无论什么食物,对于痛风患者而言也不是都敞开吃才好,暴饮暴食是诱发痛风发作的诱因,所以适量吃豆腐、豆浆等豆制品。

甜豆花要少吃:甜豆花因为含糖量较高,含糖类食品对血尿酸存在负面影响,所以要少吃甜豆花;而吃咸豆花,也尽量少一点盐。豆腐和肉类在一起要注意:如麻婆豆腐含牛肉,火锅里面炖豆腐等,这些都属于高嘌呤食物,建议要避免这样的烹饪方法。有些豆制品要少吃:豆豉、豆瓣酱、酱油等豆制品或调味料,因为含盐量较高,要注意慎重使用,尽量保持每日食用盐不超过6g。痛风患者饮食注意:避免高嘌呤、高果糖、高蛋白、高脂肪、高酒精饮食,对于辛辣食物尽量要少吃;避免暴饮暴食,饮食要控制量;多喝水,加速尿酸随尿液排泄。

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发表看法
2023-04-14

如果单纯的从豆腐的嘌呤含量来看,其嘌呤含量每100克含有60多毫克的嘌呤,是属于中嘌呤含量的食材,一般建议痛风患者要少吃,尤其是发作的时候不要吃。但是这种认识真的是对的嘛?

本人因为平时也特别喜爱各种豆制品,看到这个问题后也查找了一些文献与报道,其中一篇新加坡的文献报道吸引了我的目光,是属于国外的报道,但是毕竟新加坡人华人居多,体质与我们国人相同。

研究报道介绍

为了研究食用豆腐到底会不会增加得痛风的风险,和会不会导致痛风反复发作。专家开展的研究涉及了新加坡5万多名中国人。受访者在1993年至1998年被招募时年龄在45岁至74岁之间。研究人员询问了他们的饮食习惯,并跟进了1999年至2004年和2006年至2010年的医疗状况问题。他们随访的51114人中,仅仅有2197人患上了痛风,发病率为4.2%。而且在研究中还发现,那些食用豆制品最多的人患痛风的风险比那些吃得最少的人要低!

是不是很神奇?

看到这篇文献研究后谢医生又顺便去看了一些日本和台湾的研究报道,学着们得出的结论都是相仿的,这些研究表明:食用大豆以及豆腐等豆制品不会增加血液中的尿酸含量!

而且现在有研究表明摄入富含嘌呤的蔬菜,如豆类、菠菜、蘑菇和花椰菜。不增加出现痛风的可能性。

回到现实中来,研究是研究,临床上我们应该怎么办?

以上的这些研究,并没有从根源上发现到底为什么食用豆制品不会导致尿酸的增高,是从一些大数据和常年的随访当中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但是临床上也确实遇到过一些患者,只要进食比较量大的豆腐就会出现痛风发作的情况,相信这是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导致的。

所以豆腐到底该吃还是不该吃?

个人认为完全可以吃!毕竟有这么多国家的临床研究证实了摄入植物性的高嘌呤食材不会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只是我们要注意摄入的量和频次,毕竟我们现在的生活物质资源要丰富的多,即使再喜欢吃豆腐,也没有必要每天都要摄入大量的豆腐,有那么多的可以补充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为什么单单要跟豆腐较劲呢,对吧!?

而且烹饪的方法也很重要,比如想吃豆腐,非要做成海鲜豆腐汤,或者搭配着海鲜酱、香菇酱吃豆腐,那就很有可能导致痛风的发作,毕竟像海鲜、很多酱料的嘌呤含量出奇的高。

虽然到现在也有很多医生会告诉患者不要吃豆类以及花椰菜、香菇这些植物性的高嘌呤食材。但是医学的研究是一直在进步的,很多理念也在时刻的更新着,导致痛风发作的因素是特别多的,很多人痛风的发作是由于身体内源性的原因导致的,控制饮食也仅仅是控制痛风发作的一部分,个人觉得只要坚持正确的生活状态,大量的饮水,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适度的、少量的摄入一些中嘌呤含量的食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以上就是对您问题的解答,个人觉得豆腐这种食材痛风的患者完全可以吃,只不过要控制摄入的量和频次,注意烹饪的方法,是可以避免痛风发作的。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就是痛风患者,或者您身边有正经历痛风折磨的朋友或者亲人,请帮忙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吧,谢谢了!

只有营养师知道
「只有营养师知道 」发表看法
2023-04-08

感谢邀请。

痛风患者是可以少量吃点豆腐的,包括其他豆制品,如豆浆、豆腐干都是可以的。豆腐是大豆做成的制品,很多痛风患者会觉得害怕吃这些豆制品,因为大豆类中嘌呤含量较高,而嘌呤就是尿酸的主要合成物质,尿酸过多会导致关节处聚集尿酸结晶,让关节肿胀疼痛诱发痛风,因此,食物中嘌呤的含量应当注意控制,痛风患者应当选择嘌呤含量较少的食物,那豆腐出自嘌呤高的大豆类?真的能吃?

豆腐的确是痛风/高尿酸患者可以选择的食物,大豆虽然嘌呤含量较高,但豆腐在制作过程中会浸泡、稀释,最终做出的豆腐嘌呤的含量已经大幅降低了,再加上我们烹饪的时候蒸煮加热,这还会进一步让嘌呤下降,所以最终在豆腐中含有的嘌呤其实并不高,与此相对的豆腐中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矿物质丰富,特别是钙质最佳,蛋白质含量也不低,很适合适当食用补充营养。很多痛风患者喜爱豆浆但不敢喝,其实豆浆也是吸收后的大豆制品,嘌呤含量不算太高,是可以适当饮用的。如豆腐每餐吃个100g,豆浆喝个200ml完全是没问题的。

痛风患者诱发痛风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体内的尿酸较高,尿酸是诱发痛风的主要因素,而嘌呤是尿酸含量升高的主要因素,但嘌呤并不只是从食物中摄入的嘌呤,另外还有自身分泌的内源性嘌呤来源,但内源性的嘌呤确是总嘌呤的主要来源,大概占有七成含量,而我们自身却无法主动控制,而从食物中摄入的外源性嘌呤只有三成含量,其实即使少量吃一点高嘌呤食物,也不会突然性就对总嘌呤有较大影响而诱发痛风。为了配合内源性嘌呤控制最好药物和食物一同调理,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

植物性食物其实对于尿酸的代谢十分有好处,而且豆制品中的卵磷脂、大豆异黄酮等成分反而有助于调理尿酸和痛风,适当食用反而是能够预防痛风的经常发作,所以我并不赞同痛风患者不能吃豆腐的说法,反而适量吃点豆腐是对病情十分有利的。

茄子营养师
「茄子营养师 」发表看法
2023-04-07

痛风患者要控制血尿酸的浓度,尽管人体自身产生的内源性尿酸占三分之二,外源性占三分之一,血尿酸高,并不完全是吃导致的,食物就占三分之一。

痛风是高尿酸血症持续存在的结果。当体液中的尿酸钠持续处于饱和状态时,在某些条件的激发下,如劳累、酗酒、饮食不节、大鱼大肉水产海鲜动物内脏高嘌呤摄入导致血尿酸增加、局部受凉、激动、紧张、高应激状态、疲劳、运动过度等等,就会导致体液中溶解的尿酸钠进入过饱和状态,形成尿酸纳结晶,沉积在关节、肾脏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中,之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引发炎症反应,从而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结节和痛风性肾病等疾病。所以说吃一顿高嘌呤的食物,无异于注射高浓度的尿酸,所以饮食的嘌呤也要注意摄入。

但是痛风膳食配餐的三低两多:“低热量、低脂肪、低嘌呤、多饮水、多坚持”,里面对于嘌呤的限制是放在第三位的。

合理的热量和平衡的营养才是“王道”,痛风膳食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配餐的第一原则就是:限制总热量。是正常人推荐热量的八折摄入,比推荐量低300到600大卡左右。通过每天的运动,把体重减到正常水平,非常重要。 因为如果仅仅限制嘌呤摄入,而忽视总热量,馒头米饭水果吃多了(都是低嘌呤)也会碳水化合物超标转化脂肪,越来越胖,反而对痛风控制不利。如果总热量和三大产能营养素均衡摄入不超标,减少300到500大卡的热量摄入,毕竟吃进去的嘌呤是外源性,只占20%到30%,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你又不会吃很多,偶尔吃一些可口的瘦肉鸡肉,豆腐等,也无伤大雅。

传统的低嘌呤饮食将动物内脏、海鲜、肉类、酒、豆制品等高嘌呤食物均列为痛风患者的禁忌。近年很多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评估了饮食对痛风的影响,明确了动物内脏、红肉、高嘌呤的海鲜、酒等是痛风的危险因素,尽量避免。而适量禽类、富含嘌呤的蔬菜和适量豆制品(不要大量喝豆浆)对痛风的影响不大。

限制嘌呤摄入主要是限制动物嘌呤的摄入量,而富含嘌呤的蔬菜由于并不明显增加血尿酸水平,且在健康人体中摄入蔬菜与血尿酸水平及肾结石发病风险的降低有关。2012年ACR痛风指南鼓励痛风患者摄入新鲜蔬菜。

豆类及豆制品(如豆腐脑、豆腐等)是亚洲的传统食物,以往认为属高嘌呤食物,建议痛风患者避免食用。目前研究则发现摄入豆类和豆制品是痛风的保护因素,其可能的机制与豆类促尿酸排泄作用有关。此外,豆类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弥补限制红肉摄入带来的蛋白质摄入减少,还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因此痛风患者可增加摄入豆类和豆制品。豆腐,豆干,豆皮等豆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去除了豆浆里大部分嘌呤,嘌呤是水溶性的,在制作豆制品,豆腐,豆干,豆皮过程中,水分要去除很多,也就去除了很多嘌呤。每天摄入100克豆腐是安全的。但不要大量喝豆浆。每天喝一杯豆浆,在总热量不超标的前提下是可以的。

关于痛风病人不能吃豆制品的说法在民间流传已久。在电视的寻医问药栏目中,经常可以看到某专家斩钉截铁地断绝了某患者想尝试豆制品的念头,在某综艺节目的知识问答中,豆制品也列入痛风患者饮食的“黑名单”。通过媒体的传播,看来,这种说法已经家喻户晓了吧?

其实在“食物嘌呤含量表”里面,豆制品只是处于需要限量的警示级别罢了。其实,有关学者研究测定食物的嘌呤含量,发现大部分豆类的嘌呤含量并不算太高。而另一个常见的现象也可以帮助豆制品“洗脱罪名”:素食的和尚为了保证蛋白质的供应,首选的食品就是豆类,在素食文化中豆制品的食物几乎是要顿顿不离的,而事实上,和尚患痛风的比例很小。由此可见,将豆类和豆制品视为“洪水猛兽”并不合理。

但是,在选择豆制品时,痛风患者可以放心选用豆腐,每天一个小手掌大小的豆腐,100克是可以吃的,前提是总热量不超标。但不能大量饮用豆浆,一天喝五六杯豆浆当水喝是不可以的。原因在于嘌呤是水溶性强的物质,在制作豆腐时,豆中的嘌呤已“随波逐流”排走了,成品的豆腐中嘌呤含量已经变少了;而磨制豆浆的过程中,嘌呤则驻留在了豆浆中。同样是豆制品,豆浆的嘌呤含量可远胜豆腐好几倍。

这是痛风配餐供参考,这套450大卡,有50克豆皮。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黎医生谈健康
「黎医生谈健康 」发表看法
2023-04-12

豆腐的原材料是黄豆,黄豆的嘌呤含量较高,约等于肉类,属于高嘌呤食物,对于痛风人群来说,应尽量少吃黄豆(特别是干黄豆)。由于豆腐是由黄豆制作而成,导致许多痛风患者不敢吃豆腐,认为豆腐也属于高嘌呤食物,食用后会增加痛风急性发作的风险,但实际上,这种认识并不正确,豆腐属于低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完全可以进食。豆腐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是食物,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大众的喜爱。豆腐是由黄豆多次溶水稀释后制作而成,嘌呤含量已经被稀释了数十倍,同时,由于嘌呤易溶于水,豆腐中的嘌呤又被进一步的稀释,早已成为了低嘌呤食物,是适合痛风患者进食的食物。同理,豆浆也是如此,嘌呤含量较黄豆明显降低,痛风患者也可适当饮用。当然,由于我们个人体质存在差异,痛风患者的饮食还需个体化,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并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和规律服药,方能稳定控制病情。 日常生活中需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不吃动物内脏、带壳海鲜和肉汤,少吃动物性肉食、鱼肉、干香菇、干豆类;要多吃新鲜蔬菜、多饮水,以白水为宜,应避免饮用果汁、可乐等果糖丰富的饮料;要戒烟限酒,急性期不能饮酒,缓解期可适当饮红酒;要适当运动、注意保暖和控制体重;要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我们在积极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用降尿酸药物,以最大限度的促进尿酸盐结晶溶解和排出。建议大家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60umol/L以内,如有痛风石形成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者,应控制在300umol/L以内,但不宜低于180umol/L。需要注意的是,痛风急性期不建议开始降尿酸,应先积极消炎止痛,待病情缓解后,再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

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关注作者,获取更多健康知识。

骨科王医生
「骨科王医生 」发表看法
2023-04-07

大家好,我就是这块美艳动人的豆腐,我可是天然白,绝对没有美颜加滤镜,没有磨皮,更没有打玻尿酸。

过去痛风的病人还没现在这么多,所以人类对我研究的少,甚至连医生都不懂我,还说的振振有词,说什么因为我是黄豆做的,是豆制品,豆制品嘌呤很高,痛风病人吃了我会发作的。说得连我自己都相信了。

然后,随着痛风的病人越来越多,科学家们对我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他们一开始发现有好多痛风的病人吃了我以后发病率并不增加,这就很奇怪了,我自己也充满了希望,难道我并不会导致痛风发作?

于是我认真地思考了我的出生,俗话说“磨豆腐,磨豆腐”,我是在石磨下磨出来的,一边磨还一边加清水,一遍不够就两遍,两遍不够就10遍,多少遍我记不清了,反正很多很多遍。这样子出来的豆浆就是我最初的样子,在这个过程中,加了好多清水过滤,大部分的嘌呤都冲走了。最后嘛,大家知道的,把这些豆浆煮一煮,压一压,一个倾国倾城、美若天仙的我就出生了。仔细想想,我真的嘌呤含量很少。

随后,科学家又开始研究,说我不仅嘌呤含量少,还利尿,对痛风有好处!我开心的立即给老公打了个电话,不过很可惜,刚得知他已经被做成臭豆腐了。

直到最近,一个国外的专家又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非常有信服力,它告诉人类植物性的嘌呤和动物性的嘌呤是有区别的,植物性的嘌呤由于难以吸收及转化,因此并不会引起痛风。

哈哈哈哈,终于证明了我是清白的嫩豆腐,我又开心地拿起了手机,我想打给豆腐脑哥哥,豆浆姐姐,豆腐花弟弟,豆腐渣妹妹,我想告诉他们都是清白的,都不会引起痛风发作!

哎呀,老公回来了,好臭啊,俗话说,“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不说了,我今天吃定他了!

医者良言
「医者良言 」发表看法
2023-04-14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

有人说痛风不能吃豆腐,这是真的吗?为什么?

豆腐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食物,很多人都喜欢,但是得了痛风的病人因为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对于能否吃豆腐不甚清楚。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关于痛风的相关知识。

1.黄豆嘌呤含量高吗?

其实黄豆嘌呤含量挺高的,据分析100克的黄豆中大约有200毫克的嘌呤,从这能看出黄豆的嘌呤含量快赶上动物内脏的嘌呤含量了,因此痛风患者是不宜吃黄豆的;

2.豆腐怎么生产的?

主要是清洗黄豆、侵泡大豆、磨成浆糊状、过滤豆渣、煮豆浆、点卤、成品;

3.黄豆嘌呤这么高,那痛风患者还能吃豆腐吗?

通过上述豆腐的制作流程,我们能看出灵活这些工序,黄豆的不少成分都损耗掉了,当然嘌呤含量也会降低;另外黄豆变成豆腐的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水,大约相当于稀释了20倍,这样算下来豆腐的嘌呤含量相当于是每100克有11mg的嘌呤,这已经属于低嘌呤食物了,因此痛风患者是可以吃豆腐的;

4.痛风患者日常生活还要注意什么?

增加饮水量: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保证每天饮水2500ml,可增加尿酸的排泄,多次少量饮用水,每次饮水120ml为宜,多的话增加小便次数;控制体重:因为单位体积产生的尿酸量不变,肥胖者因为体积大,因而产生的尿酸增多;避免熬夜:熬夜可引起体内血糖、血脂的变化,不利于尿酸的代谢;控制饮食:不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火锅、酵母、鹧鸪等;应低盐低脂低糖低能量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适当运动:运动能增加人体对脂肪、糖类的消耗,有利于控制尿酸稳定;但是不能剧烈运动,因为容易产生乳酸,而乳酸竞争性抑制尿酸的排泄,首选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广播操、太极等。

最后小结:豆腐其实属于低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可以吃;但是要注意添加剂多的豆腐就不要吃了,它们会影响尿酸代谢。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呗……

李药师谈健康
「李药师谈健康 」发表看法
2023-04-06

高尿酸痛风不能吃豆腐?这种说法并不完全科学。

我们来看看高尿酸痛风不能吃豆腐这种说法的来源——通常我们认为,豆类属于嘌呤含量较高的食品,干黄豆中,每100g嘌呤含量在116mg左右,绿豆中的嘌呤含量在75mg以上,而我们常吃的绿豆芽、黄豆芽等其嘌呤含量也在150mg左右的水平,从这些数值上来看,豆类食品,确实是属于中高嘌呤的饮食了。而高嘌呤饮食,外源性的摄入较多的嘌呤,会导致血液中的外源性尿酸产生过多,导致血尿酸水平的进一步升高,进而诱发痛风发作,是值得注意的事情,在生活中,确实也有很多朋友,一喝豆浆,或者一吃豆芽,就会诱发痛风的发作,对于这样的情况,对于进食豆类或豆制品,当然是值得注意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豆腐,豆腐是黄豆加工后而成的豆制品,是我们餐桌上最常见的食材之一,由于豆类中含有的嘌呤,是有一定水溶性的,因此在豆腐制作的过程中,多数的嘌呤已经溶解于水了,实际上真正我们吃到的豆腐,其嘌呤含量并不高,含水分较多的南豆腐,每100g中所含的嘌呤含量一般不超过20mg,而即使是北豆腐,其嘌呤含量也不会超过50mg的水平,因此,从嘌呤含量来看,豆腐的嘌呤含量并不高,属于低嘌呤的食物,是可以高尿酸患者完全可以食用的一种食材。

高尿酸患者可以吃豆腐,还因为豆腐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食用高蛋白而低嘌呤的食材,能够有助于改善身体的营养补充,还有助于尿酸的排泄和代谢。

而对于高尿酸痛风患者是否能吃豆制品的问题,是否能吃嘌呤含量稍高的蔬菜,目前学术界还有一定的争议性,多数的文献报道认为,植物性的嘌呤相对于动物性嘌呤,其升高尿酸的作用并不强,究其根本原因,主要还是与含有植物性嘌呤的食材中,除了含有嘌呤以外,同时还含有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有的有助于改善身体代谢机能,有的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的健康度,这些方面的营养补充,都有潜在的增加尿酸排泄的作用。

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豆制品敏感的痛风患者,本来有高尿酸的问题,痛风还没发作,一喝豆浆,一吃豆芽,接着就会发作痛风,对于这种“敏感性”的朋友,当然应该尽量的减少豆制品的摄入,以避免诱发痛风的情况。但对于不存在食用豆制品会引起痛风的朋友,对于豆腐这种食品,当然还是可以吃的。

另外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不管是什么食材,都要注意适量摄取,如果本身就要高尿酸的问题,还是坚持天天大量的吃豆腐,也并不是什么可取的做法,有了高尿酸的问题,除了要注意减少嘌呤的摄入以外,注意营养搭配,注意身体营养均衡,提高身体免疫力水平,增加身体代谢能力,才是最佳的饮食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控制好尿酸,减少高尿酸带来的痛风、肾脏损害,心血管影响等方面健康危害。

银杏叶的守望
「银杏叶的守望 」发表看法
2023-04-09

豆腐属于低嘌呤食物,营养价值丰富,是适合痛风患者食用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豆腐的原材料黄豆,特别是干黄豆,其嘌呤含量较高,约等于肉类,属于高嘌呤食物,是痛风患者不宜食用的。豆腐虽然是由黄豆制作而成,但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数次的过水稀释和过滤,由于嘌呤易溶于水,当黄豆最终形成豆腐时,嘌呤早已降低了,属于低嘌呤食物。所以,单就嘌呤含量而言,痛风患者是完全可以吃豆腐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人体质不同,一些人吃了豆腐也会引起痛风发作,那么,这类人群就不适宜吃豆腐了。严格意义上来说,痛风并不存在完全不能吃的东西,但良好的饮食习惯却是痛风患者病情控制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痛风患者应严格限制高嘌呤、高果糖和含酒精食物的摄入,做到不吃动物内脏、带壳海鲜和肉汤,少吃动物性肉食、鱼肉干豆类、干香菇;不饮果汁、可乐等果糖丰富的饮料;急性期需严格戒酒,缓解期最好不饮酒,如饮酒必须严格控制量,且以饮红酒为宜。痛风患者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多饮水、积极戒烟(吸烟者发生痛风的概率更大)、适当规律运动、注意日常保暖、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急性期应积极使用止痛药物,以迅速缓解症状,缓解期注意使用降尿酸药物,以最大程度促进尿酸盐结晶溶解后排出。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陈然注册营养师
「陈然注册营养师 」发表看法
2023-04-09

与痛风相关的饮食主要有三大类,嘌呤、酒精和糖。 嘌呤大家都很熟悉,嘌呤表网上也到处都是,但要注意的是,中等嘌呤的植物性食品,如果不是在痛风发作期,是不用特别控制的。而且研究发现,适量食用豆制品还有助于改善痛风。

酒精和糖虽然不会产生嘌呤,但它们会干扰血尿酸(嘌呤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引发痛风的直接原因)从人体排出,升高血尿酸含量。 因此,痛风饮食不是只关心嘌呤就行了,酒,甜饮料也要严格控制,最好戒掉!

控糖营养师豆包
「控糖营养师豆包 」发表看法
2023-04-11

首先谢谢邀请,关于痛风病人能不能吃豆腐,现在也是众说纷纭,因为大豆中含嘌呤还是很高的,因此很多人不敢吃大豆以及所有大豆相关的制品。但其实豆腐对于痛风病人来说是一种再好不过的食物了,富含优质蛋白、丰富的钙以及其它矿物质维生素。

其实豆腐是所有豆制品中对于痛风病人来说最安全的食物,虽然大豆中含有很高的嘌呤,但是豆腐加工过程中是在水里进行的,而嘌呤恰好有个特性是溶于水的,最重要的是,豆腐的成型最后还有一道工序叫挤黄浆水,在这道工序中又会减少嘌呤的含量,因此豆腐是所有豆制品中含嘌呤最少的食物,可以放心吃。

那么其他的都豆制品包括:豆皮、豆浆、豆豉、腐竹以及豆芽是不是也能随便吃呢?这里强调两种,一种是豆浆,如果是外面卖的豆浆一杯是没问题的,因为外面卖的豆浆大多掺水较多,自己家做的豆浆要少喝,如果想多喝,就只有一个办法,加水冲淡一些,因为家里自己做的豆浆,嘌呤都在豆浆中,从兑水的比例上看,嘌呤含量稍高,所以喝时要注意。另外一种是黄豆芽,因为嘌呤主要在大豆中,但是嘌呤有特性溶于水,而黄豆芽又是在水里泡后生芽的,但是黄豆芽不同,黄豆芽中的黄豆中的嘌呤还是很高的,因此如果痛风病人想吃黄豆芽,只有一个办法,弃豆吃芽~

康爱多用药指南
「康爱多用药指南 」发表看法
2023-04-12

痛风是属于 “富贵病”的一种,因为一般只要常常摄入海鲜、酒、肉汤、动物内脏等等,便会增加罹患痛风的风险,倘若想要防治痛风,最好少吃高嘌呤的这些食物。但是,也有人说,患上痛风后也不能吃豆腐,这是真的吗?下面就来看一下吧!

一、痛风后不能吃豆腐,这是真的吗?别急,真相这里有!

事实上,患有痛风后,是可以适当的吃豆腐的。不过,倘若是在痛风急性发作期,那么就要避免吃豆腐了!

主要是因为豆腐的原材料是大豆,大豆则是高嘌呤食物,但是大豆在制作豆腐的过程中,经过了多项工作后,所含有的嘌呤量其实已减少了许多,并且大豆内所含有的草酸量,也同样减少的许多。

另外,有科学研究显示,其实豆类、豆制品对痛风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虽然说痛风患者可以吃豆类和豆制品,但是也不能过量的吃,摄入食物的时候,最好要搞清楚一天总嘌呤的摄入量。

二、那么,痛风患者平时的饮食应该怎么吃呢?

想要缓解和控制痛风,最好要增加人体尿酸的代谢能力,这样更有助于控制尿酸、预防痛风,在饮食上,主要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1、降低红肉的摄取量

红肉类包括有猪、牛、羊等肉类,而且根据临床医生发现,其实大部分的痛风病人,都非常喜欢吃红肉,而且都显著有肥胖的情况。倘若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有所缓解后,可以少吃红肉,一天别超过50 克。

2、降低海鲜类的摄取量

因为经常多吃海鲜类食物,则会诱发痛风,即便海鲜的热量不高,长期大量的吃也不会使人出现显著肥胖的情况,不过却会让体内的尿酸水平上升,所以要减少吃海鲜。

3、降低膳食热量和脂肪的摄取量

主要是由于脂肪会阻扰肾脏对于尿酸的代谢,另外如果大量摄入高脂肪食物,则会使人出现肥胖以及代谢紊乱的问题,所以降低膳食热量和脂肪的摄取量,不仅有助于减肥,还能促进尿酸的排泄。

4、调整主食

精细米面要避免与油脂过多的食物搭配,在主食方面建议可以适当吃些杂粮薯类食物,可以起到减肥和减少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除此之外,建议多吃果蔬,尤其是较为低糖的果蔬,低脂奶类食物也可以适当的食用,还要尽量的多喝水,但是要避免喝酒和甜味饮料。

以上便是患有痛风的一些问题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肝火旺盛以及备孕、湿气重、肾虚、衰老、三高、肝病、皮肤病等等,应该怎样调理最有效?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文章右上方的蓝色「关注」按钮关注我们!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健康的知识,让你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走出用药误区!

如果喜欢,欢迎点赞、评论或转发!

医学小侦探
「医学小侦探 」发表看法
2023-04-15

痛风不能吃豆腐,这种说法被宣传的并非毫无依据的,只不过被曲解了本来的意思!

豆腐什么做的?黄豆!

100g黄豆含有多少嘌呤?166mg,比猪瘦肉还高!

所以大家得出了痛风患者不能吃豆腐的结论!

但是大家并没有想过黄豆在制成豆腐过程中,是需要经过好几道工序的,其中就包括有浸泡,滤渣,成型等等,这每一个过程都会使黄豆中嘌呤发生损失,而且自己做过的豆腐都知道,一斤黄豆不可能只做出一斤豆腐的!因此,最后成型的豆腐嘌呤含量并不等于黄豆嘌呤总和,差不多100g豆腐仅含有50几克嘌呤,基本上属于中等嘌呤食物!

而中等嘌呤食物并不是痛风患者的绝对禁忌,而是痛风急性发作期的禁忌,对于缓解期的痛风患者,适量吃点豆腐是可以的!

不过还有一点,我们是不建议痛风患者吃豆腐的。那就是你一顿已经吃了鱼禽肉类等含有中等嘌呤食物了,这时候你再额外吃一些豆腐,中等+中等=高等嘌呤了!

所以,有人说痛风不能吃豆腐,这个说法虽然不是真的,但是也不是完全错了,对于痛风急性发作期以及已经摄入不少嘌呤的人来说,确实是不能再吃豆腐了!

因此,豆腐虽好,别贪吃!

杨俊琴注册营养师
「杨俊琴注册营养师 」发表看法
2023-04-06

这是个常见的饮食误区。经常会听到,痛风病人不能吃豆腐,或不能喝豆浆之类的内容,主要是与大豆及其豆制中的嘌呤含量有关。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先来了解一下痛风是怎么形成的?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器质性疾病。

痛风这种疾病虽然与有一定的遗传几率,但大多都没有遗传史,主要还是饮食中的嘌呤含量高引起的。

嘌呤,几乎在所有的动植物中都存在,只是嘌呤含量多少的不同而已。

以下有三张表格,分别是嘌呤含量较少的食物、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以及高嘌呤含量的食物:

从以上的表格中,我们可以查到:每百克黄豆的嘌呤是166.5mg,属高嘌呤食物。

豆腐虽然是黄豆制成的,属豆制品,但它的嘌呤并没有黄豆这么高,因为在制作豆腐的过程中,嘌呤会被稀释或是流失掉,因此豆腐中的嘌呤含量比较低,约60-80mg。

因此,痛风患者是可以吃豆腐的。

另一个原因是:植物性蛋白与痛风发作关系不大,所以也可以适量吃豆腐。

2017年《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指出:

大豆和大豆制品与痛风发作或高尿酸血症无相关性,可适量食用豆类和豆制品。

结语:痛风病人可以吃豆腐,原因有二:豆腐的嘌呤在制作过程中会被稀释,含量并不高;大豆及其制品与痛风关系不大。

参考文献:

1.杨月欣.营养配餐和膳食评价实用指导-营养师必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杨月欣,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我是中国注册营养师RD杨俊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科普作者,多家报纸杂志撰稿人,关注我,一起学习靠谱的营养知识。

心血管徐医生
「心血管徐医生 」发表看法
2023-04-12

一种食物,高尿酸或痛风患者能不能吃,要看这种食物的嘌呤含量。

对于高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大于150mg。高尿酸及痛风患者尽量不吃或少吃。

对于中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为25~150mg。高尿酸及痛风患者可适当吃一些。

对于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低于25mg,高尿酸及痛风患者完全可以放心吃。

豆腐的嘌呤含量是55.5mg/100g,它属于中嘌呤食物。因为豆类在加工成豆制品的过程中会流失大部分嘌呤成分,而且目前有研究已经证实,豆腐有促尿酸排泄的作用,就说尿酸可以随尿排出去。因此高尿酸或痛风患者可以少量吃一些豆腐。

但是建议痛风患者在急性期暂时不要吃豆腐,当关节不痛了、炎症控制住以后,可以适量的吃一点豆腐。1周吃1、2顿,每顿吃一小块。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李鸿政医生
「李鸿政医生 」发表看法
2023-04-15

当然可以吃。

痛风患者不能吃含高嘌呤的食物,因为嘌呤在体内会合成尿酸,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就会导致炎症,诱发痛风。所以,要想控制痛风,就要少吃或者不吃高嘌呤食物。

富含嘌呤的食物包括:各类肉汤、动物内脏、海鲜(尤其是有贝壳的海鲜,比如龙虾、贝类、螃蟹等),这些东西都是高嘌呤的,尽量不要吃。还有不要喝酒,酒精有高嘌呤,尤其是啤酒,更加不能喝。但是豆腐属于植物蛋白,嘌呤很少,是完全可以吃的,并且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每天2000ml水分以上。多运动,保持每个星期都有2-3次超过40分钟的体育锻炼。

所以,豆腐是可以吃的,豆奶也可以喝,豆制品都是可以吃的。

营养师吴晴
「营养师吴晴 」发表看法
2023-04-08

其实有痛风的人也是可以吃豆腐的。主要是看你怎么吃?

1、首先,豆腐的嘌呤含量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豆类被认为是引起血尿酸升高的重要食物,但是,作为豆制品的豆腐,它的嘌呤含量要远低于肉类。因为豆腐含水量高,这时候它的嘌呤被稀释,而且还有很多嘌呤在制作过程中流失掉了,所以其含量并不很高。不只是豆腐,像豆浆之类的豆制品也是可以吃的。

不过,如果你正处于痛风发作期的话,还是建议吃低嘌呤食物,豆腐是属于中等嘌呤食物,也还是要少吃的。或者如果您不吃,也是可以的。

2、其次,吃豆腐的时候要注意食物搭配

退一步说,如果你担心吃豆腐嘌呤过高,在吃豆腐的食物可以搭配低嘌呤的食物。肉类的食物就不要吃了。在选择蔬菜水果的时候也要注意。下图为常见的低嘌呤食物,以供参考:

低嘌呤食物

3、最后,痛风的人要注意的不是豆腐或者是其它某种单一食物,而是整体饮食控制

高蛋白、高脂肪、高嘌呤的食物,人体消化吸收后,经过体内代谢,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从而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比如,常吃火锅很容易诱发痛风。火锅以动物内脏、肉类、海鲜等高嘌呤食物为主要原料,如果爱吃火锅,爱喝火锅汤,会导致体内尿酸含量大大增加,为痛风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另外,痛风属于代谢综合征,所以说肥胖人群和已患有“三高”的人群应当格外注意。通常情况下,痛风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相互并存。如果您属于“三高”人群,也许当前还没有痛风症状出现,但是您仍须警惕痛风。

希望可以帮到你,我是@营养师吴晴

如果你觉得内容有用,请分享给你身边需要的人!记得关注我,不然下次就看不到我啦!

小丸子大健康
「小丸子大健康 」发表看法
2023-04-14

痛风这种疾病,需要注意日常调养,它就是一种持久战,你平时越是注重生活细节习惯,静心调理自己,痛风越是不再来!那么痛风到底是不是真的不能吃豆腐呢?其实是可以吃的!痛风患者食用豆腐不仅无害,而且它带来的益处可以降低发病率。

痛风应该避免的误区

首先痛风患者不要以为吃点止痛药就能好,又或者是不治疗,缺乏重视意识,这样会延误治疗时期。也别以为没发作就是好事,可以不管不顾的,一旦有了初期发病,在第一时间就要重视起来,然后从生活饮食、习惯规律等做一个改变计划。

其次,不要过度依赖西药治疗痛风,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无论是什么药,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自己对西药的尺度。

再次,就是饮食上的问题,饮食确实是可以改善痛风,降低发病率,但是不代表它能完全治好痛风疾病,这点大家要分辨清楚。想要治愈好,还是得配合各种药物以及其他高端技术。

最后,不要过度重视止痛药,而忽略了本质的降酸排酸,虽然说它可以缓解疼痛,但是一段时间后,它仍然会复发,而且次数也会越来越频繁,简直细思极恐。所以止痛药是解决不了痛风的根本,希望大家都能记住。

痛风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一旦有了初次状况,就要认识到从多方面考虑和治疗,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细加注意!就算痛风降临到我们身上,也要每天保持好心情,用正常的心态面对,人出生到死,谁还没有个小病小痛呢?对吧!

感谢大家的阅读!想知道更多健康小常识,欢迎关注!

国庆健康科普
「国庆健康科普 」发表看法
2023-04-16

很多患了痛风的病人,说医生不让吃豆制品,一吃豆制品,痛风就会发作,就会疼的厉害,但大家并没有深究为什么一吃豆制品,痛风就会发作。

痛风的根本原因是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弱,脾湿胃寒,元气不足,因为痛风发作时疼的地方就是脾经。为什么会疼痛呢?因为脾在色为黄,豆制品吃进去后就把“脾阳”给兴起来了,就要去化脾经的湿邪,就会出现疼痛。但很多病人不知道是这个原因,所以就把豆制品当成了患痛风的罪魁祸首,这恰恰相反了。

患痛风的病人不仅可以吃豆腐,还要多吃豆制品,每天早晨可以喝豆浆,多喝小米粥,而且还要适当的增加运动量,脾肾阳气兴起来了,才能去化湿邪,痛风才能真正治好,短暂的疼痛一定要忍过去,这是通经脉的表现,经脉通畅了,自然就不疼了。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